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编辑股票公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4541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8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你如何编辑股票公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你如何编辑股票公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你如何编辑股票公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你如何编辑股票公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你如何编辑股票公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你如何编辑股票公式.docx

《教你如何编辑股票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你如何编辑股票公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你如何编辑股票公式.docx

教你如何编辑股票公式

教你如何编辑股票公式(4-6讲)

第四讲:

源码的引入和修改

            

                

(一)在各种股软中的引入方法

  

  股软之间虽然区别较大,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第一步都是打开公式编辑器。

下面再分别简要说明一下:

  一、大智慧

  1.把要导入的公式(源码)考下来,方法是用左键先把源码变蓝,之后点右键,点复制;

  2.进入大智慧------>特色功能------>自编指标------>常用------>技术指标------>新建,在出现的公式编辑区的下面的空白处,把刚考的源码粘贴上,将公式名称复制后粘贴到公式名称栏------>确认------>退出。

  3、在大智慧的底部显示栏中点击公式名称即可看到刚刚导入的公式。

  二、飞狐

  1、复制源码,方法同上。

  2、进入主界面,即K线图模式。

  用鼠标靠近左侧单击,出现管理面板------>双击技术指标------>用鼠标右键单击任何一个公式组的名称,比如“其它”------>点新建公式------>在出现的公式编辑区的下面的空白处,把刚考的源码粘贴上,将公式名称复制后粘贴到公式名称栏------>确定------>退出。

  3、找到新建的公式,双击即可使用。

  三、大智慧2

  特别提示:

必须在联网的状态下才可操作

  有两种方式可以进入公式编辑页面。

一是将鼠标靠近上部,点击《公式》―――《公式管理》―――双击《技术指标》―――单击指标组―――《新建》。

  另一种方式是,将鼠标靠近左边,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双击《技术指标》―――右键单击选定的公式组―――《新建》。

  三、分析家

  复制公式原码到分析家界面―――点击上面的《公式》―――点击《公式管理》―――按公式归类把其点击变色―――点击《新建》。

  四、通达信

  将鼠标靠近左边,在出现的对话图标中选F(x)即《公式管理器》图标―――双击《技术指标公式》―――单击选定的指标组―――《新建》。

  五、同花顺

  将鼠标靠近上部―――点击《公式》图标,进入后的操作与其他股软基本一样。

  特别提示:

必须在《描述》栏中加上文字或字母之类,否则无法通过。

              

(二)公式引入时的注意事项和说明

  一、参数问题

  复制的源码中有参数的,例如:

{N 1 100 15},有三种解决办法:

  1、手工将参数分别填加到参数表中。

  2、采取变通方式进行改动。

{N 1 100 15}改动后为:

N:

=15;

  特别提示:

注意用参数的大小处于中间的值来替换。

这个中间值也是缺省值。

另外:

N后面必须加上等号,它的意思是不显示。

  3、对于INPUT:

N(5),M(10,1,100,2);这类有申明参数函数的,飞狐,大智慧2和分析家可不用理它,系统会自动将参数填加到参数表中。

这里的M(10,1,100,2)里面的2是步长,手工填加时可删去。

  二、粘贴源码时常见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1、未定义的标识符

  多数是由参数引起的。

还有就是有些源码中附带了公式名称或说明,这些公式源码以外的内容,如:

名称,说明以及参数等等,凡在{ }以外的,均要删除,或者用{ }将其括上。

  2、条件选股类的公式,应加入到和“技术指标”并列的“条件选股”组中。

  3、是主图公式的,需在公式编辑区中点“主图叠加”。

  4、通达信的输出一般都限定在16条。

多出的解决办法是:

将没有必要输出的语句后面加上“等号”,或者删去。

例:

  买点:

STICKLINE(Var6>REF(Var6,1)ANDVar6>0,Var6,Var8,10,0);

  DRAWICON(FILTER(Var6>REF(Var6,1)ANDVar6>0,30),-140,4);

  DRAWTEXT(FILTER(Var6>REF(Var6,1)ANDVar6>0,30),-40,'建议关注'),COLORffffff;

  这三项分别是划柱线、显示小箭头和显示文字。

留一个就行了。

  加“等号”的例子:

  Var2:

MA(CLOSE,10);

  Var3:

MA(CLOSE,20);

  Var4:

MA(CLOSE,30);

  加上后:

  Var2:

