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1116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础教育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础教育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基础教育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基础教育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工作计划.docx

《基础教育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工作计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教育工作计划.docx

基础教育工作计划

2009年金州区普教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建现代化教育强区、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围绕“一个中心”、强化“三个基本点”的工作思路,以提升教育内涵为中心,以强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以强化教育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强化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提高管理效益和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和学校特色建设水平,努力开创金州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高标准特色发展、高质量内涵发展的新局面。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巩固“双高普九”成果,高水平、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

中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六年完成率达到100%;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控制在0.15%以下,初中三年教育完成率达到98%以上,毕业率达到100%,高中阶段升学率达到95%以上,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达到90%以上,视力良好率达到40%以上。

2、探索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保证课程改革健康持久深入地开展。

小学以《大连市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为目标参照,采取灵活多样的监测方式,对小学各学科的教学质量实施监测,保证小学各年级的全科及格率水平达到85%以上;

初中以大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成绩为主要测查依据,2009年的全科及格率水平:

2008年中考全科及格率水平达到60%以上的学校要再提高1—2个百分点,达到50%以上的学校要再提高4—5个百分点,达到40%以上的学校要再提高6—8个百分点,达到40%以下的学校要再提高10个百分点,全区平均全科及格率提高2-3个百分点;

高中要积极研究2009年课改后新高考大纲的变化,力争高考各项指标比2008年有新的突破。

3、加强教育文化建设,深化特色学校的创建,开展单项工作评比表彰活动,引领学校走内涵发展全面提升之路。

09年60%-70%的学校要达到区特色建设先进校标准,争取在2年内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多特色”的校风建设优良化、校园设施艺术化、文化活动丰富化的良好局面。

评比表彰在特色建设、良好习惯培养、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校。

全区80%以上的学校要达到大连市校园艺术化学校标准。

4、促进学校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信息化资源库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建立区级、校级、教师个人资源库。

统筹全区本学期各学科的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学校资源库要设定固有栏目,引导教师收集、整理相关教学信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计算机网络“班班通”率达到100%,信息化资源使用次数全校一周合计要达到20节以上。

生均图书学年外借不少于20本,实行电子化图书借阅管理。

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学生分组实验要及时,完成率要达到100%,演示实验完成率要达到100%,教师开学前要编制实验计划,课前试做实验;学生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教师要有批改。

对资源库建设、多媒体设备使用、图书资源、仪器利用率情况将实行检查通报制度。

5、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贯彻落实《大连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评估方案》(试行),总结全区课改经验和教训,做好迎接市级评估组对我区课改工作实地评估的准备;鼓励学校就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发展、课程建设、评价改革、学生学习等几方面开展课题研究,树立初中、小学课程改革典型学校;

继续做好小学一年级语文学科与语文出版社合作开展的课改实验;

进一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发挥金州高级中学市级样板校的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引领全区其他各高中的课改工作,开展课改项目研究,积极进行开展经验交流活动。

三、重点工作

(一)积极推进德育创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工作思路:

本着“以人为本,综合发展,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生活,落在实处”的工作原则,以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文明素养为目标,结合庆祝建国60周年,在全区学校深入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活动,以基本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德育科研为突破口,进一步整合德育资源,努力把校园创建成文明、和谐的校园。

工作措施:

1、坚持恪守“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原则,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社区)教育结合起来,扩大德育队伍,拓宽德育渠道。

(1)组织“班主任沙龙”活动,开展优秀班主任引领培训和班主任间的交流活动,培养德育队伍。

(2)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塑造教师良好形象活动,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学校教师职业规范》,从言行谈吐、衣着打扮、工作态度、教学行为、出操要求、师生关系、学生安全、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手机使用、教学卫生等多方面进行细化和规定,加强师德建设。

(3)积极探索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注重发挥家长学校作用,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各级家长学校实验点校,要积极工作,总结经验。

每学期各学校要至少召开3次家长会或组织家长开放日活动,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促使家长了解教育、了解孩子,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并对学校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也促使教师能更多地掌握学生的情况,进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2、坚持继承和发展的原则,把传统的教育内容与时代性的教育要求兼容并蓄,丰富德育内容。

(1)国本教育——各校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主要内容,深化“八八二”和“八荣八耻”教育,通过组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传统美德教育、诚信教育以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增强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和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使命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继续开展国学学习活动,利用《弟子规》读本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写字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以课堂教学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把德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2)生存教育——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生存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

各校要注意依托金州区中小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心以及社区、家庭等德育资源,整合健康教育、国防教育、消防教育、环保教育、廉洁教育、交通安全和法律法规教育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学习和实践中,学会在“独自”情况下生存,学会在紧急状况下生存,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3)感恩教育——各校要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为目标,组织学生为父母当一天家、观察教师一天的工作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和社会的关爱之情。

