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教案 公开课7.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342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理数》教案 公开课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有理数》教案 公开课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有理数》教案 公开课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有理数》教案 公开课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有理数》教案 公开课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理数》教案 公开课7.docx

《《有理数》教案 公开课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理数》教案 公开课7.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理数》教案 公开课7.docx

《有理数》教案公开课7

有理数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体会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和负数.

3.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体会正数和负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会判断正数和负数.

2.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实背景,丰富的数学活动时机,体验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的兴趣.

2.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引入负数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引导学生回忆目前为止所学过的数,并给予分类.

教学难点

1.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归纳的方法—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现实背景和学生已有知识发现数不够用了,从而经过归纳,用正、负数表示了现实背景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中国地形图、一支温度计、小黑板

投影片五张

第一张:

(记作§2.1A)

第二张:

(记作§2.1B)

第三张:

(记作§2.1C)

第四张:

(记作§2.1D)

第五张:

(记作§2.1E)

教学过程

Ⅰ.课题导入

[师]我们在小学数学里学过哪些数呢?

[生]学过1、2、3、0、

、0.15、0.75、……等自然数、分数、小数.

[师]在小学学习过自然数,如:

0,1,2,3……另外还学过分数、小数.其中0和1是两个最根本的整数.零表示“没有〞,1表示计数根本单位.在整数中,2表示比1多1,3表示比2多1,4表示比3多1……依次类推,任一个自然数都可通过由零开始逐次加1得到.如果把计数单位1化小,把它分为2份、3份……,n份,取其中的一份做单位,那么这些分数单位分别是

……

.分数

,表示2个

,分数

表示m个

.

但这些数能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吗?

还会有新的数吗?

Ⅱ.讲授新课

出示“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并答复以下问题:

(1)世界最顶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8848米表示什么?

(2)吐鲁番盆地在地形图上标着-155(米)表示什么?

[师生共析]小学地理中讲过在测量地形高度时,规定海平面的高度为0米,于是高8848米表示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称作海拔8848米,而-155(米)表示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称作海拔-155米.

在这里出现了“-155(米)〞,它带有“-〞号(读作负)表示比海平面低的高度.

[师]老师再向大家提一个问题,有谁知道“新闻联播〞之后除广告外接下来的节目是什么?

[生]天气预报

[师]很好.现在我们来共同看一下某天我国局部城市的天气预报.

(出示投影片§2.1A)

城市

天气

高温

低温

城市

天气

高温

低温

哈尔滨

小雨

15

6

长春

多云

18

10

沈阳

小雨

19

7

天津

小雨

12

8

呼和浩特

雨夹雪

8

-3

乌鲁木齐

4

-5

西宁

小雪

5

-4

银川

小雪

0

-4

兰州

雨夹雪

3

-3

西安

小雨

16

7

拉萨

多云

15

1

成都

雷阵雨

17

10

重庆

雷阵雨

22

11

贵阳

雷阵雨

13

8

从表中可以看到什么?

[生]表中的低温数字有带“-〞号的.

[师]这里“-〞号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这个温度比0℃低的温度.

[师]对.在测量温度时,用到了温度计.(出示温度计).那么,温度计中又以什么为基准呢?

[师生共析]把冰的溶解温度定为0℃,如果温度计液面上升指在0以上第5个刻度时,那么它表示的温度比0℃高5摄氏度,记作5℃.如果液面下降指在0以下第5个刻度,那么它表示的温度比0℃低5摄氏度,记作-5℃,读作负5摄氏度.

上面两个例子中,分别出现了-155,-3,-4,-5这样的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负数.一般地,假设一个地方的高度比海平面高35米,它的海拔高度就是35米;假设一个地方的高度比海平面低15米,它的海拔高度就是-15米.温度的情况与海拔高度类似.即温度比0℃高8℃时,温度是8℃,当温度比0℃低3℃、4℃、5℃等时,温度就分别为-3℃、-4℃、-5℃等.

