医古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358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古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医古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医古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医古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医古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古文.docx

《医古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古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古文.docx

医古文

1(读医随笔)百年以来,——讲。

——间,卷,趣,其疪,人,矣。

术。

者,事,关,哉?

料,作《~~挥》后,止,书,贤,地。

毁,和。

之,也。

心,人,家,得。

读《~经》,帝、书;《难经》,书;《伤寒》、《金~》,文;经、经、方、书,授;垣、间、古、溪

、斋、家,胜;《冯~囊》《沈~生》,之,理。

久,通,妙。

地,得,悟,来,兼,矣。

日:

古。

日:

学。

乎?

2(医法心传)窃谓,传,道,传,者,言,述,已,人,矩,巧,者,圆,然,外,传,圆,规,方,矩,者,谓,欤,得?

书,摩,约,多,广,也。

少,了了,明;少,茫,辨。

症,废,熟。

书,症,生,得,道,矣。

然,然,面,面,书,三面,然,微,矣,旨,之,也,云,古,也,日,盖,法,理,同,尔,世,言,矣。

3(医说神医以医知名)成州团~锐,刚,名。

州。

中,娠,病,寒,堕,剂。

日:

“~~月,矣,败?

"药,之。

生,去。

泄,食,其疪,炭,近,生,也。

日:

“~忧,愈。

”室,粒,之,通,止。

月,宴,人,客,日:

“~神,知,疾,也?

”日:

“~载,之。

用,丸,尔。

通,用,咽,馀,者,也,愈。

”异;之。

逢、人。

病。

郑。

矣。

暑。

视。

忍。

钱。

日:

“费。

偿。

人。

”日:

“法,者。

之。

入。

止。

视。

日:

“乎?

”日:

“无。

”尔。

也。

敛。

药。

半。

者。

日:

“之,泻。

矣。

”馆。

时。

然。

席。

余。

喜。

锐。

日:

“起。

起。

也。

明。

郑。

室。

已。

之。

愈。

疑。

去。

蜀。

日:

“欤”。

日:

“也。

耳。

病。

色。

极。

汤。

之。

疑。

三。

饮。

者。

待。

悸。

五。

定。

洗。

然。

口。

矣。

妙。

医。

一。

足。

哉。

4(续名医类案)给谏姜如~中,已,斗,止,痈,丝,惫,饮,入。

补,在,是,参、效,之,虚,弱。

至,矣,症,疑,桂,热,气,退。

矣,入,结,寒,饮。

来,炽,法,下,痈。

溃,戒,补。

者,赢,虚,食,体,甘,化,并壅,寒,病,致,也。

云:

化。

云:

状,疾,与。

解,硝、茅,通,,芩、劲,进,脉,长,躯,复,作,收。

症,哉。

辙,功,已,也?

此。

5扁鹊过赵,死,门,曰:

“之事,乎?

”曰:

“然。

死。

”曰:

“子。

”曰:

“父,也,席,狗,祝,耳,者,者,故。

乎?

”曰:

“不能。

”又曰:

“拊,也,髓,莫,窍,络,人,拊。

乎?

”曰:

“不能。

”曰:

“此,天,地,大,少,方,哉?

”曰:

“不然。

头,者。

疾,也。

然,之,耳,者,者,也。

”王。

门,曰:

“辱,人,之,息,地,矣。

之,矣。

”已,襟。

之,灶,汤,石,输,药,耳,神,形,摩,生。

之,皆人,曰:

“也,耳,也。

”悲夫!

治,也。

《诗》曰:

“熇,药。

”也。

6史称事,怒,曰:

“工,焉,宥。

”曰:

“邪?

”佗。

死,生,叹,嗟乎!

几,是;望,之,恚,恚,诸!

诸!

也,刑,谕,杀,故自“恃能”至“有悔”焉。

者,实,悲哉!

过,矣,请。

曰:

“邪?

”日,也。

叹。

曰:

“矣,何?

”日,也。

乎?

