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docx
《青春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春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春期
事实上,现在小学里孩子们的成熟程度已令人吃惊,早恋在校园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有些调皮的孩子在称呼异性同学时也非常大胆。
虽然他们可能只是有一层朦胧的好感和好奇心,但若不及时加以引导,后果将是可怕的。
因为10—12岁时,大部分孩子已经快速发育,女孩的发育较男孩还要早一些。
同性别的孩子发育速度也有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孩子的好奇心,对成人世界朦胧的认识更加剧了孩子了解自身的渴望。
这时,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帮助,极易走入误区,出现性困感、性无知以及自卑、孤独、焦虑等现象,非常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所以说,青春期教育应该从小学5—6年级时开始,此时帮助孩子们做好准备,以面对青春期到来时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但目前在小学内,青春期教育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相应的教材和授课时间都很少。
人们总认为孩子们还小,接受这些知识为时尚早,因而不愿过多提及。
其实,让孩子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坦然欣喜地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并懂得怎样做好青春期保健卫生,是教育部门和家长的共同责任。
我们应该尽早告诉孩子们更多的相关知识,引导他们平安、健康地度过人生的敏感阶段,使他们能够拥有幸福美满的一生。
了解理解孩子安全渡过青春期
一、要了解孩子、走近孩子。
目前许多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难教育、不听话。
其中有位家长伤心地说:
“我给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比服侍祖宗还要好”。
可儿子却说:
“你根本不了解我,从来不关心我。
”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是我们家长不了解孩子。
你给他服侍再好,但没有爱到他的需要处,没用。
那么怎样才能了解、走近孩子呢?
建议您从以下入手:
一是从小养成和孩子谈心的习惯。
有些聪明的家长从孩子牙牙学语的婴儿时期就开始与孩子聊天、讲故事、唱儿歌等等。
进了幼儿园,了解孩子的所见所闻。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变化、心里想的什么都谈,谈得越多,了解越深,感情越融洽,这样,父母的话孩子就能听了。
二是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
由于身体的发育趋向成熟,孩子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情感丰富、情绪多变、性意识觉醒,而有些家长却把孩子的特点当成缺点,妄加指责,任意摆布,无意之中伤害孩子,造成逆反心理。
家长应了解青春期孩子生理、心理特点,走近孩子与其沟通,帮助解除心理矛盾和困惑,使孩子以健康的心理适应突如其来的生理转变,顺利渡过青春期。
二、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我们父母与子女在血缘上是亲密的一对,但由于年龄、经历以及在家庭中的位置等因素,往往容易形成矛盾的一对。
绝大多数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品德、健康,往往把孩子当成私有财产,不许孩子与异性处朋友,业余时间不许出门,不许看性方面的书刊,这种教育方法的结果使孩子形成不良心理。
其实,只要家长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人,理解、尊重他们因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变化,平等对待孩子,教育效果肯定会好。
因此,家长与子女谈心要讲究方式方法,应做到四不、五要:
四不,是指吃饭时不谈;有人在场时不谈;情况不了解不谈;家长或孩子心情不好时不谈。
五要,是指要经常与孩子谈话,不要等有人来告状才谈;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不要错过交谈的机会;要全面分析问题,不要强迫孩子接受不公平的批评;要肯定孩子的优点,不要全盘否定;要心平气和地交谈,不要以家长训斥、责问的口气对待孩子。
三、要关注孩子、激励孩子。
这是缩短家长与孩子之间距离的有效方法。
关注孩子,不仅是生活关注,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心性发展,如青少年初期注重自己的外表、形象,与父母争论增多,开始有自己的朋友;青少年中期独立能力增强,朋友增加,尝试建立性关系、性行为;青少年后期独立能力接近达到成人水平,性别感情逐渐形成,进入成年期过渡阶段等等。
家长应根据少男少女这些心性发展规律,按照我们讲座的要求和方法,适时地讲授性与生殖健康知识,解除他们对性的好奇、困惑和烦恼,诱导和激励孩子向着家长期望的目标奋斗。
总之,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季节,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只有重视开展好性健康教育,才能帮助孩子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一关。
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1、自我意识渐增强——独立性
小嘉今年才12、13岁,却觉得自己是大人,要求父母像对待成年人那样平等对待自己,同时,小嘉也常常以大人自居,妈妈觉得不可思议。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最大特点是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随着身体发育趋向成熟,孩子们开始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体态变化越来越象成年人了。
