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1秋《社会语言学》思考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606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语11秋《社会语言学》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语11秋《社会语言学》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语11秋《社会语言学》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语11秋《社会语言学》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语11秋《社会语言学》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语11秋《社会语言学》思考题.docx

《北语11秋《社会语言学》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语11秋《社会语言学》思考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语11秋《社会语言学》思考题.docx

北语11秋《社会语言学》思考题

1、陈建民、陈章太(1988)对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和西方学者对社会语言学的定义的主要差别在哪里?

(请参考教材中给出的不同定义自己思考,不要参考教材上给出的总结,因为那个总结并不恰当)

2、宏观社会语言学和微观社会语言学的区别是什么?

3、社会语言学兴起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各自有哪些?

4、言语交际双方的社会身份和言语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分别是指什么?

请举例说明。

5、导致语言变异发生的原因可分成哪几个类别?

社会语言学所研究的是哪类原因?

6、语言变异一般在语言的那些层面上发生?

举例说明。

7、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语的各个方言和汉语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8、语言变体一般分成哪几个类别?

9、为什么说一个人可以同时属于多个语言社团?

10、造成语言上的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1、“女国音”是什么现象?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2、教材种提到英语中女性用反意问句和虚拟语气句较男性为多,以示对听话者的恭敬、礼貌与言谈中所具有的正式色彩。

使用不规范的语法句式,男性远多于女性。

女子一般谨慎小心,非常注意语法规则。

而男子则不那么循规蹈矩。

请思考为什么作者没有举汉语的例子?

是不是说汉语的男性和女性的语言上没有明显的语法差别?

13、性别歧视在汉语中的表现有哪些?

请举例说明。

14、语言的年龄变异主要表现在语言的那个几个层面上?

请举例说明?

15、语言年龄变异的成因主要有哪些?

16、行话的来源有哪些?

行话的功能有哪些?

17、语言相对论(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两层含义是什么?

举出一些支持该假说的例子。

18、黑人英语和白人英语之间的差别是不是天生的?

19、什么是克里奥尔英语"(CreoleEnglish)?

20、常见的语言偏见行为有哪些?

语言偏见的实质是什么?

21、举例说明语音借用,比如北京话。

22、举例说明汉语中的词汇借用现象。

23、日语中的吴音、汉音、唐音属于哪种借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

24、汉语“他、她、它”的分工是怎么产生的?

这是语言现象还是文字现象?

25、举例说明强势语言在语言接触中对弱势语言的影响(从语言借用的角度思考)。

26、举例说明五四运动以后汉语从日语借词的情况。

27、英语中的brandy、humor和coffe借入汉语后经历的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28、尼龙、啤酒、可口可乐、蜜月、白金汉宫、B超等都是借入汉语的词汇,它们的借入方式有什么不同?

29、列举一些从汉语输出到外语中的词汇。

30、混合语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它有四种发展阶段,分别是什么?

31、“洋径浜”是什么语言现象?

32、皮钦语有哪些主要特点?

有哪两种发展前途?

33、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的最重要区别是什么?

34、四川雅江县的倒话是汉语和藏语的混合语,它有什么特点?

35、土生葡语有哪些特点?

36、“德国人吼,英国人哭,法国人唱,意大利人演喜剧,西班牙人才说话”、“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常州人说话”等说法反映的是什么社会语言现象?

37、“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忘祖宗声”反映的是什么社会语言学现象?

38、分别列举从原始汉藏语和原始印欧语分化出来的语言。

39、确定亲属语言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40、中国五四运动前的文言和白话在知识分子中并行使用,算不算双语现象?

41、什么是社会双语和个人双语?

42、双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3、中国内地有哪些主要双语状况?

44、“今天天气notbad,Areyou中国人?

下课啦,seeyounextweek、我要去超市,bytheway,你需要买什么吗?

”是什么社会语言学现象?

46、语码转换和语言借用是否有类似之处?

