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等学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1048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高等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南高等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南高等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南高等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南高等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高等学校.docx

《河南高等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高等学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高等学校.docx

河南高等学校

河南省高等学校

2010年度党内统计年报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第一讲2010年报表总体情况介绍…………………………

(1)

第二讲关于年报审核的总体要求…………………………

(2)

第三讲报表具体内容讲解…………………………………(5)

第一讲2010年报表总体情况介绍

河南省高等学校2010年度党内统计年报表共23张报表。

统计内容主要包括党员队伍和党员管理(第一表至第四表、第八表至第十八表)、发展党员(第五表至第七表、第十九表至第二十表)、党组织(第二十一表至第二十二表)和专题调查(第二十三表)四部分。

2010年报表有所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加了反映党建工作新进展和党员队伍建设新情况的指标。

增加了1张反映基层民主建设进展情况的“公推直选情况”统计表。

二是完善了反映党员先进性的相关统计内容。

在《党内表彰情况》表中增加了抗灾救灾、追授荣誉称号、受表彰的基层党组织书记等统计内容。

三是根据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文件,对相关统计指标进行了调整。

为落实《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增加了《党员培训情况》表。

四是删除了在工作中没有实际用途的统计报表。

删除了关于建国前入党老党员的统计内容。

 

第二讲关于年报审核的基本要求

一、基本原则:

1、党内统计以党的正式组织关系和隶属关系为依据。

党员的正式组织关系在哪一个党组织,就由哪一个党组织进行统计;党的基层组织隶属于哪一个党组织,就由哪一个党组织汇总。

2、发展党员、预备党员转正情况,由负责发展和转正的党组织,依据上级党组织审批情况进行统计。

3、党员出党情况,由负责组织处理的党组织,依据基层党委、上级党组织纪律检查部门审批情况进行统计。

4、民主评议党员情况,由负责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党组织进行统计。

5、凡在12月15日至12月31日转出的党员,仍由转出单位党组织负责统计。

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在该时间段转出党员。

6、《2010年河南省高校党务信息统计表》报告期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存量数字的截止时间为本年12月31日,动态数字的起止时间为本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二、基本要求:

(一)关于上报要求

1.电子版数据:

通过河南省高等学校党务信息管理系统上报2010年度统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内容要上报说明(文档电子版)。

电子版报表说明发至邮箱zhy@。

2.纸质版数据:

上报纸质版统计报表及其说明文档一式两份。

需要强调:

纸质文档必须与电子文档保持一致。

3、应先报送电子文档,待电子文档通过审核后,再打印纸质文档,签字盖章,送至高校工委组干处。

4.上报时间:

2011年1月5日前。

委管高校要于1月3日前报审核组长审核。

我校属豫北片区,要求12月30日上报。

非委管高校要于1月5日前直接报送高校工委组干处。

(二)关于年报表封面的填写规范

1、如实填写封面相关信息。

2、填报单位项目内必须加盖学校公章。

3、填报责任人是指具体负责年报工作的校级信息员。

4、审核责任人是指负责审核把关的学校组织部领导。

5、填报时间统一为2010年12月31日。

(三)关于“报表说明”格式

报表说明统一采用Word格式上报,个别报表所附名单可以采用excel格式。

报表说明的具体格式是:

□□□学校2010年度党内统计年报表填报说明(二号黑体字)

第X表□□□□□□□(楷体加粗,三号字)

X栏□□数据为…,原因:

……;(三号仿宋)

X栏□□数据为…,名单:

……;

X栏□□数据为…,去年该栏数据为…,增加(减少)…,原因:

……;

X栏“其他”数据为…,分类说明如下:

□□:

…,□□:

…,……□□:

…,□□:

…。

共计:

…。

第X表□□□□□□□

X栏□□数据为…,原因:

……;

………………

(四)原则方法

1、逻辑审核。

主要看数字是否有不符合逻辑的现象,是否有不正常的现象。

例如:

发展党员和减少党员数、应该小于或大于的数字关系是否合乎规律等。

2、对比审核。

主要是与上年的统计数字,按可比项目逐项进行对比。

各表各栏数据比上年同期相应栏数据变化异常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例如:

女党员、少数民族党员,以及党员的入党时间、各年龄组数据的增减情况有无异常;党的基层组织数量增减变化较大是否属实;预备期满的党员数同去年的预备党员数对比,增减情况是否合理等。

