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届十二次全会报告定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349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届十二次全会报告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六届十二次全会报告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六届十二次全会报告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六届十二次全会报告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六届十二次全会报告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届十二次全会报告定稿.docx

《六届十二次全会报告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届十二次全会报告定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届十二次全会报告定稿.docx

六届十二次全会报告定稿

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

不断开创北翼新城和南通强区建设新局面

——在中共港闸区委六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沈雷

(2010年12月29日)

同志们:

这次全委(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工作,谋划“十二五”发展,部署明年任务,动员全区上下抓紧转战“十二五”新战场,全力推动发展新跨越,全面开启“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崭新征程。

下面,我受区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

一、突出转型升级,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以“稳增长、抓转型、建新城”为主线,以“五大工程”30项重点工作为抓手,紧扣“项目突破年”和“工作落实年”两大主题,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狠抓重点突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转型升级起步良好、城市建设再超历史、‘十一五’圆满收官”的喜人态势。

转型升级起步良好。

呈现“一个刷新”、“两个提升”、“三个增强”的转好转优态势。

“一个刷新”:

即税收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预计全年完成营业税5.06亿元,同比增长56%,在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中的占比高出增值税6.5个百分点,首次超过增值税,成为地方财力的主导税源,改写了港闸以增值税为主的历史。

“两个提升”:

即服务业占比提升。

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40.75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位居全市第一,在GDP中的占比较去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升。

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在规模工业产值中的占比较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

“三个增强”:

一是创新驱动力增强。

预计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5亿元,同比增长97%;新增省科技创新型企业15家,省民营科技企业24家,国家重点新产品4个,省高新技术产品10个;新增科技孵化面积8万平方米,省级工程中心10家,市级工程中心7家,建成一个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和首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年完成专利授权2096件,新增专利示范企业41家。

精华制药、润邦重机两家企业成功上市。

二是重大项目引领力增强。

一批体量大、功能新、品位高、带动力强的领军型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总投资350亿元的市北高新科技城、70亿元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全面启动,总投资近80亿元的华能“上大压小”项目预计明年一季度开工建设,总投资18亿元的华强城市乐园项目成功落户,总投资1.5亿美元的天安数码城项目业已奠基。

全年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2.8亿美元,实际到账7641万美元,净增私营注册资本30亿元。

三是服务业赶超力增强。

全年新开工服务业项目15个,竣工5个,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56.5亿元,同比增长35%。

预计实现经营性服务业税收5.8亿元,同比增长36.8%,在经营性服务业税收中,地税收入首次超过国税。

房地产、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和软件等新兴服务业全面提速,在建高档楼盘8个,全年实现房地产行业税收5.18亿元,同比增长141%,万科、保利等国内一流的品牌开发企业进驻我区,品质新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火车站北物流园全面启动,中国公路物流网项目开工建设,全年实现物流产业税收1.03亿元,同比增长69%;建成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全年新增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40余家,实现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税收327万元,同比增长28%。

城市建设再超历史。

坚持把城市建设摆在转型升级的首要位置,加大投入,加快突破,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一是城建项目数和投资额再超历史。

全年实施城建项目86项,比上年净增18项,总投入58.3亿元,比上年净增17亿元。

江海大道、通宁大道高架全面开工,城市绿谷一期对外开放,唐闸老镇四个老小区实施改造,北城大桥建成通车,静海大桥开工建设,长华路更名为北大街,核心区与老城区无缝对接,南北互动、融合发展的格局更为明显。

二是安置房建设面积和安置户数再超历史。

全年续建及新开工安置房面积224万平方米,竣工104.8万平方米,全年安置拆迁户5000户,是上年的2倍。

三是拆迁项目数和拆迁量再超历史。

全年开拆项目65个,比上年增加19个,拆除民居5668户,非居361家,分别是上年的2.4倍和1.7倍,民居拆迁量占到全区历史拆迁总量的四分之一。

四是城建资金回笼再超历史。

全年出让经营性地块17幅,回笼城建资金33亿元,首次实现当年区级城建收支略有结余。

“十一五”圆满收官。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3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同比增长20.2%;全部工业应税销售收入430亿元,同比增长27.2%,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最好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23500元和1100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9%和8%。

全区年度主体经济指标顺利完成,实现“十一五”圆满收官。

经过历届领导班子不懈努力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不断牢固,“十一五”实现新的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超额完成“五年翻一番”的目标任务,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五年增加2.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增加3.7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十五”期末增长89.1%和66.5%,全区“十一五”主体指标圆满完成,比计划提前一年、比全市提前两年实现全面小康,南通强区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重点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创新工作举措,不遗余力推进转型升级。

