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先略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环境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4026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3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先略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环境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杭州先略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环境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杭州先略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环境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杭州先略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环境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杭州先略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环境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先略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环境解析.docx

《杭州先略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环境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先略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环境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先略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环境解析.docx

杭州先略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环境解析

2016-2017年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环境解析

 

杭州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016-2017年年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环境解析1

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1

3、城乡居民收入分析3

4、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4

第二节中国采暖散热器市场政策环境分析7

一、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7

二、采暖散热器行业标准分析8

(一)采暖散热器国家与行业标准-产品标准8

3、采暖散热器设计标准9

4、采暖散热器节能验收规范9

三、压铸铝合金散热器暨行业标准分析10

四、相关产业政策及影响分析11

1、城市集中供热政策解读11

2、部分地区供热政策扫描12

3、《供热计量技术规程》15

4、《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16

5、城市供热价格政策分析20

(一)完善峰谷分时价格制度20

(二)优化居民用电阶梯价格政策20

(三)大力推进市场化交易机制21

第三节中国采暖散热器市场技术环境分析22

第一节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GDP历史变动轨迹

初步核算,2017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9%,二季度增长6.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98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52987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06516亿元,增长7.7%。

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图表-1:

2012-2017年6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分析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

2017年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0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0%,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222亿元,增长10.2%。

图表-2:

2016-2017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月同比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2017年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369亿元,同比增长10.4%。

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6953亿元,增长8.7%。

图表-3:

2012-2017年6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析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545亿元,同比增长10.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63亿元,增长12.9%。

1-6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7786亿元,同比增长1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583亿元,增长12.3%。

按消费类型分,6月份,餐饮收入3254亿元,同比增长11.9%;商品零售26554亿元,增长10.9%。

1-6月份,餐饮收入18546亿元,同比增长11.2%;商品零售153822亿元,增长10.3%。

在商品零售中,6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3406亿元,同比增长10.2%。

1-6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72420亿元,同比增长8.8%。

2017年1-6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31073亿元,同比增长33.4%。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747亿元,增长2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8%;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5.1%、20.8%和31.8%。

2017年1-6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3%、5.8%、10.0%和7.4%。

3、城乡居民收入分析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238元,增长7.0%,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6.9%。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6803元,增长7.3%,是平均数的9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559元,增长7.0%,是平均数的84.7%。

图表-4:

2012-2017年1-6月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按收入来源分,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4、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2017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0605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与1-5月份持平。

从环比速度看,6月份比5月份增长0.73%。

图表-5:

2016-2017年1-6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694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比1-5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05807亿元,增长4%,增速比1-5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66104亿元,增长11.3%,增速比1-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104203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比1-5月份提高0.5个百分点。

其中,采矿业投资3955亿元,同比下降6.4%,降幅比1-5月份收窄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86809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比1-5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3438亿元,增长2.5%,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59422亿元,同比增长21.1%,增速比1-5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

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7.5%,增速比1-5月份提高2.8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5.4%,增速比1-5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23.2%,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9%,增速比1-5月份回落1.5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121595亿元,同比增长9.1%,增速比1-5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73837亿元,增长10.1%,增速比1-5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72350亿元,增长10.7%,增速比1-5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11034亿元,同比下降9.5%,降幅比1-5月份收窄4.9个百分点。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267850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6417亿元,同比下降4.7%,降幅比1-5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5468亿元,下降4%,降幅比1-5月份扩大2.7个百分点。

从项目隶属关系看,中央项目投资9640亿元,同比下降10.9%,降幅比1-5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270965亿元,增长9.5%,增速比1-5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985885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比1-5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37258亿元,同比下降1.2%,降幅比1-5月份收窄4.4个百分点。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86275亿元,同比增长1.4%,1-5月份为下降0.1%。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3.8%,增速比1-5月份提高2.3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增长6.3%,增速比1-5月份提高3.5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同比下降3%,降幅比1-5月份收窄1.6个百分点;利用外资下降13.7%,降幅比1-5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其他资金增长16%,增速与1-5月份持平。

图表-6:

2016-2017年1-6月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

第二节中国采暖散热器市场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家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由中国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中国首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了四大节能目标。

其中包括,到2010年,中国将形成四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而这个数字到2020年将上升到14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少2100吨二氧化硫排放。

按照中国近三年能源消费增长趋势,到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量将高达四十余亿吨标准煤,在如此巨大需求面前,煤炭、石油及电力供应及能源安全等方面都会面临严重问题。

