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575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0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学年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学年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学年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学年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

《学年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docx

学年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作业题答案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两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数学。

本章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计算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

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其中2~6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难点。

突破难点的关键是让学生认识并理解相同数连加和乘法的关系。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在学生学习加法之后,利用相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

这样编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1.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练一练等多种活动学习知识。

2.组织好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练习是学生熟记乘法口诀的基本途径。

选择好的练习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认真抓好“用数学”的教学。

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在不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应用意识

1.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促使师生把精力放在了解每句口诀的来源和认识每句口诀的含义上来。

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乘法口诀打好基础。

3.注意用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事物或事例设计情境,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生动有趣的资源。

这样就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中,一次次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

1 乘法的初步认识…………………………………………………………………………1课时

2 练习九……………………………………………………………………………………1课时

3 5的乘法口诀练习十…………………………………………………………………….1课时

4 2、3、4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一……………………………………………………….1课时

5 乘加、乘减 练习十二…………………………………………………………………1课时

6 6的乘法口诀 练习十三……………………………………………………………….1课时

7 用数学 练习十四……………………………………………………………………..1课时

8 整理和复习 练习十五……………………………………………………………….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第46~48页)

1.结合具体情境和问题,经历由加法算式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

2.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符号“×”,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通过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

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

难点:

通过直观认识,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理解乘法的含义。

小棒、课件。

师:

同学们,今天咱们先谈谈玩的事情,有兴趣吗?

师:

谁能说说,你去哪些地方玩过?

学生可能会说:

动物园、水上公园、游乐场等。

师:

你们去的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

师:

老师这儿就有一幅游乐场的图。

(课件出示教材第46页情景图)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说一说这幅游乐场图中有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学生观察交流,学生的表达方式可能不同,如有坐小火车的,有坐木马的等。

师:

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说得很好。

现在,让我们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一起解答,好不好?

除教材上的几个问题外,学生还可能提出:

•小飞机里比小火车里少多少人?

24-15=9(人)

•过山车里和小飞机里一共有多少人?

14+15=29(人)

板书时,要有意识地把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写在一起。

【设计意图:

在轻松的谈话中引出教材中的情景图及学生对情景图的好奇,为下面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1.教学例1。

师:

根据大家提的问题,我们写出来这么多算式,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有学生发现不了的特点,教师可适当引导:

请同学们观察这边的几道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些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一个算式一个算式地说,如3+3=6的加数都是3……最后,教师可概括得出“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师: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几个算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

每个算式中的所有加数都是相同的(分别指3个算式)。

像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把它叫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师:

请每个同学试着写出一个这样的连加算式,看谁写出的加数多。

师:

读一读你写的算式。

学生读,教师及时提问。

师:

是几个几相加呢?

教师有意识地板书一、二个算式。

师:

像这样加数相同的连加算式可以写出很多,有的加数的个数太多,计算起来很麻烦。

老师告诉你们,还有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可以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计算问题——乘法,(板书)同学们想学吗?

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我们就用这个加法算式做例子吧。

3+3+3+3+3=15,像这样5个3连加,我们就可以写成3×5。

(板书)这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新的符号朋友“×”,就是乘号,看一看乘号像什么。

介绍乘号和3×5的读法。

师:

计算的时候5个3相加,既可以写成3×5也可以写成5×3。

板书并让学生读。

师:

5个3相加的和等于15,也就是3×5或5×3计算的结果等于15。

完成上面的板书。

师:

谁能读一读这两个乘法算式?

学生读不出,教师范读。

师:

同学们,你们能把6+6+6+6=24和2+2+2+2+2+2+2=14这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试一试。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

师:

把你写出的乘法算式读一读,还有其他写法吗?

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师:

比较上面的连加算式和改写的乘法算式,你有什么想法呀?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设计意图:

为学生自主建构乘法的意义提供空间,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通过交流学生学习的成果,认识到用乘法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比较简便】

2.教学例2。

师:

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乘法,现在请同学们再看看情景图的商店门口,(有漂亮的小熊气球)一共有几个小熊气球呢?

