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母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206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母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母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母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母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母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母校》.docx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母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母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母校》.docx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母校》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

《母校》

篇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课文,理解"迤逦、喜怒哀乐、千种情思"等词语的意思,感受作者“触景生情”,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情景交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能体会作者对培育自己成长的母校的热爱,对童年集体生活的留恋。

唤起自己对母校的依恋不舍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的表达特色,“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教学难点:

学会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情感。

1、师:

最近新武宁建校5周年校庆,在座的同学是在学校成立的第一年入学的,转眼5年过去了,想看看5年中自己的变化吗?

2、(出示2张班级集体照)师:

看看这两张照片,找到自己了吗?

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

师:

是啊!

当初你们是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如今你们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3、齐读词语:

充满稚气朝气蓬勃

4、请同学们注意,“蓬”(pénɡ)的字音:

后鼻音;字形:

上下结构。

5、再读读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

(齐读)

我第一次迈进校门时,只是一个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

当我迈出校门,向您挥手告别时,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6、再过两个月,你们即将离开生活、学习了五年的母校,升入中学,也许,十几年后,同学们都已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了,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

二、导入揭题。

1、师:

一位青年作者在离开母校十多年后,又重回母校,那熟悉的校园勾起了作者的情思。

他用饱含深情的文字写下了散文“母校”。

2、板书课题:

36母校(齐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文章,课文中的写了作者重返母校后经过的哪两个地方?

2、交流板书:

校门操场

3、作者几次写到了校门?

(2次)补全板书:

校门操场校门

4、指名生回答,并读读这两个句子。

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翠绿色的拱门,带着浓浓的艺术气质,在空中画出一个优美的弧度,仍然是那样熟悉。

另一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啊!

母校,我即将远行,让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门下的母校!

5、师:

作者重返母校,自然而然从拱形的校门写起,作者离开母校,又在校门口驻足回首,开头结尾两次写到校门,这种写法叫——(生答:

首尾呼应。

)除了写法上的首尾呼应,反复写到拱门还有深一层的原因,等会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先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近他的母校吧!

四、深入学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整体出示第一小节,老师范读

2、我“熟悉”(变色)的是什么?

(加线:

颜色、造型)——这样的颜色,这样的造型在作者眼中可不是一扇普通的校门,而是(加线:

带着浓浓的艺术气质,“气质”一般拥在——现在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校门,正是作者情感的流露。

3、加上了仍然,起到强调作用,强调熟悉的仅仅是这些吗?

我似乎又尝到了和小伙伴们手拉手欢呼着跑入拱门的喜悦,似乎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之情。

师:

三个“似乎”告诉我们拱门勾起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因为是亲身经历过的景象,板书:

景,所以是如此的熟悉。

女生读看到的拱门的样子,男生读回忆起的情形。

4、还是因为熟悉,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说——我久久的望着,啊,没变,没变!

(“没变”放大)

啊,阔别十多年的母校,我回来了!

(1)师:

没变的是拱门的样子,读!

没变的还有记忆中那欢呼声,那油漆香,那留恋情,读!

(2)回复“没”字,那“变”的又是什么?

(自己、伙伴、心情……)

师:

因为毕竟“阔别”母校已有十多年了。

读读这两句,抓住句子中的感叹号。

能从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

板书:

(3)师点评:

随机板书:

惊喜、激动

5、小结:

一看到拱门就激起了作者的惊喜、激动之情,把情和景交织在一块儿写,就是“情景交融”。

(贴出)

让我们随作者一起感受一下那份惊喜与激动之情。

齐读第一节。

(二)学习课文2、3小节。

1、师:

作者走进大门,读读第二小节,联系上下文看看这是一个什么小节?

