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264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2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必修2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必修2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必修2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必修2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2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docx

《必修2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2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docx

必修2第三单元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2016高考导航

 

 

考纲展示

考情分析

核心提示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命题特点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北京·34

1.从考查内容看,高考对本课内容的考查近几年有逐步加强的趋势,考查的知识点多集中在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我国的宗教政策上。

2.从考查形式看,对本课内容的考查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的角度主要有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正确认识宗教及其宗教活动等。

3.从能力考查看,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一个关系 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2.两种政策 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3.三个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4.四个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江苏·17

新课标全

国Ⅰ·15

天津·8

安徽·5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上海·8

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江苏·16

天津·8

5.我国的宗教政策

海南·13

大纲全国·34

江苏·18

大纲全国·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核心考点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高考指数:

★★★★)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

我国各族人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的团结、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特点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建立原因

①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③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已深深扎根各族人民心中。

④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具有法律保障。

⑤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巩固措施

国家角度

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坚持和完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

公民角度

①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②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③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二、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几个注意点

原则

注意点

民族平等

①民族平等并不是要消除民族差别。

由于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等因素,各民族之间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存在着事实上的差别。

②民族平等并不意味着各民族间发展程度是一样的。

③民族平等不仅是指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方面的平等。

④民族平等不仅指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平等地履行义务。

⑤对少数民族和地区给予特殊扶持和照顾,不仅没有违反民族平等,恰恰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

民族团结

①民族团结不仅指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包括少数民族之间的团结。

②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各民族共同繁荣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并不意味着各民族同步、同时、同等程度的繁荣。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在经济上的共同繁荣,还包括政治、文化上的共同繁荣

题组一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15)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055亿元。

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转移支付,有利于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和国家的整体利益,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④符合题意。

上述举措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及自治权无关,①②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2014年山东省民族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各项社会事业,推动民族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全面发展。

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作为公民应该(  )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严厉制裁民族分裂分子 ④与各民族同胞平等相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选C。

本题从公民角度考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③是国家应采取的措施,不符合题意。

题组二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014·高考安徽卷,5)“历史告诉我们,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

”这说明,民族团结是(  )

①社会稳定的前提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

③民族平等的基础 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这说明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①正确;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②错误;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基础,③错误;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国家统一的基础,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④正确。

[答案] B

 2.中国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各对口支援省市已组织实施了1627个援疆项目,投入援助资金153亿元人民币,是前13年援疆工作累计无偿援助资金物资的近4倍,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各省市加大对口援疆力度(  )

A.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

B.是消除各民族之间差别的有效途径

C.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然要求

D.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性措施

解析:

选C。

A项观点错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建立;B项错误,民族之间的差别不可能消除,只能缩小;C项正确,加大对口援疆力度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的繁荣发展,从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D项错误,对口援疆有利于落实民族区域自治,但不是根本性措施。

核心考点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高考指数:

★★★★★)

一、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1)民族自治地方:

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2)民族自治机关:

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核心内容: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包括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及其他自治权。

2.地位:

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3.实行原因:

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二、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一、正确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1.民族区域自治设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不是设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不是设在各民族聚居的地方,也不是设在某一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2.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三级,但不包括民族乡,民族乡是与乡、镇平级的行政单位。

3.民族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不包括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4.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不是独立的行政区域,都要接受国家的统一领导。

二、民族原则和民族政策的关系

三、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的异同

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不同点

设立地区

各少数民族聚居区

港澳台地区

设立目的

为解决民族问题而设立

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而设立

自治程度

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相同点

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题组一 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自治机关可以(  )

A.享有行政管理权、独立立法权和司法权

B.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C.同外国签订双边经济、文化、科技等协定

D.自行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

[解析]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及其他自治权等,自治地方人大可以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并报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备案,B项正确。

自治机关不享有独立立法权和司法权,A项错误;C项属于外事权,自治机关是没有的;D项中“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说法错误。

[答案] B

 1.2014年1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会议听取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上述机构中属于民族自治机关的是(  )

①自治区人民政府 ②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③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④自治区高级人民检察院

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选A。

民族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故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题组二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2014·高考天津卷,8)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47个聚居民族繁衍生息。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

正是这种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

这表明(  )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材料强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强了民族团结,从而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故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①说法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④说法错误。