充分利用劳动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节日,通过组织学生向父母、教师或向帮助过自己的人说一句感激的话、写一封信、开展一次演讲比赛、参加一场作文竞赛、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参与一次公益劳动等形式,向父母、教师、社会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召开毕业典礼,通过人生中特别的日子、叙述师生情怀,互相激励和祝福,让学生终生难忘。

3、坚持严格要求与尊重爱护相结合的原则,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学生个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护结合起来,讲求德育实效。

(1)继续在全区掀起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活动的高潮,在13所中小学参加“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每所学校都要在校内以课题引领的方式,规划、落实良好习惯培养工作;在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培养的基础之上,要重点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

召开习惯培养研讨交流会,总结教育成果。

继续开展“良好习惯养成先进校”评比表彰活动,争取更多的学校在良好习惯养成工作中取得成效。

(2)关注学生的情感修养,通过诵读诗词和传唱优秀歌曲,增进学生道德情感体验,提高自我修省的意识,实现自主教育。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握教育教学发展规律,提高教育教学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建设优质学校、特色学校,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工作思路:

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校本研修的领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推动和谐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工作措施:

1、积极应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中、高考改革,加强过程管理,促进各学校按规定开齐学科、上足课时。

大力推进校本教研,通过视导检查,提高薄弱学校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2、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有效管理,落实科学的教学常规。

结合《大连市初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意见》,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格执行教师课堂常规,讲求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从教与学两方面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强化目标意识、课程意识、主体意识和反馈矫正意识。

3、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构建和推广适合新课改要求的、符合我区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理解和掌握新课程标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和体验学习过程,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有提高、有发展,探索提高每一节课教学效率的方法,追求有效教学,在学生全面发展上下功夫,教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4、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全区教学质量,召开中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会。

5、开发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构建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社会横向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表奖一批能够充分挖掘、利用校内外资源,办学特色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显现,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得到进一步明确的“校本课程建设先进学校”。

6、稳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做好小学一、四年级,初中七年级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使用工作和初中网上评价工作。

鼓励各学校积极开展星级评价研究与实验,改革评价观念和评价方式,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促进不同学生不同方面的发展。

7、积极、稳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

完善评价督导、学分制管理、学生选课指导、综合素质评价等高中课程改革相关制度。

要加强高中课改研究,坚持以校为本,强化教师培训,开展“新课改、新课堂”教学观摩、联合视导活动,组织好集体备课,开展校际交流,共同研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新问题;树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竞争发展”的观念,年内,争取2所高中达到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建立金州高中“向应班”,招收金州区内的刻苦学习、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提供在校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以激励他们继承革命先辈遗志,发奋图强,立志成才,报效祖国;2009年是高中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各高中要研究新高考大纲变化,互通信息,积极应对新高考,力争2009年高考取得好成绩。

(三)、加强教育文化建设,深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

工作思路:

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

工作措施:

1、校风建设常抓不懈,通过学校校刊、校园广播站等构建学校思想文化;通过“民主、规范、科学、精细”的管理构建管理文化。

2、文化设施要在讲究艺术化的基础上,注重主题设计,在主题色、主题内容、装饰材料上要精选,氛围营造要有新意,有长远规划,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鼓励“温馨教室”、“特色走廊”建设,努力把表象的东西升华为学校的精神,并发挥好精神的引领作用。

3、文化活动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办好各级各类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和读书节。

大力挖掘民俗文化、地域文化、名人文化、书法绘画文化、科技文化的精髓,积极推进文化进课堂活动,注重全员性和特色化,让学生的特长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张扬,每个班级力争有艺术特色。

各校要成立自己的艺术表演队,让文化活动成为学校对外的“名片”。

2009年4月1日前各校将《艺术表演队建设方案》交区教育局普教科。

开展金州区中小学第十三届文化科技艺术节活动,开展评比、竞赛活动,择优选拔参加省、市各级艺术展演或比赛。

开展金州区中小学团体(班级)硬笔字书写比赛(弟子规内容)、全员读书知识竞赛活动(推荐书目)。

4、召开特色建设现场会,继续开展特色建设先进校评比表彰活动。

(四)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

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工作措施:

1、继续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每天要做两操,上午大课间活动30分钟,下午做广播体操,眼保健操上下午各一次。

2、改革学校运动会模式,学生群体参与度要达到85%以上。

3、积极做好200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

4、加强学校业余训练,要重视训练过程和质量,区教育局、文体局将不定期对体育网点校进行评估检查。

同时,狠抓赛风赛纪,对违反竞赛规定的单位实行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停赛1—2年。