7《素问》,也,深,远,简,之,读。

之,洋,腊,今,之,《局方》学。

者,技,省。

晦,由,也。

时,疼,手,医。

《素问》读之,得。

年,安。

伤,闷,衄,痛,痰,也。

裂,追。

明,岁,之。

钝,研,疑,通。

年,师,间、戴人、东垣、书,多。

书,非《素问》论,非《本草》方;论,病;方,仿?

答,也,感;味,也,伤。

书,备;道,明。

由是,《局方》也。

《局方》行,今,北,俗,哉?

之,火,文,没;老,明。

身,余,《素问》,章,《局方》也,陋,册,《金匮》法,《局方》备。

后。

事,曰《格致余论》,耶?

子,诸。

8顷,坚《汉书?

艺文志》载“五苦六辛”之说,解。

余。

余顾其《内经》文。

矣,外,悟,告,远,者。

夫五者,也;脏者,里也。

六者,六腑也;腑者,表也。

分,之;分,之。

也。

注,也。

矣。

聚,是。

脏,有常形,属里,之;腑,形,属表,之。

合。

者,之;者,之。

《内经》旨,末。

9夫立德、立功、立言、也。

斯,任?

时,余,起,名,绝,医,间?

书,余。

势,论,业,术、载,温,痹,散,闭。

之,散,外,法,也。

死。

学,词,领。

死,作《玉函经》,祖。

奈《玉函》中之《卒病论》火,效,说,失。

载,师,《四库全书》,《温疫论》,阔,发,焉。

法,杂,掩。

也。

论,琅,者,得,兹?

谋,谋,秋,得,人。

岁,行,之,病,人,者,数。

呜呼!

辜,病,医,也。

精,也。

述,杂,微,意,验,书,《温病条辨》。

笔。

年,午,曰:

未,化,大行,书,乎?

敏,信,心,罪,效,穷,哉!

出,见。

陋,章,贤,谬,正,也。

序。

10扁鹊有言。

理。

及。

脉。

及。

胃。

及。

兼。

医。

者。

也。

药。

讲。

室。

疾。

愈。

者。

策。

穷。

垒。

正。

者。

良。

者。

也。

指。

人。

近。

者。

幽。

玉龙。

肘后。

流注。

书。

泻。

气。

说。

素。

难。

之。

家。

素。

难。

祖。

原。

卦。

武。

凶。

也。

尔。

呜呼。

原。

善。

矣。

流。

弊。

也。

者。

变。

通。

久。

骚。

之。

者。

变。

者。

变。

之。

世。

哉。

哉。

变。

百。

变。

全。

因。

者。

礼。

民。

者。

乐。

哉。

久。

素。

难者。

弊。

穷。

变。

也。

礼。

乐。

远。

医。

俗。

者。

也。

素。

难之旨。

法。

弊。

者。

矣。

日。

识。

 

1舍客长桑君过,扁鵲独奇之,常谨遇之。

长桑君亦知扁鵲非常人也。

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鵲私坐.

馆客长桑君常来住宿,扁鹊特别觉得他不平凡,常常很恭敬地接待他。

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般的人。

来往十多年,长桑君才叫扁鹊来私下交谈

2扁鵲曰:

“血脉治也,而何怪?

昔秦穆公嘗如此,七日而寤。

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

”居二日半,简子寤。

扁鹊说:

“血脉正常,你惊怪什么?

从前秦穆公曾经患过像这样的病,过了七天才醒。

现在你主君的病跟他相同,不出三天一定病愈。

”过了两天半,简子醒了。

 

3闻病之阳,论得其阴;闻病之阴,论得其阳。

病应见於大表,不出千里,決者至众,不可曲止也。

知道病人外表的证候,就能推知内部的病机;诊察到内部的病机,我就能推知外表的病证。

如病的反应表现在身体的外表,那么,只要是千里之内的病人,我就能判断出他内部的病变来。

我诊断疾病的方法很多,不必跟你具体细说.

