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潮涌动新汕尾定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1235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潮涌动新汕尾定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发展潮涌动新汕尾定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学发展潮涌动新汕尾定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学发展潮涌动新汕尾定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学发展潮涌动新汕尾定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潮涌动新汕尾定版.docx

《科学发展潮涌动新汕尾定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潮涌动新汕尾定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发展潮涌动新汕尾定版.docx

科学发展潮涌动新汕尾定版

科学发展潮涌动新汕尾

这是一块古老的土地!

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渔猎耕种,生息繁衍。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就有海丰县建置。

这是一块红色的土地!

是著名的海陆丰农民运动发源地、我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是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广东唯一的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

这是一块年轻的土地!

20年前,经国务院批准,在原海丰、陆丰两县的基础上,设立汕尾市,红土地从此扬起新风帆,成为镶嵌在中国南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

这是一块人文厚重的土地!

闽南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文化艺术资源蕴藏丰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是全国唯一的地市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孕育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原致公党主席陈其尤、黄鼎臣,以及“民俗学之父”钟敬文,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军事文学先驱丘东平,人类和民族学家杨成志,医学家柯麟,核动力专家彭仕禄,核潜艇专家黄旭华等一大批知名人士。

这是一块区位独特的土地!

汕尾地处广东东南沿海,东邻揭阳,西连惠州,北接河源,南临南海,处于广州、深圳、香港和汕头、厦门等城市的中间地带,是粤东地区距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最近的城市,是珠三角通往闽、赣、粤东重要的交通走廊,境内水陆交通便捷,市区距香港仅81海里。

早在上个世纪初,就有“小香港”之称,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中,将其列为全国15个渔业、商业港之一。

这是一块资源丰富的土地!

汕尾物华天宝,资源丰富,是粤东土地大市,长达302公里海岸线上分布着十个渔港九个海湾。

汕尾山海风光兼备,文物古迹众多,环境清新秀美,被游人誉为“粤东旅游黄金海岸”。

汕尾市下辖海丰县、陆河县、陆丰市、市城区4个县(市、区),设红海湾经济开发试验区和华侨管理区,全市国土面积5271平方公里,年末户籍人口329.86万人,旅居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130多万人。

建市20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励精图治,奋力拼搏,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

2004年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在“再造一个新汕尾”号角的激励下,汕尾经济发展开始步入跨越发展的起步阶段。

去年,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了“抢抓新机遇,推进新跨越,共建新汕尾,努力打造活力汕尾、人文汕尾、和谐汕尾、清新汕尾,力争早日把汕尾建设成为工业、旅游业和海洋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滨海新城”的奋斗目标。

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这一目标,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着力推进“三基地、三经济带”建设,大力实施“八大工程”,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社会各项公共事业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成为建市以来发展最好时期之一。

建市20周年之际,正值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一场发动广泛、深入人心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成为汕尾跨越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契机。

活力汕尾

建市以来,特别是2004年以来,经济发展持续加快,经济社会不断焕发新活力,经济实力持续跃上新台阶,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适合投资、创业的机制和环境逐步优化,全社会创造财富的活力得到有效激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2004年至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8%,三年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外贸出口总额翻了一番多。

2007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95.4亿元,同比增长17%,人均GDP突破万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75.8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5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10.89亿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16亿元,比增都在30%左右,增幅都进入全省前7名。

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GDP157亿元,同比增长15.1%;全市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40亿元,增长24%;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3.62亿元,同比增长22.3%;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5亿元,增长31.9%;完成农业总产值53.4亿元,增长5.6%;外贸出口稳定增长,完成外贸出口总值5.0亿美元,增长8%。

上半年,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3亿元;实现了市区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双突破。

目前,汕尾后发优势凸显,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形成了电力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制造、纺织服装、金银珠宝首饰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培育了海丰公平、可塘、梅陇、城东和陆丰碣石等一批专业镇,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旅游、物流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占汕头海关关区五市总量53%。

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05年、2006年和2008年先后成功举办了首届泛珠三角民间艺术节暨经贸活动、纪念彭湃同志诞辰110周年暨2006年经贸活动和中国(汕尾)老区发展论坛暨建市20周年庆祝活动,共达成合作项目1300多亿元,汕尾电厂、陆丰核电、海丰小漠石化、厦深铁路汕尾段、碧桂园、万福、深圳汕尾产业合作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在未来五到十年,汕尾已有数千亿元的项目储备,跨越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2007年增长蓝皮书》,汕尾挤入前十名。

省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广东省区域综合竞争力评估分析报告》,汕尾发展后劲排名全省第十一位、二类地区第三位、粤东地区第一位。

这充分预示着汕尾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一直处于滞后发展状态的海陆丰红土地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人文汕尾

汕尾市委、市政府在努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发掘历史文化底蕴,使人文化、人性化、自然化成为汕尾这座滨海城市的新形态。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新跨越,在全市上下形成广泛共识。

几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科研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创办了一批种养科普示范基地。

