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导读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1607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9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明理学导读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宋明理学导读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宋明理学导读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宋明理学导读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宋明理学导读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宋明理学导读参考资料.docx

《宋明理学导读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明理学导读参考资料.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宋明理学导读参考资料.docx

宋明理学导读参考资料

宋明理學(導讀)參考資料

王開府92/9/5

第1章緒論

第2章周濂溪

第3章程明道

第4章程伊川

第5章張橫渠

第6章邵康節

第7章胡五峰

第8章陸象山

第9章朱子

第10章陳白沙

第11章王陽明

第12章陽明後學之分派及東林學派

第13章劉蕺山

第14章王船山

第15章清代之理學

第一章緒論

1中國思想發展之分期

2對宋明理學的誤解

3宋明理學之基本關懷

4宋明理學興起的原因

.1對五代道德淪喪之警省

.2對佛老之消化及出擊

.3對漢唐注疏之學及宇宙論中心哲學的反動

.4政治及社會條件之助緣

a.朝廷之重文抑武b.政治寬容、諫權高漲c.外患激起憂患意識

d.貴族門第衰落e.科舉取土、平民興起

f.書院制度及印刷術發達促使學術普及g.變法失敗、由外王轉內聖

5先秦儒學與宋明理學之主要差別(cf.牟16-36)

.1以孔子之仁與天之內容意義完全合一

.2以孟子之心性與天合一

.3以《中庸》之性與天命合一

.4以《易傳》「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之乾道即性命

.5以《大學》之明德即德性

6宋明理學與詩經之人文思想(cf.牟36-37)

《大雅.烝民》: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周頌.清廟之什》: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

《大雅文王之什.文王》:

「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儀刑文王,萬邦作孚。

7宋明理學思想之主要範疇

.1天道論

天、道、易、神、誠、命、理、氣、太極、陰陽、乾坤、體用

.2人道論

a.心性論

心、性、良知、知、意、念、幾、識、覺、獨、情、欲、仁、中和、末發已發

b.工夫論

靜、虛、敬、涵養(存養)、識察、致知、窮理、誠意、慎獨、禮樂

8天、性、心、理之諸義

天之五義:

物質之天、自然之天、主宰之天、運命之天、義理之天

性之五義:

性體義、性能義、性理義、性分義、性覺義

本心之五義:

心體義、心能義、心理義、心宰義、心存有義

理之六義:

文理之理、名理之理、空理之理、性理之理、事理之理、物理之理

9理學之分系分期

.1勞思光之說(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40~)

二系說之評論:

理學:

程朱心學:

陸王

三系說之評論:

(1)程朱:

理為主

(2)周、明道、胡五峰:

天為主

(3)陸王:

心為主

一系說:

以發展演變之動態觀,將各系視為整體過桯中之階段特徵,而有一原始方向或要求,成一判準。

歷史標準:

愈近孔孟,愈成熟。

哲學標準:

理論愈有效力,愈成功或愈重要。

三階段:

(1)半形上學半宇宙論形態:

易傳、中庸:

天──────周張┐

(2)較純粹之形上學形態:

易傳、中庸、大學:

性、理──二程┴朱子

(3)心性論中心形態:

論、孟:

心、知(主體性)────陸王

(1)天道觀

(2)本性觀(3)心性論

.2牟宗三之說(心體與性體一冊42~)

周、張、明道不分系:

即活動即存有

三系說:

(1)五峰、劉嶯山:

易庸論孟:

以心著性、逆覺體証┐

(2)陸王:

以論孟攝易庸,以論孟為主:

逆覺體証─┴────縱貫系統

(3)程朱:

以大學攝易庸,以入學為主:

致知涵養、橫攝順取─橫攝系統

10研讀宋明理學的方法

第二章周濂溪

1太極圖與《道藏》中的太極先天圖

太極圖太極先天圖

(此圖轉引自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2〈太極圖說〉

.l本文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

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

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

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

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自註:

無欲故靜),立人極焉,故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

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故曰: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又曰:

