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译文及赏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383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译文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译文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译文及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译文及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译文及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译文及赏析.docx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译文及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译文及赏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译文及赏析.docx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译文及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译文及赏析

《凉州词(其一)》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

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第二首诗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诗歌以汉代唐,写一位边地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⑵,一片孤城万仞山⑶。

羌笛何须怨杨柳⑷,春风不度玉门关⑸。

[注释]

⑴凉州词:

又名《出塞》。

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

“《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⑵远上:

远远向西望去。

黄河远上:

远望黄河的源头。

“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⑶孤城:

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

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

⑷羌笛:

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

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何须:

何必。

杨柳:

《折杨柳》曲。

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

“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⑸度:

吹到过。

玉门关:

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⑹单于:

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

拂云堆:

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⑺来:

语助词,无义。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创作背景]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

《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诗歌赏析一]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

“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这话是不错的。

开元中、所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

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首句出人意表,先描绘出如此奇特的画面:

蜿蜒奔流波翻涛涌的黄河,如同一条飘飞的长长丝带高挂白云间。

这真可谓神思妙想,因而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

但是,诗人的这种描绘,并非随心所欲,而是根据了绘画中特有的透视法。

透视法的视觉印象是,凡视线以下的物体,距离愈远,它在画面上的位置愈高。

黄河只是在地面流,无论如何不会与天相接,但是,当王之涣由下游纵目向上游观望,随着视线的延伸,却觉得脚下的黄河愈远愈高,以至于“远”“上”到“白云间”。

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能抓住这种视像去创作,从而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名句,也采用的是同一观察法。

所不同的是,李白的视线运动是自上而下、由远及近,摄取的是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气势;而王之涣的视线运动则是自下而上、由近及远,摄取的是黄河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

第二句仍接着写景。

“一片孤城”是近景,“万仞山”则是远景。

远处崇山峻岭的映衬,愈显得边城的孤危,整个意象悲壮而苍凉。

诗写到这里,仍未出现人物。

但是,既有这样一座“孤城”,则会有戍边的将士。

诗人撷取这种悲壮苍凉的意象,其目的,正在于为下两句写戍边将士的心态作准备,进行环境烘托。

三、四两句,由闻笛入手写将士们的心态。

乐府《横吹曲·折杨柳》歌辞云: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边地环境的荒凉,令将士们不堪;而羌笛奏出的《折杨柳》伤离曲调,更使将士们乡愁难禁。

但是,如仅仅只是在那里一味地“怨”“杨柳”,则本诗就完全成了另外一种情调。

这两句诗的关键之处,就在于“何须”二字作转:

玉门关外这样的苦寒边地,春风不度,杨柳难青,无法折杨柳寄情,既然如此,羌笛有什么必要再吹奏《折杨柳》这样伤离的曲调呢?

两句诗中,既写出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怨情,同时又抒发了他们豁达的胸怀;悲中不失其壮,慷慨悲凉,与中唐以后某些边塞诗的衰飒颓唐情调显然不同。

正因为如此,这首诗成为典型的盛唐之音。

[赏析二]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

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

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

王之涣甚为得意。

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

此事未必实有。

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

首句抓住自下向上、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

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

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

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

“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

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

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

“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

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

“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

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

“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

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

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戍守者处境的孤危。

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

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

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

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

“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

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

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

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

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

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

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

《后汉书·班超传》云:

“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

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

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

“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

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赏析三]

有的评论文章说,这首诗描写了当时中国山川的雄伟气势,突出了防守边疆战士的境遇。

现在,结合我们所知道的背景,透过诗中描写的意象,来猜测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绘制苍茫而雄伟的景象,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其用语如画家泼墨一样,只一笔就把边塞风光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白云与黄河本来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可在诗人的笔下,它们就高兴地拉起手来。

你看,汹涌澎湃的黄河此时竟然变成银色的丝带,而且不断地徐徐伸长,一直伸向那无数团银丝似的白云。

这可不是强加于诗人的,诗中“上”这个动词,不就明明写出黄河徐徐流淌的样子吗?

这种写法很特殊,就叫它“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的艺术吧!

请注意,诗的首句不仅自成一幅壮美苍茫的景象,同时还为第二句描写的意象展示了辽阔的背景。

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诗人仍然用他的语言作画,只几笔,就绘出了在白云之间与黄河岸边的巍然矗立的一座孤城与气势雄伟的万仞高山。

至此,诗人停下画笔,他欣赏着、思索着……他大概会想到无垠的沙漠,但他终于不再着笔,因为有了“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画面,就不仅可以使读者意识到沙漠,也许还会使他们想象到更好更美的景象呢!

2.身临其境的倾听,意味深长的告慰。

第三句和第四句是“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历来,对这两句诗就有不同的解释:

对于“怨杨柳”,有的说就是怨恨杨柳,因为已到春天了,这里还看不到绿色的杨柳;有的说,是指《折杨柳》的曲调,经羌笛一吹,更加哀怨。

对于“春风不度玉门关”,有的说,就是指春天之风,意思是塞外的玉门关春天还没来,你吹《折杨柳》没用,因为春风不来,杨柳是不会有的;有的说,“春风”是借指皇上,意思是批评皇上不关心戍边的战士。

首先,“怨杨柳”,应指《折杨柳》那种哀怨的曲调。

理由是,古诗文中常以杨柳比喻离别之事。

那么,“怨杨柳”,就可能既与《折杨柳》这一曲调有关,也与离别有关。

这就叫双关。

从前面的注解里,读者知道,王之涣的这首诗又名《出塞》,也题作《听玉门关吹笛》。

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猜测作者很可能去过玉门关。

不然,怎么会以“听玉门关吹笛”为题呢?

