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6841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docx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

theIntroductionofMaoZedongThought、Dengxiaoping’sIdeologyand“ThreeRepresents”ImportantThought

课程类别:

校级公共必修课课程编号:

3001101005、3001101006

课程归属单位单位:

贵州大学马列主义教学部

制定时间:

2012年12月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一)课程的基本类型、基本属性和主要任务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颁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5号文件明确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规定为一门必修课。

 

通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最显著最集中的体现。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实质,帮助他们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理解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三)适用专业与学时数

适用专业:

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大学生,本课程作为校级公共必修课,适用于全校所有专业。

学时数:

全学期共10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72学时。

实践教学36学时。

(四)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几门课程一起,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

这些课程的共同任务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这门课程在这些课程中起着理论和实际联系的桥梁作用,对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五)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选用教材: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7年2月。

主要参考书:

1、《毛泽东选集》

2、《邓小平文选》

3、《江泽民文选》

4、胡锦涛的著作

5、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6、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7、《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

9、《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

1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1、胡锦涛:

《中共十七大报告》

(六)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主要的教学方法是理论讲授、课堂讨论等,需要多媒体教室辅助教学。

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基本内涵及其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指导作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实践基础、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准确的认识。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科学发展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和发展

(2)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3)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

难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准确的认识。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历史进程(1学时)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1学时)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三节邓小平理论(1学时)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学时)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五节科学发展观(1学时)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所在。

要求在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含义的基础上,把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发展及基本内容与重要意义,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懂得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意义。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思想路线2、实事求是3、解放思想4、与时俱进5、精髓6、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7、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8、坚持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理论精髓、与时俱进和理论创新。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1学时)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2学时)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意义

第三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1学时)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3、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新民主主义革命2、官僚资本3、工农武装割据4、农村包围城市5、统一战线6、又联合又斗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的内容、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历史关联。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1学时)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学时)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2学时)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

通过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经验的科学分析,解决完全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错误认识。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国家资本主义3、和平赎买4、“四马分肥”

5、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6、农业合作化理论7、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理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具备了哪些条件、如何正确评价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当年的社会主义改造与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关联。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学时)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

第二节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2学时)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学时)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通过本章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明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帮助学生理解: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它同通常说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或本质特征有什么区别?

什么样的理论和实践的背景要求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这个理论怎样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为什么说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2、社会主义的本质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2学时)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2学时)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特点和重要意义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学时)

1、发展才是硬道理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3、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了解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制定的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步骤;理解21世纪头20年,是我们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这一阶段的任务。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长期性,从而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2、基本路线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的范围内长期存在4、基本纲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5、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6、“小康”含义的演化7、“总体小康”。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2学时)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2学时)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2学时)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改革开放有一个比较准确和清晰的初步认识和基本了解。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即什么是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性质、意义,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辩证关系;掌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对外开放则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明确在改革开放中,必须用“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根本判断标准。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独立自主3、对外开放4、经济全球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三个有利于”标准、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二节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3、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要特征。

明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公有制的含义及其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认识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必要性。

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明确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理解为什么让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认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和内容。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市场经济2、公有制经济3、按劳分配4、社会保障5、新型工业化道路

6、“三农”问题7、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确立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8、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9、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0、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学时)

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2、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2学时)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2、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3、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2学时)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学时)

1、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

4、统筹区域发展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6、积极扩大就业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通过本章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政治保证。

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体、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政党制度及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制度的国家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为了搞好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改革政治体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民主2、人民民主专政3、无产阶级专政,又称“工人阶级专政”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三三制”6、“三权分立”7、多党制8、政治文明9、“法制”与法治10、资产阶级自由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我国为何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2学时)

1、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第二节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学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第三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2学时)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关系;正确认识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主要内容;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及其政策。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文化2、文明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先进文化5、和谐文化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民族精神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9、以德治国10、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难点是文化、精神文明、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建设和谐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1学时)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学时)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三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学时)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2、发展教育和科学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和重要意义,了解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针政策。

(二)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1、乌托邦2、“儒家”大同思想3、西方福利国家论4、社会活力5、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6、基本公共服务7、和谐文化8、加强社会管理

9、促进五个方面关系的和谐10、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社会”的含义、“和谐”的科学内涵、“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理解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四)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要求

第一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学时)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2学时)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教学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点与基本要求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