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动用计划.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4259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储量动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储量动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储量动用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储量动用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储量动用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储量动用计划.docx

《储量动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储量动用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储量动用计划.docx

储量动用计划

 

普安县地瓜镇宏发煤矿

 

2014年度矿山储量动用计划

 

编制单位:

普安县地瓜镇宏发煤矿

编制时间:

2014年3月

 

前言

矿山储量动态管理是适时准确掌握矿山资源储量开采量、损失量、保有量和矿山储量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促进矿山资源储量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举措。

2009年5月,省国土资源厅制定了《贵州省矿山储量动态监测试点工作方案》(黔国土资发[2009]58号),有重点的开展了全省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工作。

为了搞好我矿的储量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计划的开发和利用矿山资源储量,依照国家煤炭资源管理的有关规定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

编制《普安县地瓜镇宏发煤矿2014年度矿山储量动用计划》。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地理、交通位置

宏发煤矿位于贵州省普安南部地瓜镇,地瓜勘查区北部边界附近,隶属普安县地瓜镇管辖。

该矿地理坐标为:

东经104°57′00″—104°55′38″,北纬25°42′11″—25°41′11″。

普(安)—兴(义)公路从矿区边穿过,距普安县城约17km,距兴义市约90km。

距南昆铁路红果站约70公里,交通较方便。

(见交通位置图)

第二节矿井证照及划定界限情况

采矿许可证:

证号C520000************3327,有效期至2021年5月15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

井田境界由以《采矿许可证》划定的井田范围为界,生产规模30万吨/年,井田面积3.14平方公里,开采标高:

+1675米至+1200米,可采煤层17-1、17-2、19、23、26,拐点坐标:

XY

12843929.935494901.69

22842945.935495626.69

32842091.935492620.69

42843276.935492620.69

工商营业执照:

证号520000000067207,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12年11月5日颁发,证件年检有效。

第三节矿井设计及生产情况

一、矿井的设计情况

我矿的开采方案设计是由贵州淞源矿山开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的,设计资质乙级,由贵州省能源局组织评审并批复,审批文号:

黔能源煤炭[2012]466号。

我矿的设计生产规模为3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18年,煤矿采用一条回风平硐回风三条平硐进风,共有四条井筒,设计为主平硐进风、煤炭运输,副平硐和人行平硐行人,总回风平硐专门做矿井的回风巷道;巷道支护采用半圆拱形砌碹支护或锚喷支护。

二、矿井的生产情况

宏发煤矿始建于1998年12月,经过了矿井规模从小到大的多次改造后,现设计规模为30万吨/年,从2011年开始,我矿一直在进行技改工作,现改造工作已基本结束。

第四节矿井储量、储量变动及审批情况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2008年3月7日对《普安县地瓜镇宏发煤矿储量核实报告》进行评审,我矿的采矿许可证划定的范围内,保有资源量1588万吨。

根据湖南省煤炭地质勘查院2013年12月出具的《贵州省普安县地瓜镇宏发煤矿2013年度矿山储量年报》,截止2013年底,我矿剩余的保有储量为1535.2万吨,我矿的储量减少了52.8万吨。

第二章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

第一节矿区地层及构造

矿区内出露最老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龙潭组(P3l),三叠系下统(T1),最新地层为第四系(Q)。

宏发煤矿位于青山向斜北西翼北段(即盘南背斜南东翼北段)地层走向北东(30°-50°),地层倾角10°~30°。

含煤地层倾角较大,一般为15°~29°;上覆地层倾角较小,一般为12°~21°。

总体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东南西向,倾向南东的单斜构造。

矿区内地表未发现次一级褶曲及断层,区内总体构造复杂程度类型属简单。

第二节煤层与煤质

我矿含煤地层为龙潭组系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由碎屑岩、生物化学岩及煤组成。

含煤地层平均厚299.0m,含煤23-41层,一般为29层,19煤层以上含煤9-11层,一般9层;19煤层底板以下含煤14-30层,一般20层。

矿区内可采煤层5层,即17-1、17-2、19、23、26号煤层,其中17-1、19、26号煤层为全区可采,17-2、23煤层不稳定。

现将各煤层分述如下:

17-1号煤:

含0-1层夹矸,结构简单,直接顶板产羊齿类植物化石,原煤全硫平均4.31%,属中高硫分煤,为全区可采煤层。

17-2号煤:

含0-1层夹矸,结构简单,直接顶板产羊齿类植物化石,原煤全硫为平均2.86%,为中高硫分煤,全区最厚煤层。

19号煤:

含0-2层夹矸,结构中等,直接顶板产动物化石,原煤全硫平均1.37%,属中硫分煤。

23号煤:

含0-2层夹矸,结构中等;根据周边资料,原煤全硫平均5.13%,属高硫分煤。

26号煤:

含0-2层夹矸,结构中等,原煤全硫平均5.45%,属高硫分煤,为全区硫分最高的煤层。

第三节开采技术条件

一、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本区域位于普安山字型构造与亦资孔莲花状构造交接之东南部,属于北东向构造(华夏系或新华夏系)的青山向斜和盘南背斜范围,有南盘江支流楼下河与北盘江支流罗细河(格所河)之分水岭通过。

分水岭处于归顺与莲花山相连一带。

走向北东。

分水岭北西面水流总体为由南向北流入格所河,属北盘江流域。

分水岭南东面水流总体为由北向南流入楼下河,属南盘江流域。

区域地表水有楼下河上游支流和格所河支流,地下水有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等。

本矿区矿床高于最低侵蚀基准面(1418m)以上,直接充水水源主要为龙潭组裂隙水、老窑采空区积水、地表冲沟水,在断层交错地带、老窑密集地带水文地质条件变的较复杂。

由于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露头分布不广,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不强,为中等—弱含水层,充水通道主要以岩石原生和采矿节理、裂隙为主,规模一般不大,少量为断层、老窑巷道、岩溶管道导水,因此未来矿井充水方式主要以渗水、滴水、淋水为主,局部可能发生突水。

