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7449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x

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21.5

注意事项: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小题。

以“君子”为中国理想道德人格的典型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今天人们仍将“君子”作为人格美的典范。

在孔子之先,君子主要指统治者,自孔子后才成为主要以道德为标志的理想人格。

很多论著中都有这样的解释:

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论语》中,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

君子内心的人格修养来自不断地学习和思考。

学习和思考是君子实现其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的前提和基础。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拥有洞穿宇宙人生的犀利眼光与广阔视野。

孔子重视学习儒家典籍,强调在政治实践中贯彻礼乐教化的原则,以实现儒家的社会理想。

子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这表明,《诗》在孔子时期是君子修身的重要项目。

正是通过学《诗》,君子才更具有人生美学意义上的价值——仁义,知礼。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是精神化的人,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而是一种崇高的道德感,其核心就是仁义。

仁者,爱人;义者,宜也。

但很多时候,人总要面临仁义与利益的选择。

《里仁》篇对此表达了明确的看法: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也就是说: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知礼,以礼来处理人与自身、他人、社会的关系。

《论语》中以君子衣食住用等方面的礼节来表明君子好礼的品质。

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

在周礼几近消亡时,孔子的弟子问他是否可以结束一些祭祀仪式了,孔子表现得十分不舍。

他难以割舍的不是礼的具体形式,而是礼所包含的精神导向作用。

这不仅是对长幼有序、尊卑有法的留恋,更是对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的不舍。

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君子”形象所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一直是几千年来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

君子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是理想形象:

博学多识,仁义知礼,德行高尚;有治国安邦之能;处下位不馁,居上位不骄。

在道德和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的人格魅力始终令人神往。

当今时代,作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一代人,我们仍然向往君子式的人生。

(摘编自杜晓丹《论语》中君子的人格之美》)

1.下列关于“君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往今来都有把“君子”作为理想的道德人格典型的传统;即使在今天人们依然把它作为人格美的典范。

B.虽然“君子”曾经是指统治者,但根据诸多论著的解释可知,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指拥有高尚道德和理想人格的人。

C.“君子”要想实现自己的人格理想,成为人格典范,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借以提升内心的人格修养。

D.《论语》中的“君子”,不仅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而且有着极好的行为准则,故他们有着几近完美的人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在孔子时期,《诗》是君子修身的重要内容。

体现君子人生美学意义上价值的仁义和知礼,正是通过学《诗》获得的。

B.君子知礼好礼。

日常生活中对祭祀礼仪的推崇与尊重最能表现君子好礼的品质。

C.只学习而不思考或者只思考而不学习都是不可取的,唯有二者结合,才能拥有自立于世的能力和洞穿宇宙人生的眼光与视野。

D.君子和小人对待“义利”的态度明显不同,君子追求的是一种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感,他们从不考虑物质和名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一些祭祀仪式的去留问题上,孔子并非难以割舍具体的形式,而是留恋长幼有序、尊卑有法,更不舍礼制下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B.无论在道德上还是行为上,君子由内而外地不断散发着人格魅力。

在当今时代,君子式的人生仍然让有知识、有理想的人为之神往。

C.几千年来,“君子”形象承载的人生美学价值始终是中国人所追求的人格美的典范,这与君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关。

D.富与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就不去享受,这是儒家在处理仁义与利益之间的矛盾时持有的鲜明态度。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故乡的桥

李树平

我走过许多的桥。

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古老典雅,扬州五亭桥秀丽俊逸,武汉、南京长江大桥雄伟壮观……然而,时时萦绕我心中的却是故乡的那座石拱桥。

这是一座古老的桥,横架在古运河上,一头连着城市马路,一头通向广阔的田野水乡。

也许是设计师一脉相承,这座古桥与赵州桥十分相似,高高的桥背,弯弯的桥身。

桥洞边的石缝里,横逸出青草树枝,随风摇曳,仿佛一位历经沧桑变幻的老人捋着长长的胡须,向人诉说着悠悠岁月。

我不知它究竟造于何时,只知道我们村上和别的村上的人进城,都必定要经过它,登上它那高高的脊背,又总要扶着那石栏杆歇一歇脚,喘一口气,看一看远处的帆影,听一听艄公的号子声……

我是经常随爷爷走过这座古桥的。

一副挑担,吱呀吱呀;一条悠长的长满巴根草的泥土路。

一个少年赤着脚跟在挑担老人的身后,不时轻快地雀跃,不时俯身采摘着青草野花。

这就是儿时的我和爷爷。

“要进城了。

洗洗脚吧!

