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303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做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

H-1,N-14,O-16,S-32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根据水溶液是否能够导电,将物质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D.根据是否含氧元素,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答案】B

【解析】A、根据分散质微粒大小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A错误;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C、根据能否自身电离出离子,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C错误;D、根据得失电子将物质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其中氧化剂得到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选项C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

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晶体。

2.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  )

A.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得到的无色溶液

B.向碘水溶液中滴加四氯化碳充分振荡后,静置后的下层液体

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的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

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是稳定体系,不选A;B、碘溶于四氯化碳中形成溶液,是稳定体系,不选B;C、沸水中加入氯化铁饱和溶液形成氢氧化铁胶体,是介稳体系,不选C;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奇怪氧化铜沉淀,是浑浊状态,最不稳定,选D、

考点:

分散系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凡是盐,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

B.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某种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酸碱中和反应都可以用H++OH-==H2O表示

D.复分解反应必须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

【答案】B

【解析】A、难溶性盐和难电离的盐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化学式的形式表示,A错误;B、离子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某种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B正确;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但酸碱中和反应不一定都可以用H++OH-==H2O表示,例如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C错误;D、复分解反应中只要生成沉淀,气体,水、弱酸、弱碱等难电离物质中的其中一个即能进行,D错误,答案选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失电子多的金属还原性强

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C.某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只能作氧化剂

【答案】B

【解析】A、金属还原性强弱与失去电子的多少没有关系,只与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系,A错误;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例如铁离子被还原转化为亚铁离子,B正确;C、某元素从化合态到游离态,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C错误;D、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能作还原剂,非金属单质既能作氧化剂,也能作还原剂,D错误,答案选B。

5.下列反应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B.盐酸和氧化镁

C.BaCl2溶液中滴入稀硫酸D.氢气还原氧化铜

【答案】A

【解析】A、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是离子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BaCl2溶液中滴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钡和氯化氢,是离子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D、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是氧化还原反应,不是离子反应,D错误,答案选A。

6.离子方程式BaCO3+2H+===CO2↑+H2O+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  )

①HCl ②H2SO4 ③HNO3 ④NaHSO4 ⑤CH3COOH

A.①③B.②④⑤

C.①④⑤D.①⑤

【答案】B

【解析】①HCl完全电离出氢离子,不符合题意;②H2SO4完全电离出氢离子,但生成更难溶的硫酸钡,符合题意;③HNO3完全电离出氢离子,不符合题意;④NaHSO4完全电离出氢离子,但生成更难溶的硫酸钡,符合题意;⑤CH3COOH不能完全电离,符合题意,答案选B。

7.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

,则该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NH

、Cl-B.Mg2+、Ba2+、Br-

C.Mg2+、Cl-、HCO

D.Al3+、CO

、Cl-

【答案】A

【解析】A、三种离子与硫酸根、氢离子均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B、Ba2+与硫酸根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D、Al3+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CO2,另外氢离子与碳酸根反应生成CO2和水,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A。

8.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铜质奖章上出现铜绿[Cu2(OH)2CO3]

B.充有H2的“喜羊羊”娃娃遇明火发生爆炸

C.轮船底部生锈

D.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答案】D

【解析】A.金属铜和氧气、二氧化碳、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不选;B.氢气燃烧生成水,该反应中H、O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不选;C.铁在氧气、水存在时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过程,C不选;D.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是因为碳酸钙能和酸反应,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选;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反应过程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即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判断即可,知道常见元素化合价,注意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9.下列变化过程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

A.KClO3→KClB.KCl→AgCl

C.H+→H2D.C→CO2

【答案】C

...............

