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3980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xx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xx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xx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xx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x

《xx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xx水库初步设计报告.docx

xx水库初步设计报告

XX水库改建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

 

二OO七年一十二月

 

批准:

核定:

审查:

校核:

汇编:

参加编写人员:

附件:

1、工程概算表

2、附图

1综合说明

1.1概述

XX水库位于XX镇龙庙村和泉水村交界的元宝山下,距县城47km。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0.52km2,总库容52.2万m3;其中兴利库容42.38万m3,为多年调节水库。

设计灌溉5村面积1586亩,实际灌溉面积1500亩,是一座以农田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

(二)型水利工程。

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及放水设施组成。

1.1.1大坝

大坝坝型为均质土坝,坝轴线长188m,坝顶宽4m,最大坝高18.5m,坝基高程516.44m,坝顶高程534.94m。

该坝于1965年动工修建,1977年12月建成现有规模。

1.1.2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肩,为土质明渠,溢洪道长75m,堰顶净宽4m,堰顶距坝顶高2.79m,最大溢洪水深1.3m。

1.1.3放水设施

放水设施2处,分别位于大坝左右两岸,采用笋子筒取水,1977年建成,放水孔径0.1m,涵管总长165m,断面为0.6×0.45m,现基本运行。

1.2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大坝

(1)大坝坝顶沉陷,低于两坝肩0.1米左右;

(2)大坝左坝肩渗漏,最大年渗流量达0.2万m3;

(3)大坝上游坡未护坡,风浪冲刷严重,且凹凸不平,大坝下游坡正常水位至堆石体出现滑坡,堆石体明显变形,部分垮塌。

1.2.2溢洪道

(4)溢洪道为土质明渠,极不规则,水力条件差,泄洪能力严重不足。

1.3安全鉴定结论

XX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如下:

经过对XX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分析评价,大坝体渗漏量满足规范,大坝外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未满足规范,抗洪能力达到国家标准,根据部颁《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规定,该大坝安全类别为三类。

受XX民政府的委托,承担了XX水库枢纽病害整治工程的初步设计任务。

根据实际情况,整治工程主要由以下二项组成:

(1)大坝上下游坡及坝顶整治;

(2)溢洪道全面整治。

1.4枢纽工程整治的必要性

1.4.1XX水库枢纽工程整治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需要

XX水库是我县六十年代动工修建的小

(二)型水库。

受当时条件的局限,设计标准低,上坝土料控制不严,碾压不实等种种原因,工程存在严重缺陷。

建成投入运行后,左坝肩产生渗漏,年渗漏量达0.2万m3。

大坝上游坡冲刷严重,下游坡堆石体部分垮塌,溢洪道为土质明渠,不标准、泄洪能力严重不足,枢纽工程尚存在严重不安全隐患,为防患于未然,对XX水库实施全面整治是保证工程安全运行的需要。

1.4.2XX水库枢纽工程整治是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的需要

XX水库大坝左坝肩渗漏,经测定年渗漏水量达0.2万m3,渗漏危害大坝安全,对该库枢纽工程整治,渗漏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可更好地发挥水库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4.3XX水库枢纽工程整治是确保一方平安的需要

XX水库地理位置较高,大坝一旦发生险情出现溃坝失事,将威胁到下游5个村17个组,0.28万人、0.19万亩耕地、房屋0.36万m2,公路3条,输电线路1条,便民桥3座,直接经济损失0.22亿元,间接经济损失0.06亿元,后果不堪设想。

综上所述,对XX水库枢纽工程进行整治,有其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该项目不仅能带来巨大的减灾防洪效益,也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对项目的建设不但能确保一方平安,还能造福于下游群众,使有限的水资源进一步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因此,必须尽快彻底整治。

1.5水文

水库坝址以上主河道长0.53km,河床比降18.87‰,高程在500-586m之间。

XX水库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根据苍溪气象站统计资料分析,XX水库库区多年平均气温15.5℃,极端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6.5℃,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460mm。

