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届高考作文全程指导 范文一.docx
《1届高考作文全程指导 范文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届高考作文全程指导 范文一.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届高考作文全程指导范文一
2010届高考作文全程指导
审题——话题作文的必由之路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话题作文审话的一般常识和技巧。
教学过程:
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是:
“材料+提示+话题+要求”
一、审材料
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中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
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定自己的作文方向。
“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
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
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
艄公说:
“小船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
”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
“有弃有取,有失有得。
”年轻人所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材料的关键词、关键句,思想倾向各是什么?
材料中“丢弃”是关键词,“有弃有取,有失有得”是关键句。
年轻人在人生的渡口必须做出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
尽管故事没有给出结论,答案其中蕴含的思想倾向我们应该清楚——诚信不可抛。
这就是命题者的命题意图,据此立意命题,方可准确无误。
尽管作文的话题是“诚信”,但文章内容必须围绕“诚信不可抛”来写。
然而少数考生写诚信可抛,可见未审透材料、未看出材料中隐含的观点。
2005年全国卷三的话题材料: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
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乙问甲为什么这样记录,甲说:
“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
关键句是材料的最后一句。
这句话具有很强的思想倾向;忘记仇怨,铭记恩情;忘记矛盾,铭记友善;忘记厌恶,铭记感激。
它正好暗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中“结草衔环”“乌鸦反哺”等美德。
“忘记”意味着宽容、大度和与人为善,“铭记”意味着感激、感恩和知恩图报,但不论是“忘记”还是“铭记”都要有宽广的胸怀、高尚的情操。
“忘记和铭记”是引导、领考生正视过去,正确的看待历史。
二、审提示
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起着引领考生的思维方向的作用。
能否审清提示,往往直接影响着考生思路打开的宽窄程度,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审提示”的关键在于围绕提示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与所给材料相似、相反、相关、相连的作文素材。
例如200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提示“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
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的提示: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尖刀许多不同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
是什么关系呢?
“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到类似的故事”,这其实是在告诉考生应从相似联想的角度寻找作文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自己家的孩子最聪明,妈妈的话语最可信,故乡的水最甜,家乡的月儿最亮,情人眼中出西施等.高中教材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妻子以为我美也是如此.
“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这就为考生寻找作文材料开辟了一个新的天空——相反联想,即不以感情的亲疏来认知事物。
这方面的材料考生也应能找到很多。
古人所提倡的“唯才是举”“内举不必亲,外举不避贤”就是不以感情的亲疏来左右认知的典型。
在如东晋的谢安举荐自己的侄子谢玄;北宋的王旦举荐自己的死对头寇准;美国钢铁大王洛克菲勒兄弟临终不是把公司交给子孙,而是交给了自己的一个职员等等。
三、审话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是审“话题”本身。
作文所给的话题,不论是词语,还是短语,不论是观点型的,还是范围型的,都必有一定的意义。
审话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深入理解话题的内涵,然后从相近相反的两个角度扩展联想,寻找话题的外延。
如果是短语,还应辨明它的层次结构。
2005年高考山东卷作文的话题“双赢的智慧”:
“双赢”的内涵是利人利己,“智慧”的内涵是处理问题的能力。
“双赢” 是目标,“智慧”是方法。
“双赢”是话题范围的外圈,“智慧”是话题范围的内圈。
作文不能只重视“双赢”而忽视“智慧”,也不能大谈“智慧”而抛弃“双赢”。
话题旨在引领考生在将来的为人出事中,不“损人利己”,也不一味“损己利人”。
前者有违道德良心 ,后者有违正常人性,最恰当的方式就是取得“双赢”。
不过,在立意中还必须强调“智慧”二字,解决“如何赢得双赢”这个问题。
2004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话题: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但二者并不完全矛盾。
强调“相信自己”,不能否定“听取别人的意见”;强调“听取别人的意见”也不能否定“相信自己”。
对于“相信自己”于“听取意见”,应该是既充满自信有虚心纳谏。
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偏重“相信自己”,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篇中“听取别人的意见”。
“遭受挫折和放大痛苦”体现了“客观”与“主观”的辩证关系。
“遭受挫折”是前提,“放大痛苦”是重点。
有的人遭受挫折,能坚强面对,化解痛苦;有的人遭受挫折,却常常夸大事实 ,放大痛苦。
前者是乐观、积极的;后者是悲观、消极的。
四、审要求
话题作文的要求,是对作文的最明确的限定,它直接规定着作文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
如果审视不清,前面的功夫可能付之东流。
“审要求”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
话题作文的审题过程总结为一个32个字 的口诀:
材料主题、关键语句、话题内涵 、反义近义、前后扩展、结构关系、提示要求、限制范围。
话题作文审题常见的失误有以下几种:
1、忽视了概念的内涵
话题有时是以一个概念的形式出现的,比如“诚信”“欣赏”“选择”等。
概念都具有特定的内涵,似是而非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就有走题之虞。
如以“热”为话题作文,提示语中已经列举了“网络热”“打工热”“炒股热”等例子,显然,这里“热”是指一种社会现象,但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将“热”理解成了“热情”“热心”,甚至写成了“我为祖国献热血”等。
错解内涵,作文之始,就误入歧途。
2、忽视了背景语的指向
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某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是不同的。
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走向,才能保证写作中思维模式与文题内在文脉的贯通。
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哲理之于人生,时时相随,事事蕴含,处处显现。
“逆境出人才,顺境就出不了人才”?
