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13565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3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江苏省常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常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1.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多肽、淀粉、纤维素、脂肪,下图表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上述化合物能发生此种反应的有(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①多肽、②淀粉、③纤维素是大分子物质,它们分别是由氨基酸、葡萄糖、葡萄糖缩合形成的,可以在相应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其单体;④脂肪不是大分子,它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构成的。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此图属于大分子物质水解成一种小分子的过程。

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缩合形成的物质,能水解成其单体—氨基酸,①正确;淀粉能在相关酶的作用下水解成单体—葡萄糖,②正确;纤维素能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能水解成单体—葡萄糖,③正确;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不属于生物大分子,且组成单位甘油和脂肪酸的结构也不相同,④错误。

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答案】C

【解析】

细胞根据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不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都是磷脂和蛋白质,A错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且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原核细胞无线粒体,但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蓝藻,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C正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场所都是核糖体,D错误。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性的理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都是DNA,虽然原核细胞不具有真核细胞的某些结构,但也能进行相应的生理功能,如蓝藻无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对于这样的特例,需重点掌握,也是高考的重点。

3.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Ⅰ阶段生成ATP和NADPH所需要的能量可以是光能也可以是化学能

B.Ⅰ阶段中生成的NADPH将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

C.③④过程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D.若该植物是水稻,根部在水淹较长时间后,其④过程的产物Y是酒精和CO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

Ⅰ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Ⅱ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场所是叶绿体基质;Ⅲ为细胞呼吸过程,⑤表示有氧呼吸,④表示无氧呼吸。

【详解】高等植物体内Ⅰ阶段生成ATP和NADPH所需要的能量来自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A错误;Ⅰ阶段中生成的NADPH将作为还原剂参与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B正确;过程③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在叶绿体基质进行,④为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正确;水稻根部长期水淹,根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即④无氧呼吸的产物Y是酒精和CO2,D正确。

故选A。

4.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进行计数。

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数目,结果如下图所示。

以下对检测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在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该药物具有一定的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知,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细胞在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都为80,而a峰中细胞的DNA含量都为40,所以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A项正确;在a峰与b峰之间细胞内的DNA在逐渐加倍,所以正进行着DNA分子的复制,B项正确;DNA的复制发生在间期,处于细胞分裂期的细胞中DNA是加倍的,所以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b峰中,C项错误;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b峰细胞的数量,可以看出实验组中进行DNA复制的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说明该药物对癌细胞DNA复制有抑制作用,进而抑制细胞增殖,D项正确。

【点睛】

本题通过曲线图的形式考查有丝分裂在细胞周期中DNA含量变化规律,同时考查对实验的结果分析,旨在检测考生对有丝分裂中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探究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

分析本题曲线的突破口在a、b峰值对应的细胞中DNA含量正好有两倍关系。

而细胞内只要DNA复制后,在分裂结束之前DNA含量都加倍,进而得出相应结论。

5.细胞周期检验点(checkpoint)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

参照图所示的细胞周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到④过程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的时间点是②

C.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但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差异

D.有的细胞可能会暂时脱离细胞周期,在特定的环境下会重新进入细胞周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分裂间期又分为G1、S、G2期,间期的时间长于分裂期(M)。

【详解】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故④到④过程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A错误;根据“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动DNA复制”,说明“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的时间是在DNA复制前,即时间点①,B错误;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C错误;分裂完成后的子细胞有的可能会暂时脱离细胞周期,在特定的环境下会重新进入细胞周期,D正确。

故选D。

6.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体内与“水”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产生的H20中的H和O分别来自一NH2和一COOH

B.②表示线粒体内膜,②处的[H]全部来自线粒体基质

C.③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根吸收无机盐离子

D.③表示叶绿体类囊体薄膜,③处产生的[H]将在叶绿体基质中被消耗

【答案】D

【解析】

图中①表示脱水缩合过程,①产生的 H2O 中,H来自-NH2和-COOH,A错误;②表示线粒体内膜,②处的[H]来源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错误;③表示叶绿体类囊体膜,光反应产生的 ATP,只用于暗反应,C错误;③表示叶绿体类囊体膜,③处产生的[H]用于叶绿体基质中C3的还原,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能够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判断各阶段表示生理过程,重点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各阶段发生的场所。

7.左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相关系谱图,右图是对该家系中Ⅰ1~Ⅱ4号个体进行相关基因检测(先以某种限制酶切割样品DNA,再进行电泳),得到的电泳结果(电泳时不同大小的DNA片段移动速率不同),已知编号a对应的样品来自Ⅱ4。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左图可确定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结合左图和右图分析,可知致病基因内部存在相关限制酶的1个切点

C.Ⅱ5一定是杂合子,Ⅲ8与Ⅱ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3

D.Ⅲ9与该病基因携带者结婚,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5/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分析系谱图:

1号和2号都正常,但他们的女儿患病,即: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分析表格:

