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的发展策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3453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办学校的发展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民办学校的发展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民办学校的发展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民办学校的发展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民办学校的发展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办学校的发展策略.docx

《民办学校的发展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办学校的发展策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办学校的发展策略.docx

民办学校的发展策略

市场、品牌、服务、人才

——民办学校的发展策略

(2014.5.11.江油市)(P1)

四川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周永孝

前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朋友:

上午好!

(P2)

我来自四川成都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它脱胎于国家级重点中学成都双流棠湖中学,隶属于棠湖集团。

棠湖集团以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校区,另外还包括宜宾翠屏棠湖外语学校和巴中棠湖外语实验学校,三校分别简称成都棠外、宜宾翠外和巴中棠外。

宜宾翠外是由成都棠外和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在原宜宾翠屏外国语学校基础上建成的股份制学校,2008年9月签约,以宜宾市翠屏区政府为支持,以成都棠外为主体,以原翠外为基础,学校总投入1.6亿元,占地150亩,建筑面积8万平米,90个教学班,在校生3600人,集小学、初中、高中和出国预备教育为一体。

巴中棠外是由棠湖集团投资、成都棠外全面管理并由成都棠外教师执教的一所全寄宿制学校。

学校坐落在巴中市经济开发区,占地230亩,建筑面积8万多平米;规划150个教学班、6000多学生,覆盖高中、初中、小学和幼稚园,计划2015年开始招生。

(P3)

我所在的成都棠外,是一所全寄宿制现代化股份制学校。

于2003年建校,当时一次性投资2.3亿元人民币,占地近300亩,建筑面积13万平米。

学校地处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校园被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中科院产业园区环抱,被誉为“大学怀抱中的学校”。

学校包括幼稚园、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全校学生近7000(幼稚园150;小学2000;初中3000;高中1800)人,教职工近1000位。

(P4)

我们学挍的幼稚园是2012年新建成的,一次性投资4000万,立足于高端,生源规划是500生,现在每年每生是2万5,因为幼儿平常的营养餐,托管费很贵,所以实际是幼儿园每年每生5万元。

现在招生火爆。

我叫周永孝,1993—2004年,在重庆綦江中学任教,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并兼任全县高初中语文教研员。

2004—2007年,应聘到成都双流棠湖中学,当班主任,教三个班的语文。

2007年至今,受校长指派到成都棠外任教,曾任教务处主任,国学教师,现任研培处主任,任教高三两个班的语文。

从重庆到四川,从公办到私立,从棠中到棠外,又长期担任教科室或研培处的工作,既有丰富的参照坐标,又接近自己的行政职能;对于棠湖集团这个民办学校的样本,既有置身其间的经历,又能侧身目睹其全程,所以对民办学校的发展策略,略有心得,在此和各位分享,如能对大家有一点一滴、一丝一毫的启发,那我就不虚此行了。

广义的民办学校包括民办的学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我后面所说是取其广义。

正文(P5)

窃以为,民办学校要做强做久,主要是要念好4本经,即市场经、品牌经、服务经和人才经。

(P6)

一、得宜的市场定位——市场意识

在中国,尤其是西南内陆,民办学校起步很迟,发展很晚,相较而言,成都比重庆发展得较为充分一点,但都已经过了一至二轮的洗牌,第一批民办学校至今存活的,不算太多。

有的民间专家说,民办学校的发展,常常要经历3、5、8这三个关键年份的考验。

这里面有一定教育和企业的规律:

第3年,是第一届生源的出口,质量是关键;第5年,企业有可能面临后续资金或资金链问题,资金是关键;第8年,民办学校的品牌口碑遭逢考验,品牌是关键。

如果挺过了8年,日子可能好过一些了。

(一)和政府机构的双赢关系

自古以来,“富贵”成为许多人普遍的愿景,其实在中国,基本的逻辑是“贵富”,即先“贵”而后“富”,有“贵”才保“富”——否则“富”不久长,甚而越“富”越“险”,越“富”越“短”。

因为长期以来,甚而至今,中国仍是“官本位”的国度,所以历史上智慧的商人,常是“红顶”商人,也就是“官商”——以官保商,以官助商,其典型人物是清末著名徽商胡雪岩,现在各级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就是一部分商人的“红顶”。

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明确表述有:

“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纠正对民办学校的歧视”“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

”“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

”。

但是作为民办学校,别把这奉为尚方宝剑,有可能它落地就成橡皮图章。

而且上列表述中,另一个关键词仍需警惕,那就是政府机构的“歧视”!