他们要求改变自己的地位,希望受到成年人的尊重;他们常以成年人自居,模仿成年人的口吻谈话,愿意承担成年人才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不喜欢成年人仍把自己看作不懂事的孩子而任意摆布,对老师或家长的“苦口婆心”比较反感。
青少年要求独立,不愿意事事处处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控制和约束,是青春期心理特征的突出表现。
学校和家庭对孩子这一时期的反常现象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不可以动辄发火,压服孩子。
而要适时放手,给孩子一些主动权。
如让孩子自己去买必需的物品,自己动手学习做家务;自主地与同龄人正常交往,尝试独立解决学习或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等。
但在孩子遇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家长和老师要义不容辞地帮助他们。
因为,个人的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需要逐步养成。
2、日思夜变多喜欢——兴趣广
欢欢今年15岁了,从8岁开始一会儿练舞蹈一会儿拉小提琴,一会儿学画画,一会儿又去打乒乓球,可一样也没有学会,如今她又吵着嚷着要去学跆拳道……
青少年随着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也日益变化,他们的心态经常处于矛盾和不平衡状态。
他们兴趣爱好广泛,却又容易见异思迁。
青少年兴趣广泛,爱好易变是正常的现象。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求知欲望强烈,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抽象事物的认识能力正在不断增长,因此,青少年要利用青春期这段人生的美好时光,在认真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定下心来学一到二项自己最感兴趣的特长,既丰富自己又学有所得。
3、喜怒哀乐难琢磨——情绪化
青少年朋友,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进了初中后,你开始有了自己的理想,有时会为了“小小的成功”而觉得前途无量,有时又会为“小小的的失败”而心灰意冷。
就像俗话说的“少女的心,秋天的云”。
青春期的青少年情绪起伏大、变化多是普遍现象。
他们的情绪变化主要表现为:
(1)两极性:
或欢呼跳跃、或烦躁不安,或信心十足、或垂头丧气。
(2)不一致性:
外部表现与内心世界并非一致。
特别是对异性,为了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故意表现得冷漠、不在意或回避。
朋友,不必惊慌。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你的体内内分泌腺分泌旺盛,特别是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因此,情绪非常不稳定,时而兴奋激动,时而苦闷烦恼,时而多愁善感。
这时,大脑兴奋与抑制不平衡,容易缺乏理智和自我控制能力,加上知识和经验不足,判断事物往往感情色彩太浓。
分不清主次,对事物的看法偏激,常常会为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不顺心而反应强烈,甚至大动肝火。
作为老师和家长有责任帮助青少年安全度过情绪不稳定期,而青少年自己更应该遇事冷静,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
男女同学怎样相处?
我们也许有这样的体验:
青春期的最初阶段,男女同学相处似乎比较困难,即使是童年时代很要好的异性同学,这时也会不自然的退避。
女生月经的来潮、男生出现遗精,使彼此在自己身上发现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明确了人类的性区别,随之产生了对性的害羞、困惑和疑惧。
男女同学在学习、娱乐及各项活动中,界限分明,偶有接触也显得很不自然,不象儿童时代那样无拘无束、天真烂漫。
这段时期,心理学上称"异性疏远期。
"同时,我们有些同学或多或少地受封建落后观念"男女授受不亲"的影响,认为男女交往有伤风化。
因此,慑于舆论、慑于所谓的名声,男女同学间壁垒森严,互不搭界。
男女同学怎样相处才好?
第一,要培养健康的交往赏识,提倡男女同学间的广泛接触,友好相处,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问学,不要先把性别作为是否可以接触的前提。
男同学、女同学都是同学,同学之间不存在可以接触、不可以接触的问题,更不能人为地设置影响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心理障碍。
第二,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广泛开展集体性的活动,如勤工俭学、社会考察、参观访问、文体活动等。
在集体活动中互相增进了解、沟通情感,清除由于不相往来而造成的隔阂。
第三,学生时代的男女同学之间,应建立亲如兄弟姐妹那样的友谊关系,尤其是男女同学单独相处时,一定要理智处事,光明磊落,善于把握自己的感情。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
青年男女应当保持真诚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有这样一种关系,无论对任何事物,不夸大,也不低估。
如果彼此不欺骗,如果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这时候,不管保持什么样的关系--友谊的、爱慕的等等关系--那都是健全的关系。
"因此,异性同学之间的友谊只要建立在"彼此不欺骗"、"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基础之上,都应该被认为是真诚的、纯洁的,而且值得珍视的。
倘若认为,男女同学一接触,在一起散过几次步,谈过几次心,就是谈情说爱,除此而外,不能再有别的,那只能说明这种认识既荒唐可笑又封建庸俗。
因此,处于这?
quot;是非"漩涡之中的男女同学,对周围投来的冷眼、猜疑甚至挖苦、嘲讽大可不屑一顾,身正何惧影歪?