『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2思想來源

「常德不忒,復歸于無極。

」(《老子》)

然儒之《易傳》、《中庸》亦論本禮之無:

「神無方而易無體」「寂然不動」「無思無為」「上天之載,無聲無臭。

」「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

.3要義

a.天道論:

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理一分殊的宇宙論。

b.性論:

五性感動而善惡分。

c.工夫論:

定之以中正仁義,主靜立人極,無欲故靜。

愛蓮說:

「中通外直」「亭亭靜植」

.4貢獻與影響

a.漢人以元氣之「有」看太極;魏晉人以空靈之「無」看太極。

周子則會歸於一。

(唐《導》p.411)合易傳、五行、及道家有無之說,以建立宋明儒之宇宙論。

b.以人極合太極,建立宋明儒之天人合一之形上學。

c.由無欲主靜工夫以達中正仁義之聖德,建立宋明儒「去人欲、存天理」之工夫論。

d.明道<定性書>乃發揮周子「無欲故靜」之義。

e.伊川<顏子所好何學論><周易序>思想與<圖說>合。

3周濂溪的《通書》

.1誠

「誠者,聖人之本。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純粹至善者也。

故曰: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

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思想來源:

《易.乾彖傳》: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易.繫辭傳上》: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聖,誠而已矣。

誠,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也。

五常百行,非誠,非也;邪,暗塞也。

故誠則無事矣。

至易而行難。

果而確,無難焉。

故曰: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誠是本性之充足霣現。

誠有本體義與工夫義。

(勞)

.2誠、神、幾

「誠無為,幾善惡。

德愛曰仁,直曰義,理曰禮,通曰智,守曰信。

性焉安焉之謂聖;復焉執焉之謂賢;發微不可見,充周不可窮,之謂神。

「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幾也。

誠精故明,神應故妙,幾微故幽。

誠神幾,曰聖人。

「邪動,辱也;甚焉,害也。

故君子慎動。

.3性

「性者,剛柔善惡中而已矣。

……剛善,為義、為直、為斷、為嚴毅、為幹固;惡,為猛、為隘,為彊梁。

柔善,為慈、為順、為巽;惡,為懦弱、為無斷、為邪佞。

惟中也者,和也,中節也,天下之達道也,聖人之事也。

故聖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惡,自至其中而止矣。

*「中」是性之圓滿實現。

周子無主體之觀念,不注意「心」。

.4理、性、命

「厥彰厥微,匪靈弗瑩。

剛善剛惡,柔亦如之,中焉止矣。

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萬為一,一實萬分,萬一各正,小大有定。

「此表理、性、命之一貫。

天道誠體,是神,亦是理。

即活動即存有。

.5工夫

「無欲則靜虛動直。

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

「聖希天,賢希聖,士希賢,伊尹、顏淵,大賢也。

……志伊尹之所志;學顏子之所學。

4<大極圖說>與《通書》之關連

太極圖說通書

無極而太極─────────易(乾元)──────誠(天)

↓↓│

陽動陰靜,二氣交感一陰一陽│

↓││

五行之生,各一其性│神│

↓↓↓

萬物化生,人得其秀各正性命幾

↓├──────┐

五性感動,而善惡分善惡(非誠)

↓↓

聖人←賢人←士←小人

5周子與李翱之異(唐《原性論》P321-324)

.1李論及誠為人性,但未論其為生物、成物、且能正萬物性命之天道。

.2李重「心」之神明之平面、廣度之「照」,而不重其能立體、深度地貞定成就萬物。

.3李重《中庸》未發一面,不重《中庸》生物、成物一面。

.4李工夫只在無思無慮以使情不作,不如周子重「思通神應」「動之幾」。

6周子之不足(牟p.356)

.1對孟子之心學,尚無真切的理解。

.2對通于誠體之性,尚無積極之正視;氣資之性與天地之性的分別尚不明顯。

.3對欲與理之關係,尚未正視。

第三章程明道

1識仁

「學者須先識仁。

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

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

不須防檢,不須窮索。

若心懈則有防;心苟不懈,何防之有。

理有未得,故須窮索;存久自明,安待窮索?