3、数理审核。

主要审核报表中的数字在统计、计算上是否正确,各表之间的相关数字是否相符。

例如:

各分项数字相加之和是否等于总计数(党员总数、单位总数等);前后表中应该一致的数字是否相同。

(五)应注意的问题:

1.审核要点中要求附说明而未加以说明的;

2.报表说明不合理的;

3.审核要点中要求附名单而未附名单的;

4.名单情况与报表数据不相符的;

5.所有“其他”栏数据未按指标解释分类说明的

6.报表说明或名单首次核实有误,二次核实后再次修改的。

 

第三讲具体报表审核要点

第一表两年党员数综合比较

一、指标解释

1、“本年增加”系指本年内,发展党员、恢复党籍和组织关系转入的党员总和。

3.“发展党员”系指本年发展的党员。

4.“恢复党籍”系指本年办理恢复党籍手续的党员。

5.“转入组织关系”系指本年从其他党组织转入本党组织的党员。

6.“本年减少”系指本年内,出党、停止党籍、死亡及转出的党员总和。

7.“出党”系指本年受到组织处理而被开除党籍和取消党籍的党员。

8.“停止党籍”系指因出国或去港澳定居等原因,本年办理停止党籍手续的党员。

9.“死亡”系指本年死亡的党员。

10.“转出组织关系”系指本年从本党组织转往其他党组织的党员。

二、上报说明

1、1栏“上年底总数”栏与去年报表中的“本年底实有数”必须一致。

要注意对比。

2、第4栏“恢复党籍”、9栏“停止党籍”有数据的,要重点审核,上报人员名单、基本情况并说明原因。

这里应特别注意停止党籍是指出国或去港澳定居当年停止党籍手续的党员。

3、10栏“死亡”党员数量与第二表按年龄减少数、第三表入党时间减少数等各栏相核对,检查是否合理。

4、15栏“实有数与应有数之差”如果出现数据要上报原因及详细说明。

注意:

一般情况下,“实有数”应与“应有数”相等,即A15不应出现数据。

三、特别提醒:

在“转入”、“转出”中分别增加“整建制转入”和“整建制转出”。

“整建制”是指整学校的党员集体转入或转出。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不存在整建制转入、转出的问题,相应栏目(A5、A12)不应出现数据。

第二表党员基本情况

一、指标解释

1、同时从事两种及以上职业的党员,以其从业时间较长的认定其职业,如不能确定从业时间长短,则以经济收入较多的认定其职业。

在同一工作场所,从事两种及以上职业的党员,按其技术性较高、工作程度较复杂、工作责任较重的工作认定其职业。

2、派往其他单位挂职及临时性帮助工作的党员,虽转出正式组织关系,亦按其原职业统计。

3、“在岗职工”系指在公有经济单位和非公有经济单位中参加生产或工作,并与用人单位建立正式劳动关系,由其支付工资(劳动报酬)的人员。

包括:

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不包括:

离开本单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离退休人员;参加单位生产劳动的军工和勤工俭学的在校学生、实习生;临时招用人员和返聘人员。

4、“学生”系指正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承认的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学习,有正式学籍的人员。

不包括:

有工作单位,脱产学习或进修的人员。

5、“离退休人员”系指离休干部、退休人员和内部退养职工。

离休干部系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离开工作岗位,正式办理了离休手续并享受离休待遇的干部。

退休人员系指达到国家规定的年龄和条件,退出工作岗位,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并享受退休待遇的人员。

内部退养职工系指接近(但不到)正常退休年龄,但因各种原因退出工作岗位,并办理了内退手续的职工。

6、“其他”栏统计已毕业但未就业的学生;公派或因私出国、出境逾期未归的人员;由于各种原因离开工作岗位,但仍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不包括内部退养职工);其他无业人员等。

7、“预备党员”系指已取得党籍,预备(延长预备)期未满,以及预备(延长预备)期满而尚未办理转正手续的党员。

8、“年龄”系指统计截止日期时党员的实足年龄(周岁)。

二、报表说明

1、A10栏“工人”要与上年进行比较,变化较大的要上报说明。

2、C列(“女”党员)D列(“少数民族”党员)的数据,要与上年进行比较,增、减变化较大的要报说明和原因。

E列(“台湾省籍”党员)有数据的,要上报名单。

3、J2至J24(60岁以上的在岗职工和学生)有数据的要报名单和工作单位。

4、H19至J19(“46岁至54岁”、“55岁至59岁”、“60岁及以上”的学生党员)出现数据要上报说明。

5、A30栏“其他”出现数据要分类上报说明。

6、补充资料1需手工填报,经批准免交党费的党员请报说明。

三、特别提醒

1、A1栏至A35栏分别=第3表、第4表A1栏至A35栏

4、A2=22表A13;A3=22表B13;A11=22表C13;

