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科协项目管理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1158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7 大小:13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科协项目管理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校科协项目管理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校科协项目管理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校科协项目管理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校科协项目管理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科协项目管理部.docx

《校科协项目管理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科协项目管理部.docx(1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科协项目管理部.docx

校科协项目管理部

校科协项目管理部“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意在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精力的优秀人才。

挑战杯竞赛共有两个并列项目:

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两个项目交叉轮流展开,,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事,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竞赛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题词勉励[1]。

 历经十一届,“挑战杯”竞赛已经成为:

 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盛会。

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1000多所高校参与;从300多人的小擂台发展到200多万大学生的竞技场,“挑战杯”竞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

 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

竞赛获奖者中已经产生了两位长江学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70%的学生获奖后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近30%的学生出国深造。

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

第二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邓中翰,第五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安徽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庆峰第九届“挑战杯”竞赛获奖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级博士研究生胡铃心等。

  引导高校学生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渠道。

成果展示、技术转让、科技创业,让“挑战杯”竞赛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推动了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课堂。

“挑战杯”已经形成了国家、省、高校三级赛制,广大高校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工作载体,把创新教育纳入教育规划,使“挑战杯”竞赛成为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

展示全体中华学子创新风采的亮丽舞台。

香港、澳门、台湾众多高校积极参与竞赛,派出代表团参加观摩和展示。

竞赛成为两岸四地青年学子展示创新风采的舞台,增进彼此了解、加深相互感情的重要途径。

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竞赛目的

  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竞赛方式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参赛资格

  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作品申报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竞赛终审决赛当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挑战杯参赛流程

挑战杯比赛主要分为校赛、省赛和国赛三个阶段。

在此着重介绍一下校赛。

一、校赛(2010年11月-2011年4月)

1、宣传准备期:

2010年11月

对“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运作方式等情况和我院学生在以往竞赛中所获的成绩,以多种形式(宣传板、网络、各班班委)进行集中宣传,增强学生参赛的自觉性,调动专业教师参与指导的积极性。

2、作品、项目申报:

2010年11月底-12月

各院系同学按照挑战杯章程及院系相关规定把各组确定的作品课题或相关简介提交到各院系科协分会。

各院系组织相关人员指导各团队对作品的修改和完善,并进行作品的初次筛选,最后按作品质量顺序填写汇总表,交至校科协办公室。

3、作品初评:

2010年12月

由校科协进行作品初评,选出可参加复赛的作品,并公布名单。

进入复赛的团队可在寒假期间继续完善作品,并为即将到来的复赛做准备。

4、作品收缴及复赛:

2011年三3月

各团队将作品交至各院系科协分会,再统一交到校科协办公室。

作品由评审团进行评定,根据评审细则筛选出优秀作品进入决赛。

期间会有相关培训及疑难解答活动,对进入决赛的团队进行指导。

5、校级决赛:

2011年4月初——2011月4底

各团队上交修改过的作品,由评审团进行决赛评定及现场答辩筛选出可参加省赛的优秀作品及团队。

二、省赛(2011年5月-7月)

各校将推选出的优秀作品上交省里,省评委团进行初评、复赛和决赛,最终选出参加国赛的作品,并上交国赛组委会。

三、国赛(2011年7月-10月)

进入国赛的团队,会参加国赛的初评、复试和决赛,并参加最终的决赛答辩。

注:

省赛和国赛详情会有正式文件下发通知。

附:

“挑战杯”参赛流程图

 

第一条“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旨在通过资助培养一批优秀学生课外科研项目(包括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等),推动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水平的提高,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良好条件和氛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以适应未来的社会竞争。

第二条评审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第二章评审过程

第三条根据《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计划”项目评审的评委由学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专家评审指导委员会委员担任。

第四条项目评审工作分为初审和终审两轮:

初审主要根据申报材料进行初步评定,实行筛选,选拔出有价值、有潜力的项目作为候选资助项目,参加终审。

终审通过公开答辩的形式对申报项目进行进一步评定。

第五条两轮评审结束后召开专家评审指导委员会复审会议,确定项目等级和资助额度。

第三章评审标准

第六条参加评审的项目按不同类别及不同形式划分评审组别。

各类作品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

项目类别分为:

A——人文社科类;

B——经济类;

C——法律类;

D——教育类;

E——管理类;

F——信息技术类;

G——其他类(如自然科学、环保等)。

项目形式分为: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2、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及学术论文;

3、科技发明创作。

第七条评审进行具体评定时,应充分考虑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学历层次及年级差别。