第四,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这对于培养我们健全的心理状态是大有益处的。
八十年代青年的心灵不应再让一些封建的残余意识来影M向、腐蚀。
当然同时也宜防止恣情放肆,不能不加区别地谈论只有在同性面前才能谈论的问题,也不应对异性同学说一些难听的粗话、脏话,特别要倡导男同学充分尊重女同学,照顾女同学;女同学也要自尊自爱、自重自强。
男女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工作中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照顾,这不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同时,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使自己各方面得到较快的长进。
?
quot;同学"这一称呼永远留
在珍贵和美好的记忆之中吧!
如何学会说不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有时会碰到朋友或同伴不合理的要求,这时,我们不能迁就对方,而要勇于说“不”。
青少年朋友们应该学会做到有效地拒绝,又不伤害彼此的感情。
1、姿态拒绝法
不佳的体态是难以抗衡的拒绝,如果你觉得有人想让你做什么事而你又无意接受时,你不妨在进入话题之前就将双手交叉在胸前,或者两脚相叠,双方就会感到难以开口或者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如果在交谈中不时改变姿态,就可以明确地把厌于接受的意思传达给对方了。
2、“言他”拒绝法
当对方突然提出一个要求,你根本没有思想准备时,可以采用转移话题的方法先行进行回避,等想好了答案后再与其洽谈。
3、说明拒绝法
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拒绝的态度非常重要。
如有可能,要尽量详尽地说明理由,使对方觉得你是无能为力的。
简单的三言两语往往会引起对方的误解,引起彼此间关系紧张。
对相交坦率的朋友,可直接说明原因。
4、建议拒绝法
向对方提出另一种较合理的建议,让他寻找另外的通路,或者把责任推到另一个人身上。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拒绝方式,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又使拒绝具有建设性。
当然,如果还能设法使对方相信经你补偿后,他现在所获得的比原来要求获得的更为满意,那么,拒绝了原来的要求,反而可以使对方高兴。
如何分析早恋的利与弊
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在思想上,都还不够成熟,经济上也不独立。
故不宜过早谈恋爱,青少年的早恋行为,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朦胧性学生还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
有的是把对某个异性的好感当成了爱,这是一种“假性的爱”。
(2)单纯性谈恋爱、找对象,爱情并不是惟一的因素,而有些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考虑。
但是青少年在早恋时对这一切都不考虑。
这是他们的优点,因为这种感情比较纯洁,但是这也可以说是他们的缺点,因为他们幼稚无知,缺乏生活经验,他们天真的幻想往往会在现实生活面前碰壁。
(3)差异性在少年时期,性教育的程度各不相同,性要求的程度也各有不同。
(4)不稳定性青少年生理和心理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过程中,变化很大。
他们的理想、志趣、爱好、性格等往往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爱情的变化。
而且,恋爱越早,离结婚之日越长,例如15岁时开始谈恋爱,到近结婚之日也有近10年,夜长梦多,在这近十年的时间里,男女双方的情况都会有很大的变化,而每一种变化都可能影响到爱情的巩固和发展。
因此,早恋成功,能够永结同心者甚少,白头偕老的人往往不是早恋的对象,早恋时所说的“永远爱你”往往是一种天真幻想和难以实现的空话。
青少年的早恋往往要经过这几个阶段:
一是默默的爱。
总想多看对方几眼,总想寻找机会多接近对方。
在这个阶段,“眉目传情”、“暗送秋波”起很大作用。
二是开始交往。
现在在中学里,流行的是送小条子,小条子上写一些从电影上听来的、从小说上看来的话;有时也约会,如一起逛公园、遛马路、看电影等。
三是明确关系。
肯定是恋爱关系,而且还将这种关系公开化了,这就是所谓“敲定”。
其实,这种关系哪里是“敲定”。
青春期心理与教育初探
欧阳昕
摘要:
本文从中学生青春期心理教育的迫切性入手,经查阅文献辩析了青春期在生理年龄上的
界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青春期心理。
通过对基础薄弱校的调查结果提出并分析目前其学生青春
期心理主要表现,并针对几种现存的青春期心理问题进行了心理、生理上的剖析。
最后从家庭、学
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探讨了青春期教育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
青春期 青春期心理问题 青春期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对每一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共国务
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第一次把提高心理素质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
动技能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
青春期的青少年面临着人生的重大转折,不仅是生理、心理急剧变化
的时期,也是心理疾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大城市一些中学开始尝试青春期心理教育。
现在青春期心理教育
问题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
青春期教育的目的是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
其
重要意义在于能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预防和消除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为学生知识的
获得、智力的开发、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人格的健全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并起到积极的推