政府为何歧视,除了陈旧狭隘的观念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无利可图,反而民办学校还和他们抢生源,拉低升学率!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存在就是合理”,这话可以反过来说,“合理才能存在”。

所以作为民办学校,要想从政府机构那里不被歧视,得到公平,甚而赚得支持,那就要随时掂量你能为政府机构贡献多少。

 双流棠外和翠屏棠外虽然都是股份制学校,民办为主,但都有公助,当地政府都占有一定的股份,都享受每年不菲的分红。

这既便于建校时低价拿教育建设用地,更便于办学过程中,制约政府机构出台有关政策,尤其是招生政策时,对民办学校的打压。

当然,双流棠外和翠屏棠外每年还一直为当地贡献很多的升学人数,并拔高其升学率。

所以我们要让政府机构既有钱赚,又有数算。

另如,成都棠外作为民办学校,但每年还按照义务段教育的标准,为双流县接收摇号生180名就读,如果计经济损失的话,是每年1400多万元。

每年高考下来,我们的升学指标是完成得最好的,升学率是最高的,但从县府、教育局那里得到的奖金是最低的,是象征性的。

但另一方面,成都棠外尤其是其高中部,现在还有接近一半的老师,其中多数是行政、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一直保留公办学校的编制,也就是退休后按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福利,这又是双流县委办公会写进文件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说:

“要逐步使民办学校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教职工在医疗、住房和养老等方面保障水平基本相当。

”看来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先行了一步。

另外,我们和省教科所、市教科院和双流县研培中心也关系密切,有时甚而超过一般公办学校和他们的关系,最近本校被四川省教科所评为首批“四川省‘科研兴校’实验基地”,这首批四川省“科研兴校”实验基地,全省共三所学校,本校是其中唯一的民办学校。

虽然,教育部从2011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开展有关民办教育的12项改革试点,近3年,全国有23个省份出台了促进民办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全国共吸引了500多亿元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

但是作为新生或弱势一方,民办学校一定要修好和当地政府、和当地教育局,和各级教科院所的官方和民间、专业和私人的关系,力避被打压和歧视,力争有限的支持。

须知,经营企业就是经营关系,政策、信息和名额等都是资源,都是效益,他们“摆你一道”,你可能就不是“难受一阵”的问题。

(P7)

(二)和公办学校的互补关系。

民办学校一定要时时站在教育的前沿和市场的前沿,不能像许多公办学校一样,经常躲在围墙的后边。

不站在教育的前沿,你可能就落后;不站在市场的前沿,你一定就迟钝。

一说教育市场,很多人就习惯性想到和公办学校的竞争。

其实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关系,首先不是竞争,因为您争得过对方的实在太少,首先是政策上就不如它们的先天优势;再则积淀不如它们深厚,师资不如它们丰厚,资金不如它们雄厚;甚而底气都不如对方浑厚——对方输了,国家来捡底;我们输了,自己搭进去。

现在全国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共15万所,在校生人数3911万,在全国总体教育规模中才接近4%。

其实,市场既要占有,也要培育;既要竞争,更要切割。

相较于公办学校这个天然的航空母舰,民办学校要走与之错位发展和互补发展之路。

我们俗称“捡漏”,公办学校收多的,我就收少的;公办学校收好的,我就收差的;公办学校收穷的,我就收富的;公办学校做免费的,我就办高价的;公办学校大班制,我就小班化;公办学校教文化,我就培艺术;公办学校送国内,我就送国外。

