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方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504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氯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二氧化氯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二氧化氯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二氧化氯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二氧化氯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氧化氯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方法.docx

《二氧化氯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氯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方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氧化氯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方法.docx

二氧化氯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方法

二氧化氯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方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消毒剂中二氧化氯的测定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本方法适合于含量在10mg/L~250mg/L二氧化氯的测定,

高浓度消毒剂可稀释后测定。

本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10mg/L。

1.2原理

使用石英比色皿,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

190nm~600nm波长范围内扫描,观察二氧化氯水溶液特征吸收峰,二氧化氯的最大吸收峰在360nm处,可作为定性依据。

但氯气在此也有弱吸收,产生干扰。

应采用二氧化氯水溶液在430nm处的吸收,吸光度与二氧化氯含量成

正比,且氯气、ClO2-、ClO3-、ClO-在此无吸收,可作为定量依据。

1.3试剂

分析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1.3.1二氧化氯标准贮备溶液:

亚氯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氯。

氯等杂质通过亚氯酸钠溶液除去。

用恒定的空气流将所产生的二氧

二氧化氯溶液制备方法(见图A1):

在A瓶(洗气瓶)中放入300mL水,A瓶封口上有二根玻璃管,一根玻璃管(L1)下端插至近瓶底,上端与空气压缩机相接,另一根玻璃管(L2)下端口离开液面20mm~30mm,其另一端插入B瓶底部。

B瓶为高强度硼硅玻璃

瓶,滴液漏斗(E),下端伸至液面下,玻璃管(L3)下端离开液面20mm~30mm,另一端插入C瓶底部。

溶解10g亚氯酸钠于750mL水内并倒入B瓶中,在分液漏斗中装有20mL硫酸溶液(1+9,V/V)。

C瓶结构同A瓶一样,瓶内装有亚氯酸钠饱和溶液。

玻璃管(L4)插入D瓶底部,D瓶为2升硼硅玻璃收集瓶,瓶中装有1500mL水,用以吸收所发生的二氧化氯,余气由排气管排出。

D瓶上的另一根玻璃管(L5)下端离开液面20mm~30mm,上端与环境空气相通而作为排气管,尾气由排气管排出。

整套装置

启动空气压缩机,使适量空气均匀通过整个装置。

每隔5min由分液漏斗加入5mL硫酸溶液,在全部加完硫酸溶液后,空气流要持续30min。

将D瓶中所获得的黄绿色二氧化氯标准溶液放于棕色玻璃瓶中,密封避光冷藏保存。

二氧化氯含量按HG/T2777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

5.1碘量法测定,其质量浓度为250mg/L~600mg/L。

1.3.2二氧化氯标准溶液:

取一定量新标定的二氧化氯标准

贮备液,用二次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1.4仪器

1.4.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4.2xx比色皿(1cm)。

1.4.3100mL容量瓶。

1.5分析步骤

1.5.1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

4.0mL、

10.0mL、

20.0mL、

40.0mL、

80.0mL、

100.0mL二氧化氯标准溶液(250mg/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成浓度为10mg/L、25mg/L、50mg/L、100mg/L、200mg/L、250mg/L的二氧化氯溶液,于430nm处测定吸光度值,以二氧化氯含量对吸光度值绘制标准曲线。

1.5.2样品测定

直接取消毒剂溶液或其稀释液于430nm测定其吸光度值,

与标准曲线比较而定量。

1.5.3结果计算

消毒剂中二氧化氯的含量按式

(1)计算:

……………………………

(1)

式中:

V1——所取消毒剂原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6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2五步碘量法

2.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五步碘量法测定消毒剂中二氧化氯。

同时还可以测定消毒剂中的氯气、亚氯酸根离子、氯酸根离子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由亚氯酸盐、氯酸盐为原料制成的二氧化氯消毒剂。

0.1mg/L。

2.2原理

该法是利用不同pH值条件下ClO

2、Cl

2、ClO2-、ClO3-分别与I-反应来测定各响应物质的含量。

反应方程式如下:

Cl2+2I-=I2+2Cl-(pH=7,pH≤2,pH<

0.1)

2ClO2+2I-=I2+2ClO2-(pH=7)

2ClO2+10I-+8H+=5I2+2Cl-+4H2O(pH≤2,pH<

0.1)

ClO2-+4I-+4H+=2I2+Cl-+2H2O(pH≤2,pH<

0.1)