在全市率先确立转型升级发展方略,并积极创新工作举措,努力从政策上加以引导,从机制上给予保证,在重点上全力突破。

抢抓机遇,启动了“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在全省不仅工程建设标准最高、投资规模最大、规划审批时间最短,而且积极创造条件,先行启动安置房建设,推行“农民住宅置换低价位商品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基本生活保障”“双置换”政策,群众利益保障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积极调整招商思路,潜心研究招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相关政策,突出“选”字抓招商,全力主攻造城型、功能型、领军型重特大项目,市北高新科技城等城市领军型项目顺利落户。

为加快产业和城市功能转型升级,推行了企业主辅分离,设立了生态农业、服务业、社会事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激励五大引导基金。

针对安置房建设滞后以及安置中遇到的矛盾,积极调整安置房开发建设模式,实行政府企业主导,不仅缩短了安置房建设周期,而且提高了安置房品质。

突出休闲、设施农业,都市型生态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二)改进工作方法,不遗余力突破重点难点。

把今年确定为“项目突破年”和“工作落实年”,明确了“服务业加速、工业提升、新城建设亮点、社会事业培育、转型升级保障”五大工程30项重点工作,并把每项工作都细化到具体项目和时间节点,明确了责任部门、打分细则和督查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在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班子成员绩效考核中直接加减分,对未按时间节点完成的工作进行延伸考核,实行累进制扣分,对配合部门进行延伸督查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机关日常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有效地提高了重点工作的组织程度和推进力度。

组织开展拆迁会战、项目集中开工、招商引资集中签约、城建项目和安置房建设集中检阅“五大活动”,集中精力突破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有效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设立机关作风建设保证金,加大对区级机关“五条禁令”的考核与处罚。

以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事务职能有效分离为原则,合理划分了开发区内部职能,完善了管理机制,激发了发展活力。

组织开展四季度攻坚、拆迁扫尾冲刺、信访老案化解等阶段性重点工作会战,拆迁扫尾民居11户、非居24家,化解信访老案22件,化解率名列全市前茅。

(三)着力改善民生,不遗余力推进统筹发展。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市区首发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向15248名6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基础养老金950.68万元。

三个档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补助标准每月分别提高20元、20元和50元,全年安置失地农民2581人,被征地农民回归社会保障工作基本完成。

城乡低保每月分别提高60元和50元,近5000人从中受益。

新组建组级资产股份合作社78家,享受股权人数8179人。

积极实施社会事业培育工程。

968890求助服务热线实现全覆盖,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全市领先。

秦灶、彦明、八一三个公益性公墓及殡仪服务站基本建成,文明办丧、惠民殡葬以及迁坟工作有序推进。

北城中学春季如期开学,新永兴小学、第六人民医院建成使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色明显。

成功承办全国少儿五子棋比赛,并分获个人、团体冠军,区女足在省十七运勇夺金牌。

美术作品《荷塘清秋》荣获省五星工程银奖。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市前列。

“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国家白内障无障碍区”顺利通过验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展顺利。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组织“市容环境、公共秩序、小区管理、社会风尚”四大整治,推进“志愿服务、氛围营造、结对共建、清洁家园”四大行动,“讲文明、树新风、迎世博”主题活动富有成效,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查验收。

全面加强法治、平安建设。

“五五”普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大信访”、“大调解”、“大防控”机制进一步健全,诉前调处、检调对接以及技防体系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强化,法治城市创建稳步推进,“四位一体”长安工作经验全市推广,区法院建成首批全国文化建设示范法院。

(四)推进“创先争优”,不遗余力强化党建保障。

坚持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紧扣转型发展抓党建、强保障,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圆满完成,党建十六项重点工作全面实施,荣获全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突出绩效优考核。

全面改革对街道(开发区)和区机关部门的考评机制,变单位和部门目标责任制管理考核为领导班子和领导班子成员绩效考评,率先推行领导干部绩效考评分类排名,有效地增强了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激励性。

突出创新增特色。

以大党建为统领,不断推进党建创新,机关、社区、企业、学校“四位一体”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党务公开”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文明使者文明行”、非公企业党群共建示范集聚区、廉政文化艺术节、党外干部实职安排等品牌特色得到巩固,条线有品牌、街道(开发区)有亮点的创先格局基本形成。

突出重点抓深化。

顺利完成区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了行政管理体制。

村居两委以及村经济合作社、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村居党组织“四诺两争”主题活动卓有成效。

推行了领导干部公开选拔、机关中层干部换岗交流、区机关补充工作人员公开选调,通过差额推荐、差额面试、差额考察、差额票决选拔科级后备干部61名。

首次组织领导干部赴新加坡境外培训,组织科级后备干部和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分赴浙江、江阴、昆山跨区培训,“研训一体式”培训干部151名。

大力推进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两大体系”建设,《廉政准则》有效落实,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初见成效,宣教、监督、预防、惩治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