此道與物無對,大不足以明之。

天地之用,皆我之用。

孟子言:

「萬物皆備於我」,須反身而誠,乃得大樂。

若反身未誠,則猶是二物有對,以己合彼,終未有之,又安得樂?

《訂頑》意思,乃備言此體。

以此意存之,更有何事?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未嘗致纖毫之力,此其存之之道。

若存得,便合有得。

蓋良知良能,元不喪失。

以昔日習心未除,卻須存習此心,久則可奪舊習。

此理至約,惟患不能守;既能體之而樂,亦不患不能守也。

」(識仁篇)

「醫書言手足痿痺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

……欲令如是觀仁,可以得仁之體。

「切脈最可體仁。

」「滿腔子是惻隱之心。

」「觀雞雛可以觀仁。

「觀天地生物氣象。

」「靜後見萬物皆有春意。

2一本

「繫辭曰: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又曰:

一陰一陽之謂道。

陰陽亦形而下者也,而曰道者,惟此語截得上下最分明,元來只此是道,要在人默而識之也。

「大小疑事,而只曰:

誠之不可掩。

徹上徹下不過如此。

……器亦道,道亦器。

「冬夏寒暑,陰陽也。

所以運用變化者,神也。

神無方,故易無體。

若如或者別立一天,謂人不可以包天,則有方矣,是二本也。

「嘗論以心知天,猶居京師往長安。

但知出西門,便可到長安。

此猶是言作兩處。

若要至誠,只在京師,便是到長安,更不可別求長安。

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當處便認取,更不可外求。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三事一時並了,元無次序。

不可將窮理作知之事。

若實窮得理,即性命亦可了。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此是徹上徹下語,聖人元無二語。

「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

若不一本,則安得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

「除了身只是理,便說合天人。

合天人,已是為不知者,引而致之。

天人無間。

夫不充塞,則不能贊化育,言贊化育,已是離人而言之。

「至誠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者,參贊之義,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之謂也,非謂贊助,只有一箇誠,何助之有?

「言體天下之化,已賸一體字。

只此是天地之化,不可對此箇別有天地。

「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非在外也。

「道一本也。

或謂以心包誠,不若以誠包心。

以至誠參天地,不若以至誠體人物。

是二本也。

知不二本,便是篤恭而天下平之道。

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者,模範出一天地耳,非在外也。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乾坤毀,則無以見易。

易不可見,乾坤或幾乎息矣。

易是箇甚?

易又不只是這一部書,是易之道也。

不要將另又是一箇事。

即事盡天理,便是易也。

3理(牟)

「吾學雖有所受,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

第一義之理:

「萬物皆備於我,不獨人耳,物皆然,都自這裡出去,只是物不能推,人則能推之,雖能推之,幾時添得一分?

不能推之,幾時減得一分?

百理具在,平鋪放者,幾時道堯盡君道,添得些君道多,舜盡子道,添得些孝道多?

元來依舊。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者,天理具備,元無歉少,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父子君臣,常理不易,何曾動來?

因不動,故言寂然,惟不動,感便感,非自外也。

「得此義理在此,甚事不盡?

更有甚事出得?

視世之功業,真譬如閑,……自視天來大事,處以此理,又何足論?

「二氣五行,剛柔萬殊,聖人所由惟一理,人須要復其初。

第二義之理:

「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

每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萬物莫不有對,一陰一陽,一善一惡,陽長則陰消,善增則惡減,斯理也推之其遠乎!