积极实施“人才兴市”战略,科技队伍不断扩大。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市委、市政府围绕“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稳步扩大高中教育,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工作目标,加大对教育投入,2004年以来,多方筹集资金4.6亿元,新建、改建中小学校425所,新增学位12万个。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文化大市建设,高度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核心,充分发挥汕尾文化优势,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努力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文化发展格局、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市、县、镇的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市区妈祖文化广场、科技文化中心、图书馆等一批文化场所相继落成使用;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得到加强,地方文化异彩纷呈。

西秦戏、正字戏、白字戏等七项民间文化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汕尾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海丰红宫红场被列为我省第一个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丰县被评为“中国水鸟之乡”,陆河县被评为“中国青梅之乡”。

 

和谐汕尾

构建和谐汕尾,市委、市政府注重从最根本的地方着眼,从最容易松动的环节着力。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惠及人民”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改善民生,积极推进“十项民心工程”,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

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切实加强对维稳工作的领导,建立市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制度,全市形成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

坚持把平安工程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市委制定出台了《“平安工程”实施方案》,着力构建“十大网络”、“五大机制”、“三条高压线”,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初步形成大平安体系基本框架和大平安建设基本格局。

2004年以来,刑事发案率连续三年居全省末位。

妥善处置红海湾汕尾电厂建设遗留问题,汕尾电厂于今年1月7日并网投产。

汕尾已经成为全省社会治安最好的地区之一。

四年多来,市委市政府从实际出发,不遗余力地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加快推进医疗基础建设,全市49个乡镇卫生院,有36家已配备基本设备;全市已设卫生站的村665个,覆盖率近90%。

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参合率达到92.1%。

不断完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保险制度,扩大社保覆盖面,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参加五项保险52万多人。

全市投入8963万元用于农村危房改造,投资1.7亿元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1宗。

完成硬底化建设的行政村约766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7.5%。

市委市政府坚持走群众路线,着力探索建立新型、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一方面是张扬法制,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大力弘扬“新汕尾人”精神。

另一方面,创新机制、载体,以“基层党委问责制”和“双融双建”为重要引擎,强化基层干部的岗位责任意识和科学施政理念。

尤其是率先推行“基层党委问责制”和“双融双建”、“双挂双联”责任制,引起了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先进办的关注和重视,《人民日报》、《南方日报》、《南方》杂志等中央和省媒体都报道了我市的做法。

清新汕尾

作为一个滨海城市,汕尾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更有着很多工业发达城市无法企及的清新气息。

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是不顾一切地发展经济?

还是保护好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市委、市政府在这道选择题上高度一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提出“穷人也要挑菜吃”,坚决打好“环保牌”、“生态牌”。

在经济发展方面,汕尾始终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初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系。

在资源保护方面,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矿产、海洋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

在环境保护方面,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

多年来,汕尾的空气质量始终排在全省首位,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对可持续发展的一贯坚持。

(推出片头)

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的召开,为南粤大地吹响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的时代号角,汕尾又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起点、新机遇。

按照省委部署,汕尾坚持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坚持“重在联系实际明确主题、重在抓好领导干部、重在破解科学发展难题、重在激发科学发展积极性”的基本原则,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解放思想的学习讨论活动。

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为龙头,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学习会、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

同时,市委市政府专门组织党政领导考察团赴江苏、山东两省进行为期7天的学习考察,学习借鉴部分地区的先进经验。

注重深入查摆、剖析问题根源,3月中旬,市委组织市几套班子成员以及部分市直单位领导集中进行封闭学习,请专家讲课,学习对照查摆问题,开展个案剖析活动,深入剖析影响制约发展的根源。

市委书记戎铁文指出,解放思想、更新方法、拓展思路需要创造性思维。

当务之急要强化战略思维、系统思维、逆向思维、场景思维和底线思维等五种思维方式,形成创造性思维习惯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注重调查研究,破解发展难题。

市委组织开展了十大专题调研,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单位都认真组织了调研活动,全市共开展了624个专题的调研,形成了一批既有理论高度、又切合实际,既有指导性、又有操作性的高质量调研成果。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学发展。

在今年3月份,市委就成立了政策项目组、招标研究组、深圳对接组三个专门工作小组。

全省推进“双转移”工作会议后,市委市政府以最快的速度作出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党政考察团,前往深圳、东莞、中山、佛山和广州五市学习先进经验、推介汕尾、寻求对接,达成了与深圳建设“深圳—汕尾区域发展特别合作区”,与中山推进劳动力转移和办好中山沙溪产业转移园区,与广州共同推动厦深铁路汕尾至广州支线和广州南沙港口与汕尾新港区互动开发等意向。

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产业园已做好首期4平方公里的规划设计等工作,深圳已有20多家企业前来园区实地考察,有意向到园区投资办厂。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着眼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科学发展,树立新观念,谋划新思路,开创新局面”的要求,号召全省要坚持做到“八个必须”和“八个解放出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历史新的起点上,在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大潮中,海陆丰人民一定能再次扬帆起航,勇立潮头!

努力当好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当好全国老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中共汕尾市委

汕尾市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