做人坚持“行方”原则,具有润滑功能的“行圆”策略就可抛弃?
人生,需要我们认真思辨的哲太多太多:
德与才、苦与乐、美与仇、愚与智、荣与辱……
请以“人生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审读背景语,我们就发现,要求我们谈论的哲理应是矛盾对立的双方,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己之所欲,滥施于人”,孔子的“入世”与庄子的“出世”;谭嗣同式的“我自横刀”与文天祥式的“隐忍以行”…有的人忽视了背景语中的提示,抓住“哲理”便作文章,写成了“忘记历史是一种背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等,这一些虽然是哲理,但是,缺少矛盾对立双方的哲理是不符合命题者意图的。
3、忽略提示语的暗示。
话题作文在开放中又有所限制,这些限制多出现在提示语中。
比如这样一则材料:
人的一生总要与书打交道,在与书的接触过程中,一定会有某些故事发生,之后就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
请以你与书的交往过程或对书的思考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提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你与书的交往过程”隐藏的限制至少有:
⑴要写自己的,不能写别人的;⑵要写出过程,最好是写成散文或记叙文。
“对书的思考”透露的信息则有:
⑴要以写对书的感悟、体验以及书对“我”的启示教益为主⑵文体上最好写随笔,杂感或议论文。
有了上述思考,就可以保证在审题中没有大的失误。
而有的同学偏偏离开了“我”的读书经历,“我”的读书体验,泛泛而谈书的作用和好处,写出诸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缺少个性的文章。
4、贴金式点题——有自己之酒杯,装他人之佳酿
话题作文因为有开放性,文体选择又比较灵活,一部分学生就有投机取巧的思想,套用现成的文章,只在结尾象征地点一下话题。
比如以“英雄”为话题作文,一个同学写成《母亲——心中的英雄》,记叙了母亲持家的艰辛、对父亲的忍耐、对邻人的关爱。
结尾处生硬点题:
“母亲是平凡的,但是,她却是儿子心中的英雄。
”“勤劳、忍耐”是美好的品行,但是未必能算的上“英雄”这很可能是套用了一篇现成的写母亲的文章。
再如以“音乐”为话题作文,尽管内容形式有较大的自由度,但所写的文章必须以应月为轴心,不能离开这个轴心而另起炉灶。
有学生写成《家庭,一首美妙的交响乐》,大谈家庭生活,只在结尾提上一两句:
“音乐,正回响在我的家庭中”。
这种贴金式点题,是我们极力反对的,它不仅影响作文得分,还容易养成学生套机取巧的不良心理。
5、只注意判断中主项或是谓项——似看青龙,见其尾不见其首。
判断通常是由主项和谓项两部分构成。
主项是判断的对象,谓项是表示判断对象具有或是不具有的性质。
话题作文是一种“宽题”,写作中,可以将一个概念细化为一个判断。
比如以“生活”为话题作文,可以细化为“生活是一种选择”、“生活中要经历失败”等,可有的同学在行文中,抛开了判断的主项“生活”,片面地谈“选择”或是“勇气”,比如写成选择需要有眼光,或是写成了类似“失败是成功之母”之类的文章。
这样一来实际上把原话题“生活”变成了“选择”或是“失败”。
再比如以“面对拥有”为话题,许多同学只看主项“拥有”而忽略了“面对”,写成怎样追求理想,怎样实现成功等。
6、偷梁换柱——半路杀出程咬金
有时面对一个话题,刚刚写作是,还好似切题的。
但是,在行文中,经过层层推演,离话题则越来越远,从而使文章前后脱节。
比如,以“人生之美”为话题,一个学生确定了这样的写作角度,“人生之美在于紧紧把握今天”,这个角度是符合话题要求的,但是,在行文中,他用这样几个要点去阐释:
“今天最美,把所要作的事推到明天是向生命赊欠帐单”;“今天最美,所有梦想的终点都可以用今天的跋涉去逼近”。
显然,他是由“人生之美”转向了“今天之美”。
再如以“课桌文化”为话题作文,有的同学把课桌文化放到校园中去考察,这本来是正确的,但是,后面则有课桌文化不自觉地写成校园文化,大谈如何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却回不到本题“课桌文化”上去。
失之毫厘,缪以千里。
请大家过好审题这一关。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蓬街私立中学2007届高考作文全程指导
心态与生活话题作文指导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心态与生活”类话题作文的写作。
【创意话题】
有个谜语:
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
人们都猜:
这是镜子!
我的朋友却不动声色地回了一句:
这是生活。
举座皆惊!
他却来了句妙侃:
\"愁眉苦脸地看生活,生活肯定愁眉不展;爽朗乐观地看生活,生活肯定阳光灿烂!
\"
果然有道理!
于是,我突地想起一个故事。
一次,穷困的法国作家拉伯雷想去巴黎,却偏偏一分钱也没有,就故意笑眯眯地当着警察的面拿出几张白纸,分别在上面写上:
送给皇后的药,送给王子的药,送给公主的药,然后在白纸里包了点红色粉末。
那警察见拉伯雷行踪古怪,疑为刺客,便把他押到了巴黎,经审查排除了刺客的嫌疑,又只好把他放了--真是妙极,笑眯眯的拉伯雷一分钱也没花,便平平安安地到了巴黎!
真佩服这位乐观豁达的拉伯雷,真佩服这种笑眯眯的人生态度!
尤其有趣的是,笔者钻研法国文学时,居然找到了上述谜语的出处--就是拉伯雷说的: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
\"
不是吗?
如何看待生活,的确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
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势必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
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朵的明媚!
既然如此,以豁达的态度棉对人生吧!
别小肚鸡肠!
别斤斤计较!
别动不动就背上沉重的十字架!
《生活是什么》)
〔写作要求〕请仔细阅读上文,深入开掘画线文句的内涵,以此为引子,请以\"心态与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经历、编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议论说理。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津】
《生活是什么》是一篇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文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文中加点句子,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因此,写作时应根据写作要求,对此加以解读、挖掘:
现实生活中因过度专注于做某事而紧张、颤抖,以至于太渴求成功而事与愿违的事例很多,有的人不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心态而焦急不安、胆小怕事、甚至于发挥失常了吗?
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为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砥砺自己的品质、成熟自己的心理。
另外,话题作文虽说可以写实,也可以写虚(编故事、想象等),但写作实际中似乎有一种重写虚的倾向。
写虚的作文虽能考查出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但也应重视其合理性,如果虚的太\"假\"了,反而不如写实的好。
这是应引起写作者注意的。
【创意展示台】
落在主球上的苍蝇
1965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遥遥领先,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稳拿冠军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一只苍蝇落在主球上,他挥手将苍蝇赶走了。
可是,当他俯身击球的时候,那只苍蝇又飞回到主球上来了,他在观众的笑声中再一次起身躯赶苍蝇。
这只讨厌的苍蝇开始破坏了他的情绪,而且更为糟糕的是,苍蝇好象是有意跟他作对,他一回到球台,他就又飞回到主球上来,引得周围的观众哈哈大笑。
路易斯•福克斯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终于失去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球杆碰动了主球,裁判判他击球,他因此失去了一轮机会。
路易斯•福克斯方寸大乱连连失利,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愈战愈勇,赶上并且超过他,最后夺走了冠军的桂冠。
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了路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投河自杀了!
