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水县张集社区度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2233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响水县张集社区度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响水县张集社区度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响水县张集社区度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响水县张集社区度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响水县张集社区度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响水县张集社区度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响水县张集社区度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响水县张集社区度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响水县张集社区度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响水县张集社区度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响水县张集社区2015年度

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区位置

响水县2015年度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位于我县西南部张集中心社区姜圩、张集、何圩村境内,该行政村共8个村民小组,东至胜利河,西至张响河,南至三排河,北至五排河,总面积8410亩,耕地面积5000亩,项目区总人口8264人。

(二)农业资源状况

1、水资源状况

响水县地处黄海之滨,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形成从西南向东北递减之势,县内308、307两条省道将响水地域从北向南划分外滩、里滩、及沂南三个部分,相应地将水系划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水系,基本形成我县南灌北排,灌排相对分开的水系,南北方向的河道南进北出,东西方向的河道西进东出。

从308国道向南为废黄河高亢地区,即通常所说的外滩,水源以直接从废黄河取水为主。

从308公路至307公路之间为里滩地区,该地区基本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灌区,从废黄河引水,废黄河水通过红旗翻水站引进大通干渠,再从大通干渠通过南北方向的骨干河道引进各支河道,再通过提水泵站解决全县的灌溉用水。

该地区的骨干灌排河道,与张集中心社区境内的排水河道相连,该地区的排水通过排涝河道进入唐豫河,排入灌河,进入黄海。

独特的地形条件形成我县健全的灌排分开的水系,但近年来,由于管理方面、自然灾害众多及局部地形等种种原因,部分提水泵站建在排水河道上,从而局部改变了原有水系,但并不影响大水系。

本项目区位于里滩地区,项目区中侧的南干渠为里滩地区的灌溉干渠,东侧为灌溉河道张响河,张响河从南干渠引水,通过提水泵站灌溉农田,通过项目区内的排水河道汇入唐豫河,排入灌河,中侧为灌排结合的河道南干渠,既可灌又可排,项目区的灌排水源、水系有保证。

2、土地资源状况

项目区地处江淮北部地区,属平原地貌,地面真高6.0米左右,土地为沙壤土为主。

本区气候适宜多种农作物生产,土壤肥力较低,有机质含量为16克/公斤,保水能力较差,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地面较平整,局部河堤偏高。

土地成条块状,村庄集中,与2012年度黄河故道项目区相接,集中连片,成规模开发,土地条件适合作为高标准农田。

(三)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内现有土地以种植水稻、小麦、杂粮为主,基本形成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旱作物以小麦、玉米轮作为主。

小麦380公斤/亩,水稻570公斤/亩,农民人均纯收入9787元。

项目区已整合部分水利、财政等部门资金,形成项目区内交通便利的格局:

项目区主要干道已铺设混凝土路面,田间路基已经部分硬质化,农桥部分已配备到位,适合机械化耕作。

项目区的灌排有保证、水系畅通,符合黄河故道建设需要。

项目区内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已结束,供电设施配套齐全,运行良好,10KV高压线路能够适应项目区改造的需要。

(四)建设条件

1、项目区经项目开发已有一定的基础

项目区经过前几年的改造,已基本建成能灌能排农田,项目区现有电灌站6座,骨干河道三条,排河三条,骨干河道农桥基本配备齐全,部分农桥需要拆建,涵洞30座,其水系配套初具规模,自然条件完善,交通发达,适宜成片开发,具备建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黄河故道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区。

2、项目区的骨干灌排水系已经形成

项目区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中山河,经过南干渠引进张响河,通过提水灌溉,灌溉水有充分保障。

排水河道主要有四排河、五排河、小佃路沟等。

进排水体系的基本完善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3、交通、电力、通讯设施较为齐全。

项目区交通便利,308省道、县道沿项目区穿过,并与沿海高速相邻,内部大的机耕土路初步形成,纵横交错,网络畅通,与水泥路相连。

区内电网及通讯设备基本齐全,从而为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4、项目建设有一定的组织保证