编号a中有条带2和条带3,对应的样品来自于4号个体,而4号个体是隐性纯合体,说明致病基因内部只存在相关限制酶的1个切点。

【详解】根据左图中1号和2号正常,而他们的女儿4号患病,可确定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编号a中有条带2和条带3,对应的样品来自于4号个体,而4号个体是隐性纯合子,说明致病基因内部只存在相关限制酶的1个切点,B正确;由于7号患病(aa),故5、6号一定是杂合子(Aa),8号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

Aa=1:

2,故8号与5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错误;9号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

Aa=1:

2,与该病基因携带者(Aa)结婚,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为2/3×1/4=1/6,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1-1/6)×1/2=5/12,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能正确分析题图,并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8.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该区域细胞有赦免基因的表达,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凋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移植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机体会将移植心脏当作抗原进行攻击

B.“免疫赦免”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进化缺陷,不利于人类适应环境

C.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

D.赦免基因的启动,使得人体效应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出现异常现象

【答案】A

【解析】

移植心脏难以存活的主要原因是机体会将移植心脏当作抗原进行攻击,即发生免疫排斥反应,A正确;“免疫赦免”现象不能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药物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不敏感,C错误;效应T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增殖的能力,D错误。

9.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颗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

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正确的是

A.PM2.5进入人体肺泡中即进入了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将导致血浆最终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兔疫缺陷症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答案】D

【解析】

【分析】

消化道、呼吸道、膀胱、肺泡等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细胞外部环境;内环境具有一定的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过敏原具有异物性,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免疫失调病;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在脊髓,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详解】A.肺泡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人体外部环境,A错误;

B.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这是由于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导致,不属于免疫缺陷病,C错误;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脑干,不在大脑皮层,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果蝇的有眼(E)对无眼(e)为显性,E、e基因位于Ⅳ号常染色体上,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减数分裂时Ⅳ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联会后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正常的无眼果蝇与有眼果蝇杂交,子代均为有眼

B.三体的产生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三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D.用正常的无眼果蝇与“三体”果蝇杂交可测定后者的基因型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频率=某个基因的数目/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当出现三体时,公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会改变,基因频率也会改变。

【详解】正常的无眼果蝇和有眼果蝇杂交,可以是ee和EE杂交,也可以是ee和Ee杂交,前者子代均是有眼,而后者子代有眼和无眼为1:

1,A错误;三体的产生可能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如Ee变成Eee,B错误;由于三体减数分裂时Ⅳ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联会后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所以三体的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中一个多一条染色体,另一个染色体数正常,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得到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比正常细胞多一条Ⅳ染色体,而另外两个精细胞染色体数量正常,即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染色体数目相同,C错误;三体果蝇的基因型可以为EEE、EEe、Eee或eee四种,和正常无眼果蝇(ee)杂交,子代表现型比例不同,故用正常的无眼果蝇与三体果蝇杂交可测定后者的基因型,D正确。

故选D。

11.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如图是缺乏氨基酸时,tRNA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所需的嘧啶数与嘌呤数相等

B.②过程中a核糖体结合过的tRNA最多

C.当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只通过激活蛋白激酶抑制基因表达

D.终止密码与d核糖体距离最近

【答案】B

【解析】

①过程为转录,该过程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该链中嘌呤和嘧啶的数目无法确定,因此转录过程中所需的嘌呤和嘧啶数也无法确定,A错误;②过程中,a核糖体合成的肽链最长,说明该核糖体是从mRNA的右侧向左侧移动进行翻译的,结合过的tRNA数目最多,B正确;从图中分析可知,当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通过④过程进入细胞核,抑制转录过程,从而抑制基因表达,另一方面空载tRNA通过激活蛋白激酶Gcn2P而抑制翻译过程,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C错误;翻译过程从核糖体读取mRNA上的起始密码开始,②过程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到左,因此d距离起始密码最近,a距离终止密码最近,D错误。

12.图甲为某生物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其中①③为同源染色体、②④分别为X、Y染色体,A、a是染色体上的基因。

图乙为该生物细胞分裂某些时期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细胞中A基因的碱基数量大于a基因的碱基数量

B.图甲中②④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C.图甲所示时期对应图乙中的b区段

D.图乙c区段时期的细胞可形成四分体和发生基因重组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分析题干信息可知,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由图乙可知,a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b表示有丝分裂后期;c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详解】图甲细胞中A、a位于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的两条染色体上,是由于基因突变产生的,A基因的碱基数量不一定大于a基因的碱基数量,A错误;由题目可知,②④分别为X、Y染色体,因而②④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B正确;根据分析可知,图甲所示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图乙中的b区段染色体组数是体细胞的二倍,也代表有丝分裂后期,故图甲所示时期对应图乙中的b区段,C正确;根据分析可知,图乙c区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该时期的细胞可形成四分体和发生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A。

1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倍体生物也可产生可育后代,多倍体生物可能产生不育后代

B.具有适应环境性状的个体有更多生存繁殖机会,导致相应基因频率上升

C.种内斗争、种内互助、竞争和捕食等均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D.可遗传变异可改变种群某基因的频率,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答案】D