请你先写出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

学生作答,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读乘法算式。

师:

在乘法算式中3,5,15分别有各自的名称,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如果学生说不出来,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

师:

在乘法算式中,3和5都叫乘数,15叫做它们的积。

(板书)

【设计意图:

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此环节以知识传授为主】

师: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例1:

  连加

乘法

例2:

3+3+3+3+3=15

3×5=15

5+5+5=15

5×3=15

 5×3=15

6+6+6+6=24

6×4=24

 3×5=15

4×6=24

↓ ↓↓

2+2+2+2+2+2+2=14

2×7=14

乘数乘数积

7×2=14

乘号

1.教学的各个层次要做到趣味化、情感化、活动化、自主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切实改革原有的教学方式,明确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设计“游乐场”的画面,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同时又注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有效地培养学生多维、主体、开放的思维能力。

2.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A类

每盆有(  )朵花,共有(  )盆,一共有(  )朵花。

用加法算:

()+()+()+()=()

像这样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

用乘法算:

()×()=()

(考查知识点:

乘法算式的初步认识;能力要求:

会读、写乘法算式,会把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B类

写出乘法算式,说一说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考查知识点:

乘法的初步认识;能力要求:

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3 4 12

3+3+3+3=12 3×4=12或4×3=12

B类:

6×4=24或4×6=24 在乘法算式中,6和4都叫乘数,24叫做它们的积。

教材习题

第48页“做一做”

1.2+2+2+2=8 4+4+4=12 3+3+3+3+3=15

2.8个4 4+4+4+4+4+4+4+4=32 4×8=32或8×4=32

3.5×7或7×5  15×3或3×15

练习九。

(教材第49~51页)

1.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读、写,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

2.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及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

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课件。

师:

同学们,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了乘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成果。

你有信心顺利过关吗?

【设计意图:

借助谈话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同时激励学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学好,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师:

同学们,先告诉大家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好吗?

生1:

我知道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生2:

我知道乘法算式怎样读、怎样写。

生3:

我认识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乘数、乘号、积。

……

师:

说得非常棒!

下面就看看你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

(课件出示教材第49页第1题)

师:

你能独立完成吗?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答案告诉大家?

学生举手回答,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结果,教师要适时表扬鼓励。

师:

刚才这道题,一步一步提示的很详细,做起来相对容易些,现在来做一道有点难度的题。

师:

(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第8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先按要求画图,根据图意才能更好地列算式。

师:

真聪明,说得很好,画图就是帮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下面同学们试一试吧!

学生尝试完成后,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

在练习中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提高学生运用乘法算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好乘法的信心】

让学生感受这节课的学习有所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谈感受、收获。

  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数×乘数=

1.通过多种形式的复习,使学生更加了解乘法的含义和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结合具体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受到一些算式可以用加法或者乘法算,并且在加数相同时用乘法计算更简便。

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

2.学生在画图操作、观察思考的活动中列出了不同的算式,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创新中得到新发现,获取新知识,感受成功的喜悦。

A类

你知道每只青蛙是由哪只蝌蚪变成的吗?

用线连一连。

(考查知识点:

乘法的含义;能力要求:

掌握乘法的含义并能运用乘法解决问题)

B类

摆一摆,填一填。

摆一个五边形用5根小棒,摆两个用(  )根,摆三个用(  )根,摆四个用(  )根,摆五个用(  )根。

(考查知识点:

乘法运算;能力要求:

掌握乘法运算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B类:

10 15 20 25

教材习题

第49~51页“练习九”

1.4个5 5+5+5+5=20 5×4=20或4×5=20

3个6 6+6+6=18 6×3=18或3×6=18

2.

(1)2+2+2=6 2×3=6或3×2=6

(2)4+4+4+4+4=20 4×5=20或5×4=20

3.4×3 3×4  6×4 4×6  2×5 5×2

4.4×5读作:

4乘5  6×3读作:

6乘3  5×2读作:

5乘2  2×4读作:

2乘4

5×6读作:

5乘6 3×3读作:

3乘36×4读作:

6乘4

5.3个2  2×3  2乘3

2个3  3×2  3乘2

6.