4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假使有见识的人能预先知道尚未显露症状的疾病,让高明的医生及早进行治疗,那么病就可以治好,身体就可以存活了。

一般人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病多;然而医生所担心的事情,是担心治病的方法少。

 

5游学徐土,兼通数经。

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

到徐州地区求学,通晓数种经书。

沛国的相陈珪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任用,(他)都不去就任。

6即如佗言,立吐虫也一枚。

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

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

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蛇(这里指一种寄生虫)一条,把虫悬挂在车边,想到华佗家去(拜谢)。

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

“像是遇见咱们的祖公了,车边挂着的‘病’就是证明啦。

7於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荀或请曰:

“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因此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拷问服罪。

荀彧向曹操求情说:

“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关系着人的生命,应该包涵宽容他。

8.佗语普曰: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譬犹户枢不朽是也。

华佗对吴普说:

“人的身体应该得到运动,只是不应当疲惫罢了。

运动则养分才能消化,血脉环流通畅,病就不会发生,如同门户的转轴部分因转动而不会腐朽一样。

9卽慨然曰:

“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於时,猶仕也。

”乃悉焚棄向所習举子业,一於医致力焉。

便感慨地说:

“读书人如果能精通一门技艺,用来推行由爱己而及于众人的仁爱,即使在当世没有出仕,也像做官一样了。

”于是全部毁弃原先所学的科举学业,专心在医学方面尽力。

10然於诸家方论,則靡所不通。

他人靳靳守古,翁则操纵取捨,而卒与古合。

一时学者咸声随影附,翁教之亹亹忘疲。

然而对于各家的方论,却是没有什么不通晓的。

别的医生拘泥固执,死守着古法,他却灵活运用,变化多端,而终究又都与古法相吻合。

一时间,学医的人都像声音一样跟随,像影子一样依附着他,丹溪翁教导他们十分勤奋,忘记了疲倦。

11非其友不友,非其道不道。

好论古今得失,慨然有天下之憂。

世之名公卿多折节下之,翁爲直陈治道,无所顾忌。

不是志同道合的人就不跟他交朋友,不是正道的话就不说。

喜欢谈论古今的成败得失,慷慨激烈的样子,有以天下为忧的大志。

社会上有名的士大夫,大多都降低身份,虚心地向他请教,丹溪翁直率地向他们陈述治世之道,没有什么顾忌。

12左丘明有云:

“仁人之言,其利溥哉!

”信矣。

若翁者,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

左丘明说过:

“仁德之人的话,它的利益很广大啊!

”真是千真万确。

像丹溪翁这样的人,就是古代人所说的正直、诚实而博学的良师益友,又怎能因为他是医师就小看他呢?

13.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麤至淺之思,其不殆哉?

如果对非常精微的医学道理,用极粗略肤浅的思想去推究,怎么不危险呢?

14.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

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

自古名医治病,多用活物来救治危急病人,把牲畜看得轻贱,把人类看得贵重,但爱惜生命,则人畜相同,损害对方来补益自身,对万物来说都会厌恨的,何况对于人呢!

15.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如有因疾病来求治的人,不论他贫富贵贱,老少美丑,仇人亲友,关系亲密或疏远,汉族或异族,愚笨或聪明,都应一同看待,完全如同至亲一样地对待。

也不能瞻前顾后,考虑自己的祸福得失,护惜自己的身家性命。

16.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醽醁兼陈,看有若无。

又到病人家出诊,即使华丽庄严的丝织品满目,切勿左右张望,美妙的乐音充耳,也不能流露出似有欣喜之状,佳肴频繁进献,食如无味,美酒并陈,视若不见。

17.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

我志在救世济民,所以琐碎地谈论这些,学医的人可不要因为我讲得粗俗而感到耻辱啊!

18.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於必朽之处,此吾所爲悁悁而悲也。

上天生下一个万古不灭的人,可是他的儿子或者孙子定要把他推送纳入到必朽的地方,这就是我忧闷悲愤的原因。

19.圣学莫如仁,先生能以术仁其民,使无夭札,是即孔子老安少怀之学也。

最高明的学问没有什么可比得上仁学的了,薛雪先生能凭医术仁爱民众,使他们不早死或病死,这就是孔子的使老年人安宁,使青年人怀归的学问啊!