”爷爷放下担子。

桥下的水分外清凉,我坐在码头的石块上,把脚荡进水中,让人凉得直缩。

洗罢,总是用脚使劲踢洒几下,再往裤管上擦擦,湿漉漉的脚穿上了干净的布袜布鞋。

爷爷说:

“这桥原来名叫‘政成桥’,还是宋朝时大侠白玉堂来这里的时候,给改名叫‘白家桥’,说是只要过桥人说‘这是白家桥’,就给免费吃一碗大肉面。

从此,‘白家桥’就叫开了”……爷爷的故事又给这座古老的石桥增添了几分神秘,我侧身听着,爷爷本就苍浑的嗓音和着桥下哗哗水声一起在桥洞里久久回荡。

远处传来了悠扬的钟声,爷爷说这是城里天宁寺敲响的晨钟。

这时,从弯弯的桥洞里看去,那是一抹被阳光映红的霞,宽阔的水面上闪耀着粼粼波光。

渐渐,河光波影,蓝幽幽地亮起来。

一晃多少年过去,我早已跨过这座古桥,到外地读书,以后又在外地工作成家。

自爷爷去世后,我常常想起故乡的桥。

那是一个秋雨霏霏的早晨,我回故乡。

一下汽车,当我以急切的目光搜寻到古桥身影的时候,却发现桥的四周挤着许多人,而且,大都显出一种异样的神情。

我急步向前,一位工人模样的老汉挡住我,低声对我说:

“要炸桥呢,请绕行吧!

“炸桥!

”我的心一紧。

停住脚步,凝望那茫茫秋雨中的古桥,我不由想起家乡那默默耕耘在农田里的老黄牛,也想起在农田里滚爬了一辈子、因辛勤劳作累弯了腰的我爷爷。

我多想最后看一看古桥那苍老的身影,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了我的眼眶!

草青草黄,又一番春秋转过。

一年后的春天,我再回故乡。

古桥的原址上,一座气势宏伟、蔚为壮观的立体交叉桥矗立眼前!

我疾步登上这座宽阔的大桥,却在记忆的深处仍执着地搜寻着古桥和古桥四周原有的印记和模样。

近处,再也不见了那让我儿时洗脚的石板码头,再也不见了那条弯弯曲曲、曲曲弯弯通向远方的泥土路。

远处,再也不见了河边那葱绿色的芦苇和大片的桑树林,再也不见了那黄灿灿撩人心脾的油菜花和紫红色如火如荼的草花。

城市早已突破了原来那古有的城乡界线,马路、厂房和居民新村早已伸向桥的另一边,而且还在不断地延伸。

只有桥下那不舍昼夜的古运河水,依然那样不停地向东方默默流淌、流淌……(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古老的名桥、现代化大桥写起,再顺势写到故乡的桥,用笔自然而亲切。

B.文中最后一段反复出现“再也不见了……”,强化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古桥不在之后内心的痛苦以及对城市化的谴责。

C.文中插入祖父对于古桥名字演变的民间传说的叙述,既丰富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的记叙,又使古桥增添了历史趣味与神秘感。

D.文末写桥下的古运河水依然不停地流淌,充满了丰富的象征意蕴:

历史永远奔流向前,我们固然怀念过去,但未来终究势不可挡,需要我们去开创。

5.“但随着‘轰’的一声,我却闭上了双眼,泪水竟溢出了我的眼眶!

”作者为什么会热泪盈眶?

请结合原文分析。

(6分)

6.在作者的笔下,故乡古老的石桥最终被气势宏伟的立交桥替代,这样的构思有何妙处?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二、古诗文阅读(48分)

(一)课内文言基础知识(15分)

7.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3分)()

A.兽之走圹(guǎng)也巨缁(zī)谨庠(xiáng)序之教

B.长沮桀溺耦(ǒu)而耕皋陶(yáo)辁(quán)才讽说之徒

C.凿户牖(yǒu)以为室夫子哂(xǐ)之荷(hè)蓧丈人

D.慎而无礼则葸(sī)子哭之恸(tòng)泠(líng)然善也

8.下列各项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是鲁孔丘与诲女知之乎

B.君子一言以为知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C.道之斯行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

