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15.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2062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0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无锡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无锡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无锡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1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无锡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1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锡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15.docx

《无锡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1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15.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锡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15.docx

无锡市小升初语文模拟试题共5套详细答案15

名校重点中小学小升初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

(6分)

piānpìbiāozhìshēnqǐngdǐyùpáihuáimiǎoshì

()()()()()()

jīngzhànliáoliàngchúchuānglínglìshǎnshuòchèdǐ

()()()()()()

2.选字组词。

(3分)

(呐纳)____喊火柴____(梗便)气____(魂魄)

(魅魁)____力(嘹缭)____亮(溶熔)____炼

3.选词填空。

(4分)

描写描绘

(1)这件艺术铜鼎深入细致地()了当时的风俗人情、桥梁建筑。

(2)这部文学作品的第三章极细腻地()了江南的风土人情。

体会体味

(3)我亲身()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4)从父亲讲的故事中,我()到了一份责任。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列带“意”的词语补充完整。

(6分)

“小心注意”叫意;“任凭自己”叫意;“沾沾自喜”叫意;“任意妄为”叫意;“心情爽快”叫意;“心术不正”叫意。

5.修改病句。

(6分)

(1)杜甫是我国唐朝时期的伟大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

(4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

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

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

(4分)

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扬柳如小桥流水若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B、③②⑤④①C、⑤③②④①D、③①②④⑤

9.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4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

“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

请写在下面。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

第一,我就属牛。

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

“今天是你的生日。

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

”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

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

爷爷说:

“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

”真的,我意外发现:

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

爷爷还说:

“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

”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

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

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

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

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

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

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3分)

熟悉—()喜欢—()坚强—()

2.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3分)

例:

(壮实的)身体

()小铜牛()身骨()腿脚

()犄角()尾巴()田野

3.用“鞭策”写一句话。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

(1分)

5.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的想象、细致的描写。

(5分)

6.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

(1分)

①对牛很熟悉。

()

②非常喜爱牛。

()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

(三)挪树

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

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

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

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人挪活,树挪死。

”有人说。

“腊梅会挪死吗?

”我有点担心。

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

他铲开了!

刨开了!

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

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

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

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

锄落之处,铮铮有声。

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我的心一阵悸动:

“它会死吗?

“死不了!

”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

”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

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

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

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

嚓!

嚓!

”一铲,一铲,一铲……“喀!

喀!

喀!

”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

“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

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

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

独立了!

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

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

那老土依然沉重。

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

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

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

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

又长出了几片新叶。

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

人挪活!

树也挪活!

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

这里的风物一定会: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2分)

________一息风姿飘_____有声丰_____秀美

2.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分)

4.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红词的意思。

(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

②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5.最后一段中,画“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

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

(2分)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

1.偏僻标志申请抵御徘徊藐视精湛嘹亮橱窗伶俐闪烁彻底

解析:

此题考查同学们对于生字词掌握的情况。

要注意“僻”字不要写成“擗”,“烁”不要写成“砾”,要注意“藐”字不要写成“渺”,“湛”字不要写作“勘”,“嘹”不要写成“缭”,“橱”不要写作“厨”。

2.呐梗魄熔

解析:

这道题要求辨析形近字,“呐”和“纳”,“梗”和“便”,“魂”和“魄”,“溶”和“熔”,也都只是在部首上有一点差异,但字义与用法完全不同,需要仔细辨别。

3.

(1)描绘

(2)描写(3)体味(4)体会

解析:

这是考查根据语言环境辨析近义词的能力。

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知道这几个词语在意思、用法上的区别,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4.留意随意得意肆意惬意歹意

解析:

这是考察辨析词语意思的能力,只是形式与以往有所不同——给出解释,要求填入词语。

完成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弄懂相关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填写合适的词语。

5.

(1)杜甫是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就是事实。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等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解析:

修改病句是培养同学们的语感,增强语言规范性和合理性的练习。

我们不仅要能辨析一句话是否存在语病,而且能够把有语病的地方修改正确。

做这样的练习一般要分三步:

一是细读句子,明确病因;二是根据病因动笔修改,或“增”,或“删”,或“调”,或“换”;三是再读,检查修改是否正确。

6.答案:

(1)每逢佳节倍思亲。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③……

解析:

这是考查同学们积累并准确书写的情况,要注意记忆的准确和书写的准确,不要写错别字。

7.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似风拂杨柳

解析:

这是考查同学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概括能力。

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答案。

8.B

解析:

排列句子的顺序,可以先找出开头句,然后根据其意思往下推想,依次找出与之相衔接的句子。

9.D

解析:

这道题是考查古诗积累情况的灵活运用的一道题,我们先要弄懂各句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分类,最后得到合理答案。

二、

(一)

1.略。

2.天雨墙坏,不及时修补。

富人认为儿子聪明,是因为事情的发生在他儿子的意料之中。

3.略。

(二)

1.熟知喜爱顽强

2.金黄色的壮实的稳健的尖利的灵巧的广阔的

3.略。

4.手中的牛动起来……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5.自觉踏实耐劳细致合理

6.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

解析:

这是一篇咏物的文章,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特点展开的,也赞扬了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做题时应紧扣住这一中心来思考。

(三)

1.奄奄逸铮铮满

2.漫——蔓产——铲

3.卜算子•咏梅陆游

4.①使人害怕②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

5.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解析:

此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含义应为“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6.①老花匠把腊梅移栽到新的地方。

②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解析:

此题考查对于文章内容和中心的理解。

做这样的题必须认真读懂全文,抓住主要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第三段至第九段主要写老花匠把腊梅花移栽到新的地方。

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名校重点中小学小升初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

80分钟满分120分)

综合能力考查(16分)

一、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

(8分)

“我的天啦!