20.子不以人所共信者傳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傳先人,得毋以“艺成而下”之说为斤斤乎?

你不用人们共同相信的医学成就来为你的祖父作传,却用人们都疑惑的东西来为你的祖父作传,大概不会是拘泥于“技艺的成就居于下位”的说法吧?

21.虑此外必有异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輯而传焉,当高出语录陈言万万。

可以料想到,除此以外,他一定还有可以救人、可以使世人长寿的奇异的医案、良好的方剂,如把它们编辑起来,传给后世,一定会超出那些道学先生的语录、陈言烂调万万倍之上。

22.双目运眩,耳中作秋蝉鸣,神思恍惚,若孑孑然离群而独立,若御惊飙而游行太空,若乘不系之舟以簸荡於三峡四溟之闲。

两眼眩晕昏花,耳中发出秋蝉般的鸣响,精神恍惚,好象离开人群孤单地站立,好象驾驭著暴风在太空中游荡,好象乘着没有栓缚的小船,在三峡四海中颠簸漂流

23.既脉曰:

‘内摇其真,外劳其形,以亏其阴,以耗其生,宜收视返听於太虚之庭,不可专藉药而已之也。

诊脉後说:

‘在体内扰动了正气,在体外损害了身体,致使阴精亏缺,导致生机耗损。

应该在清静无为的环境中闭目塞听地休养,意守丹田,不可以专门凭藉药物来治疗这病啊!

24.我瞻四方,何林林乎!

州邑之闲,其有贤牧宰能施刀圭之剂以振起之者乎?

我放眼社会,这种现象多么的普遍啊!

州县之中,难道有贤明的官员能够运用灵丹妙药一样的救治弊政的方法,振兴我们的国家吗?

25.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

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

战国时合纵连横,真伪分辨争鸣,诸子百家学说纷繁杂乱,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为这种现象优虑,于是焚烧文章書籍,以使百姓愚昧無知。

26.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

医经是探究人体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生理特征,用来阐明各种疾病的根源,区别死生的界限,又用来揣度针刺,砭石,汤药,艾条等施治的方法,调配成各种药物剂量配合恰当的适宜方药。

27.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於平。

经方是根据药物的寒温性质,衡量疾病的轻重程度,凭借药物的功用,依照气候感应的适宜用药情况,辨别五脏六腑所适用的各种性味的药物,制成寒凉与温热的药剂,用来疏通郁闭,解除蕴结,使身体恢复正常。

28.傅日:

“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

”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殒性命。

《左传》说:

“先王制作音乐,是用来节制百事的。

”有音乐而且对情欲有节制,就气血平和寿命长久。

至于沉迷于声色的人不重视房中术,就生病甚至丧失性命。

29.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內。

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

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

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

皮都不存在了,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

30.厥身已斃,神明消灭,变爲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

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消失了,变成了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别人白白地为他的死亡哭泣。

痛心啊!

整个世上的读书人都昏迷糊涂,没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权势呢?

31.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

省病問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看看当今的医生,他们不想思考研求医学经典著作的旨意,用来扩大加深他们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只是各自禀承着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察看疾病,询问病情时,总是致力于花言巧语,只图应付病人;对着病人诊视了一会儿,就处方开药

32.而世之俗医遇温热之病,无不首先发表,杂以消导,继则峻投攻下,或妄用温补,轻者以重,重者以死。

社会上的平庸医生遇到温热病,没有不首先发汗解表,掺杂用消导之法,接着就猛用攻下之法,或者乱用温补,轻病因为这个缘故而加重,重病因为这个缘故而致死。

33.好学之士,咸知向方;而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恶闻至论;其粗工则又略知疏节,未达精旨,施之於用,罕得十全。

热爱医学的人都知趋向正道,但是墨守常规的医生仍旧各自认为自己老师的学说正确,厌恶听取高明的理论。

那些技术不高明的医生又只稍微了解一些粗浅的内容,不能明白精辟的含义,并在医疗实践中加以运用,因而很少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34.吾友鞠通吴子,怀救世之心,秉超悟之哲,嗜学不厌,研理务精,抗志以希古人,虚心而师百氏。

我的朋友吴鞠通先生怀有救世的抱负,具有悟性超人的智慧,酷爱学习,从不满足,研究医理力求精深。

他志向高尚,仰慕古代名医,虚怀若谷,以百家为师。

35.知我罪我,一任当世,岂不善乎?