动、调节作用。
二、有关青春期界定
青春期(adolescence)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dolescere,意思是“发育、成长”。
是人生由儿童期
转变为成年期的过渡时期。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身体发展的定性阶
段。
随着性成熟的前倾化,承担成人义务的社会的后倾化,这个过渡时期越来越长。
从生物角度看,青春期是人生发展中身体和性器官生长和分化的第二个高潮,是人的身体迅猛
发育期。
国际卫生组织规定10——20岁为青春发育期,但各国情况不一样,一般说,我国女孩是12——18岁,男孩晚2年。
这个时期的少男少女们,生理上迅速发育,向成人过渡,生殖系统变化最为明显,出现了男性与女性的性特征,但心理还是不太成熟,处在半幼稚状态,情感上敏感不稳
定,存在着不协调,不平衡的状况。
三、现存青春期主要心理问题
青春期是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一个开始由家
庭更多地迈进社会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变化巨大,面临多种危机的时期。
据专家估计,我国目前
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约为15%,高中型约为19%。
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有焦虑不安、恐惧、
神经衰弱和抑郁情绪等问题的人数占青少年总数的16%以上。
青春期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已经引起心
理学家的关注。
我们在心理咨询和案例研究中,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性冲动与性认识:
进入青春期以后,青年人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性器官成熟和第二性征的出
现。
虽然他们能隐约感觉到生理上的冲动,却还不能真正地去理解它,更谈不上从心理上对它调
控。
由于生理与心理地成熟存在着差异,青少年常常会对自己的性冲动感到困惑,甚至产生羞耻和
罪恶感。
很自然他们也对性的认识模糊、甚至产生错误的认识。
2、学习压力:
对于不少青少年而言,唯一的任务就是读书。
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常给他们
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
考试焦虑、厌学及学习过程中
的注意力、记忆力问题等,是青少年及家长前来咨询的常见问题。
这些情况在期末、期中、升中、
高考、周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父母关系发生突变等)时更为集中和突出。
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这些心理压力,有时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抗情绪,形成家庭暴力,有极个别其至消极自杀。
3、人际交往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一种精神需要。
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年轻人通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怕丢面子等。
一方面,他们要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又缺乏信心,害怕挫折。
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自尊心又极强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集体中感到压抑感和孤独感,被这种心理阴影笼罩而不能自拔。
4、青春困惑与烦恼;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汲取了大量的知识,看到
众多的社会现象,吸收了各方面的信息,开阔了眼界。
从而想象力丰富,判断能力增强,批判倾向
增大。
在这个阶段考虑问题爱走极端,但是在他们的想象与现实之间存在一段很大的差距。
使他们
情绪表现敏感、动荡,呈现出极不稳定。
对待具体学习生活等事情上易焦虑、易烦躁、易冲动、易
伤感,却因为缺乏实际经验与动—T-能力而在行动上踯躅不前、放弃。
最后经常处于孤独、忧虑和苦闷之中。
这种状况称之为青春烦恼。
比如其中一部分为肯定自我而困惑痛苦。
5、青春抑郁:
面对青春期的困惑与挫折,几乎每个青年人都体尝过悲伤和消极。
久而久之如
果难以排遣心情忧郁、沮丧,就会遇事老往坏处想,对日常学习生活失去兴趣,打不起精神听课。
当处于抑郁心境时,他们感到生活没有意义。
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甚至影响正常的生理
机能。
甚至有的个别企图自杀以求解脱。
对于青春抑郁的青少年来说,当其情感冲动时自制力较差,不能正确对待和控制自己,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
当学习中碰到困难,生活中遇到不顺心时,就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退缩,意志崩溃,破罐子破摔。
6、“早恋”现象:
青少年在青春期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卜分独特。
他们会自然想象特别是同龄
异性怎样看待自己。
父母的严加封锁都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这使一部分孩子开始模
仿媒体中的故事寻求新的情感依靠。
“早恋”的情怀不仅发生而且在逆反心理的强烈指使下非但没
有收敛,反而愈演愈烈。
“早恋”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使得许多孩子的感情机能减弱,情绪不稳
定。
时而高兴、时而沮丧、时而自我欣赏、时而自我讨厌,缺乏控制自我感情变化的能力,不仅影
响学习和身体,而且会在社会不良因素的强烈诱惑下受骗上当,步入歧途。
这些主要的青春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青少年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
因此只要在青春期教育的过程中结合青春期心理具有过度与动荡的特点,有些所谓的心理问题是能
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四、青春期教育初探
什么是青春期教育?