3、F25(35岁以下的离退休人员)、G25(36岁至45岁的离退休人员)出现数据,要认真核查是否属实。

4、A19=第9表A1。

5、补充资料2应与第6表的相应栏认真核对。

(其数字要与A32、C32、F32和A33、C33、F33以及A34、C34、F34一致。

第三表党员入党时间情况

一、指标解释

1、“入党时间”系指党员取得党籍的日期。

重新入党的党员按重新入党的日期统计。

二、报表说明

1、A31“其他”出现数据要分类上报说明。

2、B1(1937年7月6日以前入党的党员数)要与上年年报表党员数对比,其增加或减少的党员数必须与同时上报的《增加的1937年7月6日及以前入党的党员名单》或《减少的1937年7月6日及以前入党的党员名单》相一致,不一致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详细说明。

调往其他省级汇总单位的党员相关情况,要与接收单位进行沟通。

3、C1(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入党的党员数)、D1(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入党的党员数),要与上年年报表数据进行比较,变化较大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3、E1至H1(1949年10月”至“2002年10月入党的人数)要与上年年报表数据进行比较,增加数如果大于调入的党员数,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4、B2-D2栏有数据的要上报说明,

5、E2栏数据较大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三、特别提醒

1、关于入党时间:

以改革开放为界,将“1976年11月至2002年10月”拆分为“1976年11月至1978年12月”和“1979年1月至2002年10月”;以十七大为界,增加一列“2007年11月及以后”,作为“2002年11月及以后”的其中项。

2、各高校统计后,要认真核对并分析党员队伍入党时间的分布。

一般情况下,1976年10月前入党人员呈逐年递减趋势,如果出现异常变化一定要认真核实。

第四表党员学历情况

一、指标解释

“学历”系指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所颁发的毕业学历证书为凭证。

党员学历应录入该党员已经取得的最高学历。

二、报表说明

1、H4-H5、H12-H13(即具有初中以下学历的管理人员和专任教师党员)有数据的,要认真核实,占总数比重较大的,要认真核实,上报说明。

2、A30“其他”出现数据要分类上报说明。

三、特别提醒

1、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加强和规范干部学历、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厅字〔2002〕4号)和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干部学历、学位检查清理实施意见的通知》(组厅字〔2002〕9号)规定进行干部学历清理的,按照清理后认定的学历统计。

2、取得两个及以上学历的,按最高学历统计。

取得两个及以上同等学历的,仍统计一个学历。

3、党员参加不脱产的夜校、业余学校、函授、自学考试等成人教育学习的,未取得新的学历之前,仍按现有学历统计。

4、仅获得学位证书,但未取得学历证书的,仍按原学历统计。

5、1970年至1976年入学的大学普通班毕业生,按“大学专科”统计。

6、在岗职工党员中,特别是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中,如果出现学历是初中及以下的,要认真核实。

7、B1至G1、B2至G2应与去年相关表的相应栏比较,学历层次应向高学历逐年递增。

若出现违背规律的情况,应认真核实,查明原因。

8、B19、C19、D19、E19即学生党员中“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大学专科”学历的占A19(学生党员总数)的比重较大的,要认真核实,查明原因。

第五表发展党员情况

(一)

一、报表说明

1、F栏(60岁及以上新发展的),和L1栏数据要与上年年报相应栏数据比较,增加较大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及人员基本情况。

2、G19栏、H19栏、I19栏,即发展的学生党员中“研究生”、“大学本科”学历或“大学专科”学历的党员占A19栏发展的学生党员的比重较大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3、A19栏原则上应等于D19栏,不等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4、A20栏“其他”有数据要上报分类说明。

5、G10栏、G18栏有数据要上报名单。

二、特别提醒

1、第2行,指新发展的所有在岗职工党员。

2、第3行,指在公办高校新发展的所有在岗职工党员。

3、第11行,指在民办高校新发展的所有在岗职工党员。

4、第19行,指当年新发展的在校学生党员。

5、高校在校的本、专科学生的学历大多数是高中,个别专升本学生的学历是大专。

6、当年发展的党员在本年内死亡、转出的,本表和第一表、

第十五表等相关发展项目均应统计。

但在年度结存项目中不作统计。

第六表发展党员情况

(二)