为缓解能源约束矛盾及环境压力,《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到2010年中国每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煤下降到2.25吨标准煤,2003年至2010年间形成4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规划》同时透露的信息是,到2020年,中国每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54吨标准煤,2003至2020年年均节能率达3%,形成节能能力为14亿吨标准煤,所减少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相当于目前二氧化硫的排放水平。

《规划》对火电供电煤耗等主要产品单位耗能指标亦做了规定。

到2010年,这些指标将总体达到或接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国际先进水平,而燃煤工业锅炉等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在六年后亦须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汽车、电动机、家用电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据悉,这份名为《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的文件规划期为“十一五”和2020年,重点规划了中国到2010年节能的目标和发展重点,并提出2020年的目标。

二、采暖散热器行业标准分析

采暖散热器为末端的采暖方式是我国主流采暖方式,北京圣保罗采暖散热器现整理汇编全行业的国家和行业执行标准,包括如HJ508-2009《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采暖散热器》以及《钢铝复合散热器》、《铜铝复合散热器》、《复合型采暖散热器》等。

采暖散热器国家行业标准规定了各种采暖散热器的分类与基本参数、性能要求、检验方法与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服务等有关规定。

(一)采暖散热器国家与行业标准-产品标准

我国的标准分为国标(GB)、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目前,采暖散热器国家、行业及企业标准如下:

1、GB/T13754-2008《采暖散热器散热量测定方法》

2、GB19913--2005铸铁采暖散热器

3、JG2钢制板型散热器

4、JG143采暖散热器铝制柱翼型散热器

5、JG220-2007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

6、JG221-2007铜管对流散热器

7、JG232-2007浴型采暖散热器

8、JG/T1钢制柱型散热器

9、JG/T148-2002钢管散热器

10、JG/T3012.2-1998采暖散热器钢制翅片管对流散热器

11、HJ508-2009《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采暖散热器》

12、Q/HDPJQ013-2011《采暖散热器钢铝复合散热器》

13、Q/HDPJQ014-2012《钢管采暖散热器》

(二)采暖散热器行业相关国家标准

1、散热量检测标准

GB/T13754-2008《采暖散热器散热量测定方法》

其中规定:

中国采暖散热器标准工况为⊿T=64.5℃,即进水95℃,回水70℃,室内温度18℃。

2、采暖散热器供暖系统国家水质标准

GB/T29044-2012《采暖空调系统水质》

其中对采暖散热器供暖系统PH值和含氧量都做了明确规定,要求PH值9.5-12,以防止采暖散热器和供暖管网因腐蚀而降低使用寿命。

标准要求采暖散热器供暖系统水中的溶解氧限值均为不高于0.1mg/L。

3、采暖散热器设计标准

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其中关于关于采暖采暖散热器的的一般规定

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0C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宜采用集中采暖。

(注:

主要是指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地区,其幼儿园、养老院、中小学校、医疗机构等建筑宜采用集中采暖。

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0C的日数为60-89天;

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50C的日数不足60天,但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80C的日数大于或等于75天。

4、采暖散热器节能验收规范

GB5041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采暖节能工程》

国家标准《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修订稿

供暖节能工程采用的散热器和保温材料等进场时,应对其下列性能进行复验,且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

散热器的单位散热量、金属热强度;

检验方法:

核查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

同一厂家、同材质、同规格的散热器,其数量在500组及以下时,各抽检2组;其数量在500组以上时,各抽检3组。

由同一施工单位施工的同一建设单位的多个单位工程(群体建筑),当使用同一生产厂家、同材质、同规格的散热器时,合并计算按每5万m2建筑各抽检3组;不足5万m2时,各抽检3组。

三、压铸铝合金散热器暨行业标准分析

2008年5月28日举行的“压铸铝合金散热器暨行业标准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为此达成了共识。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主办,宁波宁兴金海水暖器材有限公司、山东邦泰散热器有限公司、旺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昂彼特堡散热器有限公司、意乐(天津)铝制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兼采暖散热器委员会主任宋为民,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教授肖曰嵘等业内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他们就压铸铝合金散热器的发展、有效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和使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进行了座谈,与会代表还与《压铸铝合金散热器》行业标准参编单位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和交流,并对相关条款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意见。