响水县委、县政府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作一直非常重视,主要领导经常关心此项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抓。

随着县财政的不断好转,近几年县级配套资金基本配套到位,社区领导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把开发工作当作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头戏来抓,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项目区干群也提高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认识,对这项支农、惠农工程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有了切身体会,因而对进一步改造中低产田非常迫切,积极性空前高涨。

5、科技单位为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省市县科技推广单位与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密配合,加大科技推广力度,高度重视科技投入,加快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普及,省市农科所等单位的科技推广工作,使项目区成为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的示范基地,为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的依据

依照省局土地处《关于2015年度省级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选项入库的通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库建设与管理办法》及市农业开发项目会议精神。

同时,根据资源和市场需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从目前市场需求情况看,优质稻米、优质小麦等产业空间广,受季节、空间、土地制约较小,增值、增效、潜力大,是目前效益较高的产业,已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耕地特别是粮食播种面积逐步减少,土壤地力日趋下降,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加之受自然灾害影响,粮食单产水平降低,总量下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问题。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增地减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不可改变,这就要求粮食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切实保护耕地,实行量质并举,在有限的耕地资源上,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进步和增加投入,不断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发展粮食生产安全。

江苏省委、省政府对农业和粮食工作提出:

“以市场为导向,以保障全省粮食安全为目标,以恢复水稻生产确保口粮自给为重点,严格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优化生产布局,加大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竞争力,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总体要求,并提出从由过去的“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地”、“藏粮于市”与“藏粮于库”有机结合转变,把保护耕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作为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点。

根据这一粮食生产发展思路,建设标准农田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政策要求。

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

“中央和省级财政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新增资金主要安排在粮食主产区集中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沃土工程’建设,增加投入,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尽快建立全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为农民科学种田提供指导和服务。

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推行有机肥综合利用与无害化处理,引导农民多施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

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带建设”。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

“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仍然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效,从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稳定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因此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启动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高标准粮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单产和总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正是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的体现,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政策的要求。

2、行业发展政策、产业政策要求。

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指出,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有利于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纵深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有利于尽快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有利于加快主产区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和管理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水稻、小麦都是响水县大宗产品和优势产品,实施这一项目,提高耕地质量,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并通过科学施肥和管理,不断提高稻麦生产能力,促进全县水稻、麦子生产区域布局的形成,使水稻、麦子生产优势更优,促进优质水稻、专用小麦产业化经营,增强优质稻米和专用面粉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3、行业发展规划、建设规划的要求。

农业部《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规划》提出,将在“东北地区、长江流域一季稻区及长江流域双季稻区选建3个优质水稻产业带,在整个粮食土产省区择优选建441个县、43个国有农场,全面实施优质专用良种育繁项目,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按照“巩固高产田,提升中产田,兼顾低产田”的思路,重点配套完善粮田基础设施,培育基础地力,加强质量监控,通过标准粮田建设和配套集成技术的普及应用,努力使项目区耕地达到高产稳产粮田标准。

响水县属稻麦两熟地区,在农业部所列的优质水稻产业带内,又属粮食主产省的粮食生产大县,符合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立项的条件和粮食产业发展规划。

总之,拟建项目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恢复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关系紧密,项目实施的意义重大,非常必要。

4、投资方向要求。

《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规划》明确了项目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基础地力,改善耕地质量,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和技术承载能力,规定资金投入的主要建设内容是“土地整理、田间排灌、机耕路等农田设施建设;响水县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符合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投资方向。

5、地区或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要求。

响水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是粮食生产大县,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调整,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减少,加上不利气候及地力投入减少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有所下降,水稻生产更是如此。

面对这一形势,响水县委、县政府提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和盐城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把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抓好水稻生产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制定了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关措施,突出恢复水稻种植面积,提高水稻种植水平。

因此,该项目的实施,既符合响水区域经济对农业发展的需要,又会对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和粮食安全产生积极影响。

