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物理教材与老教材华东版比较研究.docx
《新课标物理教材与老教材华东版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物理教材与老教材华东版比较研究.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物理教材与老教材华东版比较研究
新课标物理教材与老教材(华东版)比较研究
摘要:
本篇是对两套教材的比较,主要是针对新课标教材的.课文中给出了新教材的改进与特点,简单的比较了新课标教材与老教材在知识点安排顺序上的不同.在最后,又尝试的给出新教材的不足与修改意见.经过调查,发现新教材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在文中也给出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可能会有很多困难,但这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新课标教材老教材探究知识点教学方法概念
Thecomparisonandresearchofthenew“kebiao”teachingmaterialwiththeold(“huadong”version)
Abstract:
Thisarticleisthecomparisonoftwosetsofteachingmaterial,mainlyaimingatthenew"kebiao"teachingmaterial.Itgivestheimprovementandcharacteristicsesofthenewmaterialinthetext,andsimplycomparethedifferenceofarrangmentofthenew"kebiao"teachingmaterialandoldteachingmaterialsonthesequenceintheknowledge.Intheend,Ittrystogiveshortageofthenewmaterialandmodifytheopinion.Throughinquisition,Idiscoverthatthenewmaterialappearesalotofproblemsintheprocessofuse,anditgivessometoresolvethemeasurehomologouslyinthetext.Perhapstherearealotofdifficultiesintheimplementationofthesemeasures,butthiswillhaverealisticdirectivesignificance.
Keyword
new"kebiao"teachingmaterialoldteachingmaterial
InvestigationKnowledgepointTeachingmethodConcept
目录
1.新课标教材与老教材的区别……………………………2
1.1.知识点的排列顺序不同……………………………………2
1.2.知识点的删减及知识点的教学要求不同……………………3
2.新课标教材的改进与特点………………………………4
2.1.增加了时代气息,加强了物理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4
2.2.实施科学探究教学…………………………………………5
2.3.新教材知识点安排特点…………………………………………6
3.教课标教材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7
3.1.有些教师对教材的教学理念不能准确的把握…………………7
3.2.有些教师对教材上的实验不能完成…………………………7
3.3.有些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运用了错误的教学方法………………8
3.4.有些教师的教学思维还不完善………………………………8
4.对新课标教材评价,提出课标教材的不足与修改………9
4.1.新教材的特色……………………………………………9
4.2.新教材的不足与修改意见…………………………………11
5.致谢………………………………………………………12
6.参考文献…………………………………………………12
1.新课标教材与老教材的区别。
1.1.知识点的排列顺序不同
新课标教材
老教材
第一章:
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二、声音的特征三令人厌烦的噪声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第二章:
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二、汽化和液化三、熔化和凝固四、升华和凝华五、水循环
第三章光现象一、关的色彩颜色二、人眼看不见的光三、光的直线传播四、平面镜五、光的反射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四、望远镜与显微镜五、光的折射透镜的奥秘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二、速度三、匀速直线运动四、世界是运动的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一、物体的质量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三、物质的密度四、物质的比热容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一、走进分子世界二、探索更小的微粒三、宇宙探秘
第八章力一、弹力和弹簧测力计二、重力三、摩擦力四、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九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气体的压强四、浮力
第一章测量——学习物理学的开始1.1测量1.2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1.3间接测量
第二章声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2音调2.3响度音色2.4乐音与噪音
第三章3.1磁体和磁极3.2磁场3.3简单的电现象
第四章4.1温度计4.2热力学温度4.3溶化与凝固4.4汽化和液化4.5升华与凝华
第五章光5.1光的传播5.2照度5.3光的反射5.4平面镜5.5凹面镜凸面镜5.6光的折射5.7透镜5.8凸透镜的应用5.9物体的颜色
第六章6.物体的运动与静止6.2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6.3直线运动6.4速度公式的变形及其应用
第七章质量和密度7.1物体的质量7.2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7.3物质的密度7.4测定物质的密度7.5密度知识的应用
第八章力8.1怎样认识力8.2怎样表示力8.3怎样测量力8.4重力8.5摩擦
第九章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9.1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怎样运动9.2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怎样运动9.3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怎样运动9.4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
第十章10.1压强10.2液体的压强10.3连通器及其应用10.4大气压强10.5抽水机10.6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10.7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机翼升力
第十一章11.1浮力阿基米德原理11.2浮力是怎样产生的11.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2.1杠杆12.2杠杆的平衡条件12.3杠杆的应用12.4滑轮和滑轮组12.5轮轴
新课标教材与老教材在知识点的安排上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下面以表格的方式列出两套教材知识点的安排
1.2.知识点的删减及知识点的教学要求不同