(1)24 

(2)24

7.3 3 9 3×3=9(个)

8.5+5+5=15 5×3=15或3×5=15

9.4×2=8    读作:

4乘2等于8

3×10=30 读作:

3乘10等于30

2×6=12 读作:

2乘6等于12

10.第一个不能  2×4  5×5  第四个不能  第五个不能  第六个不能

11.97 20 8  20 56 64

12.3×2:

3个2相加   3+3       2×3      2+2+2

6×4:

6+6+6+6 4×6  乘数是4和6 4+4+4+4+4+4

5×3:

3×5  3+3+3+3+3 5乘3   5+5+5

13.

14.40 36 45

5的乘法口诀、练习十。

(教材第52、第53页)

1.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产生,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

2.能正确且熟练地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的敏捷性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

初步掌握5的乘法口诀,并比较熟练地应用口诀求积。

难点:

根据图意独立地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课件。

师:

我们每天做几次眼保健操?

(2次)那一个星期共做多少次眼保健操呢?

想好后把答案写在卡片上举起来,看谁算得最快。

让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尤其是算得快的同学要介绍自己的窍门。

师:

通过刚才的讨论知道大部分同学是因为知道乘法算式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积是用加法算出来的。

难道我们每次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改写成加法,求出和再写到积的位置上吗?

这样太麻烦了!

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它们的积变成一句口诀,用口诀计算乘法就会又对又快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

生:

五福娃。

师:

(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的5套福娃图片)对。

奥运五福娃,就是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妮妮,一共有5个。

如果老师送给你一套奥运五福娃,你有几个五福娃?

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呢?

生:

1×5=5。

师:

像这样1个5,结果是5,我们就可以编成口诀:

一五得五。

(板书)

师:

如果老师再送给你一套奥运五福娃,这样你就拥有2套了,该怎样列乘法算式呢?

试着编一句口诀。

(课件出示图片)

生:

2×5=10,口诀:

二五一十。

(板书)

师:

如果老师继续送礼物,你能不能这样依次编出5的乘法口诀呢?

试一试,在小组里交流。

(课件出示图片,给学生提示)

学生尝试写乘法算式,编口诀,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总结5的乘法口诀。

师:

我们一起总结出了5的乘法口诀,请大家把这几句口诀读一读。

先齐读,再自由读。

师:

说一说你是怎样来记忆5的乘法口诀的。

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

乘法口诀在以后的计算过程中用处非常广泛,所以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为以后的计算打好基础】

师:

下面我们进行口诀练习。

(师生对口诀)

师:

请同学们运用口诀来完成下面的练习,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后,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

给每个人提供练习的机会,检查学生口诀的记忆情况】

师: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能把5的乘法口诀背下来的,一起站起来背一背。

5的乘法口诀

5

10

15

20

25

1×5=5   一五得五   5×1=5

2×5=10 二五一十 5×2=10

3×5=15 三五十五 5×3=15

4×5=20 四五二十 5×4=20

5×5=25 五五二十五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创设亲切、自然、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2.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培养能力。

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直观向抽象过渡,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主学习、归纳整理的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A类

我会填。

一只手(  )个手指头,

两只手(  )个手指头,

三只手(  )个手指头,

四只手(  )个手指头,

五只手(  )个手指头。

(考查知识点:

5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

熟记5的乘法口诀)

B类

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对应一句口诀写出两个算式。

(  )二十            三五(  )

                            

                            

(考查知识点:

5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

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完成相关计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5 10 15 20 25

B类:

四五二十 5×4=20 4×5=20

三五十五 5×3=15 3×5=15

教材习题

第52页“做一做”

1.略  2.4×5=20(元)或5×4=20(元)

第53页“练习十”

1.一五得五 三五十五 五五二十五  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

2.5×3=15 三五十五

3.10 4.略

5.15 5 10 20  5 25 20 10

6.15 20 25

2、3、4的乘法口诀;练习十一。

(教材第54~57页)

1.了解2、3、4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2.能正确应用2、3、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3.激发学生学习乘法口诀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归纳意识。

重点:

熟记2、3、4的乘法口诀,并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计算两个数相乘。

难点:

理解每句乘法口诀表示的含义。

小棒、课件。

师: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大家一起背一遍好吗?