该区域内降雨在年内分配不均(5-9月)约占全年降雨的70%。

实测最大风速21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m/s。

洪水复核标准:

设计洪水为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

本次设计洪水采用推理公式计算,计算结果为:

Q5%=14.5m3/S,Q0.5%=23.42m3/S。

经调洪演算:

设计洪水最大下泄流量Q5%=4.83m3/S,相应坝上设计洪水为532.97m,相应水库库容49.01万m3。

校核洪水最大下泄流量Q0.5%=8.7m3/S,相应坝上校核洪水位为533.36m,相应水库库容52.2万m3。

1.6工程地质

本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盆缘地带,属于川中低山与丘陵区,以浅、中切割剥蚀构造中低山地形为主。

区内地势北低南高,多为零碎的桌状山地类型,山脊海拔高程520-586m。

区内水系发育,沟谷纵横交错,呈树叶状分布,山体零碎,形态不一,沟谷断面为两坡较陡的“U”字谷,峡谷及箱形谷均少。

工程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内的川西褶皱与川中褶皱带交接部位。

构造形迹主要为孤形褶皱,短轴褶皱等,断裂少见,单个褶皱延伸几公里至数十公里,轴线平面上常弯曲,地层单斜产出,其产状为:

走向NW,倾向NE,倾角200-300,区内无大、中型断裂,滑坡等痕迹,区内相对稳定。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2001),XX水库坝址区地震动峰加速度为0.05g,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库岸斜坡自然坡度平缓,主要由少许第四系坡残积粉质粘土及粉砂质泥岩组成,植被分布一般,大多为耕地。

岩石完整较好,未见大的滑坡及崩塌,库内岩石岸坡稳定性良好。

本工程地质建议如下:

(1)对大坝下游堆石体垮塌部分进行恢复处理;

(2)对溢洪道进行全面整治。

1.7枢纽工程整治设计

(1)大坝:

坝顶整平,安砌路沿石。

内坡护坡,坡度一致,外坡翻挖回填至设计坡比,恢复垮塌堆石体,建排水沟渠;

(2)溢洪道:

对溢洪道进行整治,采用开敞式无闸宽顶堰,全长75m,堰口宽4m,陡槽宽3m,溢洪道边墙采用M7.5浆砌条石砌筑,底板C20砼浇筑。

1.8水土保持设计

根据项目区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土保持措施以工程措施(拦渣坝和排水沟渠)和植物措施(水保林为主,经济林为辅)相结合,形成较完整的防护体系。

1.8.1工程措施

(1)结合当地地形特点在水库左岸的山坡低洼处,建拦渣坝1处,堆放工程弃土弃渣。

(2)为避免大坝两岸坡面来水冲刷大坝,在大坝外坡设置纵向排水沟渠,使坡面、岸坡洪水顺畅排入下游。

1.8.2植物措施

在大坝下游、库区沿岸荒山、荒坡种植松树、柏树。

1.9环境保护设计

XX水库病害整治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因素及对策措施为:

(1)工程占地。

主要包括石料场占地和施工临时占地,不存在库区淹没占地。

对开采后的石料场地覆土后植树、种草、恢复植被。

工程完工后对临时用地中的非耕地还林、还草。

(2)施工。

施工期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工区附近水域环境、废水、废油、粉尘、澡声污染、人群健康几个方面。

①水域环境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区地面水水质良好,符合Ⅱ类水质标准。

不得从事开展可能污染库水的任何活动。

推广生态农业,以减少水面污染对水质的影响。

②施工区环境

a、废水、废油、粉尘、噪声污染的对策

施工期间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冲洗建材用水因工程量小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机具维修产生的废油尽量重复利用,对不能利用的作燃烧处理,开挖、拌和筛分、水泥仓库及车辆废气、采用水钻、飘洒水等;施工区噪声对人群聚集区较远,施工人员应加强劳动保护。

b、人群健康保护

施工期间因劳动强度高且生活设施简陋,应适当配置防暑降温等日常药品,保护工人健康。

c、水土流失。

本工程新增水土流失主要产生于工程整治期,主要表现为弃渣流失和破坏原地表植被等,其治理措施详见第六章。

1.10工程管理

本水库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

(二)型水库,根据《水利工程管理条例》及工程具体情况,水库管理人员全面负责水库的运行管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1名水库专职管理员。