MA(CLOSE,10);

  Var3:

=MA(CLOSE,20);

  Var4:

MA(CLOSE,30);

  意思是保留了10日均线和30日均线的输出,将20日的隐去。

  特别提示:

不论什么股软,当遇到线条过多过乱时,都可以采用这种办法使图形简练清晰。

  5、颜色符号及逗号问题

  例:

仓:

EMA(100*(CLOSE-LLV(LOW,34))/(HHV(HIGH,34)-LLV(LOW,34)),3),,colormagenta;

  此句可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后面有两个“逗号”,对于飞狐等通过,而对于大智慧2和分析家等,则是问题,必须删去一个。

反之,一个没有也不行。

二是后面的colormagenta,大智慧是不认识的。

换成通用的:

colorf00ff0就行了。

  6、是否输出与颜色标识问题

  例:

仓:

=EMA(100*(CLOSE-LLV(LOW,34))/(HHV(HIGH,34)-LLV(LOW,34)),3),colormagenta,LINETHICK0;

  这个语句的特点是在前面有等号“ =”,意思是不输出,但后面还有颜色修饰符和指标线粗细函数。

有些股软对此是放行的,即:

不输出。

而大智慧2和分析家却不认,把它看成相互矛盾的病句。

解决办法:

将修饰符全部删去,或将前面的 = 号去掉,让语句输出。

第五讲:

各种形态的描述

  懂得运用公式编辑器,掌握了公式的基本函数,就可以进行简单的公式编写了。

下面我们共同认识一下公式的基本语句。

这些基本语句,是编写公式和整理选股公式信号的基础,大家要熟知。

                    

                  一、K线的基本形态

  1、当天收阳:

CLOSE>OPEN;

  2、当天收阴:

CLOSE<OPEN;

  3、当天股价高开,言下之意开盘高于昨日收盘:

OPEN>REF(CLOSE,1);

  4、当天股价低开:

OPEN<REF(CLOSE,1);

  5、跳空高开:

OPEN>REF(HIGH,1);当日开盘在昨日最高价之上

  6、跳空低开:

POEN<REF(LOW,1);

  7、长阳:

C/O>1.03或者(C-O)/O*100>5或者(C-O)/O>0.05 意思是收盘价比开盘价上涨5%以上。

当然,用7%以上也可。

  8、长阴:

C/O<0.94; 注意:

同一语句可有多种表述,此为其一。

  9、高开大阴:

O/REF(C,1)>1.04 ANDC/O<1.94;今天开盘比昨天收盘高出4%和收盘价较开盘下降6%。

低开大阳与此正好相反。

  10、标准十字星:

CLOSE=OPENANDHIGH<>LOW

  更多见的是近似十字星。

例:

ABS(C-O)<0.02ANDH-C>0.03ANDC-L>0.03;该语句用上了一个函数:

ABS,意思是求绝对值。

这样,该近似十字星即可能是阳星也可能是阴星。

  再认识两个函数:

MAX(A,B)求A和B中的最大值。

          MIN(A,B)求A和B中的较小值

  有了这两个函数,近似十字星还可这样表述:

ABS(C-O)<0.02ANDH>MAX(C,O)ANDL

  另外,该公式还可以用比例数编写。

  11、长下影线:

也有收阴收阳之分。

以阳线长下影线为例:

C>OAND(O-L)>(C-O);此公式只表达了下影线比实体线长,并没有表达长度比例和有无上影线。

  留个习题吧:

不限制阴阳线,上影小于5分钱,下影线是实体的两倍以上。

  形态还有许多,有几十种,不一一例举了,大家举一反三,慢慢摸索吧。

                   二、条件选股的基本形态

  1、阶段最高价:

HHV(H,N)意思是取得N天之内的最高价。

新函数:

HHV,最高值。

  2、阶段最低价:

LLV(L,N)意思是取得N天之内的最低价。

新函数:

LLV,最低值。

  3、阶段涨幅(C-REF(C,N))/REF(C,N)*100 N日收盘价的差值的百分比。

  4、再创新高HIGH=HHV(HIGH,N)是指今日最高价是N日以来的最高价.。

再创新低:

略。

  5、放量:

  

(1)今日比昨日的成交量放大了1倍:

VOL/REF(VOL,1)>2;

  

(2)今日的五日均量比前五天的五日均量放大了3倍:

  AA:

=MA(VOL,5);

