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案例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40162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案例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然辩证法案例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然辩证法案例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然辩证法案例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然辩证法案例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案例总结.docx

《自然辩证法案例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案例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案例总结.docx

自然辩证法案例总结

一:

氧气的发现:

(瑞典药剂师席勒1773年首先通过分解硝酸盐、氧化物、碳酸盐等制得氧气。

由于坚持燃素说,他认为是空气中的这种“火气”与燃烧物中的燃素相结合的过程。

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勒独立分解出氧,但命名“脱燃素空气”。

拉瓦锡摆脱燃素说,于1777年正式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认为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发生化合的反应)。

可见,科学事实的发现有赖于科学理论背景的转换。

理论框架不一样的科学家,实际上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对于同一事物要么视而不见或者先入之见。

如何正确认识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最早,是纯粹中性观察。

纯观察说实质上把观察过程等同于纯粹的生理反应过程,即把观察看作类似于摄相机镜头的物理成像状态。

之后,汉森的《科学发现的模式》提出观察渗透理论。

持不同的理论观点的人可能会对同一对象形成不同的观察结果。

其实,观察和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观察和理论的这种关系是由观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

观察的主观性决定了理论必须依赖观察;观察的客观性决定了理论必然依赖观察。

观察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观察与理论的辩证统一。

二:

DDT案例:

20世纪40年代之前,当大面积虫害困扰农业生产时,人们曾经几乎束手无策,蝗虫、螟虫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大敌。

瑞士化学家米勒(P.H.Muller,1899-1965)于1939年首次将DDT制成用以防治棉铃虫、蚊、蝇等的杀虫剂,并申请了专利。

1942年正式投放市场。

这种杀虫剂能够独死活者扑灭危害作物、果树、树木、仓储和环境中的昆虫等。

从40年代以来,全世界都广泛使用DDT。

首先,这项发明被立即用于战争,为预防昆虫传播的虫媒传染疾病尤其是用于控制疟疾和伤寒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千万参战的军人免受了疾病的侵扰。

接着,DDT被广泛用于农业,因为消除了病虫害,农业大幅度增收,50年代末全世界大约有500万人因此免于饿死。

米勒因为第一个合成了高效有机杀虫剂DDT,并广泛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和卫生保健事业,获得了194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令米勒始料未及的是,DDT的危害也逐渐显露出来。

DDT在杀死了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益虫,从北极的冰块到新生儿的血液中,DDT无所不在,污染了全世界,对生态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给人类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祸害。

首先,昆虫体内产生了强大的耐药性,导致用量大幅度增加;第二,稳定高效曾被认为是优秀杀虫剂的一个特征,而正是这种特征导致农药残留,残留的农药进入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后浓度增加产生毒性,结果是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动植物又受到了污染,大量动植物以及人类本身因此而死亡。

1973年1月1日,美国正式禁止使用DDT,中国也于1983年正式禁止使用。

案例分析:

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人们利用技术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然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技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舒适、高效、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负面影响,而当技术一旦发生失控时还会造成更大的灾难。

技术的属性是二重的,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技术的属性是两者的对立统一体。

在技术与其主体发生的相互关系中,技术的两重性显现为技术价值的两重性,即技术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存于技术同其主体的关系之中。

大多数灾难的出现与发生,大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技术价值的内部关系和各种影响因素。

DDT事件是化学品滥用的结果,就是属于对技术的自然属性没有充分认识,如果我们能对其自然属性充分认识,对技术的预测更完善一点,控制更完全一点,也许DDT化学品泛滥事件将得到遏制。

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通常灾难的发生不外乎两方面原因导致,一种是对技术本身自然属性的不理解,一种是对技术社会价值内部之间关系的不协调。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技术本身,掌握其自然属性,遵循客观规律,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犯愚蠢的错误,避免大多数的灾难的发生。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了解技术的社会价值,其中包括技术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乃至生态价值和伦理价值等。

我们需要综合衡量,不要单纯为了某一方面的价值而肆意伤害其它的价值,要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且不破坏生态和人文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虽然每项技术均存在负面的价值,可能导致灾难的发生,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对技术望而止步或者悲观失望。