D.而谁以易之由水之就下

9.以下各项加点字词词类活用不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必先苦其心志因物而多之

B.强大处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商之所短也

C.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风乎舞雩小人之过也必文

D.仁者安仁不远千里而来乐其有麋鹿鱼鳖

10.以下各项加点字词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3分)()

A.子路问成人可以为师矣

B.君子学道则爱人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C.子路从而后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D.所仰望而终身也得志与民由之

11.选出下列句式的性质与例句“富哉言乎”相同的一项(3分)()

A.不吾知也B.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C.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D.贤哉,回也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

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

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

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

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

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

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

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人或传其书至秦。

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

“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李斯曰:

“此韩非之所著书也。

”秦因急攻韩。

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

秦王悦之,未信用。

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

“韩非,韩之诸公子也。

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

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

”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

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12.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疾:

痛恨

B.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害:

加害

C.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恨:

遗憾

D.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遗:

遗留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

B.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

C.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

D.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

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

B.韩非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佞之臣所容,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最终著书。

C.李斯、姚贾与韩非师出同门,但由于韩非比他们强,因此他们建议秦王依法处死韩非。

D.秦王内心对韩非还是很喜爱的,所以在将其关入牢狱后又感到后悔,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韩非已经死了。

15.请将以下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

(3分)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分)

(3)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16—17题。

题朱庆馀①所居

贾岛②

天寒吟竟晓,古屋瓦生松。

寄信船一只,隔乡山万重。

树来沙岸鸟,窗度雪楼钟。

每忆江中屿,更看城上峰。

注:

①朱庆馀,曾有“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句,得张籍引荐,考取进士。

②贾岛,唐河北道幽州范阳人。

文宗时被排挤,贬长江主簿。

1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岛在朱庆馀居所题诗,主要是希望自己能引起当权者的关注,得到引荐与重用。

B.首联描写朱庆馀居所,“古屋瓦生松”一句形象地描画出一幅冬晨老屋图景。

C.颔联以一只寄信之船入笔,写诗人羁旅在外的愁苦,表达对遥远家乡的思念。

D.尾联刻画了一个遥看城外山峰,怅然回忆的人物形象,表现出难以言状的感叹。

17.本诗颈联“树来沙岸鸟,窗度雪楼钟”一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

“,则远怨矣!

(2),思而不学则殆。

(3)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4),,行天下之大道。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9—21题。

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

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

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

此联内容很好,有_____之妙。

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_____。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     ),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

内容是:

“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

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

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差强人意B.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妙笔生花心满意足

C.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妙笔生花差强人意D.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心满意足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B.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C.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D.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22.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语体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明天下午期末考试完了,学生们先回教室,把自己的物品收拾好,然后打扫好教室卫生,在班主任部署了相关事宜后放暑假。

请注意休假安全!

①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23.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种说法区别在哪?

(4分)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

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答案2021.5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9分)

1.D(强加因果。

原文表述为“君子是有着几乎完美人格的人,他们有着极高的内心修养,极好的行为准则”,此句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D(说法绝对。

从文中“他追求的不是物质和名利”可知,“君子从不考虑物质和名利”说法绝对。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3.C(曲解文意。

由原文“无论君子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可知,“君子”形象与君子所扮演的角色无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推断的能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4.B (“对城市化的谴责”属于无中生有。

从文中来看,“再也不见了……”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于古桥不在之后的伤心,并没有体现对城市化的谴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5. ①古桥承载了作者童年的快乐时光和与祖父的美好回忆,而今古桥消失,作者内心无比伤心与不舍。

②古桥是故乡历史文化的浓缩,是作者乡愁的寄托,作者不愿看到古桥被炸掉,但却挡不住城市前行的步伐,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答对一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语句理解的能力。

6. ①紧扣题目,石桥被立交桥替代,城乡界限被打破,围绕桥的变迁写出了城市化进程中故乡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②石桥被立交桥取代,让作者伤心之余更能引发读者对于新旧更替与社会发展的反思,引发我们对于未来的思考,主题更为深刻。

(答对一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品主题的能力。

二、古诗文阅读(48分)(考查《先秦诸子选读》文言基础知识)

(一)课内文言基础知识(15分)