一只小小的苍蝇,竟然击倒了所向无敌的世界冠军!
这是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
其实,路易斯•福克斯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做法,那就是:
击你的球,不要理它。
当你的主球飞速奔向既定目标的时候,那只苍蝇还站得住吗?
他肯定不撵自走,飞得无影无踪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能见到这样的苍蝇:
当你几经奔波,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可以放手大干充分施展你的聪明才智的时候,却突然发现,你的工资比别人少了几块钱;当你领导的一项改革计划被社会实践证明是有益的而且正在节节推进的时候,你们之间发生了一点点小小的……于是,有人为那几块而耿耿于怀闷闷不乐,甚至想到消极怠工想到辞职不干;有人放下了该干的事情把精力用去对付闲言碎语;有人为一点小小的龃龉而纠缠不清甚至越闹越大……这些人的心态和做法跟路易斯•福克斯没有什么两样,盯住芝麻忘了西瓜,事情的结果肯定不妙。
于是我想,重温一下路易斯•福克斯的教训是有益的。
当苍蝇落在你的主球上的时候,不要理它,一门心思击你的球吧!
当你的主球飞速奔想既定目标的时候,那只苍蝇就会不用你赶自己飞走的。
【点评】文1以议论为主,先叙述具体事例,而后运用联想类比、排比手法,由\"比赛\"到\"生活\",由此及彼,推而广之,既洞开了文章写作思路,丰富了文章内容,撑圆了\"猪肚\",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强化了文章说理的气势。
\"一箭 忘记背景
埃里希•弗洛姆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一天,有五个学生向他请教:
\"心态对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
他什么也没说,把学生带到一间黑屋子里。
在他的引导下,五个学生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
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昏黄的灯光下,学生们看清房间里的布置,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原来,房子的地面是很深很大的水泥池,池子里蠕动着毒蛇,有几十条,包括一条大蟒蛇和3条眼镜蛇,有好几条毒蛇正高高得昂着头,朝他们\"滋滋\"的吐着信子。
蛇池的方,搭着一座很窄的木桥,他们刚才就是从这座木桥上走过来的。
埃里希•弗洛姆看着他们,问:
\"现在,你们还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作声。
过了片刻,终于有3个学生犹犹豫豫地站了出来。
他们战战兢兢地踩在小桥上,身子颤抖着,不到一半,就顶不住了,干脆弯下身来,慢慢地趴在小桥上爬了过去。
这时弗洛姆又打开房间的另外6盏灯,把整个房间照耀得如同白昼。
学生们揉揉眼睛,发现小木桥的下方装着一道安全网,只是因为网线的颜色极暗淡,刚才都没有看出来。
弗洛姆大声问:
\"还有谁现在就通过这座小桥吗?
\"这次学生们都站了出来,除了一个。
\"你为什么不愿意呢?
\"弗洛姆问剩下的这个学生。
\"这张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
\"这个学生心有余悸。
弗洛姆说:
\"现在我可以解答你们的疑问了。
这座桥本来不难走,可是桥下的毒蛇对你们造成了心理威慑,于是,你们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乱了方寸,表现出各种程度的胆怯。
所以,心态对行为的确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很多人在很多时候,面队各种挑战时,失败的原因不是势单力薄,智力低下,也不是没有把整个局势分析透彻,反而是把困难看得太清楚,分析得太透彻,考虑的都是周围环境和背景后的威慑,因此往往被困难吓倒,止步不前。
倒是那些没把困难完全看清楚的人,不会瞻前顾后,能够勇往直前。
【点评】文2以记叙为主,通过叙述生活实验,描画了参与实验的\"众生相\",客观细致地展现了他们的心理流程变化,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背景\"对心态影响的道理。
娓娓动听,如话家常。
学学狐狸
狐狸在葡萄树下怎么跳,就是吃不到葡萄,狐狸气了一会,很快对自己说葡萄是酸的。
我们都爱嘲笑狐狸是吃不到葡萄,还说葡萄酸,说狐狸这种自我安慰法是自欺欺人。
但是我们想过没有,狐狸的这种方法才是最好的!
你想,我们得不到什么东西,我们就不停地想这个东西多好多好,我没得到怎么办?
这样想多了,累!