47、1919年法国巴黎和会,在谈到中国东北三省割让给日本问题时,中国外交大使在大会发言声明中国政府立场时,

一反惯用的工作语言——英语,使用了本民族的语言汉语,使与会者大为震惊,并对中国刮目相看。

这个现象如何在社会语言学中加以分析?

48、一位说英语人士与一位使用双语的政府部门接待人员之间的一段面对面的谈话:

Man:

CouldyoutellmewheretheFrenchtestis?

Receptionist(用法语):

Pardon?

Man:

CouldyoutellmewheretheFrenchtestis?

Receptionist:

Enfrancais?

(=InFrench)

Man:

IhavetherighttobeaddressedinEnglishbythegovernmentofQuebecaccordingtoBill101.(1977年魁北克省政府颁布BILL101,英语在魁北克的官方地位被废除,法语成位魁北克的唯一官方语言)

Receptionist(对第三者):

Qu'est-cequ'ildit?

(=What’shesaying)

上述的语言现象的社会语言学分析是什么?

会话双方使用不同语言的目的是什么?

49、用格莱斯的交际原则理论分析下面的对话。

A:

我忘了帮你买书了。

  B:

你老兄记性可够好的。

50、一个小女孩儿不知道妈妈的胸罩该怎么说,就管它叫“鼓包奶衣”。

请分析小女孩的语言行为特点。

51、1918年胡适发表了著名的《建设的文学革命》一文,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口号。

请问胡适的口号有什么样的社会语言学意义?

53、简述网络语言产生的四种原因。

54、简述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三个步骤。

1、陈建民、陈章太(1988)对社会语言学的定义和西方学者对社会语言学的定义的主要差别在哪里?

(请参考教材中给出的不同定义自己思考,不要参考教材上给出的总结,因为那个总结并不恰当)

陈建民和陈章太(1988)提出中国社会语言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他们认为,中国有丰富的语言宝库,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有悠久的传统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语言学表现在高度重视自己的语言发展变化以及与之有关的社会历史和传统文化,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共变、语言与文化共存的一门应用学科。

西方学者认为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变异及社会文化现象、社会生活现象的一门学科。

2、宏观社会语言学和微观社会语言学的区别是什么?

宏观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带全局性的、整体性的问题,如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关系等。

微观社会语言学,研究个人的、局部的问题,如不同的社会因素造成个人语言变异。

3、社会语言学兴起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各自有哪些?

外部原因一:

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许多亚非国家相继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

这些国家曾长期采用殖民统治者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

独立以后,它们都面临着选择一种交际共同语、实施民族语言规范化、确定语言教育方针等实际问题。

如印度。

  外部原因二:

其次,在欧洲和北美,移民和其他历史原因所带来的双语、多语混杂现象一直困扰着执政者。

如加拿大。

  外部原因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物质条件。

录音设备、语音分析设备等。

计算机、MD、录音笔的出现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条件。

内部原因:

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自形成以来,重心和着眼点始终是语言系统本身。

把与语言使用者相关的各种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几乎完全排除在外。

瑞士索绪尔(FerdinanddeSaussure):

语言学唯一的和真正的对象是被研究的语言本身。

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选择了语言而放弃言语;区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选了内部而放弃了外部;区分历时和共时,选择了共时而放弃了历时。

20世纪60年代以后,乔姆斯基(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成为统治语言学界的主流学派。

乔姆斯基强调语言的共性和普遍性。

社会语言学家认为,研究语言的共性是必要的,但是强调语言的共性并不应当排斥研究语言中的差别和变异,因为没有一个语言是没有差别的,语言的共性研究和差异的研究应当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4、言语交际双方的社会身份和言语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分别是指什么?

请举例说明。

言语交际双方的社会身份,如夫妻关系、父子关系、上下级关系等。

言语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如礼拜、课堂、会场、家居闲谈等。

5、导致语言变异发生的原因可分成哪几个类别?

社会语言学所研究的是哪类原因?