积极开展地方人大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

人大、政协依法按章履行职能,在转型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民武装、老干部、统战、群团、保密、双拥、关心下一代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成绩浸满汗水,成功饱含艰辛。

这是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发有为的结果。

在此,我谨代表区委常委会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还不快,服务业占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制约项目推进的因素和环节较多,项目突破较慢,见效周期较长,违法用地比例居高不下的问题还较为突出;少数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新形势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极少数干部缺乏应有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尤其是区级机关作风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以“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为统领,开创港闸“十二五”科学发展新局面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和指导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各自实际,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认真学习和领会中央和省、市委全会精神,把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融会贯通到港闸“十二五”发展中来,贯彻落实到转战“十二五”、开创新局面的行动中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上下的首要任务。

“十二五”是港闸发展进程中实施根本性转型、实现历史性转折的关键五年。

区委对谋划好“十二五”发展高度重视,从去年10月份开始,就组织有关部门着手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并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有关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构想。

(一)“十二五”时期的战略定位

综合分析未来五年港闸所处的历史方位,可以作出三点判断:

一是港闸正处在转型升级的突破期。

去年区委六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作出了加快转型升级的战略决策,着重解决了为什么要转的问题。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全区上下基本上形成了共识。

就港闸而言,转型升级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着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更为难得的机遇,特别是城市建设不断提速,近两年的城建项目数和投入量在市区两个区中已平分秋色,以北城大桥通车、静海大桥开工为标志,以通吕运河为中轴的两翼齐飞、融合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加快转型升级条件具备、时机成熟;特别是机遇呈现叠加之势,不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叠加效应全面释放,而且随着沪通铁路和南通西站的开工建设,我区正日益成为“接轨上海、融入苏南、辐射苏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城市门户,打造和确立南通乃至江苏沟通江海的枢纽之区,机遇难得、机不可失。

因此,未来五年是我区加快转型升级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关键时期,立足怎么转、如何快转、转好,力促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和重要任务。

二是港闸正处在“主城区”地位的确立期。

随着通州去年撤市建区,“大市区”建设的序幕业已拉开,港闸地处城市中心区域,经过区划调整二十年的开发建设,特别是近几年城市建设的提速,已经基本具备向“主城区”迈进的基础和条件。

紧紧抓住未来五年的关键时期,咬紧牙关转型升级,锲而不舍塑造城市,力保实质意义上“主城区”地位的确立,不仅是港闸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是确保在“大市区”建设中不被边缘化的现实需要,更是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迫切要求,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是港闸正处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期。

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按照“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战略定位,明确提出2018年左右在全省江北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区作为主城区,现代化进程应该也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走在全市前列。

立足“十二五”期末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坚持把现代化建设与“主城区”建设融为一体,双轮驱动,互为促进,共同突破,不仅城方能新、区方能强,实现北翼新城与南通强区的统一,而且有利于抢占发展制高点,开创港闸更美好的未来。

基于上述判断,“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要以“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为战略定位。

这既是大势所趋,又是现实需要,既是上级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是区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谋远虑、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历史赋予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神圣使命。

全区上下要树立更加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定不移地用“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总目标引领“十二五”发展,坚定不移地朝着“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目标奋进,不断开创北翼新城和南通强区建设新局面。

(二)“十二五”时期的总体要求和战略目标

根据上述战略定位,“十二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港闸实际,突出“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城市化为引领,以项目等要素集聚为带动,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民富居安为根本,加快实现产业向高端、工业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城郊型向主城区、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全面小康向现代化“五个跨越”,推动“品质新城”和“四优强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初步建成市区北翼业态、功能、形象皆优,活力、实力、魅力兼备的现代化新型主城区。

目标取向是:

——加快建设经济业态与质态领先的现代化新型主城区。

以增强综合实力、提升产业层次、优化经济质态为取向,到“十二五”期末,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占GDP比重超过1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3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5%,房地产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突破3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基本建成以现代城市产业为支撑,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综合竞争力强的高端产业之区。

——加快建设城市功能与形象上乘的现代化新型主城区。

到“十二五”期末,“功能完备、能力充分、衔接顺畅、安全生态”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以商、办、住、游、购、娱为主体的消费集群初具规模,优质、均等、多层次的公共服务总体配套,集滨江水城、生态绿城、功能新城为一体的宜居环境初显特色,城市化水平超过90%,城市绿化覆盖率突破48%,基本建成以核心区为龙头,“1+6”空间布局合理,形象优美、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生态宜居之区。

——加快建设社会祥和与文明一流的现代化新型主城区。

就业充分,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以及城镇失业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100%、95%和96%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小于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3.5万元和2万元;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显著提升,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明显加快,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放大,到“十二五”期末,教育文化卫生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达到50%;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断健全,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长安港闸”、“法治港闸”、“诚信港闸”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基本建成生活安康、社会和谐、充满现代文明气息和社会发展活力的幸福首善之区。

