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9982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docx

在市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继往开来跨越发展

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的新乌苏

——在庆祝乌苏撤县设市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张 岩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秋风送爽、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57周年华诞的喜庆时刻,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乌苏建市10周年。

在此,我代表中共乌苏市委、乌苏市人民政府,向前来参加庆祝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市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干警表示亲切的慰问!

向为乌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贡献的老一代开发建设者,向正在各条战线为推进乌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勤奋工作、团结奋斗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

向参加今天大会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老干部代表,向各族宗教人士、各行各业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乌苏建市10周年庆典活动是全市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也是全市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

1996年7月,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乌苏县,设立县级乌苏市,从此翻开了乌苏市历史上新的一页,各族人民走上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幸福大道。

10年来,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勤劳智慧的乌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在乌苏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绚丽多彩的篇章。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三番、人均生产总值翻两番半的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11亿元,比1995年增长2.1倍;人均GDP达到1.29万元,比1995年增加8473元,年均增长16.2%。

地方财政收入1.6亿元,比1995年增长3.2倍,年均增长15.5%。

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现代畜牧业稳步发展,占大农业的比重继续上升,园艺、瓜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不断扩大。

建成国家和自治区优质棉基地、粮食基地和畜牧业基地。

工业上已建成番茄、淀粉、棉纺等一批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了煤炭、电力、食品、建材等现代工业体系。

非公有制企业的竞争力逐步增强,传统服务业得到提升,现代服务业得到发展,服务业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一批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408元,比1995年的2144元增加3264元,年均递增9.7%;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1210元,比1995年的4386元增加6824元,年均递增9.8%。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1996年至2005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56亿元,其中2005年完成10.6亿元,比1995年的1.47亿元增加9.12亿元,年均增长21.8%。

水利、交通、能源、通信、市政等一批基础设施相继建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

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基本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继续深入,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的国民收入分配关系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的农村综合改革即将推进。

粮棉流通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市场形成价格机制已经形成。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步伐加快,落实了“三条保障线”政策,巩固扩大了“两个确保”,就业再就业取得成效。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房、财政、金融、教育及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稳步推进。

进一步完善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多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10年间引进资金24.67亿元。

改革开放给我市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大力推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536人,累计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107项。

坚持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

全面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城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38322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3%。

认真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改善,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进一步健全,全市拥有各类医疗机构24所,专业卫生技术人员721名,拥有床位480张。

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和97%。

各族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市、全国初级卫生达标县等殊荣。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我们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坚持不懈地做好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

坚持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扎实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不断巩固和发展团结、平等、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连续三届荣获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高度重视民主政治建设,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发挥了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力量,促进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有机统一。

扎实开展了“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和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积极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三五”、“四五”普法工作全面完成,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力度加大,为促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证。

——社会政治大局保持稳定。

我们认真贯彻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做好维护稳定的各项工作。

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和严重刑事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对“法轮功”邪教的斗争,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政治大局保持稳定。

乌苏设市的10年,是乌苏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务实苦干的10年,是乌苏发展史上流光溢彩、铸造辉煌的10年。

1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地委、行署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原历届县委、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几届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尤其是一些老领导、老同志,他们为乌苏奉献了青春和热血,见证了乌苏的沧桑巨变和发展历程。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乌苏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朋友们!

回顾乌苏设市10年的奋斗历程,令人难忘;十年创造的物质财富,为乌苏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年积累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经验,为我们建设新乌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发挥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这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

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探索符合乌苏实际的发展路子,这是我们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三,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推动乌苏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这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第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定不移地维护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五,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这是我们加快发展的根本前提。

第六,坚持以团结为主线,坚定不移地凝聚发展合力,这是我们加快发展的胜利法宝。

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

以上六条经验,体现了10年来我们在改革和建设伟大实践中的艰辛探索和创造活力。

认真总结、丰富和发展这些经验,必将指导和推动我们的各项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和方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同志们,朋友们!