ClO3-+6I-+6H+=3I2+Cl-+3H2O(pH<

0.1)

然后用硫代硫酸钠作滴定剂,分步滴定反应产生的I2。

2.3试剂

分析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用水为无氧化性氯二次蒸馏水。

2.3.1无氧化性氯二次蒸馏水:

蒸馏水中加入亚硫酸钠,将氧化性氯还原为氯离子(以DPD检查不显色),再进行蒸馏,所得水为无氧化性氯二次蒸馏水。

2.3.2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0.1mol/L):

称取

26gNa2S2O3·5H2O于10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

0.2g无水碳酸钠,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放于暗处,30d后经过滤并标定其浓度。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120℃烘干至恒重

的基准重铬酸钾

0.05g~

0.10g,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蒸馏水40mL溶解。

加2mol/L硫酸15mL和100g/L碘化钾溶液10mL,盖上盖混匀,加蒸馏水数滴于碘量瓶盖缘,置暗处10min后再加蒸馏水90mL。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成淡黄色,加5g/L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到溶液由蓝色变成亮绿色。

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总毫升数,同时作空白校正。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

(2)计算:

(2)

式中: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0.04903——与

1.0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

[C(Na2S2O3·5H2O)=

1.000mol/L]相当的重铬酸钾的质量,单位为克(g);

V2——重铬酸钾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数,单位为毫升(mL);

V1——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数,单位为毫升(mL)。

2.3.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0.01mol/L):

吸取

10.0mL

A2.3.2中硫代硫酸钠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临用时现配。

2.3.4

2.5mol/L盐酸溶液。

2.3.5100g/L碘化钾溶液:

称取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储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于冰箱中,若溶液变黄需重新配制。

2.3.6饱和磷酸氢二钠溶液:

用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与蒸馏水配成饱和溶液。

2.3.7pH=7磷酸盐缓冲溶液:

溶解

25.4g无水KH2PO4和

216.7gNa2HPO4·12H2O于800mL蒸馏水中,用水稀释成

1000mL。

2.3.850g/L溴化钾溶液:

溶解5g溴化钾于100mL水中,储于棕色瓶中,每周重配一次。

2.4仪器

2.4.125mL酸式滴定管。

2.4.2250mL、500mL碘量瓶。

2.4.3xx氮钢瓶。

2.5采样

2.5.1应用清洁干燥的棕色广口瓶采集样品。

采样时,将发生器采样口的管子直接插到瓶底,打开采样口阀门,直至样品溶液溢出达采样瓶体积的一倍时,关闭阀门,立即盖上瓶盖。

2.5.2样品应密闭避光10℃以下低温保存,2小时内使用;如超过2小时,应重新采样。

2.5.3移取分析试样时,应将移液管插入样品瓶的底部取样,取样操作宜在通风橱中进行。

2.6分析步骤

滴定过程中氧化性物质的质量不得大于15mg,可根据需要将样品适当稀释;以下所有试验操作应在室温20℃~25℃条件下进行。

2.6.1在500mL的碘量瓶中加200mL蒸馏水,吸取

2.0mL~

5.0mL样品溶液或稀释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磷酸盐缓冲液,用pH计校核溶液pH值至

7.0(对于pH<3溶液应先用1mol/L或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3后,再用缓冲液调节)。

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溶液,继续滴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记录读数为A。

2.6.2在上述

A2.5.1滴定后的溶液中加入

3.0mL

2.5mol/L盐酸溶液,调节pH≤2,并放置暗处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读数为B。

2.6.3在500mL碘量瓶中加200mL蒸馏水,吸取

2.0mL~

5.0mL样品溶液或稀释液于碘量瓶中,加入与

A2.5.1同量的磷酸盐缓冲液,然后通入高纯氮气吹(约10min)至溶液无色后,再继续吹30min,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溶液,继续滴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记录读数为C。

2.6.4在上述

A2.5.3滴定后的溶液中加入

3.0mL

2.5mol/L盐酸溶液,调节pH≤2,并放置暗处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

2.6.5在50mL碘量瓶中加入1mL溴化钾溶液和10mL浓盐酸,混匀,吸取

2.0mL~

5.0mL样品溶液于碘量瓶中,立即塞住瓶塞并混匀,置于暗处反应20min,然后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剧烈震荡5s,立即转移至有25mL饱和磷酸氢二钠溶液的500mL碘量瓶中,清洗50mL碘量瓶并将洗液转移至500mL碘量瓶中,使溶液最后体积在