  BB:

=REF(AA,5);

  AA/BB>4;

  (3)今天的成交量达到了整个流通盘的10%以上:

VOL/CAPITAL>10/100;

  注意,10%的表达式是10/100,或者0.1

  6、缩量:

  

(1)今日比昨日的成交量缩小了1倍:

VOL/REF(VOL,1)<0.5;

  

(2)今日的五日均量比前五天的五日均量缩小了一半:

  AA:

=MA(VOL,1)<0.5;

  BB:

=REF(AA,5);

  AA/BB<0.5;

  (3)今天的成交量不足整个流通盘的0.5%:

VOL/CAPITAL<0.5/100;

  7、放量上攻  是指价格上扬,成交量剧增

  C/REF(C,5)>1.2ANDVOL>MA(VOL,5)*3;表示5日上涨20%和成交量超过5日均量的3倍。

  8、持续放量:

COUNT(V>REF(V,1),N)=N; 实际上这种情况不是很多。

如果用3日均量,或5日均量则非常普遍。

即:

COUNT(MA(V,3)>REF(MA(V,3),1),N)=N;

  9、阶段放量

  N(1,100,10) M(1,100,5)

  SUM(VOL,N1)/CAPITAL>=(N/100) M日内换手率大于百分之N

  10、温和放量上攻

  M(2,10,3)N(1,40,10)

  UP:

=MAX(C,O)>REF(MAX(C,O),1);

  A:

=VOL>REF(VOL,1);

  COUNT(IF((UPANDA),1,0),N)=NANDC>O

  AND(C-REF(MAX(C,OPEN),1))/REF(MAX(O,C),1)<=(3/100)

  ANDVOL/CAPITAL<=(M/100)

  连续N个周期放大并保持上涨势头当日换手率小于M%

  11、突然放量

  N(1,300,10)M(1,40,3)

  VOL>REF(HHV(VOL,N),1)*M

  成交量较前N周期的最大成交量增大M倍

  12、上涨:

C/REF(C,1)>1.07;今日涨幅达到了7%以上。

  注意:

涨幅是指当天收盘价与昨天的收盘价之比。

  13、下跌:

同上面的表达方式一样,将方向改变了而已。

  14、十日均价继续上涨:

  AA:

=MA(C,10);

  BB:

=REF(AA,1);

  AA>BB;

  15、窄幅整理:

就是指近一段时期价格维持在一定幅度之内 

  (HHV(C,20)-LLV(C,20))/C<0.08;即20日内价格振幅在8%以内波动。

  16、连续N天收阳:

COUNT(C>O,N)=N; 

   特别提示:

新函数:

COUNT(X,N),统计满足条件的周期数。

若N=0则从第一个有效值开始。

例:

COUNT(C

此句使用时必须加上条件,即收阴时怎么了方才有效。

如:

AAANDCOUNT(C

这个函数经常用到,务请留意。

  17、N日内阳线多于阴线:

COUNT(C>O,N)>N/2; 

  18、创历史新高:

C=HHV(C,0); 

  特别提示:

此公式本应为:

C=HHV(C,N); 当N等于0时,从第一天开始统计。

统计历史数据时,如果从头开始,都用0。

  19、尾盘拉升

  HOUR>14ANDMINUTE>56ANDCLOSE/REF(CLOSE,2)>=1+N/100

  14:

56以后2分钟涨幅超过N%

  20、突破长期盘整

  N(10,60,30) M(5,50,30)

  REF(((HHV(H,N)-LLV(L,N))/LLV(L,N)),1)<=(M/100)ANDC>=REF(HHV(H,N),1)ANDBARSCOUNT(C)>N

  前N日在上下M%的幅度内整理,今日突破。

  21、阶段强势股

  N(700101,1341231,990519)M(700101,1341231,990913)

  A:

=SUM(IF(DATE-N=0,INDEXC,0),0);

  B:

=SUM(IF(DATE-M=0,INDEXC,0),0);

  E:

=SUM(IF(DATE-N=0,C,0),0);

  F:

=SUM(IF(DATE-M=0,C,0),0);

  ((F-E)/E)>((B-A)/A)

  选择N日----M日之间内走势强于大盘的股票.

