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石钟山记》三合一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 《石钟山记》三合一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石钟山记》三合一教案 鲁教版必修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石钟山记》三合一教案鲁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语文《石钟山记》三合一教案鲁教版必修1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现象并掌握其规律。
3.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做法。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代表作。
掌握“鼓、殆、何、莫、发、临、鸣、扣、适、向、识、考”等词,总结词的活用知识。
2.学习借记游以阐述自己的见解,把议论、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有疑必察的求实态度。
聚焦重点
1.了解课文大意,掌握文言实词,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存疑必察的求实精神。
教学建议
1.首先布置预习或课堂引领学生扫除文字障碍。
2.本文虚词用得较少,建议教学中重视实词教学,把实词活用作为一个专题,讲全面。
3.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结合的表达方式,可在简要的提示下,让学生自己分析掌握。
自主梳理
1.通假字
至莫夜月明(通)
汝识之乎(通)
2.一词多义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③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④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①噌吰如钟鼓绝()
鼓
②一鼓作气()
③令赵王鼓瑟()
④微风鼓浪()
得
①得双石潭上()
②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③此余之所得也()
3.词类活用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②事不目见耳闻()
③微风鼓浪()
④而此独以钟名()
⑤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古今异义
①自以为得其实(古义:
;今义:
)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古义:
;今义:
)
③空中而多窍(古义:
;今义:
)
5.文言句式
①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②此世所以不传也()
③得双石于潭上()
④而大声发于水上()
⑤古之人不余欺也()
⑥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⑦余是以记之()
⑧空中而多窍()
⑨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6.文学常识
(1)苏轼,字 ,号 ,宋代著名文学家。
其散文与并称“欧苏”,其诗与并称“苏黄”,其词与并称“苏辛”,是词派的创始人。
(2)《水经注》:
我国古代的地理学专著,共40卷。
作者。
(2)书法“宋四家”:
指我国宋代的四位著名书法家:
、、和。
7.认识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谥文忠。
苏轼才华横溢,成就斐然,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但仕途坎坷,一生遭受政治磨难。
常一贬再贬,因“乌台诗案”几乎丢掉性命。
苏轼常年贬官在外,任地方官期间,同情人民,注意兴修水利、防灾、赈灾工作,为老百姓所敬仰。
苏轼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诗作清新豪健,格调流畅,想像丰富,独具风格;散文明快犀利,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文理自然;其词突破前人局限,豪迈不羁,气势雄浑,想像丰富,才情奔放,开豪放一代词风。
其散文《留侯论》《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都是千古流传的名篇。
8.熟悉背景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处,属江西省湖口县。
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
有上下两座山:
南边一座濒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千米;北边一座濒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千米。
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约50~55米。
两山相距不到1000米。
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优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
此文作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6月),是苏轼由黄州贬所调往汝州途经江西时所作。
集思探究
1.解释文题
《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
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夏季,苏轼由黄州赴任汝州的旅途中。
文章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
全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很能代表苏轼散文文、情、理并茂的特点。
2.分析结构
3.重点详解
(1)苏轼在文中详细写了夜游石钟山的情况,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
为了释“疑”,作者亲往石钟山进行考察。
面对“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的解释,作者“笑而不信”,从而更坚定了探明真相的决心。
此笑表明了作者敢于怀疑、善于探索的态度。
在夜游石钟山时,作者通过对“森然欲搏人”的大石、磔磔惊飞的栖鹘、似欬且笑般怪叫的鹳鹤等令人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的景物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阴森恐怖冷清凄厉的环境气氛,充分烘托了亲身探访的不易。
正在“心动欲还”之际,却意外地探得了“噌吰”的声音: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在“将入港口”处,又意外地查明了“窾坎镗鞳”的声音:
“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的确是不虚此行。
释疑后的苏轼轻松愉快地笑了:
“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
’”此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和兴奋,充溢着欣喜和自豪之情。
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
而对于那些单凭主观臆断便“自以为得其实”的李渤之类的“陋者”,则给予了尖锐的讥笑和嘲讽: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此“笑”可以看出苏轼不主观、不武断,实事求是的科学处事态度。
(2)《石钟山记》不是一般的游记,作者是怎样处理写景与议论的关系的?