又据考证,《凉州词》是作于他辞官15年期间,即727年至741年之间。

在这期间,王之涣到过很多地方,其中就应有玉门关。

如果,诗人没有亲眼看到那里的景象,也没有亲耳听到羌笛的声音,那这首诗便是无病呻吟。

而无病呻吟的诗能写到如此感人的地步,那诗人又该是怎样的奇才呀!

所以,我认为诗中的“怨杨柳”,应该就是曲折地表达诗人听到《折杨柳》那种哀怨的曲调后,想到了戍边战士思念家乡的凄楚而又无奈的情怀。

这是身临其境的侧耳倾听,而决非设身处地的虚拟之声。

其次,“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应指大自然之风。

但这“春风”也应同比喻离别之情的杨柳联系起来考虑,是不是暗指千里之外思念战士的家乡的亲人呢?

所以,诗人的这句诗是有感而发,流露出来的是,与杨柳依依不舍的徐徐而来的春风的声音,是诗人与战士复杂而悲壮的心声的和鸣。

有人说,这首诗也暗写诗人的反战情绪,“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责皇上只知让战士打仗,却不去关心他们。

我觉得这样分析是不妥的:

一是逼着“春风”同皇上挂钩,这纯粹是生拉硬扯;二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共两首,其中一首中有这样的句子: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请想想,用“神武”这样的词儿夸奖皇上的诗人,怎么会指责皇上不关心戍边的战士呢?

所以,对于下面这样的评论,我是不能苟同的:

“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

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把“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句诗同诗的前两句联系起来考虑,我们会觉得王之涣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极其复杂的。

他当然不想打仗,他当然希望化干戈为玉帛,但是他自知无能为力;而且他也知道,对于战争,自古以来也无人能够说清谁对谁错。

那么,现在他身处蓝天白云之下,在滔滔流淌的黄河岸边,在辽阔无垠的荒漠之中,听着戍边的战士用羌笛吹奏起《折杨柳》的凄婉曲调,他该说什么,写些什么呢?

他不能沉默,但又不知说什么是好。

犹豫再三,他听罢歌曲,终于对身边的战士说道:

“请不要再吹《折杨柳》这样催人泪下的曲子了!

我知道你们想家了!

《折杨柳》是在呼唤杨柳呀!

要知道,杨柳是以春风为伴的,而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的呀!

所以,我说,这首诗是诗人在万般无奈的思绪中对战士的一种告慰!

[历代评论]

《唐诗正声》:

吴逸一评:

神气内敛,骨力全融,意沉而调响。

满目征人苦情,妙在含蓄不露。

《升庵诗话》:

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唐诗镜》:

此是怨词,思巧格老,跨绝人远矣。

《汇编唐诗十集》:

唐云:

一语不及征人,而征人之苦可想。

《唐诗训解》:

句奇,意奇。

《唐风定》:

字字雄浑,可与王翰《凉州》比美。

《唐诗摘钞》:

王龙标“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李君虞“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与此并同一意,然不及此作,以其含蓄深永,只用“何须”二字略略见意故耳。

《而庵说唐诗》:

此诗只要说玉门关外之苦而苦见矣。

风致绝人,真好诗。

《唐贤三昧集笺注》:

此状凉州之险恶也。

笛中有《折柳曲》,然春光已不到,尚何须作杨柳之怨乎?

明说边境苦寒,阳和不至,措词宛委,深耐人思。

《一瓢诗话》: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其苦思妙响,尤得风人之旨。

《唐诗别裁》:

李于鳞推王昌龄“秦时明月”为压卷。

王元美推王翰“葡萄美酒”为压卷。

王渔洋则云:

“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

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

《诗法易简录》:

神韵格力,俱臻绝顶。

不言君恩之不及,而托言春风之不度,立言尤为得体。

《网师园唐诗笺》:

深情蕴藉。

《诗境浅说续编》:

此诗前二句之壮采,后二句之深情,宜其传遍旗亭,推为绝唱也。

《卷盦书跋》:

诗句有一字沿讹为后人所忽略者,如《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古今传诵之句也,前见北平图书馆新得铜活字本《万首唐人绝句》,“黄河”作“黄沙”,恍然有悟。

向诵此诗,即疑“黄河”两字与下三句皆不贯串,此诗之佳处不知何在!

若作“黄沙”,则第二句“万仞山”便有意义,而第二联亦字字皆有着落,第一联写出凉州荒寒萧索之象,实为第三句“怨”字埋根,于是此诗全体灵活矣。

《唐人绝句精华》:

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

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

且首句写关外之景,但见无际黄沙直与白云相连,已令人生荒远之感。

再加第二句写其空旷寥廓,愈觉难堪。

乃于此等境界之中忽闻羌笛吹《折杨柳》曲,不能不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怨词。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

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

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

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用词十分朴实,造境极为深远。

传世之作仅六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