技术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阶梯,技术进步让人类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

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科学技术,人类虽说不能杜绝技术的负面效应,但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减少技术的负面效应。

如人们可以通过发明清洁生产技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要相信,技术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的,我们要尽量减少技术负面效应的发生。

只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我们人类就能和自然协调发展。

三:

巴尔的摩事件

科学自主权的限度

巴尔的摩事件决非偶然,它只是科学界众多弄虚作假案中的一例,它从侧面反映出科学体制中存在着严重缺陷。

在现代,科学的体制化、科学家角色职业化,使得追求真理不再是科学活动的惟一要求,功利性已开始成为科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

由于科学内部的运行机制是通过奖励系统实现的,谋求独创性的成果,争取社会承认,自然会成为科学家行为内在的激励因素。

当科学家有了对社会承认的强烈渴望以后,就难以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科学研究。

因此,仅仅依靠科学内部的规范机制则难以防范科学家的越轨行为。

在作假事件日益增多的今天,特别需要健全科学内部的评价机制和建立权威的查处机构。

四、可持续发展内容: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生态可持续发展:

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经济可持续发展:

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

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们享有平等、自由、教育等各项权利的社会环境。

本质:

可持续发展理论最本质的是创新,就是在价值观上从过去人与自然的对立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这种发展观是一种以知识为内核,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以社会文明为基础的新型文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一旦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社会发展是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在把人类利益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同时应尊重自然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把人们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改变了传统认识论对主客体关系的处理,即不再只是把客体当作主体认识和改造、征服与获取资源的对象,而主张在自然和社会发展可持续性的前提下,实现主体与客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德班会议:

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存续问题,是德班大会期待解决的首个关键问题。

但在这一议题上,各国矛盾重重,达成一致殊非易事。

议题:

1、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量化减排指标;

2、明确非公约发达国家在公约下承担与其它发达国家可比的减排承诺;

3、落实有关资金、技术转让方面的安排;

4、细化《坎昆协议》中有关“三合”和透明度的具体安排。

德班气候大会取得积极成果

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2011年12月11日凌晨在南非德班开幕,会议原定于12月9日晚闭幕,但由于各方对部分焦点问题分歧严重,争执不下,最后拖至当地时间11日凌晨闭幕。

大会通过了《议定书》工作组和《公约》之下的“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的决议,宣布继续《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从2013年开始实施。

大会还决定,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并将于2012年上半年投入工作,不晚于2015年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与此同时,绿色气候基金正式在德班启动。

但由于发达国家缺乏政治诚意,“巴厘路线图”谈判仍未完成。

2.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德班大会取得了五方面积极成果:

一是坚持了公约、议定书和“巴厘路线图”授权,坚持了双轨谈判机制,坚持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就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作出了安排;三是在资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四是在坎昆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适应、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的机制安排;五是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向国际社会发出积极信号。

3.中国对德班大会的成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表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必须要有,绿色气候基金必须兑现”,在这种前提下,中国对2020年之后的减排新安排持灵活态度,对德班大会后到2020年这段时间的进程持灵活开放的态度。

“对2020年后的安排,必须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也要确保环境的整体性。

”中国的态度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肯定,对德班大会的成功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4.关于中国参加2020年后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框架协议,需要通过谈判达成,要满足五项条件:

一是必须有《京都议定书》和第二承诺期;二是发达国家要兑现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和2020年前每年1000亿美元的长期资金,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建立监督和执行机制;三是落实适应、技术转让、森林、透明度、能力建设等共识,建立相应的机制;四是加快对各国兑现承诺、落实行动情况的评估,确保2015年之前完成科学评估;五是只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公平、各自能力的原则,确保环境的整体性,中国将承担与自身发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

《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

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基础四国当地时间12月3日晚上发布《公平获取可持续发展:

平衡的碳空间和碳金融预算》报告,报告是由基础四国专家在四国部长级会议领导下完成,报告为如何分配剩余大气空间和分配发展时间及资源提供了可操作依据,并提出了南南合作机制创新性建议。

