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押题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557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1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押题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地理押题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地理押题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地理押题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地理押题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押题卷含答案.docx

《中考地理押题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押题卷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地理押题卷含答案.docx

中考地理押题卷含答案

2019年中考地理押题卷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第一大河注入的海域是(  )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读下图“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2,3题。

2.关于该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西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

C.位于东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D.全部位于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

3.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该国首都纽约

B.河流甲是世界第三长河,航运价值高

C.乙处的农业结构与我国东北平原相似

D.该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与我国相似

4.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既有陆上国界线,又有海岸线,同时还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

A.桂B.粤C.滇D.辽

5.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少数民族为傣族

B.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C.因盛产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被誉为“东方甜岛”

D.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读下图“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回答6,7题。

6.图中甲和乙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华北平原D.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7.乙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是(  )

A.春旱B.低温冻害C.地震D.洪涝

读下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8~10题。

①②③④

8.图中,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最小的气候类型是(  )

A.①B.②C.③D.④

9.图中,亚洲最为显著的气候类型是(  )

A.③②B.①②C.③④D.②④

10.图中,欧洲西部和美国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读下图“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1~13题。

11.若考察小组在甲处突遇泥石流,最佳的逃生方向是(  )

A.①B.②C.③D.④

12.当地农民在荒山因地制宜种植的经济林是(  )

A.苹果B.茶树C.柑橘D.橡胶

13.关于乙河叙述正确的是(  )

A.无结冰期B.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C.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D.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14.读下图“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少,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正值(  )

A.旧金山气候温和多雨

B.我国东部盛行东南季风

C.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速度最快的时期

15.下列日期中,呼和浩特昼夜长短悬殊最大的是(  )

A.3月8日B.6月1日

C.7月1日D.10月1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分)

二、读图题(每空1分,共18分)

16.(6分)读下图“极地经纬网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图示时间亚洲河流普遍进入汛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__________(填“南”或“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2)图中所示节气为__________,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____。

(3)图示时间三个月后,A,B,C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____。

(4)C在B的__________方向。

(5)如图所示,如果A点所在经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则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17.(6分)读下图“我国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地区。

(2)A城市的名称是________,B是_______海峡,C地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

(3)图示区域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

(4)该区域的地形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读下图“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所在半岛西岸分布有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_____________。

(2)由甲地到乙地年降水量_______,气温年较差_______,气候的海洋性特征逐渐减弱。

(3)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判断,该半岛的地势特征大致为________,从河流开发利用的角度,河流中上游地区________资源丰富,其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2分)

19.简述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答案解析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我国第一大河是长江,该河流注入东海。

故选:

C。

【提示】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是:

宜昌、湖口;长江上游奔流于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落差大,江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考点】长江注入的海洋。

2.【答案】B

【解析】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和组成的经线圈,

以东、

以西为东半球,

以西、

以东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

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读图分析可知,美国本土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故选:

B。

【提示】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考点】美国的位置。

3.【答案】D

【解析】①表示纽约,美国首都是华盛顿,A错误;甲是密西西比河,航运价值高,是世界第四长河,世界第三长河是长江,B错误;乙处的农业结构与欧洲西部相似,都是畜牧业发达,C错误;美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与我国相似,自东南沿海行西北内陆递减,D正确。

故选:

D。

【提示】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东、西、南三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接壤,西南与墨西哥毗邻。

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

【考点】美国的首都、河流、农业和降水。

4.【答案】A

【解析】我国既有陆上国界线,又有海岸线的省份是辽宁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其中,北回归线穿过广西壮族自治区。

因此,既有陆上国界线,又有海岸线,同时还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故选:

A。

【提示】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考点】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

5.【答案】D

【解析】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人口多为汉族,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省的南部,所以台湾省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台湾盛产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夏秋季多台风和暴雨。

故选:

D。

【提示】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其中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临东海和南海,而且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向太平洋;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台湾省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

【考点】台湾民族、城市人口、美誉和气候。

6.【答案】B

【解析】读图可得,甲是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上的四川盆地,乙是第三阶梯上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故选:

B。

【提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考点】我国的地形区。

7.【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乙地区为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洪涝灾害最为集中,最为严重,最为频繁的地区。

根据题意。

故选:

D。

【提示】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考点】我国的气象灾害。

8.【答案】C

【解析】由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①②③④分别是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和降水季节变化最小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选:

C。

【提示】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考点】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9.【答案】D

【解析】由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①②③④分别是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最典型的是季风气候,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故选:

D。

【提示】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考点】亚洲气候。

10.【答案】B

【解析】依据图中气温和降水分布情况来看,①②③④分别是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欧洲西部和美国都具备的气候是分布在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故选:

B。

【提示】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

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考点】欧洲西部和美国的气候。

11.【答案】B

【解析】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爬。

读图可知,②线与泥石流运动方向大致垂直,且向海拔高处延伸,该路线是逃生的最佳路线。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

B。

【提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考点】突遇泥石流时的逃生方法。

12.【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地区大致在

之间,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该区域种植温带水果苹果。

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

A。

【提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考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3.【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乙河流位于

之间,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该区域河流有结冰现象。

故A错误。

该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故B正确。

该河流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大气降水作为河流的主要水源来源。

故C错误。

该地区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故D错误。

根据题意。

故选:

B。

【提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

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考点】河流水文特征。

14.【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该区域为北半球的等温线示意图;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一样,陆地受热快,散热快,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受热慢,散热慢,冬季海洋气温高;甲代表陆地,乙代表海洋,在同纬度上,甲区域陆地低于乙区域海洋,该区域等温线分布图为北半球的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美国旧金山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此时旧金山气候温和多雨。

故A正确。

此时我国盛行东北季风;故B错误。

华北平原小麦正值越冬期;故C错误。

黄土高原夏季暴雨冲刷下,是水土流失速度最快的时期;故D错误。

根据题意。

故选:

A。

【提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有三条:

①从纬度位置看:

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

【考点】等温线图的判定。

15.【答案】C

【解析】昼夜悬殊最大的应该是一年中的夏至(6月22日前后)和冬至(12月22日前后),分别是白天最长和黑夜最长的一天。

因此,可以看哪个日期与这两天最接近。

题干中的四个选项中,七月1日与夏至日接近,此时呼和浩特昼夜长短悬殊最大。

根据题意。

故选:

C。

【提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

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此时全球昼夜等长;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考点】呼和浩特昼夜长短悬殊最大的时间。

第Ⅱ卷

二、读图题

16.【答案】

(1)北

(2)夏至

23.5°N(或北回归线)

(3)C

(4)西南

(5)110°W,0°

【解析】

(1)由题干信息“图示时间亚洲河流普遍进入汛期”可知,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再结合图示极圈内出现极昼,可判定,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2)由图示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图中所示节气为夏至。

(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三个月后,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A、B、C三地中,C点位于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由此可判定,C在B的西南方向。

(5)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组成的经线圈,

以东、

以西为东半球,

以西、

以东为西半球。

如果A点所在经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则A点的经度为

由此可判定,图中C点的经度为

;则C点的地理坐标是

【提示】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考点】极地经纬网图上极点的判读,节气判断及太阳直射维度,秋分时地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地区分布,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定,地理坐标判断。

17.【答案】

(1)南方

(2)福州

台湾

山地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低山、丘陵、平原交错分布(低山、丘陵交错分布)

【解析】

(1)从图中看出,图示区域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

(2)读图可知,A城市是福州,B是台湾海峡,C地的地形类型是山地;

(3)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4)该区域的地形特点是低山、丘陵、平原交错分布。

【提示】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

,人口约占全国的55%。

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考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我国的城市、海峡及地形,南方地区的植被,区域地形特点。

18.【答案】

(1)峡湾

(2)减小

变大

(3)西高东低(或西北高,东南低)

水能

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

【解析】

(1)图中的甲半岛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半岛西岸有大量峡湾地貌,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冰川侵蚀;

(2)海陆位置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图中所示地区由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降水量逐渐减少,海洋性逐渐减弱,主要是由于海陆因素造成。

(3)根据图中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判断,推测该半岛的地势特征大致为西高东低,从河流开发利用的角度,河流中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其主要成因是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

【提示】欧洲西部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全年温和多雨,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从欧洲西部的大西洋沿岸向东,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气候慢慢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转化。

欧洲西部除南北两侧有山地分布外,广大的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这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大陆内部,欧洲西部由于常年受西风及暖洋影响,气候温和多雨,光照不足,降水较丰富,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考点】世界区域著名的自然景观,世界区域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的变化,世界区域地势特征判断、河流的开发。

三、简答题

19.【答案】①提供便利的水陆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②提供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等。

(注:

错别字不给分)

【解析】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长江对长江三角洲的作用是:

提供便利的水陆运输,有利于其对外联系,提供农工业和生活用水等。

【提示】长江三角洲是由长江及钱塘江的泥沙淤积形成的滨海平原,长江三角洲有“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之称,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考点】河流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