管理人员根据水库工程建设规模及任务,制订水库调度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建立水库提灌供水管理制度、配备供水计量设施,落实汛期水库运行措施,制定防洪预案及落实防洪抢险队伍,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水库所有建筑物及工程设施均应按有关规范及规程要求,本着“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进行管理和维护,随时对水库枢纽建筑物进行巡查,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向主管部门及镇人民政府上报。

1.11施工组织设计

1.11.1施工条件

工程对外公路交通比较方便,公路直通水库大坝。

施工供电可由水库所在地龙庙村变压器架低电线解决。

施工用水可直接在水库内提取解决,生活用水由水库渗漏水解决。

主要材料可在XX城购买。

1.11.2主体工程施工

土石方工程开挖:

土方采用人工开挖,人力背运用于溢洪道回填,石方采用人工硬打,配合人工撬挖、检底。

砼:

采用胶轮架子车运料,0.4m3砼搅拌机拌制,平板振捣器捣实。

砌石工程:

石料场大坝右岸陡嘴岩一带,人工开采,载重汽车运输3-5km,人工抬运安砌。

1.11.3施工总进度

根据工程的投资、工程量及施工场地等因素,经与XX镇人民政府研究,工程施工总工期定为12个月。

1.12工程投资概算

本工程投资概算按以下文件及依据编制:

1、四川省水利电力厅川水建管[1998]379号文颁发《四川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2、建筑工程单价编制采用四川省水电厅川水发[1997]495号文颁发《四川省重庆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

3、机械台班费采用《四川省重庆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定额》。

4、安装工程采用四川省水电厅转发水利部水建[1993]63号文颁发《(中小型)四川省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

5、采用预算定额编制概算单价时,定额扩大3%。

本工程初设概算静态总投资为40.55万元。

1.13经济评价

1.13.1投资概算

XX水库枢纽病害整治工程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农业增收和人民生活财产安全的社会工程,工程整治后,将产生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工程总投资40.55万元。

1.13.2工程效益及经济评价

工程整治后,灌区总产粮食和经济作物21.21万kg,总增产值38.12万元,增产效益按水利系数分摊后,主要产品效益为15.08万元。

水产养殖收益3.0万元,合计效益18.08万元。

根据国民经济评价,经济净现值:

is=12%时,为59.67万元,is=7%时为127.29万元,远大于零。

经济内部收益率为26%,效益费用比is=12%时为1.85,is=7%为2.54,满足规范要求。

因此,本工程在经济上合理、财务上可行,应尽快动工整治,以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4招投标初步方案

本工程招标范围为大坝内外坡整治及溢洪道整治项目。

本工程招标工作由XX镇人民政府招标领导小组负责。

工程拟采用比选招标。

根据工期要求及参照同类工程实际,该工程发包数量为1个(建筑工程)。

该工程整治为一个标段。

施工企业资质等级为三级以上(含三级)从事过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安企业。

招标工作计划委托中介机构招标。

根据该工程的规模、难易程度,拟采用如下招标工作计划草案:

编制招标文件(包括工程情况简介、投标须知、投标书格式及其附件、工程量报价表及其附表、材料供应、合同格式及合同主要条款、图纸资料和设计说明、投标规范、验收规范等);

成立评标委员会,对评标原则及要求作出规定;

开标、评标、决标;签定合同。

XX水库枢纽工程特性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河流特性

 

 

 

1

坝址以上流域面积

km2

0.52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