物理新课标教材在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同时,对原教材中的一些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删除了其中繁、难、偏、旧的内容,同时又适当增加了一些了解性的知识,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1.2.1新增加的内容
声现象:
声能的概念,了解乐音的特征,知道防止噪声的途径
物态变化:
水循环
光现象:
人眼看不见的光、紫外线和红外线,光能的概念,提出了光污染
物态变化:
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物质的物理属性:
物质的比热容,物质的物理属性
从粒子到宇宙:
分子的概念,更小的粒子,宇宙探秘
1.2.2删除的内容
物态变化:
热力学温度
光现象:
照度,光线的概念,光年的概念
物体的运动:
曲线运动的概念,速度公式变形及应用
力;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的运动,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的运动,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
1.2.3移动的内容(移至三年级的内容)
压强和浮力:
连通器及其应用,抽水机,浮力的产生,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其应用
简单机械:
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的应用,滑轮和滑轮组,轮轴
1.2.4要求提高的教学内容
声现象: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超声波和次声波
物态变化:
能描述固、液、气三态的基本特征
光现象:
光的色彩颜色,了解人眼成像原理
透镜及其应用:
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望远镜与显微镜
物质的物理属性:
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象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性
1.2.5降低教学要求的内容
光现象:
凸面镜和凹面镜的认识
力:
表示力的教学要求,长度测量中对估计数字不作严格要求,力的概念,力的图示。
滚动摩擦,
压强和浮力:
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机翼的升力,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大气压强规律,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和公式
物态变化:
计算热量的公式,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2.新课标教材的改进与特点
2.1.增加了时代气息,加强了物理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编写的物理教材,精选了很多适合学生终身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现代生活所需的基础知识。
另外还设置了“活动”(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包括探究、实验、观察、讨论等);“信息快递”(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
主要是知识,技能方面的);“生活·物理·社会”(介绍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的关系);“·技巧·方法·”(对研究问题的技巧、方法进行点拨);:
“WWW?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做?
——课外实践与练习);“知识梳理”(对本章知识进行小结)还有“信息库”(文章相关知识点的查阅和一些扩展性的知识)等。
这些扩展了学生的科学知识,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联的问题,内容几乎覆盖了当前有关环境、能源和科技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
比如:
类型
内容
环境
我国水资源概况,塑料、化肥、清洁剂、灭蚊片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大气污染,地球的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失控的能量释放等。
能源
炊事、交通、取暖等方面所消耗的能源,电冰箱内外温度差与所耗电能的关系,新能源(太阳能、地能、风能、水能等),核能等。
科技
海市蜃楼现象,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功能,超导现象及超导体在磁悬浮列车、输电的方面的应用,纳米技术,高压锅原理,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机翼的升力,超声波及激光的应用,微波炉的原理,光缆通信和卫星通信,三峡船闸的通航原理等。
新课标教材中这些扩展性知识的安排着眼点不是在于学生能够提出多少有实际价值的建议,而是在于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和活动的参与,使学生逐步树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科学技术的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将人文精神渗透到科学课程中。
2.2.实施科学探究教学
在新课标教材中包括了科学内容和科学探究两部分,这是它的主要特色,新教材把这两部分列为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强调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学习的同时,还强调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方式,也是教学内容,这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在每节中一般会围绕一些重要的知识展开“探究”活动,探究的有关问题一般没有完整设计,需要学生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并通过探究活动得出或形成一定的探究结论。
探究活动的开展十分有利于学生研究问题能力的提高,以及培养学生研究物理问题时提出假设、自主设计、验证假设、分析数据资料、得出结论的能力。
如果学生能熟悉并能掌握科学探究的科学学习方法,这将直接影响并制约其终身发展。
因此,大力开展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科研活动,坚持以探究的方式教学,教探究的方法,服务于学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着想。
从新教材内容看,出了原有体现科学探究教学内容的实验外,还将部分验证性实验或测量性实验转化为新教材的探究性实验,同时有增加了许多新的探究内容,其形式不仅包括学生分组实验、演示实验、还有家庭小实验、小制作、调查与研究等。
教材中的科学探究内容比如:
(1)声音的产生
(2)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3)什么因素决定音调的高低.(4)冰、松香熔化的特点(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6)光的反射规律(7)透镜的奥秘(8)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9)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10)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11)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12)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的因素(13)压力作用的效果(14)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5)流速大小对流体压强的影响。