  报告核心内容是强调发展中国家需要获得公平的谈预算额度,公平地享有减缓成果,为提高基础四国人民生活质量摆脱贫困争取发展时间。

为此,基础四国专家在报告中以碳预算额度方式来计算和分配各国份额。

报告分别检验了资源共担和努力/压力公担的行动方案,未来21世纪前页,在全球气温2度以内的概率为50%的条件下,全球碳预算仅为1440Gt。

换句话说,在保证2050年前全球升温2度的前提下,报告以碳预算方式计算了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到2050年所有碳排放量,减去工业化开始到现在的排放量,最后剩下的排放量以一个时期内人口为准按人均分配碳排放量,各国之间以碳交易的方式互通有无,达到碳排放的公平和各国发展的可持续。

  《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发达国家已经通过提前消费超额碳排放空间取得了相当发展水平,这在公平碳排放空间条件下无法完成,他们只给发展中国家留下不多的碳排放空间,而发展中国家还要发展。

要扭转这种情况,发展中国家固然要落实自愿减排行动,发达国家更要在其碳边界内展开工作。

为此,报告对缔约方间如何共同努力、共担压力给出了若干指标,分析了基于可持续发展权益的人均累计排放含义等。

四国专家都指出对于地球表面温度的改变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发达国家需要进一步承诺并补足资金缝隙。

报告满足了建立全球长期减排目标的需求,将可持续发展与长期减排目标联系起来。

  报告提出了一个创新性建议――南南合作机制。

基础四国专家已经展开讨论,就如何加强发展中大国间的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这些发展中大国已经用掉50%公平配给的碳空间,需要加强合作。

  基础四国谈判代表在发布会上都表示对此报告的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报告主要体现了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共同但有区别原则”,是气候变化谈判中公平的表现。

报告有三个特点:

可持续性,发到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能满足;公平性,人均分配碳额度,达到每人都有一份;继承性,通过碳交易机制达到了来分配,达到了互通有无。

报告做到了战略性、前瞻性、可行性和公平性相结合。

  潘家华说,这是一个制度创新,打破了《京都议定书》设定的以时间点来进行减排承诺,而是用全部碳排放量以人均方式计算和分配,达到了公平。

不过这只是基础四国的一个科学建议,还不是基础四国提交的方案,并且也不会在此次会议上提交,是一个储备方案。

这个报告还要等巴里路线图完成后才能视情况提交,这是对原有碳排放规则的颠覆。

潘家华表示,目前已就此报告与发达国家进行了沟通,德国科学家非常明确支持这个报告,日本科学家也认可,第三世界网络等国际组织开始使用这个报告。

五、科学家、工程师的人文关怀问题

早期的科学价值“中立论”把科学活动和科学的社会后果截然分开,存在很大的理想成分,特别是在“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大科学时代,科学与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密切联系,纯粹的科学理想是不存在的,并且随着科学的职业化使现代科学家成为一种职业,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支持,同时科技工作者必须考虑科学的社会后果以及自己的社会伦理责任。

把科学放到社会的环境中,考虑科学家在社会中身份的多重性,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应包括着伦理规范:

有责任性,即有责任去思考、预测、评估他们所生产的科学知识的可能的社会后果。

科学家不仅有责任使自己得研究结果为人类和平服务,他们还有责任控制自己的研究本身,当一项正在进行的研究有可能对社会、人身或环境造成危害时,科学家有责任停止研究并向社会公开这一研究的潜在危险。

科学家在决断项目内容和研究目标时,要考虑是否合乎道义上对资源的使用和分配的正义标准,要权衡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因为科学技术活动需要社会资源,它会带来社会效益,但也具有社会风险,所以在资源、效益和风险的分配方面要控制和避免利益冲突,尽量做到社会公正。

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工程伦理。

工程伦理的核心概念包括:

责任、诚实、忠诚。

当前对工程伦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责任上:

由于工程师属于专业人士,他们一般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一般人所缺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为雇主和社会服务。

工程师有对自身职业的责任:

