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1695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6.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docx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docx

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

课题:

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导学案

班级:

      组别:

  姓名:

【预习目标】

1、根据预习学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2、掌握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预习内容】

一、地理条件

1.东北地区概况

项目

内容

范围

包括①______________、吉林、辽宁三省及②______________东部

特点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③__________完整、④____________类型多样

地位

我国重要的⑤________基地、林业生产基地、⑥__________生产基地

2.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a.气候类型及特点:

大部分属于温带⑦__________气候区。

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无霜期80~180天,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雨热⑧________

b.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地形、土壤条件

a.地形条件:

包括高原、⑪________和山地三类地形单元,便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

b.土壤条件:

⑫____________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

为农业提供了⑬__________、化肥等生产资料,对农业生产有原料需求,形成农牧兴工、工促农牧的经济格局。

(2)交通运输:

⑭________发达,对外联系方便。

(3)人口密度:

开发较晚,密度较低,农业经营规模大,有利于发展⑮____________和大农业。

二、农业布局特点

1.区域划分依据:

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⑯______的不同。

2.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1)耕作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地位:

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①________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2.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1)分布: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2)大型②________农场,经营规模达上万公顷,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成为我国农业③________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3.地区专业化生产

(1)④______________是商品化的前提。

(2)北部主要种植⑤________。

(3)中部主要种植⑥________。

(4)南部主要种植⑦________。

四、农业发展方向

1.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1)产生原因:

自20世纪以来,由于⑧__________,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⑨__________利用,导致农业⑩__________退化。

(2)具体表现:

水土流失和⑪__________严重,土地沙化、⑫__________和草场退化加剧,⑬__________频繁,以及环境污染等。

2.发展方向

(1)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2)西部草原区:

大力发展⑭__________和舍饲畜牧业。

(3)山区:

保护⑮__________,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提出疑惑】

我的疑惑

1. 。

2. 。

3.。

 

课中探究案

【学习目标】

1.掌握东北地区区域农业发展条件。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讨论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

【重点难点】

1东北地区区域农业发展条件。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汇总疑惑】

各学习小组汇报预习中的疑惑点,老师板书在黑板上,以便本节课一一解决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搜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差异的照片,并且布置在教室周围,利用课间的时间进行欣赏并思考其中差异的原因。

二、课堂探究

探究一: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探究材料】

下图是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图中①是春小麦区,④是冬小麦区。

③处为三江平原,⑤处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区。

1.简述东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①④处均有小麦种植,但品种、复种指数不同。

反映了东北区域农业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3.农业影响因素中,对东北区域农业的发展哪些是明显的有利条件?

哪些是不利的因素?

 

 

 

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小组探究的成果)

 

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自我总结:

此探究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二: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探究材料】

上图为我国南方的稻田农业和东北地区的机械化农业比较图。

1.通过上图探究:

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在哪里?

为什么?

 

 

 

 

2.由两幅图片的对比,你能得出东北地区发展商品性粮食生产有哪些突出特点?

 

 

 

 

 

3.探究教材P65图4.10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小组探究的成果)

 

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自我总结:

此探究给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三:

 农业发展方向

【探究材料】

材料一 东北

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

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kg,降幅近30%。

材料二 有人把中国入世比喻成“与狼共舞”,狼羊共舞大多数的是“羊入狼口”,那么怎样让我们做一只聪明的喜羊羊,由“羊入狼口”变为“狼入羊手”。

1.通过哪些方法来保证入世后中国大豆的生产?

 

 

2.东北地区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入世后的挑战,应遵循怎样的原则和发展目标?

 

3.为了实现由“羊

入狼口”变为“狼入羊手”,东北地区农业应坚持怎样的发展方向?

 

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小组探究的成果)

 

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自我总结:

此探究给我们什么启示?

 

三、反馈训练、巩固落实(请同学们利用课堂上分钟时间,完成当堂检测题,小组交流、)

 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城市[来

气候指标

1月

7月

1月

7月

气温(℃)

降水量(mm)

-27.3

3.6

19.4

90.8

-19.7

4.3

22.71

76.5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

请用图表中的有关数据加以说明。

 

 

 

(2)有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

为什么?

 

 

 

 

(3)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回扣目标】(请同学们总结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解决自己的疑惑点,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课后提高案

一:

选择题

1.东北大部分地区气候属于()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东北地区农业耕作制度为()

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D.一年三熟

3.东北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

A.1/2B.1/3C.1/4D.2/5

4.我国最大的林区是()

A长白山区B.横断山区C.大小兴安岭D.完达山

5.东北地区北部的主要农作物是()

A.冬小麦、棉花B.春小麦、水稻

C.玉米、高粱D.春小麦、大豆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据该材料完成6-10题。

6.北大荒是指()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

C.整个东北平原D.仅指辽河平原

7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不足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D.土壤贫瘠

8.“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小麦种植业

9.“北大仓”的耕作方式应为()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业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D.粗放经营

10.“北大仓”的发展方向应是()

A.退耕还林B.退耕还草

C.大力发展工业D.农业现代化

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11-17题。

11.黑土分布区是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由于各种原因,其肥力不断下降,其肥力

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被冲刷变薄

B.气候干旱所致

C.微生物活动微弱

D.秸秆还田

12.我国最大的沼泽地在()

