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周考试题2含答案师生通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352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1.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周考试题2含答案师生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周考试题2含答案师生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周考试题2含答案师生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周考试题2含答案师生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周考试题2含答案师生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周考试题2含答案师生通用.docx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周考试题2含答案师生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周考试题2含答案师生通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周考试题2含答案师生通用.docx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历史周考试题2含答案师生通用

湖北省黄梅国际育才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4月周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

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  )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答案】B

【解析】戊戌变法是想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而辛亥革命是直接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三场运动体现了中国近代追求政治民主化的过程,故B项正确。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政治运动,属于制度变革,不属于文化领域,也不属于经济领域,也没有体现技术转型,故ACD三项错误。

故选:

B。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考查三场运动的基本趋势。

近代中国有两大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在两大历史任务中,首先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

历史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

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务,在现代主要是完成后一任务。

两大任务是统一的,统一于解放和发展中国的社会生产力。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正是为完成第一个任务而进行的斗争,体现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2.《中华文明史》指出: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答案】C

【解析】A由“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分析可知,解答须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戊戌变法的意义。

维新变法失败,并没有起到挽救民族危机的作用,A项说法错误;

B维新变法结果是失败的,而且在实际变法过程中并没有实践设议院等主张,B项说法错误;

C维新变法失败了,但从思想上看,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民主思想得以传播,为近代思想起启蒙的作用,C项正确;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是新文化运动的意义,D项排除。

故选:

C。

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的意义,考查学生已学知识的再认再现。

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提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具有爱国性。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性。

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具有启蒙性。

3.美国人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说道:

“维新党的计划太轻率了,太危险了,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一位强者的勇气……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他们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

”此处“皇帝的方向”是指()

A.实现政体改革,顺应民情B.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C.实现变法图强,救亡图存D.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同光中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

锻炼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美国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它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因此皇帝的方向没有错误,这个方向就是“实现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变法实施前,光绪帝曾公开表示不做亡国之君。

因此本题选C选项。

ABD均与题意不符,故选C。

4.晚清官员陈夔龙在《梦蕉亭杂记》中写道: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对这段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A.披露了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本原因

B.变法触动了广大中下层市民的利益

C.变法阻力主要来自清廷冗滥官员

D.一些变法措施客观上阻碍变法推进

【答案】D

【解析】百日维新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所以A错误;

戊戌变法主要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B错误;

材料只是表明戊戌变法裁汰冗官冗员的措施增加了维新变法的阻力,不能体现变法阻力主要来自冗官,所以C错误;

材料“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反映的是戊戌变法裁汰冗官冗员的措施增加了维新变法的阻力,阻碍了变法的推进,所以D符合题意.

故选D.

解答的关键是从“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切入,结合戊戌变法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戊戌变法,考查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过程中,严复在《孟德斯鸠法意》卷五按语中指出:

“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

”严复这段按语旨在

A.阐释中国的国情B.认清中国历史特点

C.强调家国的一致D.激发民众国家观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家也,皆家而已”是严复对传统专制政体尖锐地批判,旨在激发民众国家观念,故D正确;A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B项“认清”说法片面,故排除;C依据材料“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可知C错误。

故选D。

6.下表为晚清时期清政府机构变化情况一览表。

时  间

事     件

1861年

建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98年

光绪皇帝下诏设立农工商总局

1903年

增设“商部”并制定各项商律

1909年

各省的代议机构--咨议局成立

与以上行政机构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对应准确的一组是

A.洋务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新政

B.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新政--预备立宪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年战争--新政--预备立宪

D.第二次鸦片战争--维新变法--辛丑条约---新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与晚清时期清政府机构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旨在考查学生知识再现能力。

洋务运动的兴起,为了便于和外国打交道建立了总理衙门;戊戌变法时期,光绪皇帝下诏设立农工商总局;清末新政时期增设“商部”并制定各项商律,1909年各省设立咨议局。

综上所述,故B正确,排除ACD。

故选B。

7.1860年,日本出口470 多万美元,进口160 多万美元;1867 年出口1200 多万美元,进口2160 多万美元。

进口的主要是棉毛织品、船只、武器等工业产品;出口的主要是生丝、棉花、茶叶、海味、铜、油等工业原料和食品。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明治维新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B.日本由外贸入超变成出超的国家

C.日本的生丝和棉花出口超过中国D.日本逐步沦为了西方经济的附庸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日本进口的西方工业产品在增多,而出口的工业原料也在增多,这种工业原料为西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原材料,这与D相符,故D正确;