一方面,工程师要有追求真理、客观、求实、诚实、公平、公正的精神。

同时,工程师应不带偏见、可信赖、准确、自主友好,预防和抵制一些发生在技术共同体内部的不正当行为。

他们不仅要考虑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还要考虑劳动场合是否安全、是否符合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的标准,生产的产品是否存在安全缺陷、会否给用户造成伤害,有责任准确和有效地说明新建工程或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后果,从而避免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同时,在资源的开发和提取环节,工程师可以开发和利用新技术减少开采过程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在资源的加工和处理环节,工程师可以通过改变生产方式,把生产中的损耗降到最低限度。

在事关工人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问题上,如果老板拒绝接受工程师的建议,工程师有责任向适当的机构反映。

对工程师而言,安全和质量是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的前提条件,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首要问题,每一名工程师都应该严格地遵守和执行有关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法规、规范、标准和制度。

具体表现在台湾规定了工程师应该承担以下责任:

(1)对个人的责任——善尽个人能力,强化专业形象。

(2)对专业的责任——涵蕴创新思维、持续技术成长;

(3)对同事的责任——发挥合作精神,共创团队绩效;

(4)对雇主/组织的责任:

维护雇主权益,严守公正诚信;

(5)对业主/客户的责任:

观察业主需求,达成工作目标;

(6)对承包商的责任:

公平对待承包商,分工达成任务;

(7)对人文社会的责任:

落实安全环保,增进公众福祉。

(8)对自然环境的责任:

重视自然生态,珍惜地球资源。

六、运十

创新的分类:

(1)产品的创新和工艺的创新

按创新对象分,可将创新分为产品的创新和工艺的创新。

产品创新指技术上变化的产品(或)服务的商业化。

如世界上首次出现的蒸汽机,汽车,电子计算机等,也可以是对已有的服务的改进或更新换代,windows3-windows7。

工艺的创新又叫过程的创新,指的是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生产技术,工艺流程,或生产方法的采用。

可以是全新的也可以是对现有的工艺的改进。

(2)渐进的创新的激进的创新

按创新的程度分为:

渐进创新,激进创新,技术系统变革以及技术-经济范式变革。

渐进的创新:

渐进的连续不断的小创新同样可以导致巨大的效益。

如T型车的价格从1908年的1200美元到1926年的260美元,源于持续不断的革新。

再如变散装运输到大箱集将运输的集装箱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3M的不干胶便签。

激进的创新:

指在技术原理和观念上有重大突破和转变的创新。

需要大量的研发和投入,往往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

如合成靛蓝,合成尼龙。

技术系统变革:

技术系统变革,甚至或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

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

(1)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

按不同的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不同的创新源,可以把创新分为:

一:

自主创新

定义:

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探索生产技术的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身的能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获取商业利润,达到预期目标的创新活动。

特点:

(1)技术突破的内生性

(2)技术与市场方面的率先性

率先性是自主创新的最求目标。

受专利保护,市场领先,防止跟进者抢占市场。

(3)知识和能力支持的内在性

自主开发活动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落后企业对成功者的先进技术进行重复性开发,主要目标在此。

优点:

(1)技术突破的内生性有助于企业形成较强的技术壁垒。

一方面,技术的跟进者对新技术的解密,消化,模仿需要一定的时间,到形成生产能力、发展成为率先创新者的竞争对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另一方面,专利保护可以在法律上确立自主创新者的技术壁垒。

从而使技术创新者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2)率先进入市场可以获得垄断的定价;形成先入为主的消费习惯。

成本及质量控制方面的优势;成为行业的标准。

缺点:

一方面高投入和高风险;

新技术领域探索具有较高的复杂性,企业具备雄厚的研发实力,必须投入巨资,确保有大量的科研人员队伍,储备人力,但是也是沉重的财力负担。

另一方面,技术探索的不确定性。

(美国基础研究5%的成功率,技术研究50%的成功率)需要企业进行多方面、多项目的复合投资。

负担风险太高。

再生产方面,自主创新的企业一般很难招到现成的熟练技术工人,需要培训,同时新工艺、新设备的可靠性风险要自主创新企业的承担,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和质量控制风险。

在市场营销方面,自主创新的企业需要在市场培育(产品概念和消费观念)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易为市场的跟进者和模仿者无偿占用。

我国实行自主创新的战略意义?