“十一五”时期是实现乌苏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更好地造福乌苏各族人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8月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乌苏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描绘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吹响了开创“十一五”的进军号角,标志着我们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此步入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新时期。

发展无穷期,发展任重道远。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培植市级财源和建设和谐社会三大主题,以招商引资为着力点,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抢抓机遇,务实创新,把乌苏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在全疆有较强影响力的工业强市。

面对“十一五”艰巨而光荣的发展任务,我们惟有以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团结全市各族干部群众,万众一心,全力开创乌苏市的美好未来。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必须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上求突破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推进和深化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努力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产业化发展,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改造传统农业,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业产业层次和综合经济效益。

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和发展现代大农业的有利条件,重点抓好棉花、粮食、玉米、番茄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

力争到2010年使乌苏棉花的生产能力在不扩大现有种植面积的前提下,达到200万担以上,建成国家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

要发挥我市草场资源和大农业资源优势,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到2010年,牲畜出栏率达到80%以上,畜牧业收入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40%以上,使畜牧业真正成为乌苏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成为广大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

要充分发挥资源和地缘优势,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优化工业布局,建好工业园区,全力打造能够支撑区域经济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实现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历史性转变。

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0.4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工业化率达到35%以上。

要按照“支持上游、介入中游、发展下游”的思路,发展石化产业;按照“项目为主、基地配套、资源优先”的思路发展煤电化工及建材化工产业;按照“壮大产业群、延长产业链”的思路,发展棉花产业;按照“强龙头、建基地、连农户、闯市场”的思路,发展粮油及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按照“高科技含量、高技术装备、高附加值”的思路,发展机械加工及装备制造产业;按照“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口岸功能、服务大石化、大农业”的思路,发展现代物流业。

经济发展要有后劲、有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必须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要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快水利、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要按照“投产一批、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工作要求,全力抓好关系乌苏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

在水利建设方面,要以建设骨干水利工程为依托,以节水灌溉为重点,加快三大流域综合治理,通过重点河流开发、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建设,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建立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协调的水资源有效供给、环境保护和防洪抗旱减灾三大防护体系;在交通方面,以实现干线通畅和提高农村公路通达程度为重点,实施“通达计划”和“村村通工程”,提高现有县乡道路、乡村道路的密度和等级;在城市建设方面,要贯彻“规划高起点、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标准”的方针,按照“新城建设带动老城改造”的思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把资源开发过程的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乌苏。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必须在和谐社会建设上求突破要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着力点,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千方百计解决好就业再就业问题。

要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要继续办好抗震安居、扶贫开发、防病改水、农牧区合作医疗等事关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强化治本措施,坚定不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我市稳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维护稳定的各项重大决策,坚持标本兼治,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安定的大好局面。

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打击“三股势力”,坚决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进行的各种渗透破坏活动。

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必须在求真务实上求突破求真务实,是衡量干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

抓好落实,乌苏的事业发展就充满生机;不抓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

第三次党代会已绘就乌苏发展的蓝图,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集中上上下下的智慧,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付诸实践、见诸行动。

要紧密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坚持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

要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从实事抓起,从小事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见成效。

要善于抓住重点,突出重点,以重点突破之功,取推动全局之效。

全市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十分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和地位,十分珍惜自己的岗位,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做真抓实干的表率,以实实在在的作风,求得实实在在的发展,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对那些工作作风飘浮不实、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误导领导决策的干部,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严肃批评,严重的要果断予以调整。

要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用发展的成效来检验工作水平、考核干部工作实绩,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让能干事的有舞台,让不干事的有压力。

全市上下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埋头苦干的作风、自强不息的意志,争先恐后干事业,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

要动员广大干部群众,横向找位置,纵向定目标,把上上下下的智慧集中起来,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全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凝心聚力求发展,团结实干求发展的良好氛围。

各部门、各单位要抓住建市10周年的契机,把全市人民的思想真正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把全市人民的奋发有为精神引导到加快发展上来,把全市人民的干事创业热情集中到谋求突破上来。

加快乌苏发展,再创乌苏辉煌,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

谱写乌苏现代化建设的光辉篇章,是全市各级党组织的崇高责任,是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崇高责任,也是全市21万各族人民的崇高责任。

我们一定要以舍身忘我的精神,视事业为生命,以发展为己任,扎扎实实地干,勤勤恳恳地干,专心致志地干,以奋发有为的蓬勃朝气、开拓创新的昂扬锐气和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工作业绩。

同志们、朋友们!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回首过去,勤劳智慧的乌苏人民创造了令人振奋的成就;展望未来,乌苏新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

让我们在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团结和谐的干事氛围,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同心同德,务实创新,全力开启乌苏跨越发展新征程,为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的新乌苏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愿乌苏的明天更加美好!

祝愿全市人民幸福安康!