看起不起眼,其实很实惠。

民办学校不是办企业的教育,而是办教育的企业。

企业的核心是经营,企业起步期经营的是机会,企业成熟期经营的才是质量。

我所在的成都棠外一直坚持多元化办学,促进学生多渠道发展。

学校构建了“三课(音乐、美术和书法课)、两班(科学艺术班和高考艺培班)、一团(飞鹰艺术团)、一基地(重点大学艺术特长生基地)”的艺术教育模式;构建了“两班(男足班、啦啦操班)、十三队(男足队、男篮队、女篮队、田径队、中国象棋队、围棋队、国际象棋队、国际跳棋队、健美操队、啦啦操队、体育舞蹈队、乒乓球队、网球队、无线电测向和定向越野队)”的体育教育模式。

其收效也越来越丰厚,至少三个方面:

一是吸引了不少的生源——这部分家长普遍有钱,也舍得花钱;二是打造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品牌,我们的飞鹰艺术团在中小学艺术团中,绝对是双流县最高水准,一直上成都市顶尖水平。

香港凤凰卫视第二次来做学校的综合报道,他们对我校飞鹰艺术团的节目赞不绝口;2010年5月我校附小技巧啦啦操队代表中国,勇摘韩国首尔“国际健美操节”桂冠(中国共派出三支代表队参赛,另两支是山东师范大学代表队和北京体育大学代表队)三是为学生高考升学开辟渠道和搭设台阶。

我校高中每年毕业接近600人,就有几十人升入体艺专业院校;前几年我校普通考生因体艺项目获得高考加分的达八、九十人次。

当然这些获得加分投档的多是重本或本科的临界生,让这样的加分发挥其最大值。

(P8)

这是我校附小啦啦操队勇夺韩国首尔“国际健美操节”桂冠。

我校的国际部,其主要任务就是管理国际班,以前引入的是剑桥项目,现在开展的是PGA项目,开设两个班,高中同时修中国和美国高中课程,一半课程是外教,每个学生每年向学校交择校费7万元。

至今100%被美国知名大学录取,其中80%的学生被美国排名前100的大学录取,近50%的学生获得了每年2000—20000美元的奖学金,现在招生更加火爆。

(P9)

我校的国际部还有一大功劳,就是圆满组织了许多批次出国培训,特别是2008年汶川地震,许多国家邀请了灾区儿童去该国疗养。

而教育部在全国就指定我们学校为唯一的灾区儿童出国前和出国后的培训学校,因为我们是离双流机场最近的,设备最先进的学校。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丰厚的人脉资源来争取这种千载难逢的宝贵的机会,我们自然不遗余力,不惜成本。

后来教育部专门发文件表彰,又给我们许多荣誉机会。

这也佐证我们和政府,教育部门一直主动修好关系。

二、立体的品牌塑造——品牌意识

(一)校长品牌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出自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

同理,名校贵在有名师,而校长的名气,无疑对学校品牌的打造更有辐射意义;更何况,一个优秀的校长,才能建设优秀的学校。

我们的校长黄光成先生,1991年—2008年,任双流县棠湖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2003年2月至今任棠湖教育集团董事长、棠中外语学校校长。

在全川,尤其是教育界绝对很有名气:

1998年他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999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2年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国庆节受中共中央、国务院邀请赴京参加建国55周年庆祝活动,受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的亲自接见;2005年被四川省和成都人民政府聘为政府督学;2008年1月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中国改革优秀人物”;2008年10月,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中国关心成长卓越贡献人物”荣誉称号;2008年12月和2009年12月,被四川省教育厅、《华西都市报》等全国40余家主流媒体评为“四川十大教育风云人物”;2009年10月1日,作为全国劳模代表,再次受中共中央、国务院邀请,赴京参加国庆6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香港凤凰卫视第一次到我校来就是做他的人物专访,后在凤凰卫视播出。

(P10)

这是校长黄光成先生2004年受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邀请,到北京国庆观礼,并作为全国教育界的代表,接受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

(P11)

(二)社会品牌

教育是个积淀性的行业,很难一蹴而就,更难一鸣惊人,它的行业标准,家长多看不懂;家长看得懂,愿意看的,常是社会效应,所以作为站在市场前沿的民办学校,一定要重视其社会品牌的打造。

其打造方式常见的有两种:

1、继承性品牌。

名校办民校,但民校无执照,以致名校未解套。

重庆和成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兴名校办民校,当时公私不分,民校借助名校的品牌,实现了国有隐性资产的侵蚀,但是好景不长,国家有关政策出台,一刀切,所以好多民校因为提前未办独立的办学许可证,一时被收编国有。

成都棠外在公私、母子两校关系暧昧时,就办理了独立的办学许可证,待国家政策出台,顺利成章独立,依法实现国有隐性资产私有化。

这条路,是成都现在很多很火的民办学校共同踩过的,比如成都石室外语学校、成都树德联合学校、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等等,单看其校名,就知道它的继承性品牌,这种借鸡生蛋的方式,让民办学校容易很快赢得社会性品牌。

成都棠外这只金蛋,出生于棠湖中学这只年青的母鸡。

棠湖中学1991年创建,但是3年成为四川省合格高完中,5年成为四川省重点中学,10年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被省市领导赞誉为“四川省基础教育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典范,一时形成了强烈的“棠中效应”,后来居上,风头盖过同城老校双流中学。

(P12)

2、评选性品牌

现在网络时代,社会评奖、民间评奖和商业评奖呈井喷之势,名称越来越响,名头越来越大、发奖公章越来越多,颁奖级别越来越高,奖状、奖证、奖杯和奖牌等,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专业人士多对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但这些是社会的产物和市场的产物,好多家长还喜欢看这个,只会看这个,所以作为民办学校,有时为迎合市场、为赢得家长,还要入乡随俗,特别是在创建初期。

例如有的评奖,还要手机投票,或网络投票,其实那是可以用投票器或投票软件操作的,还有网上用钱买投票数的,办教育的企业,有时不能太斯文,太清高,关键要看这项投入能给你多少回报率。

这个我就不举例了。

(三)专业品牌(P13)

民办学校在创建初期,可以适当借助社会品牌,因为它得之容易,且对圈外的家长,有一定的忽悠力。

但是不能过分依赖,更不能一直指望。

毕竟家长越来越成熟,毕竟成熟企业经营的是质量。

我们的经验,各类奖状奖证,其颁奖公章越多,越不值钱。

各类评奖的含金量大不一样,它主要决定于主办单位,各级政府颁发的是金牌;教育行政部门,如教育厅教育局,颁发的是银牌;各级专业机构,如教科所教科院,颁发的是铜牌;至于其他,可能就是玩具了。

所以成熟的企业,力争的是含金量高的奖牌,否则劳民伤财;宣传的是信度高、专业性强的荣誉,否则自掉身价。

我所在的成都棠外,从2009年开始进行教改,并申报一个成都市的规划课题,作为曾经的教务处主任和现在的研培处主任,我一直在主持这一教改和课题,2013年结题,其课题成果,即“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被成都市教育局评为“成都市第二届优秀教学成果奖”,然后被四川省政府评为“四川省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二等奖,今年从全省近两届共8年的260项成果中,经层层选拔,被省教育厅推荐,代表四川省向教育部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这样的殊荣值得争取,也值得宣传,因为它公信力很高。

(P14)

(四)口碑品牌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

尤其是对民办学校,良好的口碑就意味着广阔的市场;由衷的夸奖,就带来丰富的生源。

如果每个过去和现在的家长都是宣传员,那可以大幅减少广告的费用;如果每个学生都是好样本,那可以大大降低招生的难度。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慎对转出去的学生。

一般而言,要转出去的学生,都是在本校成长不够成功或不够满意的,所以他转出去之后很少、也很难说学校的好话,为了掩饰自身的不足,或推卸自身的责任,多数反而会夸大其词宣传学校的不好。

所以,学校在他铁定要转出去前后,多提供方便,多表示关怀,多表现好姿态。

以期他出校后负面宣传学校时,少说一点,客观一点。

当然最好是留住学生,所以我们学校对巩固率的奖励和对招生的奖励力度一样的大。

第二点是慎对异地来学的学生,我们学校高中生源主要来自大成都,乃至全川;初中和小学的生源,来自全川,乃至全国。

真正双流县本地的生源比例不大,因为无论是旧双流县,还是天府新区成立后的新双流县,县域内的国家级、省市级重点公办学校太多,且都规模不小,生源争夺已呈白日化。

所以我们学校高中、初中和小学部都有不少学生是来至省内的甘孜、阿坝和凉山地区,来自省外的贵州、新疆和西藏等地,对这种孩子的教育我们特别谨慎,有时还不惜成本,因为他们能异地求学,其家长的能量很大,如果孩子成功了,其正面宣传就能覆盖一片,使当地生源滚滚而来,且连绵不断。