[答案] C

 2.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①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保障了民族自治地方的高度自治权 ③能够调动民族自治地区人民积极性 ④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①说法错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说法错误,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民族自治权,不是高度自治权。

核心考点3 我国的宗教政策 (高考指数:

★★★)

一、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弘扬科学精神

1.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2.坚持不懈地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弘扬科学精神。

一、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几个注意点

政策

注意点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①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非鼓励公民信教。

②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成为个人的私事。

③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这个“正常”,其实就是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

④宗教不能干预行政、教育、司法等。

⑤中国共产党员不能信教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不是要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恰恰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

②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和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这些情况的存在要求政府必须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③以宗教为幌子或者披着宗教外衣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不是正常宗教活动,对其管理不是侵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①我国宪法规定: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②我国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是要阻止宗教领域的对外交往。

③我国宗教界的对外交往,是我国对外交往的一部分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①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也不是说宗教的消极作用已经不存在了。

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二、科学地对待宗教

1.宗教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宗教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2.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信仰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其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的一致性。

正确对待宗教,应做到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

3.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

因此,必须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4.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应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限制其消极作用。

三、宗教与邪教的区别

宗教

邪教

含义

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虚幻的反映,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又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是冒用宗教旗号,神化首要分子,宣传迷信邪说,蒙骗群众,非法聚敛财物,制造事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邪恶势力

本质

是人们对现实生活虚幻的反映;在我国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以非法敛财、精神控制、危害社会为目的,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影响

在历史上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妖言惑众,破坏社会稳定,聚敛钱财,残害生命

对策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坚决取缔邪教组织,严惩邪教犯罪分子

题组一 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

 (2012·高考大纲全国卷,34)目前,新疆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多人。

西藏有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僧俗信教群众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各族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

由此可见(  )

①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②各民族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③宗教信仰具有相同的阶级基础 ④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 材料数据体现了我国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充分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权利,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②④正确。

宗教信仰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世界观,这一点不因我国的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而改变,①错误。

材料并未涉及宗教信仰的阶级基础问题,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强调,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要倡导“保护、管理、引导、服务”的宗教工作理念,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同努力。

这表明我国(  )

①保护和鼓励公民信仰宗教 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宗教的本质已经发生了变化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

选C。

“保护、管理、引导、服务”的宗教工作理念,表明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我国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但并不意味着鼓励公民信仰宗教,①说法错误;宗教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其本质没有发生变化,④说法错误。

题组二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34)201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指出,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界人士可以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设立公益慈善项目和公益慈善组织,宗教界依法从事上述公益慈善活动可以享受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

这一规定的出台(  )

①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

②表明政府具有组织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的职能

③促进了宗教公益慈善事业与正常宗教活动的统一

④更好地保护了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宗教政策,解答时注意行为主体是政府。

政府出台该规定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能保护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的合法权益,故选①④;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府不具有组织宗教公益慈善活动的职能,②错误;③说法不准确。

[答案] B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的自治区宗教事务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从宗教活动场所维修审批、信教公民个人在公共场所进行宗教活动等方面作了修改。

这表明(  )

①民族自治机关依法行使民族自治权

②新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

④国家立法机关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解析:

选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民族自治机关行使民族自治权的体现,①正确;题中做法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②错误;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维修、对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作出具体修改,是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体现,③正确;人大常委会是权力机关,不是立法机关,④错误。

核心考点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

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高考指数: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地位、内容、特点和优势

1.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2.内容:

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各项具体制度。

3.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

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内涵及其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既要有制度自信,又要有价值自信,不断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制度优势,推动中国迈上新的发展高度。

根据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及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

[解析] 根据设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成,回答出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即可。

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不能仅仅回答中国有哪些政治制度,要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成的不同层面,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的有机结合,以及涉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③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④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言书。

《决定》提出:

要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完善税收制度,对房产税、资源税和环境保护税等税种改革提出了方向性的意见。

目前,国务院正在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积极起草房地产法草案和环境保护税法草案。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国务院将依法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批准。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

解析:

在税种改革这一问题上,党、全国人大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要结合材料分别表达出党和全国人大各自的作用,并说明在这一问题上党和人大的关系,从而说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

答案:

①党的领导,体现在党中央审时度势,率先提出了相关税种改革的方向性意见,掌控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