导致语言变异产生原因主要是由语言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

社会语言学要研究的语言变异,一般是指在社会因素影响下而产生的变异。

社会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阶级、民族、行业等等和人有关的因素。

6、语言变异一般在语言的那些层面上发生?

举例说明。

(1)语音变异

  北京话中按顺序数数有两种,一种比较正式: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

另一种比较随便:

一呃、俩、仨、四呃、五呃……"

  "两个、三个"中的"个"分别和"两"、"三"结合成俩、仨;一、四、五、六……五十后面的ge在随便说法中变成了"呃"(e)。

  "个"、"呃"及结合形式"俩、仨"就是一种语音变异。

  变异条件:

正式-随便;或者年轻人-老人

  

(2)词汇变异

  北京话中第二人称有"你"和"您"两个。

"你"是一般的指称,"您"是尊称。

  变异条件:

一般指称还是尊称

  (3)语法变异

  他结婚了吗?

     →结婚了吗,他?

  咱们从明天开始上课。

     →咱们开始上课,从明天。

  变异条件:

书面语体还是口语体

7、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语的各个方言和汉语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联系

  地域方言,通过田野调查,描写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研究不同的语言形式在地理上的分布情况及历史演变情况。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语言学也是一种方言学,因为它研究的也是一种方言,只不过不是地域方言,而是社会方言。

  2差别

  

(1)社会语言学不但研究语言的社会变体,而且将语言的社会变体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

  

(2)社会语言学使用共时的研究方法,重点在于描写现状并探求一定的规则。

而方言学除了描写以外,还探求方言的历史变化。

  (3)选取调查对象时,社会语言学不局限于少数的典型的人,而一般采用抽样的方法,使用概率统计方法。

8、语言变体一般分成哪几个类别?

语言变体整体上可以分为地域变体、社会变体和功能变体三类。

 地域变体:

语言的地域变体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方言。

如一般把汉语分为七个方言区:

北方话(方言学界一般称官话)、吴语、湘语、粤语、赣语、闽语、客家话。

 社会变体:

有些语言变异跟说话人的社会身份(年龄、性别、社会阶层等)有关,这些语言变体可以称为语言的社会变体。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发现,与语言变异最明显相关的社会因素是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民族和种族。

可以分别称为性别变体、年龄变体、阶层变体、民族(或种族)变体等。

 功能变体:

跟语言使用的场合有关的变体称为功能变体。

语言的功能变体包涵两个概念:

语域和语体。

9、为什么说一个人可以同时属于多个语言社团?

一个人可以同时属于多个语言社团。

如一个香港人,他属于汉语这个大的语言社团,也属于粤语这个社团,更属于香港粤语这一社团,如果他是中学生,他还属于学生腔语言社团,如果他是黑社会老大,他肯定会说黑话。

10、造成语言上的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在语言交流中,性别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可变因素,语言上的性别差异普遍存在。

其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男女各自具有不同的社会心理;

  第二,整个社会对男女言语行为具有不同的预期。

11、“女国音”是什么现象?

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在北京的bus上,可以听到女售票员说:

"王府井(zing)到了,请(cing)下(sia)车!

"女售票员把"井、请、下"的声母jqx说得像zcx。

这种现象只发生在年轻的女性(一些低龄的男孩子)身上,所以称为女国音。

女国音形成的原因:

由心理因素决定的。

人们一般认为女孩子说话嘴巴不应张得太大,要细声细气,这样才能显出女孩子的娇柔美来。

这种心理使女孩子尽量把嘴张小,把jqx的发音部位尽量靠前,直到变成了zcs。

这表现了女孩子特有的潜在的审美意识。

12、教材种提到英语中女性用反意问句和虚拟语气句较男性为多,以示对听话者的恭敬、礼貌与言谈中所具有的正式色彩。

使用不规范的语法句式,男性远多于女性。

女子一般谨慎小心,非常注意语法规则。

而男子则不那么循规蹈矩。

请思考为什么作者没有举汉语的例子?