点睛:

选项A是解答的易错点,解答时往往只考虑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而忽略了一些物质可以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例如高锰酸钾的分解反应,NO2溶于水以及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等,注意知识的灵活应用。

10.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钠的硬度B.钠的密度

C.钠的熔点D.钠的还原性

【答案】A

【解析】A、硬度大小与Na和水反应现象无关,与性质无关,A符合题意;B、钠的密度比水小,所以钠浮在水面上,与性质有关,B不选;C、因钠与水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所以看到钠熔成闪亮的小球,与性质有关,C不选;D、因钠的还原性强,所以与水反应剧烈,放出热量,与性质有关,D不选;答案选A。

11.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

C.铝表面有致密氧化膜D.铝与氧气不反应

【答案】C

【解析】铝是活泼的金属,极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所以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在其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部金属继续被氧化。

答案选C。

12.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近似地用右图中的曲线表示是(  )

A.AB.BC.CD.D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开始发生反应:

Ba2++2OH-+2H++SO42-=BaSO4↓+2H2O,使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

当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达到最大值。

这时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最小。

导电能力最弱。

随后,随着硫酸的加入。

这时溶液为硫酸溶液。

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又逐渐增大。

导电能力逐渐增强。

所以选项为C。

考点:

溶液导电性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

Ba2++OH-+H++SO

===BaSO4↓+H2O

B.Na2CO3溶液中通入CO2:

CO

+CO2+H2O===2HCO

C.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Ca(HCO3)2溶液:

Ca2++HCO

+OH-===CaCO3↓+H2O

D.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H++OH-===H2O

【答案】B

【解析】A、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

Ba2++2OH-+2H++SO42-===BaSO4↓+2H2O,A错误;B、Na2CO3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碳酸氢钠:

CO32-+CO2+H2O===2HCO3-,B正确;C、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量Ca(HCO3)2溶液生成碳酸钙、碳酸钠和水:

Ca2++2HCO3-+2OH-===CaCO3↓+CO32-+2H2O,C错误;D、CH3COOH难电离,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CH3COOH+OH-===CH3COO-+H2O,D错误,答案选B。

点睛:

选项A和C是解答的易错点和难点,在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中,学生往往忽略相对量的影响,命题者往往设置“离子方程式正确,但不符合相对量”的陷阱。

突破“陷阱”的方法一是审准“相对量”的多少,二是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该量,没有注意物质之间是否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注意离子配比,注意试剂的加入顺序,难溶物溶解度的大小,注意隐含因素等。

应熟练掌握化学反应规律和重要物质的性质,认真审题,才能正确写出离子方程式。

14.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  )

A.3S+6NaOH===2Na2S+Na2SO3+3H2O

B.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

C.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D.I2+2NaClO3===2NaIO3+Cl2

【答案】C

【解析】A.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中有2molS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有1molS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

1,A错误;B.反应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反应HCl(浓)+MnO2

MnCl2+Cl2↑+2H2O中,当1molMnO2得到2mol电子时,有2molHCl失电子,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

2,C正确;D.反应I2+2NaClO3===2NaIO3+Cl2中,NaClO3作氧化剂,I2作还原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

1,D错误;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计算,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后,可以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注意守恒法的灵活应用。

15.如果Fe3+、SO

、Al3+和M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2∶4∶1∶1共存于同一溶液中,那么M可能是(  )

A.OH-B.Na+C.CO

D.Cl-

【答案】D

【解析】铁离子、硫酸根离子、铝离子和M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为2∶4∶1∶1共同存在于同一种溶液中,由电荷守恒可知,3×2+3×1>2×4,则M为阴离子,设电荷数为x,则

3×2+3×1=2×4+x×1,解得x=1,又因为铁离子、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不能共存,所以M是氯离子,答案选D。

16.M2O7x-与S2-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M2O7x-+3S2-+14H+

2M3++3S↓+7H2O,则M2O7x-中M的化合价是()

A.+2B.+4C.+6D.+3

【答案】C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共52分)

17.如图为一“铁链”图案,小明在图案上分别写了H2、CO2、Na2O、NaCl、FeCl3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在线上:

(___________)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____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

(____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___________)两种物质都是盐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mol·L-1图中某物质M的水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液体。

①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证明所制得的红褐色液体是胶体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

