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第二章精华讲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09839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经济第二章精华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工程经济第二章精华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工程经济第二章精华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工程经济第二章精华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工程经济第二章精华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经济第二章精华讲解.docx

《工程经济第二章精华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经济第二章精华讲解.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经济第二章精华讲解.docx

工程经济第二章精华讲解

102000工程财务---2010财务会计基础-11财务会计的只能

-12会计核算的原则

-1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4会计要素的组成和会计等式的应用

2020成本与费用-21费用与成本的关系

-22工程成本的确认和计算方法

-23工程成本的核算

-24期间费用的核算

2030收入-31收入的分类及确认

-32建造(施工)合同收入的核算

2040利润和所得税费用-41利润的计算

-42所得税费用的确认

2050企业财务报表-51财务报表的构成

-52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作用

-53利润表的内容和作用

-54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作用

-55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和作用

2060财务分析-61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62基本财务比率的计算和分析

2070筹资管理-71资金成本的作用及计算

-72短期筹资的特点和方式

-73长期筹资的特点和方式

2080流动资产财务管理-81现金有价证券的财务管理

-82应收账款的财务管理

-83存货的财务管理

102000工程财务

102010财务会计基础

财务会计的两大基础分别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其中:

管理会计(过去、现在、未来):

企业会计的内部管理系统,侧重点是企业的内部管理服务;

通过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获取数据,为企业责任主体制定工作目标,为控制责任主体的行为服务;

注重管理过程、结果对企业内部各方面人员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促使有关部门人员按照企业经营目标努力,起着企业导向作用;

主要履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考核的职能,属于“经营型会计”;

财务会计(过去时态):

侧重点为企业外界厉害关系集团提供会计信息服务;

采用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准则为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服务;

履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属于“报告型会计”

综上: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两者目标相同,所处的工作环境相同,共同为实现企业管理和经营目标服务;

管理会计受到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约束;

102011财务会计的职能

1、财务会计的内涵:

财务会计是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厉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2、财务会计职能:

核算和监督-不变;

现代会计职能还包括预测、决策、评价等;预测、决策、评价建立核算和监督基础之上。

1、核算职能----通过确认、计量、报告---利用货币形式---从价值量方面---已发生或完成的客观经济活动情况---为经济管理提供可靠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假设基础上)---完整性、连续性、系统性。

2、监督职能---经济事项发生前、中、后---会计---利用预算、检查、考核、分析---对单位货币收支及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有效性---指导和控制。

3、核算和监督不可分割---核算过程同时也是监督过程---核算时基本、首要的---核算是监督的前提和基础---监督是核算的保证。

102012会计核算原则

1、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

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

4、现值

5、公允价值

综上:

企业对会计要素计量---一般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值计量的---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相同或者类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一致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

---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该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102013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为保证向外部提供提供信息的一致性、规范性、连续性---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实体)---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组织实体---空间上---界定会计工作的具体核算范围。

(法人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主体)

2、持续经营假设---假定企业长期以现时形式和目标经营下去---体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目的和愿望---旨在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和费用分配的问题。

若企业不能持续经营---需放弃这一假设---在清算假设下形成破产或者重组的会计程序。

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期间)---会计对象的时间界限---一个个连续的、间隔相等的若干较短时期。

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正确计算收入、费用、损益的前提。

会计分期目的---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决策的需要。

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年度和中期---日历年、营业年---通常日历年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1.1~12.31一个会计年度。

中期---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时间---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假设---规定会计计量手段---生产经营活动、成果---通过货币反映。

货币计量---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企业经营情况---人民币---记账本位币。

2、会计核算的基础

会计核算处理分为收复实现制(拿到钱再记账)、权责发生制(事件发生就记账)。

企业---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计量、报告。

权责发生制是以会计分期假设、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会计基础。

收入、费用---利润表。

102014会计要素的组成和会计等式的应用

1、会计要素的组成---会计要素---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确定经营成果的因素。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包括: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以货币量且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来源。

-特征:

1、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未来发生事项不行成资产。

(资产是现实的,而非预期的)

2、该项资源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排他性的从中获取经济利益)

3、该资源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

4.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分类:

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长期资产)

1、流动资产:

可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耗用资产。

如:

现金、银行存款、应收款项、短期投资和存货等。

2、长期资产:

变现期间或使用寿命超过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的资产。

如:

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摊销费用、其他资产。

准备持有一年以上,不随时变现的股票、债卷和其他投资。

3、固定资产:

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

4、无形资产:

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等。

5、其他资产:

长期待摊销费、银行冻结财产、诉讼中的财产等。

负债-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义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特征

1、现行,利益流出。

2、过去交易形成的。

3、可靠计量。

4、确切债权人和偿还日期,或可以合理估计。

-分类

1、流动负债:

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如:

短期借款、应付款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

2、长期负债:

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

如:

应付债券、长期债券、长期应付款。

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产权关系,企业归谁所有。

-特征

1、无须偿还

2、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

3、分享利润

-所有者权益内容

1、实收资本

2、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资产评估增值、接受捐赠、外币折算差额

3、盈余公积-税后利润提取-弥补企业以前的亏损和转增资本

4、未分配利润-本年的可在下年度分配

收入-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费用-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

综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点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静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时期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动态会计要素;

2、会计等式的应用

1、静态: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动态:

利润=收入-费用

3、综合公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揭示了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

 

102020成本与费用

102021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1、费用的特点;费用---生产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与给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

1、日常活动中的经济利益流出,不是偶发的。

非日常活动中经济利益流出成为损失(营业外支出)。

2、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兼而有之);费用本质---资源的流出,资产的耗费;目的---取得收入。

3、造成所有者权益减少,与向企业所有者分配利润的支出无关。

4、费用只包括了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付的款项及偿还债务支出,且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计量。

2、费用和成本的区别和联系

(1)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划分

费用---会计主体各类支出中的收益性支出。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方法有:

费用按经济内容和性质进行分类---购置劳动对象的费用、购建劳动资料的费用、支付职工薪酬的费用;

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生产费用、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如生产产品所发生的原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

期间费用---会计核算不分摊,直接从企业当期收入中扣除;

企业的损益确定---期间费用+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附加---一起从产品销售中扣除后作为企业当期的营业利润。

当期期间费用---全额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发生额不影响下一个会计期间。

与生产成本比较,期间费用有以下特点:

1、与产品生产关系不同。

2、与会计期间的关系不同。

3、与会计报表的关系不同。

期间费用一般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成本和费用的联系

1、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除偿债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外的支出构成部分;

2、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

3、生产费用经对象化后进入生产成本,但期末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进入当期的费用(损益核算时)。

(3)成本和费用的区别

1、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其所针对的是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

2、费用是针对一定期间而言的。

包括:

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通用货币计量的耗费,对象化后才能转化为产品成本。

期间费用---不进入产品生产成本,而直接从当期损益中扣除。

3、工程成本和费用

1、工程成本:

生产成本---构成产品实体、计入产品成本的那部分费用。

施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工程成本---施工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施工生产费用。

2、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企业当期发生的,与具体产品或工程没有直接联系,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得到补偿的费用。

其仅与当期实现的收入相关,因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施工企业的期间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02022工程成本的确认和计算方法

一、成本费用的确认

费用确认基本标准---费用---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经济利益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1、费用与支付的关系:

支出---会计主体---各项资产的流出---企业的一切开始和耗费。

一般情况下企业支出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营业外支出、利润分配支出。

资本性支出---某项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的支出。

(企业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支出、长期投资支出)---该类支出应予以资本化,而不能作为当期的费用。

收益性支出---某项效益仅及于本会计年度的支出,应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确认的费用。

(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外购材料、支付工资及其他支出,以及发生的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生产经营缴纳的税金、有关费用等)---企业得以存在并持续经营的必要社会性支出。

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罚款、捐赠支出、非常损失)

利润分配支出---利润分配环节发生的支出(股利分配支出)

综上:

费用与收入相联系,相配比;有些支出(如:

罚款支出、投资支出、)不与收入有必然联系;支出的范围比费用大。

2、成本费用的计量

(1)间接费用分摊

间接费用在资产负债表内且应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计入合同成本。

间接费用一般按直接费的百分比(水电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工程按人工费的百分比),进行施工间接费的分配或按间接费定额加权分配各合同的间接费用。

例:

一企业,有三个项目;其中a项目直接费1000万;b项目直接费2000万;c项目直接费3000万;间接费100万,各项目间接费为多少?

答:

a项目直接费百分比为1/6;b为2/6;c为3/6;

则abc的间接费分别为100*1/6;100*2/6;100*3/6

(2)固定资产折旧

1、固定资产折旧影响因素

应计折旧额是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固定资产原价

---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使用寿命

2、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

(1)平均年限法: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应计折旧额/预计总工作量

---行驶里程法:

单位里程折旧额=应计折旧额/总行驶里程

---工作台班法:

每工作台班折旧额=应计折旧额/总工程台班

---(3)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4)年数总和法---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加速折旧的方法)

(3)无形资产摊销

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租赁权、特许营业权、版权、商标权、商誉、土地使用权;

企业应将入账的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在一定年限内摊销,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并同时冲减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3、工程成本计算方法:

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按月结算、分段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双方约定的其他方式结算。

1、工程成本竣工结算法---实行竣工后一次结算工程价款办法的工程;

2、工程成本月份结算法---按单位工程归集---逐月定期结算已完工程实际成本---既要以建造合同为对象与竣工后办理工程成本结算,又要按月计算单位工程中已完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办理工程成本中间结算。

3、工程成本分段结算法---合同约定的结算部位或阶段已完成

综上:

不管定期结算或不定期结算,当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必须在会计结算期按照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与分配。