7.B(A项中的“兽之走圹也”的“圹”,C项中“哂之”的“哂”,D项中的的“慎而无礼则葸”的“葸”,读音错误。

本题考查《先秦诸子选读》字音字形。

8.C(A项“与”通“欤”,“女”通“汝”;B项“知”通“智”,“乡”通“向”;C项“道”通“导”;D项“而”通“尔”,“由”通“犹”。

本题考查《先秦诸子选读》通假字。

9.B(A项都为使动用法,B项前一个是形容词作名词,后两个都是形容词作动词,C项都为名词作动词,D项都为意动用法。

本题考查《先秦诸子选读》词类活用。

10.D(“然后”不是古今异义词,其他都为古今异义词。

本题考查《先秦诸子选读》古今异义。

11.D(D项和例句都是主谓倒装句,A为宾语前置,B为介短后置,C为判断句)

本题考查《先秦诸子选读》特殊句式。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8分)

12.B(害:

嫉妒)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3.A(略)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14.C(文中并没有说姚贾和韩非同出师门。

本题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15.

(1)现在大王想要吞并各国,韩非到头来还是要帮助韩国而不帮助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啊。

(并:

吞并,为:

帮助,此:

这。

(2)吃着粗粮喝着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乐趣也就在这之间了。

(饭:

吃,曲:

使……弯曲,而:

表修饰,不译。

(3)齐国有个人和妻妾一起生活,他们的丈夫每次外出,就一定吃饱喝足后才返家。

(良人:

丈夫,餍:

吃饱,反:

通“返”。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能力。

参考译文:

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

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

他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

韩非有口吃的缺陷,不善于讲话,却擅长于著书立说。

他和李斯都是荀卿的学生,李斯自认为学识比不上韩非。

韩非看到韩国渐渐衰弱下去,屡次上书规劝韩王,但韩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当时韩非痛恨治理国家不致力于修明法制,不能凭借君王掌握的权势用来驾驭臣子,不能富国强兵寻求任用是贤能之士,反而任用夸夸其谈、对国家有害的文学游说之士,并且让他们的地位高于讲求功利实效的人。

他认为儒家用经典文献扰乱国家法度,而游侠凭借着武力违犯国家禁令。

国家太平时,君主就宠信那些徒有虚名假誉的人,形势危急时,就使用那些披甲戴盔的武士。

现在国家供养的人并不是所要用的,而所要用的人又不是所供养的。

他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枉之臣所容,他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所以写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著作。

有人把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

秦王见到《孤愤》、《五蠹》这些书,说:

“唉呀,我要见到这个人并且能和他交往,就是死也不算遗憾了。

”李斯说:

“这是韩非撰写的书。

”秦王因此立即攻打韩国。

起初韩王不重用韩非,等到情势吃紧,才派遣韩非出使秦国。

秦王很喜欢他,还没被信用。

李斯、姚贾嫉妒他,在秦王面前诋毁他说:

“韩非,是韩国贵族子弟。

现在大王要吞并各国,韩非到头来还是要帮助韩国而不帮助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啊。

如今大王不任用他,在秦国留的时间长了,再放他回去,这是给自己留下的祸根啊。

不如给他加个罪名,依法处死他。

”秦王认为他说的对,就下令司法官吏给韩非定罪。

李斯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叫他自杀。

韩非想要当面向秦王陈述是非,又不能见到。

后来秦王后悔了,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韩非已经死了。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16.A(“希望自己能引起当权者的关注,得到引荐与重用”错,本诗的情感更多的是被贬谪而客居他乡的孤独和浓浓的乡思。

思及朱庆馀的故事,只是将朱在张籍引荐下考取功名和自己遭到贬谪进行对比,更加体现了自己的不得志和客居之孤独。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能力。

17.①诗人选取了冬树、飞鸟、沙岸、雪窗、钟楼等凄冷意象,运用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鸟儿飞来,停在沙岸的树上,雪花从钟楼的窗口飞落进来的寒冬雪景图。

②运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触景生情),委婉表达出诗人凄凉、落寞、孤独之情。

(每点3分,意思即可。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句的能力。

(四)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

(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2)学而不思则罔

(3)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4)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本题考查对课内古诗文的识记能力。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19.B(本题要按逻辑顺序来排序,“回味之无穷”是表达效果,一般要排在最后,排除ACD。

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运用的能力。

20.C(第一处,雕梁画栋:

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