2、生答:

过渡节

3、这是从大门到操场的过渡,这过渡节篇幅很短,但作者却是一步一景写得很细致。

引读:

甬道是——石砌的,花园是——秋菊傲放、松柏长青的,石阶——宽宽的,操场是——宽阔的。

4、小结:

因为作者饱含深情,所以看得是如此用心。

5、学习课文第3小节。

(1)来到宽阔的操场,自己读读这一节,看到哪些景,又激起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学生交流

(2)小结:

作者写景采用“依次描写”的方法,先写操场地面,再写操场四周,最后写操场边几幢教学大楼,接着继续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道

指名读句子:

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这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3)什么“情”呀?

板书:

五年的喜怒哀乐

(4)放新武宁的一组镜头,配合音乐,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你呢,你呢……

(5)眼前掠过的一幕幕,让作者记忆的闸门一触即开,就像作者一样,齐读上句。

那操场是特别的——,那花木是美丽的——,那教学大楼或许和当年有了少许变化,在灿烂的秋阳下展示着它们的新姿——,可以说,母校的一草一木都拨动着作者的心弦。

(三)学习课文5——8小节。

过渡:

正当作者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时,一阵熟悉的铃声打断了他的回忆。

在操场上他看到了什么景象?

又勾起了作者的什么回忆?

(指名一人回答)

1、指名读第5小节,看到——;第7小节,回忆到——

师:

作者看到此情感觉到什么?

2、(出示第8小节)生齐读。

3、感受眼前的情景与我们当年的情景有何相似呢?

再读读5——7小节,找一找。

小结:

相似之处——体育比赛;场上比赛的人们差不多;都在为集体努力、奋斗。

4、师: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我不由得笑了,笑什么呢?

(学习第6小节)联系文章感受“笑”的含义。

(“被绊住的男孩”笑他的稚气与可爱;从他们身上找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是如此的亲切。

5、师小结:

操场上看到跳长绳的一幕,使作者联想起了自己在四年级时的那次拔河比赛。

那是留给作者深刻印象的一段回忆,所以作者抓住重点写得写得尤为具体。

6、这相似的何止是眼前的一幕,正如作者前面所提到的,回读:

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四)学习课文9——11小节。

1、并且这些情感在再一次回到拱门时达到了**,踏着遍地落叶,看着迤逦的阳光拖成长长的身影,缓缓回首,千种情思涌上心头。

板书:

千种情思

2、引读

他赞美母校——母校,我成长的摇篮!

他感激母校——在您的怀抱,我度过了五年甜蜜的岁月。

我第一次迈进校门时,只是一个充满稚气、好奇的顽童;当我迈出校门,向您挥手告别时,已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更留恋母校——啊!

母校,我即将远行,让我看看您,再看看您,拱门下的母校!

3、你体会到了千种情思了吗?

跟着音乐自己读读。

请男女生各一名读。

4、千种情思凝聚到一点,赞美母校、感激母校、留恋母校,那都是因为——

“母校,我成长的摇篮,在母校的怀抱中。

我度过了五年甜蜜的岁月”

师:

摇篮、怀抱、让我们想到了——母亲,母校犹如母亲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温暖,当年的喜也好、怒也好、还有哀与乐,如今都化为了一个词,那就是——出示卡片:

甜蜜(贴在课题旁)。

5、因为难忘那甜蜜的岁月,所以一看到拱门——

因为拥有那甜蜜的日子,所以漫步在操场——

因为留恋那甜蜜的时光,所以再次来到拱形校门下——

6、(出示首尾小节)师:

拱门是母校的化身,是作者最熟悉,最留恋的地方,作者初见拱门,触景生情;回到拱门,情感迸发,配乐朗读第1、11小节。

五、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这篇文章没有连贯的故事情节,作者采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将自己在校门和操场上看到的,回忆到的和自己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母校,能否根据板书,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

看到回忆到

(贴板书:

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

六、情感升华

师:

作者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不久,我们也将告别母校,再来看看我们的母校,(看照片)此情此景,唤起了你们哪些美好记忆呢?