【解析】

同源四倍体的单倍体植株含有2个染色体组,能产生可育后代。

多倍体生物可能产生不育后代,例如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产生的三倍体后代是不育的,A项正确;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具有适应环境性状的个体有更多生存繁殖机会并繁殖后代,会导致控制该性状的基因频率上升,B项正确;种内斗争、种内互助、竞争和捕食等均能导致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相当于自然选择,所以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项正确;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由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的,D项错误。

1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

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

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

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

【答案】D

【解析】

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T,C=G,则A+C=G+T,即A+C与G+T的比值为1。

因此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相同,A错误;DNA分子中,C和G之间有3个氢键,A与T之间有2个氢键,则C与G的含量越高,DNA稳定性越高。

因此前一个比值越大,C与G的含量越低,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低,B错误;当两个比值相同时,这个DNA分子可能是双链,也可能是单链,C错误;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学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能运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题。

15.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不同的基因.与正常染色体相比,染色体①~④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C

【解析】

据分析可知①为基因片段重复②为基因片段缺失③产生等位基因④为基因片段重复.所以①②④为染色体变异,③为基因突变.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

【名师点睛】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根据碱基变化的情况,基因突变一般可分为碱基置换突变和移码突变两大类.

16.普通草蛉和下通草蛉属于两种草蛉,在北美生活在同一地域。

普通草蛉在春夏是浅绿色,秋天变成棕色,前半年生活在多草地区,秋天迁移到落叶树林中,在夏天和冬天繁殖。

下通草蛉则全年都是深绿色,居住在常绿林中,在春天繁殖。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两种草蛉之间既有地理隔离又有生殖隔离

B.两种草蛉的体色形态与它们的栖息环境无关

C.两种草蛉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不同的

D.两种草蛉的生殖隔离与栖息地偏好、繁殖时间的差异有关

【答案】D

【解析】

两中草蛉生活在同一地域,它们之间不存在地理隔离,A错误;两中草蛉的体色均为保护色,其形成与它们的栖息环境有关,B错误;两中草蛉食性相同,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别相同,C错误;两中草蛉的繁殖季节不同,栖息地也不完全相同,故其生殖隔离与栖息地偏好、繁殖时间的差异有关,D正确。

17.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

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化学防御”。

下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研究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苔草属于生产者,其种群增长受其自身密度制约

B.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

C.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降低

D.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答案】C

【解析】

A.苔草是植物属于生产者,其种群增长受光照、温度和自身密度等因素制约,A正确;

B.据题干可知,样地一中苔草的化学防御水平最高,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B正确;

C.据题图样地三中旅鼠种群密度较高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提高,C错误;

D.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利于调节种间关系,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的稳态,D正确;

答案选C。

18.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中,能顺利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五点取样法抽样调查国道两侧隔离带中一枝黄花的密度

B.利用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C.在固体培养基上稀释涂布大肠杆菌培养液获得单菌落

D.切取小块植物叶片直接接种到某种植物组织培养基上获得植株

【答案】C

【解析】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取样方法包括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国道两侧隔离带呈长方形,适用于等距取样法,A项错误;应用只以尿素为唯一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B项错误;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稀释大肠杆菌培养液可以获得单菌落,C项正确;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应进行消毒,然后在无菌的条件下接种在某种植物组织培养基上,给予合适的条件才能获得植株,D项错误。

19.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它们适于分离的是(  )

成分

KHSO4

MgSO4

NaCl

CaSO4

CaCO3

葡萄糖

淀粉

甲培养基含量

0.02%

0.02%

0.02%

0.01%

0.5%

0.5%

2%

乙培养基含量

0.02%

0.02%

0.02%

0.01%

0.5%

 

A.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B.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C.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D.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

甲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和淀粉,可以作为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适于异养微生物生长;乙培养基中不含有机碳源,适用于自养微生物的生长。

两种培养基之间的共同点是都不含氮源,说明这两种培养基只能培养具有固氮能力的细菌。

【详解】由表格中所加成分可知,两种培养基均不含氮源,说明这两种培养基只能培养具有固氮能力的细菌。

固氮菌中能独立生存的是自生固氮菌,甲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和淀粉,可以作为固氮菌的碳源和能源,由此推出该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的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中不含有机碳源,所以可用来分离自养型的自生固氮菌。

综上分析,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E1、E2代表两种能量形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Ⅰ和Ⅳ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

B.生态系统中同一层营养级生物组成生物群落

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Ⅰ、Ⅱ、Ⅲ、Ⅳ之间循环利用

【答案】C

【解析】

图中Ⅰ代表生产者,Ⅳ代表消费者,而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故A项错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叫做群落,即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组成生物群落,故B项错误;Ⅰ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所以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C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而在Ⅰ、Ⅱ、Ⅲ、Ⅳ之间(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之间)不能循环利用,D项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