5、实施“健康工程”。

解决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健康、免费饮水问题。

同时,实施中小学生免费体检工程,免费为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实施体检,建立学生体质监测电子档案。

6、加大学生常见病防治力度,做好卫生管理和防疫工作。

高度重视学生近视眼的预防工作,推广新版眼保健操。

上好健康教育课,充分利用舆论工具,宣传卫生知识,做好爱滋病、禽流感等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培训和防控工作。

(五)坚持教育公平,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工作思路:

教育均衡是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是实现公平教育的客观要求,通过实施“六大工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全面提升农村教育水平,扩大优质教育总量。

工作措施:

1、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金州区中小学农村远程教育工程起步于2005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建设项目校46所,(其中模式二36所,模式三10所),实现了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学校全覆盖。

(1)开展农远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活动,保障农远设备的正确使用、维护和资源的及时下载。

(2)每学期末开展农远工作的检查评估,对照《辽宁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评分标准》依次对每所学校进行验收赋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实现农远资源服务教学、方便教学、促进教学的宗旨。

(3)10月份,召开一次农村远程教育工作现场会,总结交流优秀经验,促进各项目校的工作更好地开展。

2、实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探索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模式及应用方法体系,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教育信息化工程是教育现代化的根基,在全区各校都有多媒体教室,专用教室配有背投电视和电脑的前提下,9所学校所有的班级都配备有背投电视和电脑的基础上,通过培训、统筹、检查、评比、召开现场会等活动,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验研究。

(1)聘请东师大专家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手段整合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2)完善各学校的资源库建设,设定学校资源栏目,逐步实现教师、学生、家长网络环境下的互动学习和交流。

(3)由各学科教研员负责组织全区各校统筹开发本学期各学科每课时的的教学资源,如每节课的课标解读、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关键、学法指导、导入设计、新授设计、练习设计、反思提高、精品课件、文本素材、动画素材、视频素材等,丰富教学资源内容,为教师教学创造有利的条件,满足教师们的教学需求。

(4)加强信息化资源应用的检查,学校要有真实、简便反映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的记录,教师教案中的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具体环节。

(5)各学校要对40岁以下(含40岁)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与研究提出明确的要求,形成制度并严格考核与管理。

(6)各校要积极鼓励、支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日整合评优课、竞赛活动和课件制作大赛,特别优秀的区教育局将进行专项奖励。

(7)11月份,将召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现场会,进行阶段总结与交流。

(8)年末将评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先进学校进行表彰。

3、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和城乡教师交流工程,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1)充分发挥名教师和仁爱之师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送教下乡或帮带农村学校教师结成师徒对子,通过异校看课、交流学习,增强城乡教育的互动性、融合性,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2)关注交流到农村学校的教师工作情况,通过看课、谈话,调查了解交流教师的工作表现及生活困难,保证交流活动有效、顺利地开展。

(3)了解教坛新秀的影响力及发展前景,挖掘培养一批年轻向上、业务能力精干的新生力量,继续实行“教坛新秀、区学科骨干、市学科骨干、区名师、省特级教师”的五梯次培养、评选制度。

(4)深入开展“教师素质提高年”活动,全面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标准化活动,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要加强校本研修活动的针对性,落实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教案书写要进一步规范,特别是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上要进一步明确、准确,英语学科教案书写要则成专人辅导并检查。

(5)加强体育课堂教学,制定“体育课规范”,对体育课教师着装、候课时间、教学程序进行规定并检查。

(6)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引导教师正确面对压力和负担。

大力倡导高尚师德,重点解决教师不安于现状、整体师德不高的问题,给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科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少教师重复性劳动和不必要的文字记录负累,帮助教师“减负”。

4、实施指标到校工程,促使学校生源结构常态化。

(1)严格执行《大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学籍管理规定》,小学升初中实行免试入学,划定《学区范围》,调控学生到本学区学校就读,促使各校生源结构常态化,改变因择校引起的个别学校间的不均衡现象。

(2)完善《金州区指标到校办法》,对初中学生进行一次性学区认定,做好2009年初升高指标到校录取的准备工作。

对隐瞒实情,弄虚作假,影响社会稳定的学校领导、教师将根据实际情况严肃查处。

5、实施控辍保学工程,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

(1)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报告、检查、通报制度,每学期都对学校学生的出缺席情况进行检查、全区通报,并纳入对学校的考核之中。

(2)各学校要成立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学籍专干和班主任组成的工作小组,每天对学生到校情况做校内通报。