是不是说汉语的男性和女性的语言上没有明显的语法差别?

上面所指的是语言结构的性别差异中的语法规则运用的差异。

语法方面的性别差异表现在对句型的选择上,有的语言,女性喜欢用疑问句和祈使句,而男性则喜欢用陈述句。

汉语的男性和女性在语言结构的性别差异中表现比较突出的是1、语音形式的差异2、词汇选择的差异3、其他方面如文字等的差异。

13、性别歧视在汉语中的表现有哪些?

请举例说明。

语言的性别歧视主要是对女性的歧视。

主要体现在字、词、语序、俚语、熟语等方面。

1字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所以从一些汉字上就能看出对女性的歧视。

比较常用的七十个左右带有女字旁的字中,表示男女均可有的不健康情感或令人讨厌的行为占了比较大的比例,例如:

嫉,妒,婪,妨,嫌,妄,妖。

2词

  像世界上许多语言一样,汉语中表示男性的代词或名词可以包容女性,而表示女性的代词或名词只能专指女性。

这种现象反映了男性占主导,统治地位的社会中男子为正常标准,而女子为特殊例外的社会观念。

人称代词"她"、"他"。

"五四"以前"他"兼称男性、女性及一切事物。

现代书面语里,"他"一般只用来称男性,但是在性别不明或没有区分的必要时,"他"只是泛指,不分男性和女性。

  在书面上,若干人全是女性时用"她们",有男有女时用"他们"。

  英语和其他一些语言中也是如此。

3词序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不仅表现在男尊女卑上,还表现在男先女后上。

当男女并列出现男性总是放在女性的前面:

  男女,夫妻,子女,公婆,兄嫂,父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兄弟姐妹,才子佳人,男婚女嫁,生儿育女,善男信女,男欢女爱,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等等。

4熟语

  汉语中某些谚语反映了社会对女子的歧视。

例如:

  十九裙钗女,比不上一个踮脚儿。

三个红花女,顶不上一个牛屎汉

14、语言的年龄变异主要表现在语言的那个几个层面上?

请举例说明?

主要表现在语言结构的年龄变异和语言选择的年龄变异两个大的方面。

1、语言结构的年龄变异

  语言结构的年龄变异又包括语音的年龄变异、词汇的年龄变异、语法的年龄变异。

  

(1)语音的年龄变异

  年龄的语音变异主要表现在音位的发音特点、音位的多少、音位的分合等方面。

  女国音包含年龄变异,主要出现于女性的青春期这一年龄段。

(2)词汇的年龄变异

  和语音的的差别相比,词汇的年龄差异比较明显,因为用甲词还是用乙词大家一听就知道。

  总体上说,老年人常用一些旧词,而青年人则更容易接受新词语。

"酷、爽、帅哥、靓妹、酷毙了、帅呆了、哇塞、郁闷"等词语常出现在大中学生口中。

而老年人对这些词语一般持反感态度。

(3)语法规则的年龄变异

  相对于语音和词汇来说,语法的年龄变异不身分明显。

  在中国的各方言区,语法方面的年龄变异主要体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用符合普通话语法规则的表达方式,而逐渐抛弃了老年人口中的一些不符合普通话语法的成分。

2、语言选择的年龄变异

  语言选择是指在交际中选择使用何种语言。

  不同年龄的群体对语言的选择会有差异。

一般来说,老年人在语言选择中常常持保守态度,坚守母语,并希望下一代能将母语忠实地保持下来。

而年轻人则较易于接受第二语言。

15、语言年龄变异的成因主要有哪些?

1、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

  社会发展演变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新事物、新观念的产生和与之相伴的旧事物、旧观念的消亡。

这些特征很容易通过语言的新旧替换反映出来。

不同年龄的语言使用者恰恰充当了语言新旧形式的代言人。

2、语言系统演变因素的影响

  不同年龄在语言上的变异,有些是与语言系统内部演变相联系的,反映了语言演变的进程。

也就是说,语言系统本身在发生着变化,老年人口中用的是变化前的形式,而年轻人口中用的是变化后的形式。

16、行话的来源有哪些?