吴子以为然,逐相与评骘而授之梓。

了解我或者责备我,完全听凭当代的社会舆论,难道不好吗?

吴先生认为我的话正确,于是共同评议审定后就交付刊印了。

36.夫悍药入中,則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

如果慓悍的药入内,那么邪气闭阻了,而郁结之气愈加深入内伏

37.仲景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亦須顾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

若不循次第,暂时得安,亏损五脏,以促寿限,何足贵也!

仲景虽说要不论黑夜白天,要尽早使其出汗,但作为医者也应顾及患者的表里的虚实,以等待合适的时机,如果不按这样的方法去做,虽暂时使患者得到安宁,但会伤其五脏内里,使其短命,医者何必要固守一句之论啊!

38.时朱彥修氏客城中,以友生之好,日过视予,饮予药,但日服而病日增。

当时朱彦修先生客居城里,因为同学的友情,每天来探访看望我,给我服药,只是每天服药而病情却日益加重。

39.闻之善赠人者以言,其永矢勿谖者亦以言。

不肖侏儒未足爲先生重,窃以识明德云尔。

我听说过这样的话:

善于赠给人礼物的人是用语言,那种永远发誓不能忘记的事情也是用语言。

我很不才,不值得被先生厚爱,私下里用这篇文字来记录先生完美德性罢了。

40.子南晨诣,慍形於色,咎以轻用河车,而盛称此友先识,初不言曾服涼药,且欲责效於师,必愈乃已。

孙子南一大早就去到沈明生那里,怨恨之情表现在脸色上,一方面用轻用河车的罪名责怪他,另一方面却大为称赞这位朋友的先见之明,从来没有说起曾经服用花粉、知母等凉药的事,而且要向医师求得疗效,一定要治愈才肯完事。

41.素來扰亏根本,不特病者自嫌,即操医师之术者,亦跋前疐后之时也。

素来对于亏损元精的病证,不只病人自己烦心厌恶,就是从事医师职业的人,也有左右为难的时候。

 

传记单元(1-6课)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意义是()

A、停止 B、完了 C、来到 D、语气助词 E、同“之”,动词

【答案】(D)

2、在“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中,“举”的意义是()

A、救治 B、举起 C、翘起 D、抬起 E、推崇

【答案】(A)

3、在“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中,“左右”的意义是()

A、左边右边B、前边后边C、辅助 D、身边的人 E、亲人

【答案】(D)

4、在“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带下医”之义为()

A、妇科医生B、腰带以下的医治C、带脉以下的医治

D、经带产诸病之医治E、妇儿科医生

【答案】(A)

5、在“佗曰:

‘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或难其异”中,“难”的意义是()

A、犯难 B、为难 C、责问 D、困难 E、解难

【答案】(C)

6、在“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义是()

A、刑法 B、征召 C、回避 D、躲避E、举荐

【答案】(B)

7、在“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中,“数”的读音是()

A、shùB、shǔC、shuòD、shòuE、shuǒ

【答案】(C)

8、在“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中,“尔”的意义是()

A、尽B、完C、语气词,罢了D、指示代词,这里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9、在“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祥”中,“去”的意义是()

A、收藏B、舍弃C、去掉D、离开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0、在“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中,“信”的意义是()

A、相信B、确实C、两宿D、通“伸”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1、在“适值佗见收,匆匆不忍从求”中,“收”的意义是()

A、收获B、收拢C、逮捕D、盛殓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2、在“载归家,中宿死”中,“中宿”之义为()