他是多么美啊!

”她对燕子低声说。

这位小小的王子非常害怕这只燕子,因为他是那么细小和柔嫩,对他说来,燕子简直是一只庞大的鸟儿。

不过当他看到她的时候,他马上就变得高兴起来:

她是他一生中所看到的一位最美丽的姑娘。

因此他从头上取下金王冠,把它戴到她的头上。

他问了她的姓名,问她愿不愿意做他的夫人――这样她就可以做一切花儿的皇后了。

这位王子才真配称为她的丈夫呢,他比癞蛤蟆的儿子和那只穿大黑天鹅绒袍子的鼹鼠来,完全不同!

因此她就对这位逗她喜欢的王子说:

“我愿意。

”这时每一朵花里走出一位小姐或一位男子来。

他们是那么可爱,就是看他们一眼也是幸福的。

他们每人送了她一件礼物,但是其中最好的礼物是从一只大白蝇身上取下的一对翅膀。

他们把这对翅膀安到她的背上,这么着,她现在就可以在花朵之间飞来飞去了。

这时大家都欢乐起来。

燕子坐在上面自己的窠里,为他们唱出他最好的歌曲。

然后在他的心里,他感到有些悲哀,因为他是那么喜欢她,他的确希望永远不要和她离开。

1、上面这段文字中的“她”指,是《》中的主人翁。

(2分)

2、这个故事是(国籍)的(人名)他被称为“”(3分)

3、你还读过他的哪些故事?

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分)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8分)

4、补全下列诗句。

(4分)

①,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远近高低各不同。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

④问渠哪得清如许?

5、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相对的字词。

(4分)

①有()同享,有()同当②()有所思,()有所梦

③当局者(),旁观者()④()枪易挡,()箭难防

阅读能力考查(64分)

(一)粽子(27分)

①每年端午节,妈妈总要给我包粽子。

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

你知道它包含几个顶角,几条棱,几个平面,几个三角形吗?

 ②粽子用()的芦叶包裹着()的糯米和()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

 ③粽子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它既是驱邪消暑的开胃美食,又是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

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④粽子不但以它特有的形状、颜色和滋味惹人喜爱,而且能引起人们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⑤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君王不采纳。

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

人民怀念他,崇敬他。

两千多年来,每年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作为敬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

老人们说吃粽子时,可要学习屈原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

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6、在第②段的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3分)

粽子用()的芦叶包裹着()的糯米和()的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

7、短文写了粽子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分)

8、文中划“”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好处?

(4分)

只见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

9、第④段可以去掉吗?

为什么?

(4分)

10、根据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2分)

11、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呢?

(4分)

12、文中说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他有着崇高的品质。

你能结合屈原的诗句说说他有哪些崇高的品质吗?

(6分)

(二)生命的五个恩赐(37分)

马克·吐温

在生命的黎明时分,一位善美的仙女带着她的篮子跑来,说:

“这些都是礼物。

挑一样吧,把其余的留下。

小心些,做出明智的抉择;哦,要做出明智的抉择啊!

因为,这些礼物当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

礼物有五种:

名望,爱情,财富,欢乐,死亡。

少年人pòbùjídài()地说:

“无需考虑了。

”他挑了欢乐。

他踏进社会,寻欢作乐,沉湎其中。

可是,每一次欢乐到头来都是短暂、沮丧、虚妄的。

它们在行将消逝时都嘲笑他。

最后,他说:

“这些年都白过了。

假如我能重新挑选,我一定会做出明智的抉择。

仙女出现了,说:

“还剩四样礼物。

再挑一样吧;哦,记住——光阴似箭。

这些礼物当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

这个男人沉思良久,然后挑选了爱情。

他没有觉察到仙女的眼里涌出了泪花。

好多好多年以后,这个男人坐在一间空屋里守着一口棺材。

他喃喃自忖道:

“她们一个个抛下我走了。

如今,她——最亲密的,最后一个——躺在这儿了。

一阵阵孤寂朝我袭来。

为了那个滑头商人——爱情——卖给我的每小时欢娱,我付出了一千小时的悲伤。

我从心底里诅咒它呀。

“重新挑吧,”仙女道,“岁月无疑把你教聪明了。

还剩三样礼物。

记住——他们当中只有一样是有价值的,小心选择。

这个男人沉吟良久,然后挑了名望。

仙女叹了一口气,yángchángérqù()。

好些年过去后,仙女又回来了。

她站在那个在暮色中独坐冥想的男人身后。

她明白他的心思:

“我名扬全球,有口皆碑。

对我来说,虽有一时之喜,但毕竟转瞬即逝!

jiēzhǒngérlái()的是忌(jíjì)妒,诽谤,中伤,嫉恨,迫害。

然后便是嘲笑,这是收场的开端。

一切的末了,则是怜悯(mǐnmǐng)。

它是名望的葬礼。

哦,出名的辛酸和悲伤啊!