采暖散热器产品已被列入《中国名牌产品“十一五”重点培育指导目录》,为更好地实施中国名牌战略,这几年,全行业开展了以“品牌整合,品牌提升”为主题的培育工作,提出了“走品牌之路,创产业辉煌”的工作思路,全面提升采暖散热器行业和企业整体竞争实力;去年提出了“创新、品牌、文化、和谐”八字发展方针。

今年行业内又有部分企业正在申报国家免检产品资格,行业正在进一步加深对实施名牌战略工作的认识,踏实地做好品牌整合、品牌提升、品牌经营的工作。

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董重成认为:

全行业要以标准生产,确保质量。

近几年国内压铸铝合金散热器的生产企业数量正在快速的增长,出口贸易发展迅速。

而产品品种多、质量不均衡、无统一的生产标准,影响了产品的健康发展和市场贸易的顺利进行。

对此,委员会组织业内几大企业召开了标准启动会,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将该标准归口工业产品行业标准制订,现已完成初稿。

目的就是通过对材料、工艺、生产过程、采用的参考标准以及制造特征参数的规定,制定出质量标准,以此来要求生产企业确保产品质量。

四、相关产业政策及影响分析

1、城市集中供热政策解读

城市集中供热(简称城市供热)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城市基础性的公用事业。

城市供热开始时,由国营供热企业、房产部门供热事业单位、大型工厂企业锅炉房连片供热和机关、学校、部队等自行管理锅炉房供热等多种供热经营管理方式。

在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阶段,沈阳市、大连、赤峰等城市的供热企业,积极推进供热企业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剥离不良资产和富余人员,进行资产整合。

经有关部门批准,先后成为股份制上市企业,彻底进入市场,以市场化的模式运营和经营城市供热。

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许多国营供热企业进行了以国有独资为形式的企业改制,北京市热力公司、长春市热力公司、青岛热电公司等改制成为国有独资股份制企业,成立了北京市热电集团有限公司、长春热电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热电集团有限公司等股份制公司。

近几年,分户计量制度改革成为我国供热体制改革的核心,与我国供热行业的市场化改造密切相关,且符合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的经济发展要求。

同时,政府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支持供热体制改革的进程:

图表-7:

供热体制改革相关政策

2、部分地区供热政策扫描

呼和浩特市:

新供热条例10月15日起施行

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近日表决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呼和浩特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的决定〉的决议》。

新《呼和浩特市城市供热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10月15日起施行。

新规要求,供热企业不得随便弃管、弃供,或者供热温度不达标。

其中新增的供热质量保证金制度将为市民温暖过冬提供保障。

石家庄:

今冬使用供热卡交费

今年根据石家庄市政府“一管到户”的政策部署,石家庄各供热公司陆续向居民发放了供热缴费卡,已领卡的用户不用把供暖费交给物业,拿着供热卡直接到指定的银行或者手机银行缴费即可,方便快捷。

交费标准按照相关规定,石家庄居民22元/平方米,非居民31元/平方米,符合认定规定的空置房需交纳20%的热损费,如遇价格变化按市物价局文件规定多退少补。

吉林市:

今冬供热价格拟降0.50元/m3

吉林市物价局召开调整城区居民供热价格听证会。

吉林市物价局和吉林市市政公用局共同提出了拟调整城区居民供热价格听证方案:

居民住宅供热价格由每平方米27.50元下调至27.00元,每平方米下调0.50元,下调幅度为1.82%,其它类型房屋的供热价格等额下调;供热计量价格同步下调,此方案自2017采暖期起执行。

甘肃:

供热企业采暖费收入免征增值税

甘肃省财政厅转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供热企业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通知》,为保障居民供热采暖,经国务院批准,对“三北”地区供热企业(以下简称供热企业)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减免或优惠政策,甘肃省也位列其中。

通知明确,自2017年至2018年供暖期结束,对供热企业向居民个人(以下统称居民)供热而取得的采暖费收入免征增值税。

本溪市:

今冬供热价格每平米下调2元

2017年,本溪市城市居民冬季供热开始执行每平方米26元计费政策。

据统计,本溪市现有城区居民供热面积2900万平方米,供热企业去年供暖期实际让利于民5800多万元。

2017年,该市物价局和市房产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调整本溪市城区供热价格的通知》。

通知指出,2017年供暖期本溪市城区供热价格作出调整,按建筑面积计费,居民每平方米26元、非居民每平方米32元。

2017年供热期已缴费的用户,多缴费用2元结转至2017年度。

本溪城区民用供暖价格实际上从之前的每平方米28元,下调到26元,下降价格为2元。

北京:

新增3000余万平米热计量收费

据北京热力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北京城市热网供热价格为每建筑平方米24元,燃煤直供供热价格为16.5元,燃煤间供供热价格为19元,天然气、液化气、油、电供热价格为30元。

今年北京市将新增3000余万平方米居民住宅热计量收费,包括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两部分。

其中,基本热价仍根据市热力集团城市热网供应,燃煤锅炉供应和天然气、液化气、油、电供应不同,分别按采暖季每建筑平方米12元、7元、18元的价格收取。

而计量热价则统一按每千瓦时0.16元收取。

张家口:

免收新房采暖费

自2017年供热期起,取消采暖期暂不用热收费,对于申请报停供热已经缴费的居民,部分供热企业已开始为市民办理退费业务。

新建房屋首次供热实行整体供热,其首次采暖费用纳入房价,统一由开发建设单位交纳,不得向用户单独收取,重复收取。

滨州新城区:

今冬家庭供暖收费每平米22元

目前新城区取暖费收缴工作已开始。

滨州新城区2017年供暖季取暖费收缴工作已开始。

根据滨价发【2017】15号文件规定,2017年取暖费价格依然执行如下标准:

居民及教育(财政拨款)22元/每平米;商用及办公32元/每平米;低保户15元/每平米(须持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

银川市:

今冬供热季热计量价格要涨

银川市物价局发布《银川市关于调整热计量价格(试行)的有关问题的通知》,制定了由基本热价占30%、计量热价占70%的按热计量价格收费的标准。

该标准将于2017年11月1日起试行。

此次试行的收费标准依据现行居民热价、商业房热价及办公房热价为基础,热计量供热价格由基本热价占30%和计量热价占70%两部分构成。

2017年银川市将选取部分老小区和部分新建小区、总面积100万平方米至200万平方米,作为热计量收费试点。

西安市:

今冬集中供暖不高于5.8元/月/m3

据西安市热力总公司相关负责介绍,供热收费仍执行原价格,按面积居民每月每平方米不高于5.8元(包括每月每平方米0.5元热交换站到用户的损耗及费用),非居民用热每月每平方米不高于7.5元。

对于西安市政集中供热、可以分户控制且整个采暖期不用热的用户,家里关停暖气后不会影响周围其他住户用暖的,提前申请停暖后,可以只交总热价的30%。

乌鲁木齐:

供热面积预计达1.84亿平方米

2017年乌鲁木齐供热面积预计将达到1.84亿平方米,较上年度增加400万余平方米。

乌鲁木齐1.84亿平方米的供热面积中,采用了电采暖、地源热泵采暖和太阳能采暖等其他供热方式。

另外,乌鲁木齐实施了504万平方米的热力计量改造;同时,还投资1.32亿元对10家热企的1675蒸吨燃气锅炉,实施了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利用改造工程。

定州市:

年内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

从河北省定州市有关部门获悉,今年,定州市将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00万平方米,从而使城区集中供热面积增加到780万平方米,惠及60%的居民。

明年,整个城区集中供热面积将达到1300万平方米,实现全覆盖。

3、《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当前,供热节能工作在建筑节能领域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

供热计量技术作为供热节能的重要手段,其发展与推广应用工作已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建筑节能与供热计量技术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对于供热计量与节能工作的推进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国家主席令、国务院令以及相关各部委联合发布的政策性文件,针对建筑节能技术以及供热计量技术的推广工作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

“国家采取措施,对实行集中供热的建筑分步骤实行供热分户计量、按照用热量收费的制度。

新建建筑或者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应当按照规定安装用热计量装置、室内温度调控装置和供热系统调控装置。

”上述这些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为推动供热计量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与政策性保障。

近十几年来,国内相关政府部门及研究机构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供热计量与温控技术,并经过多年的工程试点示范,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使得国内的供热计量与温控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为国内供热计量技术的发展应用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随着国内供热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基于上述政策条件与技术条件,城市级的较大范围的供热计量收费制度即将得到全面实施,供热计量技术的应用是这项制度实施的必要技术条件。

而国内正急需一部《供热计量技术规程》,对供热计量的设计、施工与验收等各个环节提出较为全面、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技术要求,对供热计量技术的工程应用加以规范指导。

基于上述技术需求,根据原国家建设部建标[2004]66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20家单位共同参与,编制完成了国家建筑工程行业标准《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4、《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努力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城镇居民的冬季供热采暖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