单纯的技术模仿和跟进必然受制于人;而国外的技术并不能满足本土不同的用户需求;要取得技术上的领先必须靠自主创新,在尖端科技领域,我国受到技术封锁,如巨型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

只有靠自己的技术突破,才能打破封锁。

如银河3,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

应该注意的问题:

A充分利用专利制度保护知识产权。

B.灵活恰当的进行技术转让

C.注意自主创新产品的自我完善

D.重视对创新后续环节的投入。

二:

模仿创新

定义:

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创新者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引进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和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进一步研发。

在工艺设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大批量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创新链的中后期投入主要力量,生产出性能,质量价格方面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率先创新的企业进行竞争,以此确立自己的竞争地位,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模仿创新是一种普遍的创新行为,是当今企业参与竞争的有力武器。

三洋机电在洗衣机的开发是典型,日本松下在录像机方面对索尼进行模仿。

特点:

一:

模仿跟随性

在技术方面,只有做有价值的新技术的积极学习者;在市场方面,充分利用并进一步发展率先者开辟的市场。

技术上的跟随有两种情况:

有时为了回避风险而故意在技术上跟随,或者信息方面的滞后自然形成的。

二:

研究开发的针对性

这是一种渐进性的创新行为,模仿创新不仅仅是对率先创新的反求,还包括对率先创新的完善和进一步的开发。

一般而言侧重于工艺的研发。

三:

资源投入的中间积聚性

率先创新为集中资源进行强势投入,只保留研发和销售部门,把生产制造环节转包与他人,(如手机的转包生产)而模仿创新由于省去了新产品的探索性开发和为市场开发的风险投入,集中力量在创新的中间环节,如产品设计工业制造,装备方面积聚大量资源,这是模仿创新的优势所在。

优势:

模仿创新产品的竞争力得益于模仿穿心产品的低成本和低风险,以及能跟好的满足市场的需要。

在许多产品领域,当今市场的领袖并非都是原来的创新者。

模仿创新可以回避研究开发的风险。

研发竞争的落后者得不到专利的保护,投入丧失;模仿者可以通过合理的价格购入技术使用权,集中攻关核心技术,改进工艺。

在生产方面,投入较多的资源,减少生产成本,在质量性能,价格比方面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即所谓的后发优势。

在市场方面,可以避免因产品的沉默期过长导致资金的无法收回引起的破产。

适当的滞后也可以避免市场开发需求和市场行为不确定性的风险。

市场的跟进者可以享用率先者对创新产品培育的外溢效应,另外,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使之在市场成熟后加以购买,这对模仿者的有利。

模仿创新的劣势:

模仿创新的劣势:

被动性

受技术壁垒(核心技术的封锁)和法律保护的壁垒的制约而影响实施的效果。

中国技术模仿的问题:

模仿创新与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于我国在创新资金投入方面的问题不能在短期内解决,因此在选择创新战略时应降低资金风险和提高资金使用率。

模仿创新的风险较小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技术发展普遍薄弱,人才缺乏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障碍。

如何发挥技术力量工作效率?

投入中游环节可以一定程度的缓解技术人才的不足。

模仿创新和技术扩散

模仿创新是技术扩散的有效方式。

在最直接的利益驱动下,新技术才会在不同的企业间传播并发挥作用。

模仿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模式

一国经济强大最终建立在技术自立的基础之上,对我国而言这是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

三:

合作创新

指不同的创新主体合作合作推动创新。

通常以合作伙伴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前提,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合作期限和合作规则,合作方在创新的全过程和某些环节共同投入、共同参与、成果共享、共担分险。

七: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弗里兹·哈伯: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德国化学家弗里兹-哈伯(FritzHaber,1868-1934)被成为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化学奖得主。

哈伯因发明可用于生产氨的固氮法而于191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哈伯的这项发明使化学肥料得以批量生产,从而使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

但是,在一战期间,这项新发明被纳粹德国用于制造炸药,哈伯也制造了第一次毒气袭击事件。

哈伯还参与了氰化氢毒气(ZyklonB)的研制,这种毒气被纳粹德国用在集中营里屠杀包括犹太人在内的数以百万计的人。

而哈伯自己也是一位犹太人。

因为研制化学武器,哈伯也受到广泛指责。

技术是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像这样随着科学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