行话的功能有哪些?

行话的来源:

1、由词语变异而来的行话

 

(1)新造词语

(2)旧词的语义扭曲

2、通过语音变异获得的行话

 

(1)音译借词或音译加意译借词

(2)谐音(3)反切(4)添加音节

3、文字或符号构造出来的行话

(1)字形构造

(2)笔画露头的数量(3)用符号、数字和字母(网络语言)

行话的功能:

1、称名功能2、修辞功能3、识别功能4、亲和功能

17、语言相对论(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两层含义是什么?

举出一些支持该假说的例子。

语言相对论的两层含义:

一是一种文化中的内容,只有用该文化中的语言才能得到充分表达。

另一层意思是,发源于某一文化中的概念,如果用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去讲,意思就会有所不同,至少在人们心目中唤起的意象不同。

总体来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影响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

比如爱斯基摩语有几十种表示"雪"的词,而英语只有一个snow,这说明爱斯基摩人对雪的思维方式跟说英语的人不一样。

再如中国人用"稻"、"米"、"饭"分别表示带壳的米、去壳的米和煮熟的米,而美国人只用一个rice,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这些不同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18、黑人英语和白人英语之间的差别是不是天生的?

背景的特殊性导致了白人的发音像黑人,黑人的发音像白人。

  

(1)在美国,黑人英语和白人英语之间存在着某些差别,听辨准确率接近80%。

  

(2)这些差别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因为和白人生活的黑人习得了白人的语言模式;而和黑人一起生活的白人则习得了黑人的语言模式。

19、什么是克里奥尔英语"(CreoleEnglish)?

克里奥尔语:

一旦皮钦语发展到一定阶段,被当作主要交际工具,并成为儿童一代的母语时,它就发生了克里奥尔化(Creolization),成为克里奥尔语。

20、常见的语言偏见行为有哪些?

语言偏见的实质是什么?

常见的语言偏见行为:

1、语言歧视

  

(1)不同语言之间的语言歧视  

(2)方言和方言之间的语言歧视  

(3)社会方言中表现出的语言歧视

2、语言忠诚

  "南蛮鴃舌之人"、"南蛮子、北侉子"、"怯"等对外地口音的偏见,实际上包含着说话人对自己母语的语言忠诚。

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忘祖宗声"就是语言忠诚的一种表现。

语言忠诚度的强弱会影响语言变化的进度。

语言偏见的实质是:

有些语言优越,有些语言低俗;有些说话方式优美,有些则难登大雅之堂。

21、举例说明语音借用,比如北京话。

语音的借用表现为增加新的音位和增加新的音位组合方式。

  

(1)增加新的音位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语言里都没有/f/这个音位,有些语言如景颇语从汉语里借入了这个音位。

  现代北京话当中本来没有[v]声母,周边很多方言中有这个声母,再加上这个声母发起来比[u]省力,所以现在很多年轻人把以u开头的字读成了[v]声母,如万、文、翁等,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北京话有可能借入这个声母。

  

(2)增加新的音位组合方式

  从其他语言吸收自己语言里没有的音位结合规则。

22、举例说明汉语中的词汇借用现象。

  

汉语的词汇借用有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汉、唐、明时期,由于汉唐两代国力强盛,特别是通西域与佛教的传入,中外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频繁,语言间的接触,使汉语词库中增加了大量外来词。

  第二阶段,晚清至五四运动前后,借入的词汇主要是经济、政治用语,如从日语借入的:

民主、手续、人口、社会主义、索引、漫画、瓦斯、基督教、水泥、科学、杂志,等等。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随着改革开放,西方一些科技、文化、时尚等方面的词语纷至沓来,如派对、桑拿、软件、硬件、视窗、摇滚、发烧友……不胜枚举。

23、日语中的吴音、汉音、唐音属于哪种借用(语音、词汇还是语法)?