一、指标解释

1、第一线人员系指学校中层以下(不含中层)的工作人员。

2、“教学科研第一线”人员系指各类学校中直接从事教学、辅助教学的人员和在科研机构中直接从事科学研究,以及为科学研究提供辅助性工作的人员。

3、“先进模范人物”系指近三年来由各级有关单位批准或命名授予称号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以及机关、军队和武警部队获嘉奖以上荣誉的人物等。

4、“省(部)一级及以上命名或表彰”系指近三年来由国务院及其直属工作部门和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人民团体,省(区、市)级人民政府及其直属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等批准或命名(表彰)的先进模范人物。

5、“特殊情况下”发展党员系指在抗洪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工作过程中发展入党的党员。

不包括事后按照程序发展的党员。

6、“经过‘推优’”发展党员系指共青团组织按照一定程序向党组织推荐,并已被党组织发展入党的共产党员。

7、专业技术职务。

(3、4、5行)这里的专业技术职务是按照岗位来统计的。

一般来讲有两种情况,一是某高校的一位讲师,因为学术水平高、业绩突出,学校把它放在教授的岗位上。

那么该同志虽然只是讲师职称,但要统计在“高级职务”一栏。

二是有的同志虽然有教授职称,但没有被聘任在教授岗位上,该同志就不能统计在高级职称一栏。

二、上报说明事项

1、本表有下列情况,要按“姓名、性别、年龄、现工作单位、职务、荣誉称号或著(知)名简况”格式,以Excel文件上报名单:

①8栏中,由国务院及其直属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省(区、市)人民政府、人民团体等命名的先进模范;②补充资料中的“由省级党委审批追认的共产党员”。

2、9栏有数据的要上报“姓名、性别、年龄、现工作单位、职务和发展的理由及时间等情况。

3、11栏占10栏比重较小的要查明原因,上报说明。

4、12栏有数据的要上报“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现工作单位、职务”等情况。

5、3栏至5栏如果大于第2表的补充资料相应栏,应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第七表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情况

不填

第八表预备党员转正情况

一、指标解释

“预备期满的党员”其中包括延长预备期且已期满的党员。

二、报表说明

1、1栏数据比上年同期第二表中B1栏数据增加或减少变化比较大的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2、4栏“延长预备期转正”的数据不等于上年报表“延长预备期”数据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3、7栏数据占1栏数据比重较大的上报说明。

4、8栏有数据的上报名单,并注意和第13表F列相应项一致。

三、特别提醒

1、表间关系:

6栏+8栏=第13表F1栏

2、预备期满的党员数和去年第2表中B1栏预备党员数相比较,数字异常变化的注意查找原因。

3、4栏数据上年延长预备期转正的,应注意和上年度延长预备期数进行比较,出现异常变化的,注意查找原因。

第九表学生党员情况

一、指标解释

1、学生党员是指正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承认的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学习,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党员。

不包括有工作单位、脱产学习或进修的人员。

2、“毕业年级”系指学生接受当前学历教育的最高年级。

3、“总数”系指截至本年12月31日在校学生党员总数。

4、“本年发展党员”系指本年在校期间发展的党员。

包括本年发展、本年已转出组织关系的学生党员。

二、报表说明

补充资料数据应从本校事业统计部门索取,并于去年数据相比较,增减幅度较大的要认真核实,上报说明。

三、特别提醒

1、A1=第2、3、4表A19。

2、B1=第5表A19。

3、C1=第5表B19。

第九表党员培训情况

一、指标解释

1、本表统计按照《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中办发[2009]23号)要求开展的党员培训重点工程的情况。

2、“新党员培训”系指按《规划》要求,通过集中学习、党课教育、座谈研讨、主题活动等方式,对新党员在入党后一年内进行的集中培训。

第十一表党内表彰情况

一、指标解释

1、本表统计本年各级党组织表彰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情况。

“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是党内表彰的固定称号,不能用其他表彰项目去对应。

2、“省一级表彰”、“省辖市一级表彰”、“县(市、区)一级表彰”系指各级地方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表彰的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3、“抗灾救灾”表彰系指因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等中的突出表现而受到的表彰。