除了上述探究实验外,还有二十几个演示实验等内容,在次不再一一列举了。
因此,广泛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教学,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懂得认识未知事物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做到真正的教书育人,真正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责的轨道上来。
2.3.新教材知识点安排特点
新教材每个章节开始都附有所研究的相关问题的背景图片,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物理问题与现象的关注。
而章节前言均有一段简单文字导引,主要让学生引起对一些生活中熟悉或不熟悉的问题有个思考。
紧接着安排了“活动”项目,以问题的形式,揭示每节的知识重点及将要学习、解决问题的对象,它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整个章节的知识框架和布局,同时能引发学生对相关物理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质疑探究、刨根问底的精神。
每章下面分节,每一节开头均安排了许多图片,图片主要呈现物理现象或特征,或帮助阐释一些物理现象的原因,或让学生明白一些自然现象、问题内涵的物理本质。
在教材中安插了“信息快递、仪一仪、看一看、做一做、读一读等”栏目,它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对一些知识的理解,补充一些有益的信息或相关问题以产生思考,还对学生动手方面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教材中还安排了“演示”,主要由教师完成,目的是再现物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或解释物理现象。
在教材中还安排了“生活·物理·社会”这对学生刚学完新知识后,能做到及时的回顾,联想记忆,能解释一些生活中简单的物理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章节里还安排了“信息库”栏目,它延伸与拓宽了知识点,增加了知识含量,而且对新科技成果、学科前沿能及时反映,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如:
对声能、声呐、多普勒效应超声波速度测定仪、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态、淡水资源、光能、光污染、眼睛的度数的介绍,等等。
这一切把学生引入了科学的殿堂,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技巧·方法·”拦目可以对学生在研究问题的技巧、方法上进行点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WWW”栏目提供了丰富的课外实践与练习,将探究活动由课堂延伸至课外,将探究意识深入到生活、深入到社会。
例:
如,自制:
乐器、针孔照相机、魔术箱;调查:
温度计的发展史、仙人掌的生长资料、红外线及紫外线的应用;观察:
冰箱中的物态变化、遥控器的使用、影子与时间的关系、动物发声的不同;调查:
社区附近水污染状况、学校噪声的来源等。
最后,新课标教材在设计上不仅“美”还“细致”,这主要体现在,美:
色彩艳丽、清晰度高的图片,诗一般语言所叙述的引言与标题,纸张底纹色泽淡雅,排版印刷美。
“细致”:
适方法技巧的点拨;卡通人物符合中学生心理,以图代文的叙述更简洁明了;物理学名词的中英文对照,便于查找和学习,等等
3.教课标教材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3.1.有些教师对教材的教学理念不能准确的把握
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编写新课标教材,较好地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教师在教材使用方面要符合“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课程基本教育理念。
同时要注重了学科渗透和新科技的纳入,可是这些在中学实行的时候却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教师在没有准确的把握新课标教材的教学理念的情况下,还是按照老的教学理念来任教,这样虽不能体现新教材改革的优越性。
而且还误认为新教材的改革纯粹是浪费时间的事。
有些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虽然口中喊着:
要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过程中,却还用着“填鸭式”教学方法,虽使用着新课标教材,但根本没改变落后的教育思想。
3.2.有些教师对教材上的实验不能完成
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还遇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由于新教材的改革,在新教材中增加了科学探究这一栏目,还增加了很多实验,这就给学校和老师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学校在器材上满足新教材对实验安排的需要,这就要求学校购买新器材;这也给老师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器材前要先对器材进行熟悉,以至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有错误发生。
有些教师遇上这样情况以后还是以以前的、老的方法对待,不去考虑新教材的教学理念,认为把知识讲到了就可以了,实验能不做的也就不做,或者遇到必须做的实验也就随口讲讲,不想去触摸什么新器材,导致实验也就不做了。
这个错误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新教材优越性的发挥,致使在学生素质培养上、创新教育上都产生了很大的障碍。
3.3.有些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运用了错误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标教材中,每节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定理)都用了填空的形式来让学生完成。
有些教师在拿到新教材后,没有领会到教材这样编写的意图,还是按照老的方法,老的思路去教学,或者有些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对知识点前安排的探究内容,实验也不闻不问,直接讲出需要填空的内容,这样就有可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惰性,在以后的物理学习中,不在去思考什么,就等着老师的讲解,然后直接填上去就完事了,在有些好的学生,在通过老师这样讲解以后,自己进行理解,接着去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和实验.虽然这样可能会学的很好,但是这对与新教材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探究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在新教材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3.4.有些教师的教学思维还不完善
新教材的推出,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指导、发展能力的工具、开拓学生视野的窗口、学生联系生活和社会的桥梁,也成为了教师再创造的基石。
这在课本中就能体现出来,比如,“物态变化”这一章,知识目标简单,物理现象直观,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内容短小精悍,学生易学,也为教师们留下了广阔的自我发挥的空间。
在“知识”方面,这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大量的热现象,能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而且许多知识还是理解其他学科中现象的基础,而且新教材还是引导学生从体会成功的愉悦慢慢走向自主性学习的好材料。