声名卓著时遭人唾骂,声名狼藉时受人轻蔑和怜悯。

“再挑吧。

”这是仙女的声音,“还剩两样礼物。

别绝望。

从一开始起,便只有一样东西是宝贵的。

它还在这儿呢。

“财富——即是权力!

我真瞎了眼呀!

”那个男人道,“现在,生命终于变得有价值了。

我要挥金如土,大肆炫(xiànxuàn)耀。

那些惯于嘲笑和蔑视的人将匍匐在我的脚前的污泥中。

我要用他们的忌妒来喂饱我饥饿的心魂。

我要享受一切奢华,一切快乐,以及精神上的一切陶醉,肉体上的一切满足。

这个肉体人们都视为珍宝。

我要买,买!

尊从,崇敬——一个庸碌的人间商场所能提供的人生种种虚荣享受。

我已经失去了许多时间,在这之前,都做了糊涂的选择。

那时我懵然无知,尽挑那些貌似最好的东西。

短暂的三年过去了。

一天,那个男人坐在一间简陋的顶楼里瑟瑟直抖。

他憔悴(chuìcuì),苍白,双眼凹陷,yīshānlánlǚ()。

他一边咬嚼一块干面包皮,一边嘀咕道:

“为了那种种卑劣的事端和镀金的谎言,我要诅咒人间的一切礼物,以及一切徒有虚名的东西!

它们不是礼物,只是些暂借的东西罢了。

欢乐,爱情,名望,财富,都只是些暂时的伪装。

它们永恒的真相是——痛苦,悲伤,羞辱,贫穷。

仙女说得对。

她的礼物之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只有一样是有价值的。

现在我知道,这些东西跟那无价之宝相比是多么可怜卑贱啊!

那珍贵、甜蜜、仁厚的礼物呀!

沉浸在无梦的永久的酣睡之中,折磨肉体的痛苦和咬啮心灵的羞辱、悲伤,便一了百了。

给我吧!

我倦了;我要安息。

仙女来了,又带来了四样礼物,独缺死亡。

她说:

“我把它给了一个母亲的爱儿——一个小孩子。

他虽然懵然无知,却信任我,求我代他挑选。

你没要求我替你选择啊。

“哦,我真惨啊!

那么留给我的是什么啊?

“你应得而尚未得到的:

恣意亵渎的老年。

13、请用“”在括号里画出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4分)

忌(jíjì)妒怜悯(mǐnmǐng)炫(xiànxuàn)耀憔悴(chuìcuì)

14、根据括号前的拼音在括号里准确的写出成语。

(4分)

pòbùjídài()yángchángérqù()

jiēzhǒngérlái()yīshānlánlǚ()

15、文中“泪花”一词中“花”字在字典里有以下几种解释:

①形状像花朵的东西;②(眼睛)模糊迷乱;

③不真实或不真诚的;④比喻事业的精华;⑤比喻年轻漂亮的女子;⑥用;耗费;⑦可供观赏的植物。

下面词句中的“花”字分别应该用哪种解释?

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6分)

A、花言巧语()B、文艺之花()C、花销太大()

D、眼花()E、交际之花()F、天上飘起了雪花()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3分)

①他说:

“这些年都白过了。

假如我能重新挑选,我一定会做出明智的抉择。

”(改为转述句)

②一天,那个男人坐在一间简陋的顶楼里瑟瑟直抖。

(缩句)

③这个男人沉思良久,然后挑选了爱情。

(改为双重否定句)

17、“这个男人沉思良久,然后挑选了爱情。

他没有觉察到仙女的眼里涌出了泪花”一句中,仙女的眼里为什么会涌出了泪花?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18、作者为什么认为选择欢乐、爱情、名望、财富都不是“明智的抉择”?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

你能用一个你知道的文学作品中的某一人物形象或某一历史人物为例,简要阐述你的理由吗?

(4分)

19、当读到选文结尾的“恣意亵渎的晚年”时,就会想到“如果你有一个贪玩的童年,就会有一个悲惨的晚年”这句话。

结合你的理解,说说选文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分)

20、本文是一篇以带有劝喻或讽刺性质的故事来阐明某种事理的寓言体小说,具有借小喻大、结构简短、情节奇幻、结尾出人意料、语言精练等特点。

请选择其中的两点,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分)

21、作者认为死亡才是“宝贵的”“有价值的”恩赐。

有人认为这是消极厌世的人生态度,而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4分)

写作能力考查(40分)

22、请以“一张的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字数在6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