此时明治维新尚未开始,故A错误;

从题中可知出口额开始少于进口额,这说明了日本从出超变成了入超的国家,故B错误;

C从题中无法体现,题中尚未涉及到中国,故C错误。

故选:

D。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外患):

内忧--国内危机:

社会矛盾尖锐。

①政治上,四民(士农工商)不平等,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②经济上,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改革力量形成:

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商人、资本家。

③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外患--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的入侵

明治维新主要内容:

政治:

①废藩置县--结束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废除封建等级身份制,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

③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天皇总揽统治权,内阁对天皇负责)

--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体。

经济:

殖产兴业

①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②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同时积极发展国内市场。

文化:

倡导“文明开化”

①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

②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③在生活习俗方面,大力推行西化。

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效忠于天皇的新式军队(“新”:

①它由军部指挥,军部只向天皇负责,称为“皇军”,不受内阁干涉;②所有的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

8.某学者认为《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成功地将政治现代化即民主化遏制在最小限度的产物”,下列宪法内容中体现这一认识的有

①日本臣民在不妨碍安宁秩序,不违背臣民义务下,有信教之自由

②议会作为立法辅助机关,在制定法律时需要天皇的许可和国务大臣的署名

③天皇为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力

④拥有相当财产的25岁以上男子有选举权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B.依据材料“某学者认为《大日本帝国宪法》是‘成功地将政治现代化即民主化遏制在最小限度的产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④中均包括有“遏制”民主化的含义,故①②④正确,B符合题意。

ACD.“天皇为国家的元首,总揽统治权力”与“遏制在最小限度的产物”不符,故③错误,排除ACD。

故选B。

9.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盐田、鸟饲、猪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

这些姓民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B.“废藩置县”

C.“殖产兴业”D.“文明开化”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日本人姓氏的起源在幕府时期除了武士等少数人外普通百姓特别是农民不允许有自己的姓,明治维新时期在政治上废除等级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普通百姓才开始有姓,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需要掌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结合废除封建身份制度的影响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明治维新的内容.考查对废除封建身份制度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虽然内容基本相同,但是结果却相反,下列原因中不包括()

A.新兴阶级力量的强弱有关

B.国际环境是否有利

C.群众发动的程度与领导的强弱有关

D.皇帝(天皇)是否支持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与维新变法的比较,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所学可知,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主导变法的新型资产阶级力量较弱,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国际环境是重要原因,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正赶上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给日本一个良好的环境;此外,日本的明治维新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群众的参与。

因此ABC都是明治维新成功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不符合题意;在中国,光绪皇帝是支持变法的,只是没有实权,因此皇帝(天皇)是否支持不是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D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 调整国家行政建制B. 完善国家管理职能

C. 消除封建割据D. 确定土地私有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旨在考查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

根据所学,1871年,明治政府下令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设置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这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故C项正确;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选C。

12.下列是反映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些文献,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摆脱了农奴制依附关系的农民可以享有农村自由居民的各种权利,包括居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②“本宪法所规定的立法权,全属合众国的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行政权力赋予合众国总统,总统任期四年。

③“共产党人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他们公开宣布:

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达到。

④“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A.①③②④B.④②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答案】B

【解析】①指的是1861年农奴制改革;

②出自美国1787年宪法;

③出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

④出自《权利法案》,发布于1689年,故其顺序为④②③①。

故选:

B。

本题考查农奴制改革的内容,需掌握各事件的时间。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俄国的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

广阔的国内市场。

资本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司法体系,加快了俄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13.1864年,根据俄国颁布的《省、县、地方机构法令》,俄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省和县设立了地方自治会议及其执行机关。

这些机构

①是由选举产生的     ②是俄国实现政治民主化的标志

③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产阶级的需要  ④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俄国1864年颁布的《省,县,地方机构法令》,俄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自治会议及其行政机关。

结合所学,这些机构是由选举产生,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资产阶级参政议政的需要,故①③符合题意,故选C;1861年后的俄国,其政治体制依然是沙皇专制,地方和城市的实权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中,故排除②④,故排除ABD。

故选C。

14.1907年,英国外交部高级职员艾尔•克劳在《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中指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结合时代背景推断,英国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的理由是(  )

①德国完成统一成为欧洲强国

②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

③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④德国大力发展军力,组建三国协约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①德国完成统一成为欧洲强国所以要求取代英国。

②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是错误的,德国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的。

③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是正确的,他要求拆散和取代英国,就表现了他的意思。

④德国大力发展军力,组建三国协约材料看不出来。

故选:

C。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要求学生结合一战的背景来进行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

1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位画家说:

“我们正在寻求一种建立在根本法则之上的艺术,一种将治好时代的疯狂症的艺术。

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秩序来恢复天堂和地狱的平衡。

”这表明了当时(  )

A.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

C.艺术注重表现社会现实D.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

【答案】B

【解析】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是在18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一战后西方画家说他们在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时代峰狂症和恢复天堂与地狱平衡的艺术,说明一战后西方社会面临精神危机,故B项正确。

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应排除。

世界两极格局濒临瓦解是在20世纪末,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故选:

B。

本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

需要掌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注意材料中的时间。

本题考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6.《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

“……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使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该条约是

A.《圣日耳曼条约》B.《布列斯特和约》

C.《纳伊条约》D.《色佛尔条约》

【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布列斯特和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知识的迁移、认知与分析能力。

【解答】

B.依据材料“……而且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些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为《布列斯特和约》,它是一个条件十分苛刻的掠夺性条约,使苏俄丧失了近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它的签订使苏维埃国家摆脱了战争,巩固了政权,粉碎了协约国企图利用德国之手扼杀苏俄的阴谋。

故B正确。

ACD.三项所述均与“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不符,故排除ACD。

故选B。

17.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说道: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

……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

”这表明

A.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人口流动频繁

B.一战就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和“一战”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根据材料内容“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可知,导致传染病蔓延的是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人口频繁的流动,故A符合题意,正确。

​B.材料中“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说明一战不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故B错误。

C.这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C.

D.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世界市场已经完全形成,故D错误。

故选A。

18.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各国工人纷纷支持本国政府参加大战,甚至加班加点生产军需品,可是到了1917年,大规模的工人罢工运动却在欧洲爆发了,工人纷纷反对战争。

这表明(  )

A.大战使欧洲各国生产力下降B.大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

C.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加剧

【答案】C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各国工人纷纷支持本国政府参加大战,甚至加班加点生产军需品,可是到了1917年,大规模的工人罢工运动却在欧洲爆发了,工人纷纷反对战争”表明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

C。

本题考查一战,解题的关键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各国工人纷纷支持本国政府参加大战,甚至加班加点生产军需品,可是到了1917年,大规模的工人罢工运动却在欧洲爆发了,工人纷纷反对战争”。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带来了科技上的一大进步,是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军事等许多方面大大加强,同时一战加快了人权实现的步伐。

19.如图所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某条战线。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作战双方为塞尔维亚与奥匈军队

B.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发生在该战线

C.“兴登堡防线”修筑在该战线

D.同盟国集团一度将进攻重点放在该战线

【答案】D

【解析】A.根据“彼得格勒、罗马尼亚”等信息,可判断这是东线,作战双方为俄军与德军、奥匈军队,故排除A。

B.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是索姆河战役,它发生在西线,故排除B。

C.“兴登堡防线”修筑在西线,故排除C。

D.依据教材,1915年,德、奥匈曾将进攻重点放在东线,故D要选。

故选:

D。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要求学生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特别是东线战役的表现,学生要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20.在20世纪上半期,有两个国家扮演了世界革命者的角色。

一个国家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另一个国家则充当意识形态的挑战者,同时积蓄在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挑战的实力。

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A.美国和苏联B.德国和苏联C.德国和美国D.苏联和中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20世纪国际关系的认识,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运用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德国势力增长,急需更多的海外市场,因此与老牌资本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尖锐引发一战,符合“凭借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公然向现存世界秩序挑战”;俄国通过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为其实现现代化奠定了基础,符合“充当意识形态挑战者,与此同时积蓄在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挑战的实力”。

综上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美国在20世纪没有主动挑起战争,中国此时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知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故选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21.材料1901年,清政府发布上谕,云:

“人才为政事之本,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

……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于是,各地督抚纷纷遵旨办理,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书院改学堂的热潮。

大多数书院的课程发生了重大变化,增加了西学、新学的比重,削减了旧的分量。

书院从科举中剥离出来,向近代学校形态过渡或直接转化为新学堂,被纳入了新教育的体系中。

一摘编自马晓艳(近代化理念下教育体系的转型-以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为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进行书院改革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进行书院改革的意义。

【答案】

【小题1】

(1)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内容和时间,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清末新政的需要;传统书院教育不能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传入;国内人士要求进行教育改革的推动。

(2)本小问的意义,依据材料“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大多数书院的课程发生了重大变化,增加了西学、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