课后也来模仿本文的写作方法,用我们的笔将自己对母校的情感抒发出来。

写一篇《我的母校》。

板书设计:

母校(甜蜜)

(景)(情)

校门惊喜、激动

篇二

教材分析:

一、课文简析

作者在阔别母校十多年后回到母校,触景生情,勾起了作者对自己童年学习生活的甜蜜回忆,抒发了作者对母校无比热爱之情。

课文以作者行进的地点:

进校门--到操场--出校门为线索分为三大段。

第二段为重点内容,第一段与第三段前后呼应为点题之笔。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即作者回到母校时的所见所闻及由此引起的回忆与感想,随着所见所闻的变化,作者产生多种感情,先是兴奋,后是喜悦,最后是留恋。

感情逐步加深又互相交织在一起。

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容易引起即将告别的五年级学生的共鸣。

二、语句简析

1.“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涌向宽阔的操场。

把学生们欢笑着走向操场的场面生动地比喻成开闸时的潮水,且把喻体置前,强调学生们走向操场时的热闹场面。

2.“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在操场上,作者由所见所闻把自然联想到的五年小学生活感受生动地比喻成天鹅扇动着双翼翩翩飞来。

使上下文连接自然。

教学目标:

1、按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对童年学习生活的留恋之情。

2、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动词并体会准确用动词的重要性,积累有关的语句。

3、能根据语言环境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写比喻句。

4、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结构,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对童年学习生活的留恋之情。

根据课文结构特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读准下列黑体字的音,读通课文。

弧度()石砌()甬道()迤俪()()松柏()

2、词语积累

①写出带有“情”字的成语,并理解词语

、、、

②表示心理十分依恋不舍的词语

、、、

3、读课文,口头填上恰当的动词,把句子熟读通顺

①大门,石砌的甬道,秋菊傲放、松柏长青的花园,宽宽的石阶,了宽阔的操场。

②我在操场上,着花木,着幼苗,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4、熟读全文,写出课文按地点的转换进行描写的不同地点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时间过得真快,再过一个月,你们即将离开母校升入中学,用几句话说说此时此刻你的心理感受。

2、是呀,母校是你成长的摇篮。

当你第一次迈进校门时,你还是个充满稚气的顽童,当你迈出校门时,你已经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母校》,看看作者阔别母校十年后,再次返回时,感受又如何呢?

3、出示课题,母校一齐读题。

设计意图:

这一课的学习正是学生面临小学毕业的时刻,内心有一定真切的感想:

怕与好朋友从此分别,与熟悉的母校说再见;高兴自己将成为一名中学生。

学习之前寥寥数语激发内心情感,有利学生较快投入学习状态。

二、整体感知课文

自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课文中生字的音,初步填空

地点看到听到的心里想到的

进校门

到操场

出校门

指名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

(主要讲清课文的顺序,其余的学生能说多少就多少)

地点看到听到的心里想到的

进校门我看到翠绿色的拱门。

我似乎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之情。

到操场

1、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

2、下课铃声一响,操场上一篇沸腾。

3、我看到操场中间举行长绳比赛。

我想到了四年级时的那次拔河比赛,为了集体的荣誉,我们也努力过,奋斗过。

出校门我看着迤俪的阳光拖成的身影。

千种情思涌上心头

根据上述表格的内容,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小结,看这篇文章重点写了哪一部分?

(操场上看到、听到、想到的2——8节)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学生回顾全文交流。

出示:

地点的转换句子

“走进大门,沿着石砌的甬道,穿过秋菊傲放、松柏长青的花园,踏着宽宽的石阶,来到了宽阔的操场。

“我慢慢来到拱形校门下……”

找到句子中的一系列动词。

读一读,体会几个动词的作用

设计意图:

在阅读、交流、填表活动中整体把握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8节

默读课文2—8节,哪句话可以看出这部分内容是由所看所见而产生的联想。

指名交流,指导朗读。

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

我在操场上,着花木,着幼苗,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1.填上合适的动词。

2.“我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扶摸着幼苗,倾听着琅琅读书声。

”句中将“欣赏”与“扶摸”调换,可不可以?

为什么?