102023工程成本的核算

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根据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

二是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方法计算该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1、工程成本及其核算的内容---工程成本包括---从建造合同签订开始至合同完成止所发生的、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百分比)。

直接费用:

1、耗用的材料费用;

2、耗用的人工费用;

3、耗用的机械使用费用;

4、其他直接费用---指其他可以直接计入合同成本的费用。

(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摊销费、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场地清理费)

间接费用---企业下属的施工单位或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合同成本不包括应计入当期损益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

因而订立合同而发生的有关费用,应道直接计算当期损益。

---临时设施摊销费用、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奖金、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取暖费、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财产保险费、检验试验费、工程保修费、劳动保护费、排污费及其他费用。

建筑安装企业的工区、施工队、项目经理部、非独立核算为内部工程项目服务的维修、加工单位等

---间接费用不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费用。

2、工程成本核算的对象

工程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方法主要有:

以单项建造合同作为施工工程成本核算对象;

对合同分立以确定施工工程成本核算对象;

对合同合并以确定施工工程成本核算对象;

3、工程成本核算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工程成本核算的任务

1、项目成本核算的先决前提和首要任务---执行国家有关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工程预算定额、企业预算,成本计划的有关规定,控制费用,促使项目合理、节约的使用人/物/财。

2、项目成本核算的主体和中心任务---正确及时地核算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

3、项目成本核算的根本目的---反映和监督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为项目预测,参与项目施工生产、技术和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成本报告和有关资料,促进项目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施工项目成本核算的要求

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和工程量统计制度。

做到形象进度、产值统计、实际成本归集三同步,即三者的取值范围应是一致的。

(4)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推行“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工程收入和结转成本费用。

建造合同准则规定了企业确定合同完工进度可用三种方法:

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用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

已完成的合同工程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

已完合同工作量的测量;

102024期间费用的核算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1、管理费用

1、管理人员工资

2、办公费

3、差旅交通费

4、固定资产使用费

5、工具用具使用费

6、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费

7、劳动保护费

8、检验试验费

9、公会经费

10、职工教育经费

11、财产保险费

12、税金

13、其他

二、财务费用---企业为施工生产筹集资金或提供预付款担保、履约担保、职工工资支付担保等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

1、利息支出

2、汇兑损失

3、相关手续费

4、其他财务费用:

包括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融资租赁费用等。

102030收入

102031收入的分类及确认

1、收入概念及特点

狭义---营业收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让渡资产使用权---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广义---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

营业收入是构成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收入的特点如下:

1、收入从企业的日常生活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如:

出售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偶然发生的非正常活动产生的收入则不能作为企业的收入。

2、收入表现---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企业负债的减少,或二者都有。

收入通常表现为资产的增加。

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总流入不是净流入。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2、收入分类

按收入的性质,企业收入可以分为建造(施工)合同收入、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1、施工合同收入---按合同要求取得的收入。

2、建筑企业销售商品主要包括产品销售和材料销售两大类。

3、提供劳务收入只企业通过劳务作业而取得的收入。

4、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企业让渡资产使用权而获得的收入。

(如:

金融企业发放贷款取得的收入)

综上:

企业营业按营业主次分类,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建造(施工)合同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材料销售收入、机械作业收入、无形资产出租收入、固定资产出租收入;

3、收入的确认原则

(1)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2)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根据劳务交易结果是否能够可靠的估计,劳务收入应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予以确认。

---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的估计,是指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2、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3、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4、交易中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按照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劳务成本。

2、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够得到补偿的,应当将已经发生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3)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予以确认:

1、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应当分别不同情况确定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金额:

---利息收入额,按照他人使用本企业货币资金的时间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

---使用费收入额,按照有关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收费时间和方法计算确定;

102032建造(施工)合同收入的核算

1、建造合同的概述

2、合同的分立与合并

合同分立---一项包括建造数项资产的建造合同,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每项资产应当分立为单项合同。

(不能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不能将合同进行分立,而应将其作为一项合同进行会计处理)

1、每项资产均有独立的建造计划;

2、与客户就每项资产单独进行谈判,双方能够接受或拒绝与每项资产有关的合同条款;

3、每项资产的收入和成本可以单独辨认;

合同合并---一组合同不论对应单个客户还是多个客户,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合并为单项合同。

(如果不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则不能将改组合同进行合并,而应以各单项合同进行会计处理)

1、该合同按一揽子交易签订;

2、该组合同密切相关,每项合同实际上已构成一项综合利率工程的组成部分;

3、改组合同同时或依次履行。

3、合同收入的内容

建造合同收入包括两部分内容:

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合同变更、索赔、奖励等形成的收入。

4、建造(施工)合同收入的确认

要准确地进行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首先应判断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否可靠地估计。

合同结果能够可靠地估计---应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的合同收入。

完工百分比法:

1、根据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

合同完工进度=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合同预计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