A.aB.bC.cD.d

13.a平原宜农荒地的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的措施是()

A.引水灌溉B.排水减湿C.发展水田D.土体脱盐

14.d下游两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A.小麦B.玉米C.高粱D.水稻

15.b区最重要的矿产是()

A.煤B.铁C.石油D.稀土

16.c处农业生产类型为()

A.种植业为主B.畜牧业为主

C.农产品加工业为主D.淡水养殖业为主

17.关于黑土的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充分利用黑土,建设商品粮基地

B.利用黑土要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以保持土壤肥力

C.利用黑土应注意土壤的培肥,以避免土壤的冲刷

D.秸秆还田是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二:

综合题

18.读右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是平原,分布最为普遍的杂粮作物是,已成为与美国中央大平原相媲美的我国“带”,两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别是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为,中国为。

(2)在图上注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用字母B标出三江平原的位置,用斜线阴影画出东北地区工业基地的范围,该工业基地名称为,工业部门特点为。

(3)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地面结构特点为,从而使这里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和业生产基地。

(4)停止开荒以后,耕地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19.(2004春季高考)图3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

图4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读图3和图4,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形区的名称。

 

(2)指出导致图3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描述该地形区气温、水分条件的特征。

 

(4)该地形区哪些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作物种植?

应采取什么对策?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

为此应采取哪些相应的治理措施?

 

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预习内容】答案:

①黑龙江 ②内蒙古自治区 ③自然地域 ④农业生态 ⑤商品粮 ⑥畜牧业 ⑦湿润、半湿润季风 ⑧同季 ⑨一年一熟 ⑩凉 

⑪平原 ⑫黑土、黑钙土 ⑬机械

设备 ⑭交通 ⑮绿色农业 ⑯

生产方式 ⑰松嫩 ⑱大豆 ⑲长白山区 ⑳鹿茸 

东北红牛 

舍饲①三江 ②国营 ③机械 ④地区专业化 ⑤小麦 ⑥玉米 ⑦水稻 ⑧人口激增⑨不合理 ⑩生态环境

 ⑪黑土退化 ⑫盐碱化 ⑬自然灾害 ⑭生态农业 ⑮天然林

课中探究案答案

探究一

1.东北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一个自然地域单元完整的地区,对其位置的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经纬度位置。

该区的最北部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最东部也是我国地理位置的最东部。

(2)海陆位置。

东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东部,我国最偏东地区,位置显著地向海洋突出,它的南面邻近渤海、黄海,东面邻近日本海。

(3)政治地理位置。

它的东面、北面、西面分别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邻,特别是与俄罗斯有漫长的边境线。

2.东北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区位

表现

位置

位置优越,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光热、降水基本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求

地形

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布,且肥力较高

水源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工业

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人口

开发较晚,人口密度较低,人均耕地多,有利于商品化

交通、科技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科技实力强

3.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侯

气温

夏季温暖,基本上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

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照较

强,粮食品质好。

冬季寒冷,病虫害少,有利于绿色生产

热量不足,只能一年一熟,农作物生长还容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降水

集中于夏季,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春季季节性积雪融化,利于缓解春旱

降水变率大,易产生旱、涝灾害

探究三

1.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地位

东北地区是我国传统和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多万吨,商品率高达60%,占我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2.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地区专业化生产,形成粮食作物的

地区专业化生产。

3.东北地区在地理条件分异的基础上,已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具体特点如下:

作物

分布区

粮食作物

细粮作物

水稻

东部山区的山间河谷盆地及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

水稻

生长季短的北部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最为集中

玉米

分布普遍,中部松辽平原最为集中,是我国的“玉米带”

杂粮作物

谷子

分布普遍,比较干旱的西部地区所占比重较大

高粱

辽河平原为主产区

探究三

1.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业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2.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东北地区有条件建设成为我国

最大的绿色食品基地和高水平的农业专业化区。

3.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及重点

农业区域

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发展重点

平原区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

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

业和舍饲畜牧业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

,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同时,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三、反馈训练、巩固落实答案

(1)甲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强。

甲城市气温年较差大,约46.7

℃,年降水量小,约320mm;乙城市气温年较差小,约42.4℃,年降水量大,约490mm。

(2)甲城市比乙城市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接受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乙城市相当。

(3)大兴安岭 (4)A地——畜牧业,B地——种植业,C地——林业。

课后提高案答案

1.B2.A3.B4.C5.D6.A7.C8.C9.B10.D11.A12.A13.B14.D15.C16.B17.D

18.

(1)松辽玉米玉米家庭经营国家经营

(2)图略辽中南工业基地以重工业为主(3)山环水绕沃野千里粮林(4)依靠提高单产继续发展种植业,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走农业资源合理开发的路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9.

(1)黄土高原

(2)图中山地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主要是由水分(或降水、湿度)因素造成的。

(3)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量全年较少且季节差异大,或集中于夏季(尤其是7

月份),冬、春、秋三季干燥,或雨热同期。

(4)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易发旱灾(或干旱),尤其是春季气温快速升高而

降水少,易发春旱。

低温时间长,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种植耐旱作物,发展水浇地,加强灌溉(或发展节水农业)。

防霜冻

(5)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