200mL~300mL,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溶液,继续滴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同时用蒸

馏水作空白对照,得读数为E=样品读数-空白读数。

2.7计算

F、G、H、I分别按式

(3)~式

(6)计算:

…………………………

(3)

…………………………

(4)

…………………………

(5)

(6)式(3)~式

(6)中:

F——ClO2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G——ClO2-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H——ClO3-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I——Cl2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B.D.E——上述各步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单位为毫升(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二氧化氯溶液的样品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8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

2.9注意事项:

上述两种分析方法,在实验操作时要防止阳光直射,准备工作要充分到位,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以防止二氧化氯因挥发、分解而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二氧化氯含量和纯度的测定方法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消毒剂中二氧化氯的测定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本方法适合于含量在10mg/L~250mg/L二氧化氯的测定,高浓度消毒剂可稀释后测定。

本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10mg/L。

1.2原理

使用石英比色皿,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

1.3试剂

分析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1.3.1二氧化氯标准贮备溶液:

亚氯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氯。

氯等杂质通过亚氯酸钠溶液除去。

用恒定的空气流将所产生的二氧化氯带出,并通入纯水中配成二氧化氯标准贮备溶液,在每次使用前,其浓度以碘量法测定。

二氧化氯溶液应避光、密闭,并冷藏保存。

二氧化氯溶液制备方法(见图A1):

瓶为2升硼硅玻璃收集瓶,瓶中装有1500mL水,用以吸收所发生的二氧化氯,余气由排气管排出。

D瓶上的另一根玻璃管(L5)下端离开液面20mm~30mm,上端与环境空气相通而作为排气管,尾气由排气管排出。

整套装置应放在通风橱内。

启动空气压缩机,使适量空气均匀通过整个装置。

每隔5min由分液漏斗加入5mL硫酸溶液,在全部加完硫酸溶液后,空气流要持续30min。

将D瓶中所获得的黄绿色二

二氧化氯含量按HG/T2777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中

5.1碘量法测定,其质量浓度为250mg/L~600mg/L。

1.3.2二氧化氯标准溶液:

取一定量新标定的二氧化氯标准贮备液,用二次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1.4仪器

1.4.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4.2xx比色皿(1cm)。

1.4.3100mL容量瓶。

1.5分析步骤

1.5.1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取

4.0mL、

10.0mL、

20.0mL、

40.0mL、

80.0mL、

1.5.2样品测定

直接取消毒剂溶液或其稀释液于430nm测定其吸光度值,与标准曲线比较而定量。

1.5.3结果计算

消毒剂中二氧化氯的含量按式

(1)计算:

……………………………

(1)

式中:

ρ——消毒剂中二氧化氯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ρ1——样品测定液中二氧化氯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1——所取消毒剂原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

1.6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2五步碘量法

2.1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五步碘量法测定消毒剂中二氧化氯。

同时

还可以测定消毒剂中的氯气、亚氯酸根离子、氯酸根离子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由亚氯酸盐、氯酸盐为原料制成的二氧化氯消毒剂。

本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

0.1mg/L。

2.2原理

该法是利用不同pH值条件下ClO

2、Cl

2、ClO2-、ClO3-分

Cl2+2I-=I2+2Cl-(pH=7,pH≤2,pH<

0.1)

2ClO2+2I-=I2+2ClO2-(pH=7)

2ClO2+10I-+8H+=5I2+2Cl-+4H2O(pH≤2,pH<

0.1)

ClO2-+4I-+4H+=2I2+Cl-+2H2O(pH≤2,pH<

0.1)

ClO3-+6I-+6H+=3I2+Cl-+3H2O(pH<

0.1)

然后用硫代硫酸钠作滴定剂,分步滴定反应产生的I2。

2.3试剂

分析中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用水为无氧化性氯二次蒸馏水。

2.3.1无氧化性氯二次蒸馏水:

蒸馏水中加入亚硫酸钠,将氧化性氯还原为氯离子(以DPD检查不显色),再进行蒸馏,所得水为无氧化性氯二次蒸馏水。

2.3.2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0.1mol/L):

称取

26gNa2S2O3·5H2O于10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入

0.2g无水碳酸钠,用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放于暗处,30d后经过滤并标定其浓度。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120℃烘干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