祝愿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努力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在中共乌苏市委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赛力克·巴勒夏提

同志们:

刚才,市委书记孙彦哲同志作了题为《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开创乌苏经济社会新局面》的重要讲话。

讲话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全面总结了“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尤其是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这对于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按照这一目标和思路,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全体党员干部职工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锐意创新,扎实工作,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就2005年经济工作完成情况和2006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讲几点意见。

一、开拓进取,奋力拼搏,2005年全市政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2005年,是我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的一年。

全市上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都取得了新的巨大的成绩,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2005年,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77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

一产9.82亿元,增长7.9%;二产10.15亿元,增长26.2%;三产7.79亿元,增长12.3%。

三次产业比为35.4∶36.6∶28。

预计实现本级财政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24%。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08元,比上年增加398元。

(一)农业和农村工作全面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

继续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切实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增长方式得到切实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逐步形成,农作物呈多元种植趋势,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特色种植业、特色畜牧业和二三产业不断加强,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

加快优质粮棉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全面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积极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广泛普及科学知识,营造有利于农村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

大力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0.2万吨,皮棉7.62万吨,番茄16.25万吨。

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突出抓好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牲畜疫病防治和品种改良等工作。

牲畜良种繁育工作成效显著,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重视并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五号病”等疫病的防控防治工作,防疫密度达到100%。

草原保护力度加大,完成草原灭蝗150万亩。

畜牧业主要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是近十年来增幅最大、增速最快的一年。

预计全市牲畜年末存栏达到84万头(只),同比增长3%。

畜牧业总产值达到2.55亿元,同比增长9.7%;畜牧业增加值1.53亿元,同比增长6.5%;农民人均来自畜牧业的收入达到1095元,比上年增加102元。

林业发展步伐加快,林业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逐步加强。

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不断深入,完成植树造林4746.4亩,“村村绿”工程植树8.89万株,完成乡村道路绿化8.48公里。

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强,着力改造中低产田,切实搞好土地整理。

累计完成投资7391.97万元,新修防渗渠道151.45公里、排水渠96.37公里、各类水工建筑物750座,打井53眼;新建堤防8.9公里;建成高新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新增、改善灌溉面积37.04万亩。

大湾输水干渠、大二泉水库除险加固和四棵树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等重点水利工程顺利实施。

农村改水防病新增入户2807户,累计完成入户10511户,5.26万人、7.36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二)新型工业化建设势头强劲,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发挥优势,重点推进,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战略决策,紧紧抓住自治区将我市纳入独克工业园区的历史机遇,重点围绕独山子百万吨乙烯和千万吨炼油项目,依托地缘、资源和交通优势,突出发展石化、棉花、煤炭、电力四大产业,积极构建新的工业化体系,工业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对全市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

预计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5.24亿元,增长29.5%,其中乡及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23亿元,增长25.6%。

工业技术改造加快,全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4项,完成投资1.9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5%。

年内开工并已完工投产项目6项,新开工正在实施的项目6项。

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全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天玉淀粉、海川乳业、中宇化工、北方新科等项目的实施,加快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了技术水平,填补了高新技术项目建设和石化项目建设的空白,为今后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园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规模逐步扩大。

投资2480.4万元完成园区一期规划区“五通一平”建设,供排水、供电、供热、程控电话网络全面建成,道路四通八达,功能日趋完善。

工业企业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地区重点监控13家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560万元,同比增长30%。

(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投资结构调整步伐日益加快

在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下,全市上下奋力拼搏,积极争取、引进和实施重大项目,奎赛高速公路、312国道乌苏段等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设完成。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达到10.58亿元,增长26.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9亿元,增长70.9%;房地产投资0.7亿元,增长42%。

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城乡规划与管理进一步加强,按照“科学性、全局性、前瞻性”要求,投资55万元重新修编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近期规划》及其《消防规划》等六个详规。

同时,编制了古尔图镇等5个镇的规划,完成了15个乡镇、56个村庄的规划修编工作。

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投工投劳330万元完成老乌伊公路(车管所前)、北京西路(朝阳路—乌伊公路)和乌鲁木齐路的换土工程。

投资1500万元完成北京东路、乌鲁木齐北路、南昌路、南京路和东工业区10.5公里的道路建设以及乌鲁木齐北路人行道改造工程。

农村道路建设迈出新步伐,总投资2200万元的西湖镇至头台乡等82.74公里乡村道路改造工程,已完成投资800万元,完成部分道路的油面铺设、路基路面和路基垫层工程。

投资1800万元,完成城市供水改扩建项目后续工程;投资1500万元,完成集中供热项目供热一级、二级管网的建设和改造工程,集中供热面积达90万平方米;投资2600万元完成7500户居民的天然气入户工程。

以争创自治区“园林城市”为契机,投资125.7万元,进一步加大了城市绿化建设。

水、电、气、热和邮电通讯等各项市政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市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秩序进一步规范。

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全面实施抗震安居工程,新建抗震安居房1932户、21.4万平方米,其中农牧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