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各专业解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3685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各专业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大学各专业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大学各专业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大学各专业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大学各专业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各专业解读.docx

《大学各专业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各专业解读.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各专业解读.docx

大学各专业解读

大学各专业解读

目录

1国际经济与贸易1

2法学5

3社会体育6

4汉语言文学7

5英语8

6艺术设计9

7信息与计算科学10

8核物理(无)11

9生物科学11

10生物技术12

11矿物资源工程13

12资源勘查工程13

1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4

1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

1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6

16工业设计17

17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17

18测控技术与仪器18

19热能与动力工程19

20核工程与核技术20

21核技术(无)20

22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无)20

23核化工和核燃料工程(无)21

24核反应堆工程(无)21

2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1

26自动化22

27电子信息工程22

28通信工程23

2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4

30软件工程(无)25

31生物医学工程工程(无)25

32网络工程(无)25

33数字媒体技术(无)25

34建筑学25

35土木工程26

36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6

37给水排水工程27

38环境工程28

39安全工程29

40化学工程与工艺29

41制药工程30

42物流工程(无)31

43基础医学31

44预防医学32

45卫生检验(无)32

46临床医学32

47麻醉学33

48医学影像学34

49医学检验34

50口腔医学35

51护理学36

52药学36

5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37

54工商管理38

55市场营销38

56会计学39

1国际经济与贸易

门类:

02经济学二级类:

0201经济学类

新专业:

020106国际经济与贸易

旧专业:

020106国际经济020113国际贸易

020215W国际商务082204工业外贸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5.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

7.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经济工作。

主干学科:

经济学、统计学。

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经济学学

2法学

门类:

03法学二级类:

0301法学类

新专业:

030101法学

旧专业:

030101法学030102经济法

030103国际法030104国际经济法

030105劳动改造学030106W商法

030107W刑事司法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

2.掌握法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

3.了解法学的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的趋势;

4.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

5.具有运用法学知识去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

法学。

主要课程:

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见习、法律咨询、社会调查、专题辩论、模拟审判、疑案辩论、实习等,一般不少于20周。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法学学士。

3社会体育

门类:

04教育学二级类:

0402体育学类

新专业:

040203社会体育

旧专业:

040308W社会体育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社会体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指导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运动技术;

3.具有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有关体育事业的方针、政策、法规;

5.了解国内外在社会体育方面的学术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体育学、社会学、公共管理。

主要课程:

社会体育概论、社会体育管理学、健身概论、中华体育养生学、大众健身娱乐体育项目的理论与方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社会调查、实习、毕业论文等,至少应安排20周以上。

主要专业实验:

社会体育活动方案设计、体质测评、体育康复。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教育学学士。

4汉语言文学

门类:

05文学二级类:

0501中国语言文学类

新专业:

050101汉语言文学

旧专业:

050101汉语言文学050102中国文学

050113汉语言文学教育

050125W汉语言教育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

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汉语言文学(师范类):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正确的文艺观点、语言文字观点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协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学的能力;

2.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在将新知识引入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富有开创精神;

3.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同时具有一定的哲学和自然科学素养。

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普查、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学会在文理渗透、学科交叉的前提下,开辟新的领域;

4.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5.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主干学科:

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汉字学、汉语史(或文字、声韵、训诂学)、中外语言学史、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献学、文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民间文学、比较文学、写作、文艺心理学、中国文学批评史、语文教学论、自然科学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

汉语言。

5英语

门类:

05文学二级类:

0502外国语言文学类

新专业:

050201英语

旧专业:

050201英语050238英语教育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熟巧训练,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和较强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基本调研能力;

6.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英语(师范类)

 

英语(师范类):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英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能够较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及汉语语言文字处理,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和英语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2.掌握英语语言学,英语对象国文化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对象国家的社会和文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4.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英语教学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

5.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英语教学的能力及具有一定的第二外国语的实际运用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语音、语法、视听、口语、英语写作、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教学理论及方法、英语测试理论及方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6艺术设计

门类:

05文学二级类:

0504艺术类

新专业:

050408艺术设计

旧专业:

050416环境艺术设计050418染织艺术设计

050419服装艺术设计(部分)

050420陶瓷艺术设计

050421装潢艺术设计050422装饰艺术设计

081505室内与家具设计(部分)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期间学生将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方法和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艺术设计创作的专业技能和方法;

3.具有独立进行艺术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

4.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主干学科:

艺术学、文学、工学。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图案、构成、专业技法、专业设计、艺术设计理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工艺实践、市场调研、艺术设计采风、毕业实习等,四年共安排4~5次,累计6~15周。

修业年限:

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

艺术设计学、美术学、建筑学。

7信息与计算科学

门类:

07理学二级类:

0701数学类

新专业:

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

旧专业:

070103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

070105*运筹学070106*控制科学

070107*信息科学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和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

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

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

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

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物理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概论、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系统基础)、信息科学基础、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机图形学、运筹与优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生产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统计学。

8核物理(无)

9生物科学

门类:

07理学二级类:

0704生物科学类

新专业:

070401生物科学

旧专业:

070401生物学070402生物化学(部分)

070403微生物学(部分)070405生物学教育

070406W生物科学与技术(部分)

070408W病毒学071004海洋生物学(部分)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

生物学。

主要课程:

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野外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主要专业实验:

动物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

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生物科学(师范类)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应用技能,受到从事科学研究和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初步训练,获得从事生物学教学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生物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2.掌握生物学所必需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和实验、运算能力;

3.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4.了解生物科学以及生物科学教学研究的新进展和动态,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主干学科:

生物学。

主要课程:

动物学、植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生物教学论、人文科学基础。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教育实习、见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

环境科学、生物技术。

10生物技术

门类:

07理学二级类:

0704生物科学类

新专业:

070402生物技术

旧专业:

070402生物化学(部分)070404*生物技术

070403微生物学(部分)

070406W生物科学与技术(部分)

070407W微生物工程学

081210生物制药(部分)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较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及细胞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生物技术及其产品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熟悉国家生物技术产业政策、知识产权及生物工程安全条例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

生物学。

主要课程:

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生化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酵工程设备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一般安排10~20周。

主要专业实验:

微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生物技术大实验等。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

生物科学、生物工程。

11矿物资源工程

门类:

08工学二级类:

0801地矿类

新专业:

08010?

资源勘查工程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能在规划设计、生产经营、投资、管理、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矿物资源开发、加工利用以及相关设施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加工利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规划设计、设备选型与计算、工艺流程确定、试验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矿业投资、企业生产与经营、技术与行政管理、工艺革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矿物学、岩土力学、流体力学、技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技术;

3具有矿产开发与矿物加工利用方面规划与设计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掌握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矿产资源基本研究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与应用前景;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化学、流体力学、地质学与矿物学、矿床地质与油气田地质、岩石力学与爆破工程、矿床开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