学生无故缺席的,班主任要当天联系学生家长了解情况。

(3)切实保障外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各校不得接收没有转学手续的学生,不得要求学生试读。

(六)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规范办学行为

工作思路:

积极引导学校科学化管理。

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推动学校逐步形成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实现学校管理和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章程规范办学行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工作措施:

1、通过常规检查,加强对学校课程与教学计划的领导。

学校《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要按照区教育局和《大连市课程计划》的要求,体现科学性和规范性。

教学进度计划、期末复习计划要及时制定,有序实施(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复习计划要附在教师教案首页)。

2、通过抽样监测,加强对学生到校时间、课外作业量、考试次数等学习负担的控制。

城区学校不得统一、强制要求学生7:

20前到校,按时放学清校。

学校要有统筹各学科教师作业布置的办法,通过分类作业、全批全改、提前研做等途径控制总作业量。

教导处要有调查、检查记录。

一般作业批改反馈不超过2天,作文批改反馈不超过1周,杜绝形式主义。

全校或全年级统一组织的考试每学期不超过两次,严禁向家长发放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单。

3、学校不得随意停课和自行安排休假,特殊情况或组织教师活动的,半天由校长决定并报区教育局备案;超过半天的,须经区教育局批准,不得临时提前放学。

4、严禁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有偿家教和考试舞弊行为;严禁向中小学生乱收费。

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办法,完善收费公示,收费审计和校务公开制度;严格学生用书、教辅材料的管理。

严禁学校擅自组织学生购买或推荐各种习题集、练习册、复习资料等。

5、实行举报、查实、书面反馈制度,作为教师评职晋升的参考,性质恶劣的,通报批评,学校及教师个人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工作日程

一月:

1、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

2、家长会

3、寒假工作安排

4、检查学校体育网点校冬训情况

5、召开寒假教育工作会议

二月:

1、学校开学准备工作调研

2、高一课程改革、高三备考的研究

3、示范性高中辐射示范活动

4、视导计划会

三月:

1、教学常规、教学秩序工作检查

2、学籍检查

3、“前程杯”足球选拔赛、“迎春”长跑

4、防近月宣传、实施新版中小学眼保健操

四月:

1、特色建设情况调研

2、校本课程建设情况调研

3、全区团体(班级)写字竞赛

4、第十二届“辽师大附中杯”中学生篮球赛、

5、中小学绘画、书法、剪纸、摄影比赛

6、高三学生家长会

五月:

1、德育活动调研

2、高中课程改革领队小组工作检查

3、初三毕业升学体育、政史、听力加试

4、第七届“十一中杯”大连市中小学生健美操比赛、金州区第五十四届田径运动大会

5、小学一年级新生招生报名

六月:

1、高考、中考

2、初三学生音乐、体育、美术特长生加试

3、筹备小学六年级质量监测

七月:

1、暑假工作安排

2、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

3、毕业典礼

4、高考情况统计

八月:

1、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交流

2、夏训检查

3、初中毕业评定及证件发放

4、小学新生、初一新生分校分班

5、高考总结

6、视导计划会

九月:

1、学校课程设置及执行情况检查

2、中小学教学质量分析

3、初一、高一新生军训

4、庆祝教师节

5、爱牙月宣传活动

6、大连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

十月:

1、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检查

2、特色教育现场会

3、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现场会

4、中小学生篮球比赛

5、高中学科优秀课评比

十一月:

1、良好习惯培养经验交流会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现场会

3、读书知识竞赛

4、高中联合视导

5、高中课改阶段总结交流会

十二月:

1、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检查评估

2、控辍保学情况检查

3、示范校、先进校评选

4、金州区中小学第十三届文化科技艺术节闭幕式暨文艺汇演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科学和谐与均衡发展。

1.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教育局《促进象山县初中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细化方案,措施有力,落实到位,力争在2012年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

2.促进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基本均等,保障学生免试就近入学,有效缓解城区择校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

关注弱势群体,认真抓好特殊教育工作。

3.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

二、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效解决新课程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各中小学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认真总结2001年以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同时反思存在的问题。

1.实施新课改后,学校课程体系是否把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更加体现时代特点,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2.实施新课改后,学生综合素质是否明显提高,教师角色和学校制度建设和管理模式是否得到改变。

3.实施新课改后,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和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是否形成。

4.实施新课改后,学校是否更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发展。

三、推进“轻负担高质量”,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1.确保“三条底线”:

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有教无类、关注全体学生,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

2.工作重点“四转移”:

研究学生,研究课程,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社会实践。

3.进一步统一思想,各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要实事求是分析学生课业负担的状况,在保证“三条底线”的前提下,要理直气壮抓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要有适度的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