学生集体背诵5的乘法口诀。

师:

谁能说说“二五一十”这句口诀是怎样得来的,根据这句口诀能写出哪几个算式?

学生回忆后回答。

【设计意图:

利用复习5的乘法口诀,加深学生对口诀含义的理解,同时为继续学习2、3、4的乘法口诀做准备】

1.教学例2。

(出示课件)

师:

1副乒乓球拍有2个,这1个2,该怎么列乘法算式呢?

能编一句口诀吗?

生:

1×2=2,口诀:

一二得二。

(板书)

师:

真棒!

如果2副乒乓球拍就是2个2了,又该如何列乘法算式,口诀呢?

生:

2×2=4,口诀:

二二得四。

(板书)

2.教学例3。

师:

同学们的举一反三能力越来越强了,现在自己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看用几根小棒。

你能根据这个图形列出乘法算式吗?

会编口诀吗?

生:

1×3=3,口诀:

一三得三。

(板书)

师:

自己试着继续摆,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口诀。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研究,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

同学们表现得真棒!

自己都可以编口诀了,下面我们来试试会不会用啊?

(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做一做”)

指名学生完成练习,学生回答不正确的及时纠错,并正确引导学生适时做出评价。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观察、操作并编写2、3的乘法口诀,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教学例4。

师:

(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例4图)你能根据图片的提示,自己摆小棒,然后正确填空吗?

小组合作尝试完成。

学生在小组内摆小棒操作观察,讨论研究,总结口诀;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总结4的乘法口诀并板书。

师:

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师生对口诀)

对口诀练习完成后,学生独立解答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组织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

通过摆小棒,学生自己在小组内合作编口诀,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义,使学生对4的口诀的来源更加清楚,更加容易记忆】

师:

同学们学会了2、3、4的乘法口诀,谁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大家面前展示一下呢?

帮助学生巩固复习,强化记忆。

2、3、4的乘法口诀

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时,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A类

看图列式。

(考查知识点:

2、3、4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

掌握2、3、4的乘法口诀并能完成相应的计算)

B类

算一算,说说你用了哪句口诀。

4×5=   3×2=   2×2=   4×1=

5×5=   4×4=   2×4=   3×4=

(考查知识点:

2、3、4、5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

熟记2、3、4、5的乘法口诀并能进行乘法运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4×3=12(3×4=12) 2×3=6(3×2=6)

B类:

20 6 4 4  25 16 8 12

教材习题

第54页“做一做”

1.6 二三得六 4 二二得四 2.2×3=6 3×3=9

第55页“做一做”

1.略 2.8

第56、第57页“练习十一”

1.图略,口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 二五一十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三五十五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五五二十五

2.2×3=6  3×2=6  4×5=20  5×4=20  1×2=2  2×1=2

3.4 3 8 9  4 4 15 6

4.4×4=16 口诀:

四四十六

5.20:

4×5  5×4    四五二十

16:

4个4  四四十六  4×4

12:

4×3  三四十二  3×4

8:

2×4  4×2 二四得八

6.4×1=4 4×4=16 4×2=8 4×3=12

5×1=5 5×4=20 5×2=10 5×5=25 5×3=15

7.6 12 3 9  12 16 8 4

8.4 6 8

乘加、乘减;练习十二。

(教材第58、第59页)

1.使学生会计算乘加、乘减,让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应该用不同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重难点:

会计算乘加、乘减,会解决乘加、乘减的实际问题。

课件。

师:

同学们,看游乐场里的木马那儿,多热闹啊!

(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情景图)

师:

从画面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生1:

我看到有的一组木马上坐着3个人,有的木马上坐着2个人。

生2:

坐着3个人的木马有3组,坐着2个人的木马有1组。

……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准确。

【设计意图:

首先呈现一幅生动有趣的游乐场画面情景图,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

师:

根据这个画面,你能想到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生:

一共坐了多少人?

师:

问得真好,老师也不知道。

大家快想一想,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想好了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组织学生汇报,重点说说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