3.读读句子。

4.想象:

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除了像“天鹅”还可以像什么?

(像夏天阵阵的风;像百花的清香;像南归的大雁,排着长队。

5.把句子说完整具体。

设计意图:

重点部分按“触景”与“生情”两部分写的,比喻句把所见所闻与联想到自然地连接。

阅读、体悟、想象说话使学生对句子的理解深入透彻,不仅学习了知识,更懂得了写作技能。

四、初步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知道作者在离开母校十多年后回到母校,看着熟悉的校容和学生,按照地点的转换勾起了学生对对童年生活的一连串回忆。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课文词语。

第二课时

一、回顾引入

1.课文是按哪两部分进行描述的?

(从“触景”与“生情”两个方面叙述。

2.读一读有关的句子。

二、继续学习课文2——8节

过渡:

漫步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五年的喜怒哀乐,像天鹅扇动着双翼,从记忆深处翩翩飞来。

那作者看到了什么?

出示

看,操场中间在举行长绳比赛,十几个精神抖擞的小男孩正准备呢,身上的运动服特别显眼。

长绳刚一摆动,中间的一个男孩的腿就绊住了绳,周围的小学生善意地哄笑起来。

被绊住的男孩低着头,红着脸,使劲搔着后脑勺。

又重新开始跳起来。

我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笑了。

当年,为了集体的荣誉,我们也努力过,奋斗过。

想象填空

1.被绊住的男孩低着头,红着脸,使劲搔着后脑勺,心想:

,于是又重新跳起来。

2.我在一旁看着,不由得笑了,那是因为。

3.小组学习,大组交流。

4.指名一学生朗读,其余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

5.从小男孩与我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什么?

(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5、6节,感兴趣的同学练习背诵。

7.我由此想到了什么?

四年级时的那次拔河比赛,大家的表现如何?

(同样积极努力地为班级争光)

找到有关的句子与词,交流读。

自己自由读,将大伙的表现传达出来。

指名读,学生点评。

8.全班齐读2——8节。

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9.下面两句比喻句意思一样吗?

为什么文中用第一句?

①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涌向宽阔的操场。

②学生们欢笑着从教室里涌出来,像开闸后涌出的欢腾的潮水,涌向宽阔的操场。

10.小结:

作者在操场上,欣赏着花木,抚摸着幼苗,倾听着教室里传出的琅琅书声,

随后写下了下课铃声一响,操场上沸腾的长绳比赛情景,由此联想到四年级时的拔河比赛。

这些描写特色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触景生情)

设计意图:

比喻修辞手法在单元中多次出现,但在表达时句式和以前学习的有所不同,学习过程中要弄懂比喻句为了表达的需要,本体和喻体的顺序可以有变化。

三、学习课文的开头和结尾

作者除了写操场上看到的、听到的,以及由此联想到的情景外还写了什么?

1.轻声读课文的开头。

2.交流:

看到“翠绿色的拱门”

联想到“我似乎又尝到了和小伙伴们手拉手欢呼着跑入拱门的喜悦,似乎又闻到了那淡淡的油漆的清香,似乎心中又涌起最后一次迈出校门时的留恋之情。

3.教师引读,从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兴奋心情。

4.根据课文内容,再仿照这样的句式说一句。

望着,我似乎,似乎,似乎。

再读9——11节。

教师学生交流,朗读,体会作者的留恋之情。

四、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结构特点是什么?

(按地点的转换以进校门、在操场、出学校门为线索,从“触景”与“生情”两个方面叙述。

2、提示概括:

我回到母校触景生情。

进校门,看到,想到在操场,看到,想到;出校门,看到,想到。

3、自由说说,个别交流。

设计意图:

阅读课文,因文而异地选择适当的方法、正确、熟练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单元训练的重点。

根据课文的写作顺序和结构特点(按地点的转换以进校门、在操场、出学校门为线索,从“触景”与“生情”两个方面叙述)进行概括,循序渐进提高这一方面的能力。

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

作业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需求,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