比如我们的高中,面向全省招生,其中就有很多是甘阿凉地区的,这些学生回当地报考要享受地区加分,如果是少数民族还要享受民族加分,有的能合加50分,肯定愿意回去报考,其中不少是优生,我们没资格也不忍心阻拦,但是相关老师或班主任就可能降低对他们考前的责任心和考后的关心;而且,这些学生的高考成绩是不会被流出地区的教育局认可的。

但是我们学校规定,这些回原籍参考的学生,只要能确凿反馈其高考数据,同样纳入本校生同等奖励,因为我们更看重在当地他们关乎本校的口碑效应。

有的民办学校为让人知道,不惜出钱打广告;却把已在身边的广告轻易丢掉,实在不明智。

对学校对学生而言,招得进,是吸引了家长,主要靠社会口碑;留得住,是吸引了学生,主要靠办学质量。

据本校宣招处数据统计,近几年,通过别的家长宣传介绍来我校就读的比例已高达70%了。

当然,学挍的每位教师都是宣传员,都是广告者,那也是很强的生产力。

尤其是每位教师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本校的幼稚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部,这就是最大的说服力。

我回老家重庆,一个教师进修挍的校长要带全區小学校长和教务主任,德育主任想到成都参观一二所成功的小学,我就郑重给他推荐我们成都棠外的附小,对方还将信将疑的时候,我就说了这几句话,成都棠外的附属小学2003年建校,当时只有7个学生,2010年被评为成都市新五朵金花小学,现在我们学校的所有教职工子女该读小学的,都在附小就读,包括校长们的孙子孙女。

现在每个年级8个班,每年五月份招生结束。

我的朋友听后,马上委托我帮忙联系。

(P15)

三、精细的服务提供——服务意识

(一)辩证处理教育的服务性和强制性

无论国家教育政策,还是地方教育法规;无论政府机构对学校,还是学校教师对学生;无论是受教育的权利,还是完整的教育方式,教育都具有无可置疑的强制性。

但是另一个方面,教育是为人才的培养服务,学校是为社会的需求服务,教师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所以,教育同时也必须具有服务性。

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简言之,教育要依靠其强制性来实现其服务性,而不是相反,换言之,强制性是教育的手段,而服务性则是教育主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民办学校要时刻谨记的基本常识:

没有服务性,教育的强制性毫无意义;没有强制性,教育的服务性效益不高。

比如学校门卫对家长严格执行校门出入制度,给一些家长带来一时不便或不快,但会换来多数家长的普遍认可和信任,因为他回头一想,你是为他们孩子的安全服务的。

(P16)

(二)研究并满足家长

搞企业,要进行市场调研;办教育,要进行家长研究。

我们学校设有专门的宣传招生处,由一个副校长主管,设副主任两名、职员近10名。

其职能主要是宣传和招生。

招生工作主要分两方面,下学期全力招生;上学期家长回访,他们调研的信息,除供自己部门研究制定招生政策外,还及时直接反馈相应学部的各部门。

各部门原则上一个周内反馈,合理的尽量解决,解决不了必须解释。

我所在的研培处对宣招处调研的信息,再深度研究,以此为据,或提出建议,或进行师培。

我曾经对全校近1000名教职工,做过一个讲座培训,题目是“面对:

棠外学生及其家长的特点;应对:

我们的教育教学策略”,其中归纳出本校家长鲜明的身份共性,即职位上的大官、经济上的大款或者专业上的大腕儿,即他们在职场上有一定的权势,在资源上有一定的优势,在心理上比较强势。