目前,国内教育理论对青春期教育这一概念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
是青春期教育实质上是符合青春发育这一特殊时期的性教育。
另一种观点认为,青春期是学生进入
青春期以后这一特定阶段根据其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需要所进行的针对性教育,是包括人生观教
育、人格教育、理想前途教育等多方面综合教育,当然性教育只是青春期教育的一部分。
可见两种
观点争议的焦点是对性教育的不同理解上。
我们研究比较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如何开展青春期教育
整个社会尚在尝试阶段,我们认为,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多重展开:
1、家庭方面:
从上初中起,家长就可以通过教孩子分辨仪表和行为的雅俗美丑,让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学会用
得体的言行举止展现美好的内心世界。
为了让孩子获得鉴赏性美感的能力,家长可以先后从表情、
身体、语言、举止、态度、行为等各方面指点孩子。
很明显,这些要求没有一条是针对先天条件的。
正常的男孩女孩通过小小的努力,就可达到让人满意的境界。
可以想象,如能全面达到“真善美”的境界,可爱的感觉就会从孩子的音容笑貌中自然散发。
孩子鲜明的价值取向也更容易吸引来趣味相投的男孩和女孩,更容易遇到适合深入交往的入。
孩子在交往的过程中,必然会加深对心理品质领悟和认同,父母的引导和要求,也会逐步由他律转化自律。
培养方法可以避免枯燥的说教,尝试保持舆论导向,以正面宣传,赏识鼓励为主;提供参照榜样(包括实例、影视和阅读);分析讨论案例,利用媒体报道的社会新闻,辩析善恶美丑……
2、学校方面:
据调查:
心理问题随年龄的增长有上升的趋势。
高中阶段心理问题突出,是青春期心理问题的
高峰期。
基础薄弱校学生心理素质明显低于重点校。
20.8%的同学有青春期心理障碍,有16.4%的想交异性朋友,对现行教育反感的69.9%,抽烟的约占20%。
显然,青春期教育的迫切性决定教育的方向性。
青春期教育需要一定的师资条件,要进行教育
活动。
这都是家庭、社会难以具备的,必须依靠学校占主导地位。
学校开展青春期教育,最初是从
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
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说到学校青春期心理教育,不少人以为只是在学校开展“性道德教育”或“爱情教育”,而一提到“性”与“爱情”,一些教师惟恐避之不及。
这实在是一种狭隘的认识,至少是一种误解。
学校青春期心理教育主要是指根据中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有针
对性,有计划的对他们进行心理卫生的保健、心理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青春期。
1)优化教育环境
学校是青春期教育的主渠道,应给予学生适应未来的方法和技巧。
许多学校教育工作者都能在
实际工作中体会到青春期教育的必要性,尤其是对性教育的必要性。
这里包括设置青春期教育课
程、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建立青春期学生心理档案、展开青春期心理咨询并密切联系家长等。
在各种教育资源中,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并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成效的的前题是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们要意识到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要对孩子们在这个生理阶段的外在表象给予充分理解。
给学
生以亲切感,使学生有心理话想跟老师说。
在倾听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自身发展的规律,给以操
作性强的建议,鼓励学生正常发展。
2)采取多种教育形式 +
青春期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一方面,它要向学生讲解生理知识,另一方面,在教育过程
当中,还要培养学生处理自身性的问题,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因此,
课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这里指的是不光要开设青春期教育的课堂,教师们也要在各自的学科教育
中下意识培养学生的做人品质,提高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素质。
例如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也是
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
它使学生在活动中将旺盛的精力可以有利地释放,聪明才智可以充分
发挥,仗学生在青春波动期中时常相互被健康向上的环境所感染,加强自省,利于成熟。
对于有青
春期心理障碍的学生诚然也要实施个别疏导。
3)作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学校教育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得到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
大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