根据储量核实报告评审备案,本矿区属以裂隙充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23.17m3/h,最大涌水量为72.3m3/h。

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1)瓦斯

根据2012年6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提供的普安县地瓜镇宏发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鉴定报告表,鉴定结果:

17-1号煤层在+1409m标高以上有突出危险性,17-1号煤为突出煤层;其他煤层未做突出危险性鉴定。

(2)煤尘爆炸性

本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17-1、17-2煤层煤尘鉴定均为煤尘有爆炸性,其他煤层未做煤尘爆炸性鉴定。

煤尘爆炸性等级鉴定结果表

煤层

工业分析%

爆炸试验

爆炸性结论

水分

灰分

挥发分

焦渣特征

Mad

Ad

Vdaf

火焰长度mm

抑制煤层爆炸最低岩粉量(%)

17-1

2.00

19.72

11.24

3

5

5

煤尘有爆炸性

17-2

1.88

13.80

10.90

3

5

15

煤尘有爆炸性

19

23

26

(3)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交的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

17-1、17-2煤层均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层,其他煤层未做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

煤的自燃倾向性等级鉴定结果表

煤层

工业分析%

煤吸氧量

自然倾向分类

水分

灰分

挥发分

焦渣特征

Mad

Ad

Vdaf

Cm3/g干煤

17-1

2.00

19.72

11.24

3

0.78

Ⅲ级

17-2

1.88

13.80

10.90

3

0.81

Ⅲ级

19

23

26

第三章矿井动用储量计划及回采率计划

第一节动用储量计划及回采率计划

一、年度产量计划

根据核定的生产能力计划本年的产量,本年度计划开采原煤产量30万吨。

本年度拟开采11701和原坳上和豫丰煤矿采煤工作面,位置标注于后附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上。

二、年度动用储量、损失量预算

遵照国家《煤炭法》、《矿产资源法》和《生产矿井储量和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本年度开采计划,以最新核定的矿井生产能力和矿井当前的回采率水平为依据,对本年度的动用储量和损失量进行预算,计算方法如下:

动用储量=工作面个数×工作面计划推进长度×工作面宽度×煤层厚度×煤层容重

损失量=动用储量×(1—采区回采率)

11701工作面本年度计划推进150米,宽度120米,煤层容重1.4吨/立方米,煤层平均厚1.5米,可采37800吨;

原坳上煤矿采煤工作面,面积约51944平方米,煤层容重1.4吨/立方米,煤层平均厚2.5米,可采129860吨;

原豫丰煤矿边角煤残采,面积约6080平方米,煤层容重1.4吨/立方米,煤层平均厚2.5米,可采21280吨;

原豫丰煤矿采煤工作面,利用综采设备推进,可采走向长度370米,平均倾向宽140米,煤层容重1.4吨/立方米,煤层平均厚2.5米,可采181300吨;

计算本年度预计动用储量37万吨,其中损失量5.4万吨;

三、本年度回采率计划和保障措施

根据我矿2013年度的实际回采率,我矿应该可以继续保证我矿的回采率在85%以上,具体保障措施如下:

(1)根据本矿已有的开采经验,合理的留设工作面煤柱尺寸,使煤柱留设既能有效的支撑顶板,又不至于因尺寸过大而造成资源浪费。

(2)应用一些较先进和可靠地支护技术和措施,减少回采巷道和工作面顶煤的丢失,但同时必须保证顶板支护的安全度和可靠性。

(3)合理的布置工作面位置,能采尽采,尽量减少对一些边角资源的丢失。

(4)保证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不向采空区遗煤。

(5)加强对井下爆破工的培训力度,保证其在钻爆过程中,不破坏顶低板,不损伤煤柱。

(6)进一步强化对井下共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等进行成产作业。

第二节加强矿井储量管理提高煤炭回采率的措施

一、矿井储量及回采率管理工作现状

扣除矿井前期采出量和损失量,矿井现保有储量1535.2万吨。

目前矿井回采率及采区回采率管理整体水平同国家规定的采区回采率水平基本相符。

但如果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回采率水平,就只有通过努力学习国家煤炭资源法律法规等规定,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改善技术装备水平,加强井下生产安全监管,不断提高人员素质,逐步改进采煤方法和采煤工艺才有可能使矿井的回采率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加强矿井储量管理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的措施

(1)在采掘协调的基础上,尽可能合理的设计工作面几何尺寸和布置工作面,原则上能采尽采,减少井下煤柱及边角的损失。

(2)合理的选择煤岩层层位布置主要巷道,避开应力集中区影响,尽可能的实现集中布置,减少护巷煤柱损失煤量。

(3)开展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特征的观测工作,测定煤岩层物理学特性,在此基础上优化工作面煤柱尺寸。

(4)革新观念,应用一些主流的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合理选择巷道断面形式和设计尺寸,优化支护参数,从而降低工作面巷道和顶煤的丢失。

(5)根据矿井的开采地质条件,积极探索适合本矿井的采煤方法和开采工艺,总体提高资源回收率。

(6)逐步提升矿井开采技术水平,协调采掘关系,确保矿井生产持续正常。

(7)合理规划井田现有资源,科学布局。

(8)建立工作面日产量台账,定期统计工作面产量变化情况,并由此建立奖罚制度。

(9)按照《煤炭法》、《煤矿安全规程》等,结合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有针对性的编制采掘作业规程,并贯彻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