据此,我归纳出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普遍观点,即1、多元的成才观,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能否考上大学,常常不是家长唯一关心的问题,甚而不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2、相对的成功观,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这些家长认为成功不一定要超越他人,贵在超越自己,他们关注孩子在校的快乐指数和成就感。

3、迫切的成人观,相较于学习成绩,他们更关注孩子的感恩之心、文明礼貌和开朗合群。

同时归纳出我们学生的突出特点,即思想现代、视野开阔和渴求被爱。

据此,我建议学校和教师,侧重如下三方面,即多元办学,多路成才;多维评价,多项成功;多爱重德,多多成人。

我们学校周末,确切点说是从周五晚到周六上午,甚而包括周六全天到周日上午,进行对学生的托管。

当然是要收费的,但必须家长申请,发短信到班主任手机上才被准许。

让孩子周末留校到周六上午,叫半托,让孩子周未留校到周日上午,叫全托,一学期内都不回家,叫期托。

我们不称为䃼课,叫被家长委托管理。

不会被定性为乱收费,不会被定性为补课。

因为我们用市场法则,完全自愿,并保留申请。

其实我们的家长很希望,很需要,因为他们都很忙,子女的周末,他们不想營,也管不了。

甚而成了本挍的特色和吸引力,有的家长让子女就读本校,就是沖着这个原因来的。

因为家长周末能自由。

因为我们学校每一学年,一般都要辞退一二个教师,刚来的教师心生疑惧,多会问我:

“周主任,你们向校长建议,辞退教师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是不是因为他的教学成绩?

”我一般会告诉他:

“建议辞退的主要依据常常是,这个教师遭到学生或家长的多次投诉,经我们查证,投诉的是事实,且这个老师改进不大,即便他的教学成绩还不错。

”(P17)

(三)引导并取信家长

研究家长,是为满足家长;满足家长,不是迎合家长,更不是迁就家长,否则教师会失去专业威信,学校会失去专业地位。

因为家长并非教育专业,所以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家长,这一方面能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最大的合力,一方面能让家长更信任教师,更信赖学校。

比如,我们每年的的下学期,招生旺季,各年级都要依次进行开放教学周活动,到时家长来到学校,可听该年级任何班级、任何学科、任何老师的课;可观看学生的所有校园活动;可参观学生活动的所有场馆;可以免费和学生一起就餐体验。

同时也一定组织两项活动,一是班情通报会和家长培训会;二是家长代表座谈会。

家长代表座谈会,长期奉行的原则是,有关领导全部全程参会;领导到场带耳听,带笔记,不带嘴;完全让家长说。

这是一笔宝贵财富,有的意见还是很尖锐的,例如有的家长说,你们学校请外教,还是多请英美各国的,少请什么南非和越南的。

我们以诚意取悦家长,更要以专业取信家长。

我校的家长普遍是社会的成功人士,他们对子女的理性定位,尤其对人才的现代定义,都使他们的教育需求更开放,更合理,也更强烈。

又加上他们交纳了不菲的费用,所以习惯于依市场法则,来强势要求和干预我们的学校教育,其中有的要求和干预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这时学校和教师就要强化专业自信,维护专业权威;否则教育就成了任何人都能说三道四的事情,致使家长丢失了对教育和教师的专业敬畏。

有一次,我校一年级一个年青的班主任接待一个家长,家长对他说:

“李老师,我的孩子是这样的……,你应该对他怎样怎样……”这个班主任听他说完,然后温和地回答说:

“尊敬的家长,我是孩子的班主任,而且是全县优秀的班主任。

”这个家长马上觉得自己失态了,急忙道歉。

接着二者之间的交流就顺畅高效多了。

我们这里特别提醒民办学校要辩证处理教育的强制性和服务性。

当然,教育的服务性,主要和首要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但我这里只谈了对家长的服务,其中强调:

只有充分的研究家长,才能更好地满足家长;只有专业地引导家长,才能充分地取信家长。

(P18)

四、优质的师资保障——人才意识

(一)优质必须优教,优教必须优师,优师必须优酬。

我所在的成都棠外,在校生总数接近7000人。

现在除了学杂费、食宿费自理外,择校费是:

小学每年每生2.1万元;初中每年每生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