人只要知此耳。

「質必有文,自然之理,必有對待,生生之本也。

有上則有下,有此則有彼,有質則有文,一不獨立,二則成文。

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理也。

「天下善惡皆天理。

謂之惡者,非本惡,但或過或不及,便如此者,楊墨之類。

「事有善有惡,皆天理也。

天理中,物須有美惡。

蓋物之不齊,物之情也,但當察之,不可自入於惡,流於一物。

4性

「生生之謂易,是天之所以為道也。

天只是以生為道。

繼此生理者,只是善也。

善便有一箇元的意思。

元者善之長也。

萬物皆有春意,便是繼之者善也。

成之者性也,成卻待他萬物自成其性始得。

「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絪蘊,生之謂性,萬物之生意最可觀,此元者善之長也,斯所謂仁也。

人與天地一物也,而人特自小之,何哉?

「生之謂性,性即氣,氣即性,生之謂也。

人生氣稟,理有善惡,然不是性中元有此兩物相對而生也。

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惡,是氣稟自然也。

善固性也,然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也。

蓋生之謂性,人生而靜以上不容說,才說性,便已不是性也。

凡人說性,只是說繼之者善也,孟子言人性善,是也。

夫所謂繼之者善也,猶水流而就下也。

皆水也,有流而至海,終無所污,此何煩人力之為也?

有流而未遠,固已漸濁;有出而甚遠,方有所濁。

有濁之多者;有濁之少者。

清濁雖不同,然不可以濁者不為水也。

如此則人不可以不加澄治之功。

故用力敏勇則疾清,用力緩怠則遲清。

其清也,則卻只是元初水也。

亦不是將清來換卻濁,亦不是取出濁來,置在一隅也。

水之清,則性善之謂也。

故不是善與惡在性中,為兩物相對,各自出來。

*「生之謂性」之二說:

前說可統攝後說,成立宋儒既透本源又明限制之完備之人性論。

(牟B2-p148)

.1明道:

由本體宇宙論之直貫順成說的「理」之實現而顯之性。

.2告子:

由經驗主義或自然主義之描述說的實然之性、類不同之性、形構之理之性。

5定性書(「百家謹案:

橫渠張子問於先生曰:

「定性未能不動,猶累於外物,何如?

」先生因作是篇。

」)

「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

苟以外物為外,牽己而從之,是以己性為有內外也。

且以己性為隨物於外,則富其在外時,何者為在內?

是有意於絕外誘,而不知性之無內外也。

既以內外為二本,則又烏可遽語定哉?

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萬物而無心;聖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

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

《易》曰:

「憧憧往來,朋從爾思。

」苟規規於外誘之除,將見滅於東而生於西也。

非惟日之不足,顧其端無窮,不可得而除也。

人之情,各有所蔽,故不能適道。

大率患在自私而用智。

自私則不能以有為為應跡;用智則不能以明覺為自然。

今以惡外物之心,而求照無物之地,是反鑑而索照也。

《易》曰:

「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

」孟氏亦曰:

「所惡於智者,為其鑿也。

」與其非外而是內,不若內外之兩忘也。

兩忘則澄然無事矣。

無事則定,定則明,明則尚何應物之為累哉?

聖人之喜,以物之當喜;聖人之怒,以物之當怒。

是聖人之喜怒不繫於心,而繫於物也,是則聖人豈不應物哉?

烏得以從外者為非,而更求在內者為是也?

今以自私用智之喜怒,而視聖人喜怒之正為何如哉?

夫人之情,易發而難制,惟怒為甚。

第能於怒時遽忘其怒,而觀理之是非,亦可見外誘之不足惡,而於道亦思過半矣!

*性不定,是指一般人心之不貞定,不能體現性。

張子是就心之為感性所制約說,為消極工夫之問題,明道是就本心性體自身之顯用說,乃就積極工夫回答。

前者屬漸修,後者屬頓悟。

由識仁、誠敬(逆覺體證)而頓悟。

(牟B2-p235)

明道一面直指本心,塗絕向外窮索之弊,一面主性無內外,力斥是內非外之誤。

(錢:

史pl91)

6心

「告神宗曰:

先聖後聖,若合苻節,非傳聖人之道,傳聖人之心也。

非傳聖人之心也,傳己之心也。

己之心無異聖人之心,廣大無垠,萬善皆備,欲傳聖人之道,擴充此心焉耳。

7命與天命

「『樂天知命』,通上下而言也。

聖人樂天,則不須言知命。

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者爾。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是矣。

命者所以輔義。

一循于義,則何庸斷之以命哉?