  22、大盘同步选股

  N(1,100,10)M(1,100,50)

  COUNT((C>OANDINDEXC>INDEXO)OR(CM/100

  N周期中与大盘走势相同(同收阴线或同收阳线)的比例超过M%

  23、今收盘对于N日内最低收盘价的涨幅(%)

  (C-LLV(C,N))/LLV(C,N)*100;

  24、今收盘对于N日内最高收盘价的跌幅(%)

  (HHV(C,N)-C)/HHV(C,N)*100;

  25、股价在过去N日内运行空间的相对位置

  (C-LLV(L,N))/(HHV(H,N)-LLV(L,N))*100;  

  26、股价上方N1%至N2%处的筹码(%)

  AA:

=WINNER(C+C*N2/100)*100;

  BB:

=WINNER(C+C*N1/100)*100;

  AA-BB

  认识新函数:

WINNER(CLOSE) 获利盘比例。

表示以当前收市价卖出的获利盘比例,如返回0.2表示20%获利盘;例如:

WINNER(10)表示10元价格的获利盘比例。

该函数仅对比较日线分析周期有效。

  

  27、股价下方N1%至N2%处的筹码(%)

  (WINNER(C-C*N1/100)-WINNER(C-C*N2/100))*100;

  28、收盘价N%处的套牢盘

  100-(WINNER(C*N/100))*100;

  29、收盘价N%处的获利盘

  WINNER(C*N/100)*100;

                   三、基本面选股举例

  1、小盘选股

  CAPITAL<=500000ANDFINANCE(33)>=0.01ANDCLOSE<=30

  2、低市盈率选股

  DYNAINFO(39)<=NANDDYNAINFO(39)>0

  3、业绩选股

  N(0,100,0.4)

  FINANCE(33)>N每股收益在0.4元以上

  4、小盘股

  N:

=5000;

  FINANCE(7)<=N

  5、大盘股

  N:

=20000;

  FINANCE(7)>=N

  6、净资产收益率选股

  FINANCE(37)>(N/100)净资产收益率高于N的股票

  7、每股净资产选股

  FINANCE(34)>N选出每股净资产大于N元的股票.

  8、每股未分配利润选股

  FINANCE(32)>N每股未分配利润大于N的股票

  9、市净率选股

  C/FINANCE(34)

  市净率=市价/每股净资产 市净率>N

  市净率越低公司股价越有被低估的可能,这类股票从理论上讲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10、换手率选股

  DYNAINFO(37)>=N/100单日换手率大于N的股票

  换手率的计算公式或表达式:

VOL/CAPITAL*100; 因此也可写作:

VOL/CAPITAL*100>=N/100

  11、掁幅:

(H-L)/REF(C,1)*100;注意:

是比的昨天收盘价。

 

第六讲:

均线(选股)的基本形态

  提示:

K线的初步平均。

(O+H+L+C*2)/5; 或 (H+L+C*2)/4;  

  一般认为:

收盘价是最有说服力的和最有价值的,它是每天激烈争夺的最后妥协。

但也有人认为:

收盘价固然重要,其他价格也是争夺的产物。

所以将全天的几种价格因素都考虑进去更能反映每天的真实情况。

  

  1、最简单的指标线

  

(1)均价线 就是移动平均线MA,“MA”表示的就是计算平均值。

  MA1=MA(CLOSE,5);5日平均线=(今天收盘价+昨天收盘价+.....--5天前的收盘价)/5;

  MA2=MA(CLOSE,10);10日平均线=(今天收盘价+昨天收盘价+......+10天前的收盘价)/10;

  

(2)均量线 均价线会了,照着葫芦画瓢,把收盘价CLOSE换成成交量VOL就行了!

  例:

MA1:

MA(VOL,5);

  MA2:

MA(VOL,10);

  

  2、再次平均 指将已有的均线(多条均线)相加后进行再平均。

  MA1=MA(CLOSE,5);

  MA2=MA(CLOSE,10);

  (MA1+MA2)/2;

  

  3、N日均线向上 (本题反映均线波浪式延伸过程中某阶段的形态。

  AA:

=MA(C,N);

  BB:

=REF(AA,1);

  AA>BB

 

  均线向下呢?

 AA

  N日均线走平怎么表述?