4、“生活困难”系指年人均纯收入在1196元(国家扶贫办提供的2009年标准)以下的党员。

二、特别提醒

1、A栏统计本统计年度内各级党组织表彰的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总数。

2、B、C、D、E、F列系指上述各层次地方党委及组织部门的表彰情况。

3、统计时按受表彰的人次进行统计,一个人获得多个级别的表彰,可以重复统计。

4、A1≤第21表A1。

5、补充资料为今年新增加的统计项,请仔细理解,认真填报。

第十二表民主评议党员情况

一、指标解释

1、本表统计党支部本年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情况。

跨年度结束评议工作的,只统计本年内表彰和处理的情况。

表中9栏至13栏不重复统计。

2、“开展评议的支部”和“参加评议的党员”分别统计截止本年底,正在开展和已经结束评议工作的所有支部和党员。

3、结束评议的支部和党员,仅指今年开展且今年结束评议的支部和党员,不包括上年开展本年结束的支部和党员。

4、“表彰党员”系指党组织对参加民主评议的党员进行书面表彰的情况。

5、“被评议为‘不合格党员’”系指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被党的基层组织认定为“不合格党员”的党员。

6、“除名、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系指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给予退党除名、劝退和劝退不退除名、自行脱党除名和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等组织处理的党员。

不包括原限期改正错误现予以除名的人数。

7、“开除党籍”、“受其他党的纪律处分”统计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受党内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处分的人数。

8、“原限期改正错误现予以除名”统计在上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被限期改正错误,本年予以除名的党员。

二、报表说明

1、第7栏数据应大于或等于第8栏数据,若小于,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2、A12栏(原限期改正错误现予以除名)数据指的是上年“限期改正错误”的人员的处理情况,该栏数据若大于上年“限期改正错误”数据的,要重点审核,查找原因,并上报有关情况说明。

三、特别提醒

1、第5至12行,指在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的表彰和处理情况。

2、事业单位(C栏)指的是公办高校,其他(D栏)指的是民办高校。

3、注意表内和表间关系。

C1、D1开展评议的事业单位和其他支部数应小于等于第21表E5、F5栏对应的支部数,且差距不应太大。

第十三、十四表党员出党情况

一、指标解释

1、“退党除名”系指党员要求退党,经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的党员。

2、“劝退和劝退不退除名”系指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经党支部教育仍无转变而劝其退党和被劝告退党坚持不退,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除名的党员。

3、“自行脱党除名”系指党员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除名的党员。

二、上报说明事项

1、第13表中,2、3行有数据要上报名单、出党文件复印件及说明。

2、第13表中,F7栏若出现数据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名单及说明。

3、第14表中,C栏和F栏数据较大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4、第14表中,4栏有数据的要查明原因并上报说明。

5、第14表中,A15栏有数据的要分类上报说明。

三、特别提醒

1、开除党籍数据应和校纪委统计数据相一致。

2、注意按指标解释进行统计。

高校填报时注意表内、表间关系。

3、第13表“入党时间”较去年报表略有变化,将“1976年11月至2002年10月”拆分为“1976年11月至1978年12月”和“1979年1月至2002年10月”。

4、第13表A1栏分别≥18表补充资料第1项+第2项。

第十五表流动党员情况

(一)

原则上不填

一、指标解释

1、流动党员系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

2、本表统计流动党员的流出情况,由流动党员的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负责统计。

二、报表说明

1、第7行有数据的要认真审核并上报说明。

2、第20、21行有数据的要分类上报说明。

3、F1栏有数据的要分类上报说明

三、特别提醒

1、年内短期外出、统计时在当地的不统计在内。

2、A至F列为外出党员的原职业情况。

3、3行“省内跨市流动”的数据,全省汇总后,应与第32表3行数据相差不大,各单位要认真落实流出党员和流入党员数。

第十六表流动党员情况

(二)

原则上不填

一、指标解释

1、本表统计流动党员的流入情况,由接收流动党员的党组织负责统计。

2、“流动党员党组织”系指单独组建的流动党员党委、总支部、支部。

二、上报说明事项

1、A7栏有数据的要分类上报说明。

2、F1栏有数据的要分类上报说明。

3、补充资料2如果有数据,上报党组织名称及基本情况。

三、特别提醒

A至F列为接收流动党员的原职业情况。

第十七表出国(境)党员情况

一、指标解释

1、本表统计1979年1月1日以来出国(境)、本年底仍在国(境)外的党员情况及本年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