提示:
《石钟山记》不像一般游记,不重山川景物的描写,而重因事说理,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
关于石钟山的命名,无论是北魏郦道元的“水搏论”,还是唐代李渤的“扣石论”,苏轼都持怀疑的态度,并提出了怀疑的依据。
而且带着疑问,在送子赴任途经石钟山时,亲临绝壁实地考察,他不拘成说,不畏险阻,泛舟绝壁之下,亲眼目睹了石钟山阴森恐怖、惊心动魄的夜景,亲耳聆听了江水冲击石洞岩缝而发出的像钟一样的响声,从而弄清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心中的疑团涣然冰释。
于是欣然命笔,用一个反问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来阐发强调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臆断这一见解,给读者以丰富的教益和哲理的启迪,可谓水到渠成。
由此看来,苏轼是有疑而来,释疑而返。
苏轼心中先有辩论的对象,是有意于考据。
4.难点突破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是“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
说明“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
但后人考证认为,苏轼的说法也不正确。
那么,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
提示:
这是篇带考辨性的游记,其中固然有以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比拟、亲身的感受写景状物;同时还有在此基础上生发而出的雄辩的驳论,透辟的说理。
全文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很能代表苏轼散文文、情、理并茂的特点。
作者在文中强调耳闻目见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反对主观臆断,草率盲从,这是科学的、重调查研究的态度。
但是也流露出封建士大夫沾沾自喜于一得之见(也表现在他对渔工水师的轻视上)的弊病。
后人也有以山上有洞,形如覆钟非议他的。
如清代俞樾在《春在堂随笔》卷七中记载他的亲家彭雪琴侍郎曾“语余云:
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曰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曰下钟山,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外。
……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粘著,宛然鳞甲。
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
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
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
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早在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罗洪先生在《念庵罗先生文集》卷五《石钟山记》中就得出过这样的结论。
他们于冬春江水下落时,进山调查,得出正确的结论,而苏轼在农历六月,江水上涨、山门被淹时探山,未能进山深入考察,结论难免片面。
尽管如此,他的《石钟山记》仍不失不为一篇景、情、理俱佳的杰作。
5.写作特色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因事说理,叙议结合,是本文一大特色。
全文分为三部分:
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
文章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
第一段议论是记叙的前提,第二段记叙是上下两段议论的中间环节,第三段议论是第一段议论和第二段记叙的自然归结。
全文为“议论一记叙一议论”三段式结构,一脉相承,这与本文具有考察性质这一特点是分不开的。
总之,本文的事和理,叙和议,前后呼应,紧密结合,以议论统率记叙,使后者不致松散杂乱,又以记叙印证议论,使议论不致枯燥空泛。
而且议论、记叙层层相生,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本文不愧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2)笔墨集中,结构紧凑
本文写得很集中。
从头至尾,紧扣石钟山的命名来写。
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得出结论。
文中写寺僧使小童扣石出声,是为了核实李渤扣石发声之说,是为了探求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而与石钟山命名关系不大的则一笔带过或略而不写。
如作者与寺僧的语言对答,如乘舟夜游,“舟人大恐”时的对话,均未写出。
又如,只有他“笑谓迈曰”,而无苏迈答言,这也是回避不写。
集中写石钟山的命名问题,结构就显得很紧凑。
(3)行文波澜起伏,有缓有急
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诙谐风趣。
如夜游石钟山一段,先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同伴、方式,语气比较舒缓;接下来一段是环境描写,大石“森然欲搏人”,栖鹘惊飞,鹳鹤怪叫,写得阴森可怕,寒气逼人,读到这里真有点毛骨悚然,心惊肉跳;然后以“余方心动欲还”,暂缓紧张气氛,忽又“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不仅“舟人大恐”,读者也不免为之“大恐”,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徐察”,原来是“水石相搏”的声音,紧张的心情才趋平静。
第二处水声就写得比较舒缓。
清代刘大櫆评这篇文章时说,苏轼“以‘心动欲还’,跌出‘大声发于水上’,才有波折,而兴会更觉淋漓。
钟声二处,必取古钟二事以实之,具此诙谐,文章妙趣,洋溢行间”。
他也同方苞一样,认为这是“坡公第一首记文”。
多维链接
(一)为李渤叫屈
唐代的李渤之所以“出名”,并不是因为他写了《辨石钟山记》,而是因为遭到了苏轼的嘲笑。
苏轼写《石钟山记》的意图之一,便是“笑李渤之陋”。
究竟李渤陋不陋、可笑不可笑呢?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有一脍炙人口的警句: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告诫人们对事物作结论前,要注重亲自搜集第一手资料,不可妄加臆断。
这诚然是难能可贵的金玉良言,但放在“笑李”的文章中,则让读者产生一个错觉,好像李渤提出新观点前,并没有经“目见耳闻”地考察,纯属“臆断”。
这实在是冤枉。
好在李文不长,请读者读一遍:
《水经》云: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
有幽栖者,寻纶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
次于南隅,忽遇双石,欹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
“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
”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若非泽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