若夫聖人之知天命則異于此。

「『窮理盡性以至于命』,三事一時並了,元無次序。

不可將窮理作知之事。

若實窮得理,即性命亦可了。

」「理則須窮,性則須盡,命則不可言窮與盡,只是至于命也。

8工夫

.1識仁、誠敬→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

「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敬則無間斷。

「『體物而不可遺』者,誠敬而已,不誠則無物也。

詩曰: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

』純則無間斷。

「學在知其所有,又在養其所有。

」「若不能存養,只是說話。

「學者須敬守此心,不可急迫。

當栽培深厚,涵泳於其間,然後可以自得。

但急迫求之,終是私己,終不足以達道。

」「執事須是敬,又不可矜持太過。

「孟子曰: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中庸所謂『率性之謂道』是也。

仁者,仁此者也。

『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仁也。

若以敬直內,則便不直矣,行仁義,豈有不直乎?

「中心斯須不和不樂,則鄙詐之心入之矣。

此與『敬以直內』同理。

謂敬為和樂則不可。

然敬須和樂,只是中心沒事也。

.2虛:

無心、大心、活心

「學者今曰無可添,只有可減,減盡便沒事。

「風竹是感應無心。

知人怒我,勿留胸中,須如風動竹。

「須是大其心使開闢,譬如為九層之臺,須大做腳始得。

「人心常要活,則周流無窮,而不滯於一隅。

.3靜:

「性靜者可以為學。

」「靜然後見萬物皆有春意。

.4致知:

「知至則便意誠,若有知至不誠者,皆知未至爾。

知至而至之者,知至而往至之,乃幾之先見。

*****「愚者指東為東,指西為西,隨像所見而已。

智者知東不必為東,西不必為西。

惟聖人明於定分,須以東為東,以西為西。

第四章程伊川

1理

「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

」「有物必有則,一物須有一理。

「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間,皆是理。

「中理在事,義在心內,……理只是發而見於外者。

「天之賦與謂之命,稟之在我謂之性,見於事業謂之理。

2性即理

「性即理也,所謂理性是也。

魏晉王弼、郭象之言理,皆自客觀義言。

漢儒之視性,自主觀義言。

佛學之理法界,自客觀義言;言性,自主觀義言。

性與理之關係三型:

(唐《原性篇》p.349)

.1離理以言性:

以性為個人內具之氣質,易任性以為道,性雖親而不尊。

.2離性以言理:

以理為外在,而言自然之理或超越之玄理,易以理制性,理雖尊而不親,性卷曲而不伸。

.3性即理:

以大公之理,即一人所自有,客觀普遍即在主觀特殊之中,故以性為善,以理想之實現,即吾生命之性之實現。

3性與氣、心、情、仁、欲、才

「論性不論氣,不備。

論氣不論性,不明。

」(二程語)

「氣有善有不善,性則無不善也。

人之所以不知善者,氣昏而塞之耳。

孟子所以養氣者,……養氣則在有所帥也。

「『性相近也,……』……曰:

『此只言氣質之性也,如俗言性急性緩之類,……此言性者,生之謂性也。

』」

「心即道也。

在天為命,在人為性,論其所主為心,其實只是一個道。

「性之有形者謂之心,性之有動者謂之情。

「陽氣發處卻是情也。

心譬如榖種,生之性便是仁也。

「惻隱固是愛也,愛自是情,仁自是性。

……退之言:

『博愛之謂仁』非也,仁者固博愛,然便以博愛為仁,則不可。

「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

」「為仁,以孝弟為本。

論性,以仁為孝弟之本。

「公即是仁之理。

不可將公便喚做仁,公而以人體之故為仁,只為公則物兼照,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愛。

恕則仁之施,愛則仁之用。

「不是天理,便是私欲。

……無人欲,即是天理。

「性無不善,而有不善者,才也。

……才稟於氣,氣有清濁。

稟其清者為賢,稟其濁者為愚。

……孔子謂:

『上知與下愚不移。

』然亦有可移之理,惟自暴自棄者,則不移也。

*肯定人之成德永為可能,此即對「最高自由」之肯定,而不亂於才性之說。

(勞B3.p256)

「真元之氣,氣之所由生,不與外氣相雜,但以外氣涵養而已。

……真元自能生氣,……人氣之生,生於真元。

……自然能生,往來屈伸,只是理也。

4中和

「既思于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求之,又卻是思也,既思,即是已發。

「若言存養于喜怒哀樂未發之時,則可。

若言求中于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則不可。

「季明問先生說:

『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是在中之義,不識何意?

』曰:

『只喜怒哀樂不發,便是中也。

』」

5工夫論

.1格物窮理致知------曲折而非縱貫

「聞見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則知之,非內也,今之所謂博物多能者是也。

德性之知,不假見聞。

「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格猶窮也,物猶理也。

……窮其理,然後足以致知。

「格物窮理,非是要窮盡天下之物,但于一事上窮盡,其他可以類推。

……所以能窮者,只為萬物皆是一理。

「物我一理,纔明彼,即曉此,合內外之道也。

……求之性情,固是切于身,然一草一木皆有理,須是察。

「觀物以察己,既能燭理,則無往而不識。

」「隨事觀理,而天下之理得矣。

「須是今曰格一件,明曰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

「須是遍求,雖顏子亦只能聞一知十,若到後來達理了,雖億萬亦可通。

「致知但知止於至善,如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之類。

不須外面,只務觀物理泛然,正如游騎無所歸也。

「致知在格物,物來則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則意誠不動,意誠自定則心正,始學之事也。

所務於窮理者,非道須盡窮了天地萬物之理,又不道窮得一理便到。

只是要積累得多後,自然見去。

」「須是知了方能行。

.2敬------涵養而非存養

涵養是涵養經驗的敬心,不是如孟子之言存養,是存養先天的道德本心。

(牟B2.p386)由敬故能以心知之明知「理」,而依理行事,便是「集義」。

(同上p395)

「人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

「惟是心有主。

如何為主?

敬而已矣。

……主一之謂敬,所謂一者,無適之謂一。

……所謂『敬以直內,義以方外。

』須是直內,乃是主一之義。

……但存此涵養,久之,自然天理明。

*周子《通書》:

「一為要。

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

「涵養吾一。

」「一者無他,只是嚴肅整齊,則心便一。

「敬則自虛靜,不可把虛靜喚做敬。

「呂與叔嘗言:

『患思慮多,不能驅除。

』曰:

『……蓋中有主則實,實則外患不能入,自然無事。

』」「誠然後敬,未及誠時,卻須敬而後能誠。

「敬只是持己之道,義便知有是有非,順理而行,是為義也。

若只守一箇敬,不知集義,卻是都無事也。

且如欲為孝,不成只守一箇孝字。

須是知所以為孝之道,所以奉侍當如何?

溫清當如何?

然後能盡孝道。

6伊川與明道、周子之異

.1明道工夫簡易直截,識仁以誠敬存之,此由逆覺體證入。

伊川工夫分解細密,致知用敬,便於初學。

但伊川欲由窮物理以明天理,以求知識為「義」之事,皆非。

伊川窮理由知下手,明道則曰:

「不可將窮理作知之事。

」伊川之「敬」與明道「誠敬」不同。

.2二人對「生之謂性」有異說。

.3明道盛言本體「於穆不已」之神及寂感。

伊川似只論及氣之感,如: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此已言人分上事。

.4伊川以仁義禮智信為五性,言性情之別,進由性情之主從關係說工夫大綱,此周子所未言。

(勞B3.p250)

第五章張橫渠

1虛體氣用

「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

」(乾稱)

「所謂氣也者,非待其蒸鬱凝聚,接於目前而後知之;苟健、順、動、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爾。

」(神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