三、项目区规划设计及农业结构调整布局

(一)初步规划设计方案

(1)治理措施与标准。

对于项目区的水利设施进行全面的完善和提高,首先理顺骨干排灌体系,清除骨干排灌河道的明坝暗埂,使项目区内现有建筑物及设备运行自如,达到引得进、排得出、降得下;其次是全面治理中沟级以下排灌渠系,社区水务站技术人员测绘合理科学的地形图,在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建筑物的基础上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准统一规划,以适应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整体要求,达到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桥、涵、闸、站、电全面配套。

治理标准:

面上中沟级以下水利工程按《江苏省农田水利建设八条标准》设计,从项目区的实际出发按照开发一片、成功一片的原则,对水土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提高排涝标准:

日降雨150毫米雨后1天排出积水。

灌排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在90%。

灌溉:

灌溉设计保证率达到90%。

防渍降渍:

基本控制地下水位在地面以下1.2米。

建筑物设计标准:

中沟以上建筑物按4类标准设计。

渠系及田间建筑物配套率100%。

农田:

条田面积200亩,耕层厚度大于2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每公斤20克,旱作区16克。

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土壤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要求。

田间道路:

机耕路与乡村公路相连接,路面净宽不少于3米,高出田面0.3-0.5米,主要路段硬质化;生产道净宽不少于2米,高出田面0.2-0.4米。

农田林网:

沟渠路设置防护林带,干支渠和机耕道两侧配置2行林带,农渠配置1行林带,达到一级农田林网(每格200亩)建设标准。

生产方式:

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达到80%,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100%。

基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产出效益:

种植粮食田块年亩产1000公斤以上。

(2)水利规划布局

支渠、大沟维持现状,疏浚骨干河道、清除明坝暗埂,达到引得进、排得出、降得下。

电灌站引支渠水,两级渠道,即斗、农两级渠道灌溉;两级排水,即小沟、中沟分级排水。

斗渠、中沟按单非式布局设计,间距400—600米。

农渠、小沟按双非式布局设计,小沟到小沟间距120—160米。

(二)农业结构调整布局

项目通过改造治理,成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实现田园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到18克/公斤,土壤肥力上升一个等级,实行合理轮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高产丰产的要求,农作物复种指数由1.8提高到2.0以上,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水稻育种制种、优质小麦、农业标准化等。

规划在项目区建设配套全面的示范区,区内水利及道路全部标准化,配套必要的防渗、交通、绿化等管理设施。

具体产业布局为在项目区建设5000亩稻、麦两季标准粮田。

主要通过推广优质品种、提高科技含量、改善基础设施等综合措施实现。

四、建设内容

(一)建设规模

建设标准农田0.5万亩。

(二)建设内容

1、水利措施

(1)土方工程,土方10万方投资50.0万元,其中:

计划疏竣大中沟3条,2.0公里,动土2.0万方,10万元;疏浚田间排水沟10条,5公里,动土1.5万方,7.5万元;

渠道土方21.5公里,动土6.5万方;32.5万元。

(2)建筑物工程:

泵站工程:

拆建300QSZ泵站1座

农桥工程:

新建30×4.5m农桥2座

维修18×4.5m农桥2座

防渗渠工程

衬砌B=1.3m防渗斗渠7.05km,衬砌B=0.8m防渗农渠13.3km。

涵洞工程

新建Φ100×8m涵洞3座、Φ100×6m涵洞1座、Φ80×6m涵洞3座、Φ0.6×6m涵洞35座、Φ0.4×4m涵洞40座,出水口Φ0.2×2m785个,防渗渠便桥19座。

2、农业措施

道路工程:

B=3.0m混凝土路面3公里

3、林业措施

栽植意杨1万株、女贞0.25万株。

4、其他措施

工程管护及项目管理。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依据

本项目的投资概算是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概(估)算编制办法》的规定进行编制,据本县2015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任务,投资规模和建设标准,并结合本县及周边地区的物价水平,特别是主要大宗材料和设备价格进行计算。