但是,教材的新并不能代表一切,长期以来,中考的压力使一些教师变得非常“专业”,“专”到大脑中只剩下中考要考的那点东西了。
无论是使用老教材还是使用新教材,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跟中考无关或者联系不大的知识点在教学中都不做要求了,致使教材中一些重要的探究实验都放弃了,学生只是在应试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但是与新教材的编写理念相违背。
这也是目前在广大教师使用教材中严重存在的问题。
因此,要充分发挥新教材中应有的“载体”作用,教师必须从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尤其是知识储备方面多下点工夫。
为了能让一线的教师尽快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尽快转变自己的思想,避免那些基本错误,希望一线的教师们在《物理》新课程的现在和未来几年的课程实验改革过程中,需牢记树立以下几点必要的认识:
1.注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要全面提高公民的的科学素养,这就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
教师要相信所有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新课标规定的应该达到的要求,要用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意识去运用教学方式和方法,来促成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来提升全体学生的素质。
2.重视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性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理科学习要以物理知识和技能培养为载体,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实际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以课本为中心,实验为辅助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教学方法多样化
3.注重学科渗透,关心学科科技前沿
4..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
4.对新课标教材评价,提出课标教材的不足与修改
4.1.教材的特新色
4.1.1在知识体系及内容上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4.1.1.1知识体系的建构有较大调整
新课标教材能突破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框架,建构能反映物理学的基本思想,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的教材结构体系。
初中生形象思维比逻辑思维强,因此教材在知识的结构上注意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
例如,第三章光现象,老教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原理。
而新教材从最直观的光的色彩颜色(可见光)→非可见光→光的直线传播→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由探究的结果像与物对称,作出平面镜所成的像,直观明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由特殊到一般)。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由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矫正势力→折射规律(非学科体系,而是认知体系)等。
4.1.1.2扩展性知识不仅面广且具有时代特色。
老教材或一般传统物理教材往往对经典知识开凿得很深,且描述也较多,占用课时过多,“题眼”钻得过深,对物理学新领域,不是不见踪影,就是一笔带过。
新教材设计的“信息库”栏目,有效地延伸与拓宽了知识点,增加了知识含量,而且对新科技成果、学科前沿能及时反映,符合时代对人才素养的要求。
4.1.1.3设置知识梳理与技巧方法点拨。
新教材中知识梳理言简意赅,帮助学生总结、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必要的知识体系,这就避免学生掌握的知识的过于泛化,而造成疏漏。
“知识是方法的载体,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4.1.2突出科学探究和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的运用
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强调给学生的学习与思维提供了新的挑战性。
新教材探究活动的安排,不仅丰富且注重坚持以创造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情景设计。
4.1.2.1创造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情景。
例如,“玻璃罩内哪只蜡烛先熄”加热盛有金鱼的烧瓶颈部、“装满水的杯子里究竟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等活动的设置,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探究的重要性,又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4.1.2.2探究活动丰富多彩,有简有繁,不求模式统一。
如:
分解太阳光→观察色光的混合→颜料的混合,再如:
观察透镜→辨别透镜→测定远视眼镜的焦距→凸透镜成像规律→视力的的矫正。
所有内容均是有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活动在探索知识。
既增加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又有效地提高和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展示了物理学的魅力,揭示了学习物理学的根本是“做”物理,而不是“读”物理。
《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新教材不拘形式,根据具体探究活动和对学生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重在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不过分追求严密性,但又适时地指出探究的思维程序。
如:
探究声音的强弱(问题→猜测→设计→检验),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问题→猜测→估测),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交流合作)。
4.1.2.3大量的实践活动方案。
“WWW”栏目提供了丰富的课外实践与练习,将探究活动由课堂延伸至课外,将探究意识深入到生活、深入到社会。
4.1.3关注生活物理社会的关系
关注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融合是新教材的又一突出特色。
本教材用较大篇幅介绍了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的关系,不同与其他教材虽有涉及但并未展开。
4.2.新教材的不足与修改意见
在对新课标教材阅读的过程中,发现新教材在整体上都是从学生可以感知的说起,然后再到一般。
但在有些知识来说,这样的安排不怎么合理,下面是我在比较新教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4.2.1质量、重力、力安排的顺序不对理科知识是层层递进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更应注重知识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