(三)“十二五”时期的战略原则

1.必须始终高举转型升级大旗。

转型升级是港闸刻不容缓的战略选择,是“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

过去一年的实践表明,转型升级固然会遇到过渡性减速的阵痛,面临破旧立新带来的诸多矛盾,但如果不加快转型升级,不仅现在没有出路,发展道路会越走越窄,而且将来会遇到更大的困难,付出更大的代价。

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论难度有多大,我们都要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舍得弃小利,敢于图大成,不受眼前诱惑,忍住一时之痛,持之以恒地把转型发展贯穿于“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全过程。

2.必须始终突出城市化建设。

现代城市是高端资源、高端产业、高端信息、高端人才的集聚地。

坚持以城市化为引领,加快城市化进程,不仅可以有效化解我区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矛盾,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而且有利于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位提升,推动优质资源要素集聚,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因此,加快城市化是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和有效抓手,是“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举足轻重,事关全局。

3.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

港闸过去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科技创新,“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更需要改革开放激发活力、科技创新加大推力。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有效破解制约转型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推进全方位开放,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仍然是我们制胜未来的重要法宝和动力源泉。

4.必须始终致力于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迈入主城区、率先现代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民生优先,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不断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创造高效、有序、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既是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的立区之本,更是激发广大群众支持发展、共建新城热情,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保证。

三、以“五大工程”为抓手,力促“十二五”强势开局

明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经济城市“双转型”向纵深迈进的关键之年。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

紧扣“十二五”战略定位和总体目标,以城市建设为突破口,以强攻项目为切入点,全力实施“城建引领、产业升级、社会管理创新、民生优先、创先争优”五大工程,力促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十二五”发展开门红。

2011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

GDP增长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16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0%以上;新开工安置房300万平方米以上,安置拆迁户2500户以上。

明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五大工程:

(一)全力实施城建引领工程

新城之要在于建,建才能出功能、出亮点、出形象,建才能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区位价值、促进产业升级,建才能打造主城区品质、造就主城区内涵。

因此,对港闸来说,城市建设是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必须一马当先,率先突破。

建立城市建设指挥部,强化综合统筹、组织协调、政策研究和工作推进,并在工作上优先安排,力量上重点保证,力促城市建设再提速,全年实施城建项目88个,开展前期项目8个,重点打造城建亮点18个,确保投入50亿元以上。

积极顺应沪通铁路和南通西站开工在即的新形势,组织开展新一轮区域战略性发展规划的研究,超前对接,放大沪通铁路预期效应。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以构建交通枢纽之区为目标,依托南通火车站,对接南通西站和兴东机场,突出快速化立体交通和贯通性路网系统建设,加快构建高效、便捷、通畅、安全、一体的现代交通体系。

保障江海大道、通宁大道两条高架建设,实施高墩圩桥、高店路口两座立交建设,启动南憩亭大桥西侧立体化改造,加快构建立体化交通体系。

推进静海大桥、永兴大道通扬运河大桥、中心河路通扬运河大桥“三座大桥”建设,加快城北大道东延、工农路北延、幸福大道、机场路等主次干道建设,着力形成东西贯通、南北一体的路网体系。

启动长平路九圩港大桥前期工作,接轨沪通铁路南通西站。

加快核心区打造。

按照“三年出雏形”的节点要求,积极放大北城大桥通车效应,在全力打造北翼新城商住品牌的同时,更加突出商业商务、文化娱乐等城市功能建设。

明年重点抓好三个“两”,即全力突破华强城市乐园、美食城两大龙头项目,力争华强城市乐园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美食城项目地块9月底挂牌出让;加快通吕运河绿廊、草场河整治两大景观建设,力争通吕运河绿廊上半年启动建设,草场河上半年完成整治,下半年启动景观建设;加快推进国税大楼、北城小学两个公共服务型项目,力争国税大楼上半年开工,北城小学下半年建设。

与此同时,加快尚海城、嘉御龙庭等项目建设,抓紧万科等地块开发,幸福竖河、秦灶河景观建设上半年完成,绿洲国际假日大酒店明年10月份试营业。

加快“一城一镇两片区”开发。

以市北科技城建设、唐闸老镇改造以及城闸大桥北片区、崇川大桥北片区开发为重点,加快形成以核心区为龙头、其他板块相呼应的开发格局。

突出市北科技城建设。

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见成效”的目标,全面启动市北科技城建设,确保搬迁工作上半年完成;市政配套设施、水系调整和景观建设明后两年全面完成;一期开发地块明年上半年挂牌出让,二期开发地块明年年底前完成征地报批工作;招商选资取得阶段性成果,以太阳能项目为龙头,力争3-4个高端项目落户。

认真做好失地农民预安置工作,确保3月底前安置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