使用定额版本为2007年《江苏省大中型灌区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江苏省大中型灌区安装工程定额》、《江苏省大中型灌区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1)建筑项目总概算=∑分部工程概算+∑预备费+科技推广费+项目管理及工程管护费。

(2)分部工程概算=建筑工程概算+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临时工程概算+独立费用。

(3)预备费=(第一至第五部分之和)×费率3%。

(4)科技推广=技术培训费+仪器设备费+示范推广费。

(5)项目管理费和工程管护费=项目管理费+工程管护费。

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总体规划所确定的项目建设标准,以及其它组织实施管理,项目所发生的各项支出估算的,包括前期工作、工程施工、质量监管、竣工验收和其它管理等各项费用,估算项目计划总投资550万元,其中财政投资500万元,项目区群众自筹及劳务折资50万元。

用于水利项目投资427.5万元,农业项目投资84万元,林业项目投资16万元,工程管护费5.0万元,项目管理费17.5万元。

(1)土方工程,土方10万方投资55.0万元,其中:

计划疏竣大中沟3条,2.0公里,动土2.0万方,10万元;疏浚田间排水沟10条,5公里,动土1.5万方,7.5万元;

渠道土方21.5公里,动土6.5万方;32.5万元。

(2)建筑物工程:

泵站工程:

拆建300QSZ泵站1座、10.5万元

农桥工程:

新建30×4.5m农桥2座,36万元

维修18×4.5m农桥2座,10.0万元

防渗渠工程

衬砌B=1.3m防渗斗渠7.05km,116.33万元

衬砌B=0.8m防渗农渠13.3km,166.25万元

涵洞工程

新建Φ100×8m涵洞3座,3.6万元、Φ100×6m涵洞1座,0.9万元、Φ80×6m涵洞3座,2.4万元、Φ60×6m涵洞35座,17.5万元、Φ0.4×4m涵洞40座,4.4万元、出水口Φ0.2×2m785个,3.925万元、防渗渠便桥19座,5.7万元。

2、农业项目,投资84万元

道路工程:

B=3.0m混凝土路面3公里,84万元

3、林业项目,投资16万元

栽植意杨1万株,6万元、女贞0.25万株,10万元。

4、其他项目,投资22.5万元

工程管护费5.0万元

项目管理费17.5万元

(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55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资500万元。

项目区农民筹资及投劳50万元,项目区群众参与农业综合开发积极性很高,自筹资金投劳计划正在编制,项目一旦下达,自筹资金投劳将按计划实施。

该项目总投资550万元中,省级财政投资500万元,占90.9%;项目区农民自筹或民劳折资50万元,占财政投资的9.1%。

(三)单位和群众筹资投劳

本项目在实施上,坚持:

“农民自原,量力而行,民主决策,数量控制”和“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筹集,并纳入村内“一事一议”范畴,实行专项管理,项目区共需群众投劳1.0万工日,折合50.0万元。

六、预期效益

(一)经济效益

1、固定资产增加。

通过项目投资,项目区内新增田间设施固定资产现值600万元左右,使单位面积的田间设施投入达到较高水平,具备了较强的抗灾能力。

2、产量效益增加。

项目区内水稻单产650公斤,比项目实施前平均单产570公斤增加80公斤;小麦单产420公斤,比项目实施前单产380公斤增加40公斤,项目区每年可生产稻谷240万公斤、小麦180万公斤、加上节水省肥每亩节支约30元,每年亩平增收430元,项目区内农民每年可增收210多万元。

项目实施后,粮食生产能力每亩达1070公斤,亩均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二)社会效益

1、对当地社会、经济、农业生产的作用意义。

项目区的建设促进了水稻和小麦生产优势更优,推进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形成;粮食产量稳步提高,为社会提供更多商品粮,推进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粮食的需求关系;粮食产品的丰富,有利于促进粮食加工业、养殖业及其它各业的健康发展,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又为农业生产创造宽松环境,使农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