A、隔夜B、次夜C、半夜D、睡着E、三日

【答案】(C)

13、在“呻吟无赖”中,“无赖”之义为()

A、无奈B、不好C、无靠D、无聊E、无知

【答案】(A)

14、在“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中,“其”的意义是()

A、或许 B、一定 C、如果 D、难道 E、莫非

【答案】(A)

15、在“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中,“少”的意义是()

A、减少 B、变小 C、低贱 D、轻视 E、不多

【答案】(D)

16、在“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则”的意义是()

A、效法 B、法则 C、条文 D、遵循 E、依从

【答案】(B)

17、在“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中,“物”的意义是:

A、器物 B、外物 C、万物 D、众人 E、物质

【答案】(D)

18、在“然吾乡诸医鲜克知之者”中,“鲜”之义为()

A、鲜明B、很少C、清楚D、新鲜E、绝对

【答案】(B)

19、在“然性褊甚,恃能厌事,难得意”中,“褊”之义为()

A、衣服狭小B、心胸狭小C、心胸不正D、偏心眼儿E、刚直不阿

【答案】(B)

20、在“苟见枝叶之词,去本而末是务,辄怒溢颜面,若将浼焉”中,“浼”的意义是()

A、水少B、水多C、光洁D、湿润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21、以下除……之外,都有病愈之义()

A、已B、起C、閒D、更生E、差

【答案】(D) 

22、“则余窃多江民莹”中的“多”意思是()

A、同意B、推崇C、看中D、推荐E、只是

【答案】(B)

23、在“所不夙夜以求无忝者,有如此木”中,“无忝”的义为()

A、不增加B、不麻烦C、无愧于D、不乐于E、无所谓

【答案】(C)

24、在“当世以布衣称作者,无虑数十家”中“无虑”的义为()

A、没有B、无忧C、大略D、不过E、可能

【答案】(C)

 

二、实词活用题

1、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

奇:

【答案】意动用法,认为……奇特不凡。

2、在赵者名扁鹊。

名:

【答案】名词活用作动词,被称为。

3、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

生:

【答案】使动用法,使……复活。

4、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生:

【答案】使动用法,使……复活。

5、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

生:

【答案】使动用法,使……复活。

6、扁鹊曰:

“越人非能生死人也。

生:

【答案】使动用法,使……复活。

7、其后扁鹊过齐,齐桓侯客之。

客:

【答案】客:

意动用法,把……当作贵客。

8、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轻:

【答案】意动用法,以……为轻。

重:

【答案】意动用法,以……为重。

9、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

针:

【答案】名词活用作动词,针刺。

10、断肠湔洗,缝腹膏摩。

膏:

【答案】名词作状语,用药膏。

11、于是为汤下之。

下:

【答案】为动用法,给……打胎。

12、不汗,后三日死。

汗:

【答案】名词活用作动词,发汗。

13、佗曰:

“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下:

【答案】为动用法,给……泻下。

14、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

日:

【答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5、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

日:

【答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16、儿得母寒,故令不时愈。

时:

【答案】名词作状语,按时。

17、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车:

【答案】名词作状语,用车子。

18、佗脉之曰:

“府君胃中有虫数升。

脉:

【答案】为动用法,给……诊脉。

19、佗针鬲,随手而差。

针:

【答案】名词活用作动词,针刺。

20、今当与汤,并针一处。

针:

【答案】名词活用作动词,针刺。

21、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

书:

【答案】名词活用作动词,写信。

22、此可以活人。

活:

【答案】使动用法,使……活命。

23、熊颈鸱顾。

熊:

【答案】名词作状语,像熊一样。

鸱:

【答案】名词作状语,像鸱一样。

24、亦以除疾,并利蹄足。

利:

【答案】使动用法,使……轻健。

25、凡医咸言背及胸藏之间不可妄针,针之不过四分,而阿针背入一二寸,巨阙胸藏针下五六寸,而病辄皆瘳。

针:

【答案】四个“针”字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