0.05g~

0.10g,置于250mL碘量瓶中,加蒸馏水40mL溶解。

加2mol/L硫酸15mL和100g/L碘化钾溶液10mL,盖上盖混匀,加蒸馏水数滴于碘量瓶盖缘,置暗处10min后再加蒸馏水90mL。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

液滴定至溶液成淡黄色,加5g/L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到溶液由蓝色变成亮绿色。

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总毫升数,同时作空白校正。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按式

(2)计算:

…………………………

(2)

式中: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

0.04903——与

1.00m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

[C(Na2S2O3·5H2O)=

1.000mol/L]相当的重铬酸钾的质量,单位为克(g);

V2——重铬酸钾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数,单位为毫升(mL);

V1——试剂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数,单位为毫升(mL)。

2.3.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0.01mol/L):

吸取

10.0mL

A2.3.2中硫代硫酸钠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

临用时现配。

2.3.4

2.5mol/L盐酸溶液。

2.3.5100g/L碘化钾溶液:

称取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储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于冰箱中,若溶液变黄需重新配制。

2.3.6饱和磷酸氢二钠溶液:

用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与蒸馏水配成饱和溶液。

2.3.7pH=7磷酸盐缓冲溶液:

溶解

25.4g无水KH2PO4和

216.7gNa2HPO4·12H2O于800mL蒸馏水中,用水稀释成1000mL。

2.3.850g/L溴化钾溶液:

溶解5g溴化钾于100mL水中,储于棕色瓶中,每周重配一次。

2.4仪器

2.4.125mL酸式滴定管。

2.4.2250mL、500mL碘量瓶。

2.4.3xx氮钢瓶。

2.5采样

2.5.1应用清洁干燥的棕色广口瓶采集样品。

采样时,将发生器采样口的管子直接插到瓶底,打开采样口阀门,直至样品溶液溢出达采样瓶体积的一倍时,关闭阀门,立即盖

2.5.2样品应密闭避光10℃以下低温保存,2小时内使用;如超过2小时,应重新采样。

2.5.3移取分析试样时,应将移液管插入样品瓶的底部取样,取样操作宜在通风橱中进行。

2.6分析步骤

滴定过程中氧化性物质的质量不得大于15mg,可根据需

要将样品适当稀释;以下所有试验操作应在室温20℃~25℃条件下进行。

2.6.1在500mL的碘量瓶中加200mL蒸馏水,吸取

2.0mL~

5.0mL样品溶液或稀释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磷酸盐缓冲液,用pH计校核溶液pH值至

7.0(对于pH<3溶液应先用1mol/L或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3后,再用缓冲液调节)。

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溶液,继续滴至蓝色

2.6.2在上述

A2.5.1滴定后的溶液中加入

3.0mL

2.5mol/L盐酸溶液,调节pH≤2,并放置暗处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读数为B。

2.6.3在500mL碘量瓶中加200mL蒸馏水,吸取

2.0mL~

5.0mL样品溶液或稀释液于碘量瓶中,加入与

A2.5.1同量的磷酸盐缓冲液,然后通入高纯氮气吹(约10min)至溶液无色后,再继续吹30min,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溶液,继续滴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记录读数为C。

2.6.4在上述

A2.5.3滴定后的溶液中加入

3.0mL

2.5mol/L盐酸溶液,调节pH≤2,并放置暗处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记录读数为D。

2.6.5在50mL碘量瓶中加入1mL溴化钾溶液和10mL浓盐酸,混匀,吸取

2.0mL~

5.0mL样品溶液于碘量瓶中,立即塞住瓶塞并混匀,置于暗处反应20min,然后加入10mL

200mL~300mL,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时,加1mL淀粉溶液,继续滴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同时用蒸馏水作空白对照,得读数为E=样品读数-空白读数。

2.7计算

F、G、H、I分别按式

(3)~式

(6)计算:

…………………………

(3)

…………………………

(4)

…………………………

(5)

…………………………

(6)式(3)~式

(6)中:

F——ClO2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H——ClO3-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I——Cl2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B.D.E——上述各步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单位为毫升(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V——二氧化氯溶液的样品体积,单位为毫升(mL)。

2.8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2.9注意事项:

上述两种分析方法,在实验操作时要防止阳光直射,准备工作要充分到位,尽可能缩短操作时间,以防止二氧化氯因挥发、分解而影响测定的准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