项目区的建设可以使土地和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劳动密集程度及技术含量提高,可以使项目区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示范和推广,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了农民对农产品的质量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项目受益人群、受益面、农民增收或改善生活质量的具体情况。

项目区内农民2528人,每人每年增加粮食收入300多元。

该区生产稻谷240万公斤、小麦180万公斤、不仅供应本区需求,同时对保证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用明显。

3、提供社会就业机会。

水稻生产区域化的形成,高产稳产粮田的建立,不仅促进水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而且也推动稻米加工业、流通业、养殖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增效的渠道,增加了农民新的就业空间,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可能产生的其他社会效益。

项目区内农田基本建设水平的提高,地力建设措施的推广应用以及监测站地力和墒情信息的发布将带动全县标准粮田建设的发展,促进大面积生产水平的提高。

项目区粮食播种面积0.5万亩,以每亩增加粮食100公斤计算,可增粮食50万公斤;在增加就业、提升效益等方面作用明显。

(三)生态效益

深耕深松技术的应用,不但加厚土壤耕作层,而且抑制了杂草的生长;沟边、路边农田林网的完善,防风防旱,改善了农田小气候;秸草还田技术的推广,不仅有效地遏制了秸草焚烧、下河带来的环境污染,而且培肥了地力;防渗渠的修建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平衡施肥技术的普及,克服了盲目施肥,节省了成本,减少了过量用肥造成的水土污染,提高了农产品质量。

项目区的建设,可新增灌溉面积0.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4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1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4万亩,同时项目区按网络设计进行林网配套,可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壤退化,改善农田小气候,减轻自然灾害,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机构

县级成立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开发、财政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张集中心社区管委会成立分管农业乡长任组长、水务站长任副组长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保证项目实施全程有人抓,有人管。

(二)实施管理

由县开发局拿出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实行招投标制和监理制,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项目建设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1)农田基本建设和田间道路土方由张集中心社区管委会组织当地农民利用义务工和积累王完成。

(2)配套建筑物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保建设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地按设计要求按时完成。

(3)所有土建工程全面实行监理制,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工程建设实行全天候监理,确保工程的建设质量。

(4)项目建设完工,经县、市、省验收合格后,及时移交村委会负责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措施,本着“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由项目受益村筹集部分工程管护资金,加上项目管护经费,保证工程管护工作正常运行,提高项目的使用效率。

(三)其它保障措施

1、工程运行管理。

由县财政局直接管理,具体管理地方配套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人管理,严防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

在开支上采取先垫后报,先验后付的方式,即由建设单位拿出部分垫付资金先行实施,县开发局、县财政局、监理等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付款。

工程全部完成后,留有10%的质量保证金,视工程运行情况,确定资金的返还与否。

2、项目经营管理。

项目经县、市、省验收合格后移交村民委员会管理,鼓励农户承包、租赁经营,县、中心社区、村层层落实管护责任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该项目批准立项后,立即着手制定项目实施的有关规章制度,按照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稳妥的组织措施,抓好项目定位、施工质监、财务审计等各个环节,确保所有项目工程顺利实施。

八、结论与建议

(一)综合评价

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全局,中央对粮食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

响水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总量位于全省前列,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基础较好,各级干部和农民有承担项目建设的积极性。

通过多年技术探索和生产实践,已成功走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一整套建设标准粮田的路子,技术成熟先进,承担和实施本项目,可提高全县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

(二)结论意见

江苏省响水县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既符合国家粮食产业发展政策,又有利于项目区粮农增收,保障粮食安全。

项目技术路线正确,建设重点突出,建设内容切实可行,规划设计科学,保障措施有力。

建设单位基础条件较好,技术力量雄厚,请予立项实施。

(三)建议

1、建议国家和各级财政加大对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强对项目配套资金落实核查,保证整个项目资金及时到位。

2、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领导,及时检查指导,以保证项目按规划方案实施。

响水县2015年度拟建的国家黄河故道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项目(张集)0.5万亩项目,将大大改善该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该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广和引进高新技术应用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美化项目区环境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项目可行,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