第八条评委进行具体评定时,应考虑项目所处阶段。

第四章评分细则

第九条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及学术论文项目和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类项目基于以下方面评分:

1、初审评分标准

遵循评审原则,针对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及工作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审,分一等、二等、三等三个级别。

(1)标准:

一等:

课题选择有意义,项目各方面优良,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85—100)

二等:

课题选择有意义,项目具有较好的研究前景,但部分内容需要进一步改进。

(70—85)

三等:

项目存在较大问题,需考虑成熟加以修改。

(70以下)

(2)每个项目可以附上一个简单的参评意见,列入附表之中。

2、终审(公开答辩)评分要点(满分100分)

(1)可行性(10分)

a)论文和报告的工作量大小b)论文和报告的工作难易程度是否合理

c)课题选择是否有意义

d)论文和报告的完工周期及资金预算(特别是处于雏形或构思阶段的)

(2)创新性(20分)

a)是否有新见解b)是否填补某一领域空白

(3)科学性和先进性(20分)

a)论文和报告的理论水平b)论文和报告的学术价值

c)论文和报告是否处于该领域前沿位置

(4)实用性(10分)

a)论文和报告的实际运用价值b)论文和报告的现实社会意义

(5)评委评审意见(40分)

请每位评委对项目作出综合书面评价或就其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不足予以指出,并在40分额度内打下主观分。

3、项目答辩评审细则(满分100分)

(1)前期工作评估项目前景展望(20分)

a)是否按原定项目计划的安排展开研究b)项目进程安排是否合理

c)项目研究的前景和潜力

d)下阶段的项目研究时间安排与分配以及资金预算的合理性

(2)创新性(15分)

a)是否有新见解b)是否填补某一领域的空白

(3)科学性和先进性(15分)

a)论文和报告的理论水平b)论文和报告的学术价值

c)论文和报告是否处于该领域前沿位置

(4)实用性(10分)

a)论文和报告的实际运用价值b)论文和报告的现实社会意义

(5)评委评审意见(40分)

请每位评委对项目作出综合书面评价或就其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不足予以指出,并在40分额度内打下主观分。

第十条发明制作类项目和F类、G类部分项目基于以下方面评分:

1、初审评分标准

遵循评审原则,针对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及工作质量和工作量等方面进行评审,分一等、二等、三等三个级别。

(1)标准:

一等:

项目方向明确,各方面优良,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85—100分)

二等:

项目方向明确,有较好的研究前景,但需要进一步改进。

(70—85分)

三等:

项目存在较大问题,需考虑成熟加以修改。

(60—70分)

(2)每个项目可以附上一个简单的参评意见,列入附表之中。

2、终审(公开答辩)评分要点(满分100分)

(1)可行性(10分)

a)该制作的工作量大小

b)该制作的工作难易程度是否超出作者自身能力的合理范围

c)国内是否已有同类作品

d)该制作的完工周期及资金预算(特别是处于雏形或构思阶段的制作)

(2)创新性(20分)

a)构思是否新颖b)设计制作方法是否独树一帜

c)关键技术和主要技术指标是否有独特之处

d)是否填补某一领域空白

(3)科学性和先进性(20分)

a)设计是否合理、精巧b)性能是否优良

c)与现有技术相比是否具有较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d)是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4)实用性(10分)

a)适用范围是否广b)是否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c)是否便于生产、操作和使用

(5)评委评审意见(40分)

请每位评委对项目作出综合书面评价或就其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不足予以指出,并在40分额度内打下主观分。

3、项目答辩评审细则(满分100分)

(1)前期工作评估与项目前景展望(20分)

a)是否按照原定项目计划的安排展开研究b)项目进程的安排是否合理

c)项目研究的前景和潜力

d)下阶段的项目研究时间安排与分配以及资金预算的合理性

(2)创新性(15分)

a)构思是否新颖b)设计制作方法是否独树一帜

c)关键技术和主要技术指标是否有独特之处

d)是否填补某一领域空白

(3)科学性和先进性(15分)

a)设计是否合理、精巧b)性能是否优良

c)与现有技术相比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

d)是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4)实用性(10分)

a)适用范围是否广b)是否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c)是否便于生产、操作和使用

(5)评委评审意见(40分)

请每位评委对项目作出综合书面评价或就其某一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不足予以指出,并在40分额度内打下主观分。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一条本规则的修改和解释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奖励