AA=BB

  

  4、均线由下跌状态刚刚转为上升

  AA:

=MA(C,N);

  COUNT(AA

   ANDAA>REF(AA,5);

  

  5、年线拐头向上

  A250:

=MA(C,250);

  REF(A250,1)REF(A250,1);

  

  6、两条均线交叉

  股软中专门设定了一条函数来描述两条线交叉:

CROSS(X,Y),此函数通用。

  假如两条均线一条名叫X,另外一条叫Y 且(X<Y)

  CROSS(X,Y)表示X向上穿过了Y 通称:

金叉

  CROSS(Y,X)表示Y向上穿过了X 通称:

死叉

  特别提示:

交叉有两种,一种是向上交叉,另一种是向下交叉。

如果要求向上交叉时,X线必须比前一天高,所以需要加上 X>REF(X,1)。

完整的表达式为:

CROSS(X,Y)AND X>REF(X,1)

  加餐:

  上述交叉是不限制周期的,有时我们会感到交叉特别频繁,如何取得他们较长时间交叉一次的数据呢,系统提供了另一个函数:

LONGCROSS(X,Y,N)两条线维持N周期后交叉。

如果N等于15,则X Y两条线超过15天后交叉有效,否则不输出。

  

  7、多次金叉(以常见的MACD指标为例)

  

(1)二次金叉

  (COUNT(CROSS(DIF,DEA),20)=2ANDCROSS(DIF,DEA);

  

(2)二次死叉

  COUNT(CROSS(DEA,DIF),20)=2ANDCROSS(DEA,DIF);

  (3)0轴上二次金叉

  COUNT(CROSS(DIF,DEA)ANDDEA>0,20)=2ANDCROSS(DIF,DEA)AND

  DEA>0;

  (4)0轴上三次金叉

  COUNT(CROSS(DIF,DEA)ANDDEA>0,20)=3ANDCROSS(DIF,DEA)AND

  DEA>0;

  

  8、三线金叉

  A5:

=MA(C,5);

  A10:

=MA(C,10);

  A30:

=MA(C,30);

  AA:

=CROSS(A5,A10);

  BB:

=CROSS(A5,A30);

  CC:

=CROSS(A10,A30);

  COUNT(AA,3)=1ANDCOUNT(BB,3)=1ANDCOUNT(CC,3)=1;

  

  9、三线同时金叉

  A5:

=MA(C,5);

  A10:

=MA(C,10);

  A20:

=MA(C,20);

  AA:

=CROSS(C,A5);

  BB:

=CROSS(C,A10);

  CC:

=CROSS(C,A20);

  AAANDBBANDCC;

  

  10、均线多头排列

  A1:

=MA(C,N1);

  A2:

=MA(C,N2);

  A3:

=MA(C,N3);

  A4:

=MA(C,N4);

  A1>A2ANDA2>A3ANDA3>A4;

  

  11、均线空头排列3天以上

  A1:

=MA(C,N1);

  A2:

=MA(C,N2);

  A3:

=MA(C,N3);

  A4:

=MA(C,N4);

  COUNT(A1=3;

  12、向前N日至M日出现过均线死叉(P1

  AA:

=MA(C,P1);

  BB:

=MA(C,P2);

  CC:

=REF(CROSS(BB,AA),N);

  COUNT(CC,M);

 

  13、均线粘合

  MA1:

=MA(C,5);

  MA2:

=MA(C10);

  MA3:

=MA(C,20);

  P1:

=ABS(MA1-MA2)+ABS(MA2-MA3);

  P1/C<1/100ANDMA1>REF(MA1,1)ANDMA2>REF(MA2,1); 

  14、均线粘合(另种表达式)

  MA1:

=MA(C,5);

  MA2:

=MA(C,10);

  MA3:

=MA(C,30);

  A:

=MAX(MAX(MA1,MA2),MA3);

  B:

=MIN(MIN(MA1,MA2),MA3);

  COUNT(ABS(A-B)/B<0.01,3)=3;表示已粘合3天(含3天)以上

  15、多条均线粘合  如5、10、20、30、120、250日移动平均线粘合

  aa:

=(ma(c,5)+ma(c,10)+ma(c,20)+ma(c,30)+ma(c,120)+ma(c,250))/6;

  up:

=aa*n/100+aa;

  down:

=aa-aa*n/100;

  count(BETWEEN(ma(c,5),up,down)andBETWEEN(ma(c,10),up,down)andBETWEEN(ma(c,20),up,down)andBETWEEN(ma(c,30),up,down)andBETWEEN(ma(c,120),up,down)andBETWEEN(ma(c,250),up,down),m)=m;

   n(2,1,5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