这样看来,狐狸是聪明的,它把自己得不到的东西想得、说得都很坏……这样自己得不到,也能平衡自己的心理,心情也不那么沉重,自己也不用天天想自己没有得到那些好东西怎么办。
我们现在活在这个物质金钱高于一切的环境里,也应该常效仿狐狸的想法和思维,不要老想自己没有大房子住;自己不是高官;自己不是大款;自己没有那轰轰烈烈你死我活的爱情……没有大房子住不一定是坏事,那么大的房子我们去住,光收拾那要多累呀?
请保姆又得花钱;不是高官,我们最起码不用想别人给我送礼是要我帮他办什么事情;不用怕那些纪检的来找自己;不是大款,我们最起码晚上不用怕小偷进家,也不用来接待那些老想借你钱的人,也不用怕自己的爱人学坏;可我们有平平淡淡的生活,那些轰轰烈烈的爱情,就像漫天绚丽的烟花,来得快去得也快,片刻就成了灰烬,只有我们这种恬淡、从容、平淡之中求到的爱才能共一生,因为这样的爱里,有比爱情还能长久的亲情。
我们真应该学一学狐狸的思维法,它能很快把痛苦化为快乐;把烦恼化为高兴;把忧愁化为愉快;把所有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化为不值得自己去要的、不值得自己去奋斗的。
假如你学不会自我调节、自我化解、自我迎合,你适应不了这个环境,你还怎么能在这个世界上生存?
我们要这样想,也许自己千辛万苦得到的东西也可能不是最好的,也可能是\"坏东西\",这样想我们就可以很快地去接受这个得不到\"好东西\"的结果了。
人,这辈子所有的危机感、所有的不开心,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除了自己,我们不要指望别人来同情你,来给你快乐和高兴,别沉浸在你的从前,也别去想像你的以后,更不要去想你没有得到的\"好东西\",多学学狐狸,多想想没有得到那些所谓的\"好\"\"坏\"东西,我们该怎么地活着,我们该怎么珍惜眼前的每一天!
【点评】文3是一篇现实性很强的议论散文。
文章以\"狐狸吃葡萄而不得\"为引子,由此及彼,洞开了文章的思路。
文章先分析狐狸吃葡萄所蕴涵的道理,反弹琵琶,推陈出新,旗帜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见解。
而后,针对现实,对比说理:
\"只有摆正心态,才能摆脱困境,趋利避害\"。
文章语言富有杂文味道,耐人寻味。
【总评】三篇文章均以心态为话题,以小见大,即事明理。
三篇文章都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法,即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运用精炼的文句,\"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使叙述与议论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总之,三篇文章都紧扣话题构思运笔,均较好地体现了写作要求,达到了以理服人的目的。
私立中学2007届高三语文作文全程指导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议论文的结构模式二,
(二)、对照式
【方法诠释】
对照式,就是在中心论点提出之后,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运用对照式,目的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另一个方面只起烘托、陪衬的作用。
例如《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时,在分析问题部分先阐述主观主义学风的表现及危害性,然后论述马列主义学风的表现及正确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范文示例】
作文题:
功夫在课外
要求:
l、运用对照式;2、语言讲求变化;3、不少于字;4、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其他要求同前。
功夫在课外
对于某些同学来说,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谓予不信,请看——
镜头一:
某生在作文课上,啃着笔头,冥思苦想长达三十分钟之久,最终将语文课本第一课抄在作文纸上。
镜头二:
某生考试时写一篇题目为《高尚道德不能无》的作文,曰:
“今年的7月1日,香港顺利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我国各族人民都要有一个新的认识。
要从现在开始,要有一个高尚的道德品质,在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时,要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
(上面两段从“是什么”角度摆现象。
)
看了这两个镜头,大家也许会觉得可笑。
一笑之余,是否能看出点什么呢?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面两生没有生活储备,因而写不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来,只能是抄课文或东拉西扯,甚至把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香港、澳门的回归死拉硬拼在一起。
这样胡乱拼凑的大杂烩,恐怕没有人喜欢品尝吧。
(第三段从反面论证。
以两个学生作文时无话可写为例,说明作文要有生活积累。
)
陆游曾说过: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I试想屈原如果不是在流放时,深入地了解当地人民的生活与疾苦,哪有《离骚》这样的旷世名篇问世呢?
哪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