从历史角度看,一个语言的借词往往是不同时期积累起来的,存在着不同的历史层次。

日语中的吴音、汉音、唐音属于词汇借用。

24、汉语“他、她、它”的分工是怎么产生的?

这是语言现象还是文字现象?

汉语“他、她、它”的分工是20世纪初受英语he/she/it分工影响的结果。

这是一种语言现象。

25、举例说明强势语言在语言接触中对弱势语言的影响(从语言借用的角度思考)。

在语言借用中,强势语言、强势方言在语言接触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一般来说,强势语言是输出者,弱势语言是借入者。

  强势语言、强势方言指在经济、文化或人口等方面占有优势地位的语言和方言。

  语言借用有时是通过第三方为媒介的。

如达斡尔语早期受到的汉语的影响是通过满语传入的;汉语普通话的一些借词是通过汉语方言粤语传入的:

如巴士、的士等;日语中的佛教词语一般是从中国传入的。

26、举例说明五四运动以后汉语从日语借词的情况。

晚清至五四运动前后,借入的词汇主要是经济、政治用语,如从日语借入的:

民主、手续、人口、社会主义、索引、漫画、瓦斯、基督教、水泥、科学、杂志,等等。

从日语借来的词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1.日本人用古汉语词去意译欧美语言的词语,改变了原来的古汉语的词义。

2.日本人用汉字组合去意译(或部分意译、部分音译)欧美词语。

3.日本人模仿汉字字形创造的新字。

如:

腺、癌、浬、呎、吋

  4.表示日本固有事物和概念的纯日语词。

如:

希望、场合、玩具、方针、权威、宗教、处女作、派出所、化妆品

27、英语中的brandy、humor和coffe借入汉语后经历的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

最明显的变化是在语音上要把原来的音节改造成汉语的有声调音节。

brandy-白兰地、humor-幽默、coffe-咖啡。

28、尼龙、啤酒、可口可乐、蜜月、白金汉宫、B超等都是借入汉语的词汇,它们的借入方式有什么不同?

它们借入方式的不同之处是翻译方法的不同:

①音译。

如:

尼龙nylon

②音译加注。

保留外来词的读音形式,在音译词后加“指类名词”表明属性。

如:

啤酒beer

③音意兼译。

既体现该词的原文读音,又使汉字具有其概念含义,追求神形兼备的效果。

如:

可口可乐Coca-cola

④半音半意译。

是一种凑合的办法,将外来词中有通名的部分意译,无通名的部分音译,共同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词。

如:

白金汉宫BuckingPalace

⑤意译。

如:

蜜月honeymoon

⑥字母词。

汉英夹杂,如:

B超

29、列举一些从汉语输出到外语中的词汇。

1、英语中有些词是从汉语中借去的,如:

silk、china、gingsin(人參)、kungfu、mahjongg(麻將)、ketchup(番茄醬)、kowtow(叩頭)、typhoon等。

2、中国的丝绸和“丝”这个词通过丝绸之路传遍世界:

波斯语sarah、古希腊文ser、古斯拉夫语sělk、蒙古语sirgek、英语silk、俄语sǒlk。

3、16世纪下半期,茶开始传入欧洲。

16世纪的英语茶chaa。

  现代英语tea、法语thé、德语Tee、荷兰语thee都源于闽南话茶[te],经海路传入;俄语chai、阿拉伯语shai、波斯语chāy、罗马尼亚语ceài,读音接近西北方言[tsha],从中国西北陆路传入。

4、白糖、白砂糖:

印地语cīnī,其基本含义是“中国的”。

5、菲律宾的他加禄语中有汉语成分,如:

茶(tsa)、乌糕(ukoy)、朴素(pasyaw)、铜(tanso)、二哥(diko)、姑爷(kuga)等。

6、越南语、日语、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