一、校赛奖励

获得校赛最终一、二、三等奖的团队,学校会予以综评分、证书等一系列奖励,并且将一部分作品上交参加省赛。

二、省赛奖励

获得省赛一、二、三等奖的团队,省级和校级都会给予相应的奖励,并推选优秀作品参加国赛。

三、国赛奖励

 1、全国评审委员会对各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发起高校报送的参赛作品进行预审,评出80%左右的参赛作品进入终审决赛。

参赛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各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各等次奖分别约占进入终审决赛各类作品总数的3%、8%、24%和65%。

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学历层次作者的作品获奖数与其进入终审决赛作品数成正比例。

科技发明制作类中a类和b类作品分别按上述比例设奖。

  2、参加全国终审决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的,由全国组织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并视情况颁发相应的奖金。

参加各省(区、市)预赛的作品,确认资格有效而又未进入全国竞赛的,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向作者颁发证书。

  3、竞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

最高荣誉“挑战杯”为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

累计三次捧得“挑战杯”的学校,可永久保存复制的“挑战杯”一座。

  4、各等次奖计分方法如下:

特等奖作品每件计100分,一等奖作品每件计70分,二等奖作品每件计40分,三等奖作品每件计20分,上报至全国组委会但未通过预审的作品每件计10分。

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特等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以此类推至三等奖。

 5、竞赛设10个左右省级优秀组织奖和进入终审决赛高校数30%左右的高校优秀组织奖,奖励在竞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省份和高校。

省级优秀组织奖由主办单位根据《优秀组织奖评选办法》评定,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

高校优秀组织奖由各省(区、市)组织协调委员会参照《优秀组织奖评选办法》提名,主办单位确定后报全国组织委员会确认。

6、在符合竞赛宗旨、具有良好导向作用的前提下,可联合社会有关方面设立、评选专项奖。

专项奖不计分。

注:

校赛及省赛奖励情况会有具体文件下发通知。

附:

作品展览、交流、转让

  1、全国评审委员会推荐通过预审的一定比例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及全部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参加展览。

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须有实物或模型参展。

  2、全国组委会将在竞赛的终审决赛阶段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工作交流活动,并适时举办单项展示赛或邀请赛等丰富“挑战杯”竞赛的活动

  3、全国组织委员会在终审决赛期间,举办成果转让活动;成果是否转让不作为作品评审获奖的依据。

  4、全国组织委员会拥有组织转让获奖作品的优先权。

成果产权及利益分配由学校和作者协商确定。

全国组织委员会可以结集出版竞赛获奖的作品及评委评语

2010年11月

 

科技论文写作格式及规范

1论文题名

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应以简明、准确的词语反映文章特定内容,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

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数学式和化学式。

2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

作者姓名署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注于首页页脚或文末,作者署名是文责自负和拥有著作权的标志。

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及邮编,工作单位和邮编之间空一个字。

3摘要

论文摘要的写作应符合GB6447-86的规定。

摘要的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其中,研究的结果和作者的结论为摘要的核心部分。

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提供全文重点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且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一般在300字左右。

摘要一般不分段,不用图表、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

4关键词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

每篇论文选择关键词3~5个,可从题名、摘要中选出,也可以把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产品及重要数据名称作为关键词标出。

5绪论

绪论又称前言或引言,绪论的序号可以不写,也可以写为“0”,不写序号时“绪论”二字可以省略。

绪论应少而精,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应写明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理论与与实践依据,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

不要与摘要雷同和成为摘要的注释,切勿用“众所周知“、”大家知道“之类的开场白,也不要写什么“才疏学浅”、“不吝赐教”等客套话。

6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系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应按GB7713--87的规定格式编写。

这一部分的形式主要是根据作者意图和文章内容而定。

实验为研究手段的论文或技术报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验原材料及制备方法。

主要描述研究材料的可靠性、均衡性及随机性的情况。

(2)实验所用设备、装置和仪器。

通用设备应注明规格、型号,如果是自己特制的装置,应提供示意图,并附测试、计量所用仪器的精度,使读者得知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准确程度。

(3)实验方法和过程。

方法包括测量仪器、测定方法、标本处理、计算方法等,过程如何进行,操作应注意事项。

若有技术上的经济性,要正确处理好学术交流与技术保密的关系。

(4)实验结果。

结果部分是示出处理后的实验效应,包括各项指标的数据和图像。

对结果进行分析,把实验所得的数据和现象加以解释,阐明自己的新发现或新见解。

图表的数量应择其要者。

写该部分时要注意:

首先是选取数据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其次是描述现象要分清主次,抓住本质,图表设计要精心,使其一目了然;最后是分析问题必须以理论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

撰写理论或解析文章,应注意以下内容:

(1)解析方法。

包括前提条件、提出的假设、解析的现象、适用的理论和计算的程序;

(2)解析的结果。

可用图表、公式进行整理。

(3)分析讨论。

对结果的可信度、误差的评价。

7结尾

结尾是以结果和讨论为前提,评价分析结果的误差,也是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同时,提出尚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解决问题的展望。

结论要有条理,应准确、简明、完整。

8参考文献著录

凡引用前人的研究方法、论点、重要数据等,均要列出参考文献。

著录格式如下:

a.出版物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b.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C].见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年份:

起止页码;

c.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年份:

起止页码。

d.报告序号报告人.题名[R].会议名称,会址,年份。

e.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

国家标准GB7713-87规定: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

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一般教科书中已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比较短的论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着引言的效用。

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作者已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引言的目的是给出作者进行本项工作的原因,企图达到的目的。

因此应给出必要的背景材料,让对这一领域并不特别熟悉的读者能够了解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意义,前人已达到的水平,已解决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应用一两句话说明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创新之处。

引言最基本一点是介绍主要研究成果。

有的作者常常不在引言中指明他们的重要发现,或从摘要中删除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而到论文的后部分才指明。

对科技论文而言,是一种写作错误,可能使读者在了解到那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之前已停止了阅读。

引言应避免过分强调一个十分重要而涉及面广的领域,而自己仅完成了其中有限的一小部分工作。

●构成与写作要求

基本项目

主要内容

研究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

历史的回顾

前人研究中存在的欠缺

写作论文的目的和作者的想法

处理方法和研究结果简介

(具体数据)

原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什么要求,说明这项研究的意义。

对于存在的问题,前人进行过怎样的研究,介绍其大概情形。

考察了前人的研究之后,发现了什么欠缺,还可以介绍自己研究的动机。

写作目的和涉及的范围,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研究者有什么建议,研究的新特点是什么。

引用从具体数值计算出的数据,介绍研究的经过和结果。

1.3.7正文

正文部分是科技论文的核心,是体现研究工作成果和学术水平的主要部分。

国家标准GB7713-87对科技论文正文部分的编写格式没有明确要求和规定。

科技论文的结构形式取决于科研成果的内容。

不同的科研成果,需要用不同结构形式的科技论文来反映。

因为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在研究方法、实验观察过程、逻辑推理、结果表现形式等方面不同。

一般来说,科技论文的内容包括:

引言、原理、实验和观察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调研对象、实验和观察的数据资料结果、观点和结论等。

其观点和结论是将获得的数据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和技术处理,绘图列表等表达实验结果,再经过判断、归纳、推理和抽象等导出的。

●正文的结构与分段

国内外学术界和期刊编辑界对正文的分段,有一种“IMRAD”说法。

“IMRAD”是Introduction,MaterialandMethod,Results,andDiscussion(conclusion)的首字母缩写。

美国学者A.D罗伯特认为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的科技论文分段形式,依次回答了科技论文应回答的四个主要问题(以下黑体括号中的问题),适合多种专业论文的撰写,是科技论文最好的结构。

●引言(是什么问题)

●材料与方法(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材料包括:

材料来源、性质、数量、选取和处理事项等。

方法包括:

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测试方法等。

●结果(你发现了些什么)

以图或表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进行结果的分析和结果的讨论,包括:

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可重复性,范围等;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包括不正常现象和数据的分析);结果部分的讨论(结果直接相关部分,如讨论内容涉及全篇,应留在讨论部分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

必须在正文中说明图表的结果及其直接意义;复杂图表应指出作者强调或希望读者注意的问题。

●讨论(这些发现有什么科学意义)

讨论部分也称结论或建议,其目的是综合说明全文结果的科学意义。

结论应写得象法律条文,即只有一种解释,不能模棱两可,不用“大概、也许、可能”等词。

结论应简练,不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可得如下结论”等废话。

结论要注意分寸,不要夸大其词,牵强附会;不要自我评价,如“本研究结果属国内首创”等。

结果和讨论可合在一起写,“没有讨论和建议”时不要勉强拼凑。

讨论的内容包括:

本文的创新处(得出了什么规律性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

与有关文献比较(有何不同结果、解释、补充、修正、发展或否定);

如实指出实验例外结果,无法解释的异常情况等;

一些可能的发展和应用。

1.3.8致谢

致谢位于正文后,参考文献前。

编写致谢时不要直书其名,应加上“某教授”“某博士”等敬称。

如:

“本研究得到“XXX教授,XXX博士”的帮助,谨致谢意”。

“试验工作是XXX单位完成的,XXX工程师,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