【答案】

(1).A

(2).C(3).B(4).D(5).FeCl3(6).丁达尔效应

【解析】试题分析:

(1)H2是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CO2是由分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水中与水发生反应产生H2CO3,H2CO3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H2CO3是电解质,而CO2是非电解质,因此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选项是A;CO2是由氧和C元素形成的氧化物;Na2O是由氧和Na两种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因此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应该是C;Na2O是由氧和Na两种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属于化合物;NaCl是由Na和Cl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两种物质都含有钠元素,因此都是钠的化合物,选项是C;NaCl是盐;FeCl3也是盐,因此NaCl和FeCl3两种物质都是盐,故选项是D。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上图中某种物质M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

①加入的物质M是饱和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物质是Fe(OH)3胶体。

②证明有红褐色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用一束光照射烧杯中的物质,能发生丁达尔效应,证明生成了Fe(OH)3胶体。

考点:

考查物质的分类、胶体的制备及性质的知识。

18.A、B、C、D四种可溶性盐,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Na+、Ag+、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

、SO

、Cl-、CO

中的某一种。

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1)向这四种盐溶液中分别加盐酸,B盐有沉淀产生,D盐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则它们的化学式应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D+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aCl2

(2).AgNO3(3).CuSO4(4).Na2CO3(5).Ba2++SO42-=BaSO4↓(6).CO32-+2H+=H2O+CO2↑

【解析】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这说明C中含有铜离子,向这四种盐溶液中分别加盐酸,B盐有沉淀产生,说明B中含有银离子,所以B只能是硝酸银。

D盐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D是碳酸盐,则D只能是碳酸钠,又因为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所以C是硫酸铜,A是氯化钡,则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它们的化学式应分别为BaCl2、AgNO3、CuSO4、Na2CO3。

(2)①A+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②D+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

19.

(1)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水在下列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将选项字母填入括号中。

A.氧化剂B.还原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①电解水:

(____________)

②钠和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③氟气和水反应(2F2+2H2O===4HF+O2):

(____________)

④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

(____________)

(2)将少量Cl2通入FeCl2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2===2Fe3++2Cl-,这个事实说明具有还原性的粒子还原性强弱为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铵常用作焊接。

如在焊接铜器时用氯化铵除去铜器表面的氧化铜以便焊接,其反应为:

____CuO+____NH4Cl

____Cu+____CuCl2+____N2↑+____H2O。

①配平此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______。

②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名称),氧化剂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产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③反应中若产生0.2mol的气体,则有________mol的电子转移。

(4)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

S、H2S、HNO3、NO、H2O。

该反应物中还原产物是___;若反应方程式中转移了0.3mol电子,则氧化产物的质量是___g。

【答案】

(1).C

(2).2Na+2H2O=2NaOH+H2↑(3).A(4).B(5).D(6).Fe2+>Cl-(7).423114(8).氮(9).CuO(10).【答题空10】N2(11).1.2(12).NO(13).4.8

【解析】

(1)①电解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②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反应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水是氧化剂;③氟气和水反应(2F2+2H2O===4HF+O2)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水是还原剂;④氯气和水反应(Cl2+H2O===HCl+HClO)中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根据2Fe2++Cl2===2Fe3++2Cl-可知亚铁离子被氯气氧化,因此具有还原性的粒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Fe2+>Cl-。

(3)①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得到2个电子,氮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失去3个电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此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为4CuO+2NH4Cl

3Cu+CuCl2+N2↑+4H2O。

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N,氧化剂是CuO,氧化产物是N2。

③每生成1mol氮气,转移6mol电子,反应中若产生0.2mol的气体,则有0.2mol×6=1.2mol的电子转移。

(4)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则硝酸是氧化剂,还原产物是NO,H2S是还原剂,S是氧化产物,S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0,失去2个电子,因此若反应方程式中转移了0.3mol电子,则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是0.3mol÷2=0.15mol,质量是0.15mol×32g/mol=4.8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