(出示投影片§2.1B).学生阅读,并归纳其特点:

比0大的数叫正数(positivenumber)如,8848、35、8……

在正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number)如,-3、-4、-5、-155……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生]正数:

比0大的数.

负数:

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

零:

是正、负数的界限.

[师]大家总结的很好.正数的特点就是比0大的数.为了突出数的符号,可以在正数前加“+〞号.如,+5,+12,+8848…….负数的特点就是在正数前面加“-〞号.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零不是表示“没有〞,它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

下面我们共同看一个题:

(出示投影片§2.1C)

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

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答复得0分;每个队的根本分均为0分.四个代表队答题情况如下表:

每个代表队的最后得分是多少?

你是怎么表示的?

与同伴进行交流,完成下表(出示小黑板):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合计

第一队

第二队

第三队

第四队

(学生阅读题后,分组讨论填写,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填写.教师、学生共同纠正):

第一队分别为:

+10、-10、+10、+10、-10、+10;第二队分别为:

-10、+10、0、+10、+10、+20;第三队分别为:

+10、+10、-10、-10、0、0;第四队分别为:

+10、-10、+10、

-10、-10、-10;强调:

书写负数时不要忘了“-〞号.

[师]生活中你见过带有“-〞号的数(即负数)吗?

请举例.

[生]见过.股市的股票的上升与下跌中下跌数用的数为负数;企业的年收入的盈利与亏损中的亏损数也为负数等等.

[师]很好.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这些量的大小都可用正、负或0表示.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正、负数最直接的重要应用.

大家总结一下有哪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呢?

(学生讨论、总结、出示投影片§2.1D)

一般情况下,正、负规定如下:

符号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

收入

盈余

上升

零上

增加

……

支出

亏损

下降

零下

西

减少

……

下面我们来看一例题:

(出示投影片§2.1E):

[例1]

(1)在知识竞赛中,如果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怎样表示?

(2)某人转动转盘,如果用+5圈表示沿逆时针方向转了5圈,那么沿顺时针方向转了12圈怎样表示?

(3)在某次乒乓球质量检测中,一只乒乓球超出标准质量0.02克记作+0.02克,那么-0.03克表示什么?

[师生共析]刚刚我们已经知道:

习惯上,人们把零上的温度、向东的行程、上升的高度等规定为正的,而把零下的温度、下降的高度、向西的行程等与前面意义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所以我们来看例1的

(1)小题:

用+10分表示加10分,那么扣20分就应表示为-20分.因为扣与加是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这里的“基准〞为0分.相应的

(2)、(3)就可以表示出来.需要注意的是:

(2)的基准是转盘不动;(3)的基准是一只乒乓球的标准质量.强调:

并不是所有的基准都必须为零.在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每一题都必须有一定的基准.

解:

(1)扣20分记作-20分.

(2)沿顺时针方向转12圈记作-12圈.

(3)-0.03克表示乒乓球的质量低于标准质量0.03克.

Ⅲ.课堂练习

课本P34练习

1.

(1)如果零上5℃记作+5℃,那么零下3℃记作什么?

(2)东、西为两个相反方向,如果-4米表示一个物体向西运动4米,那么+2米表示什么?

物体原地不动记为什么?

(3)某仓库运进面粉7.5吨记作+7.5吨,那么运出3.8吨应记作什么?

解:

(1)零下3℃记作-3℃.

(2)+2米表示向东运动2米,物体原地不动记为0米.

(3)运出3.8吨记作-3.8吨.

[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呢?

分组讨论、总结.

[师生共析]小学学过自然数(正整数与零)在自然数前面加上“-〞号(零除外)的数,就是负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小学学过的分数(包括小数),实际上是正分数.在小学学过的分数前面加上“-〞号的数,就是负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integer)

分数(fraction)

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number)

注意:

有时为了研究的需要,整数也可以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数,这时分数包括整数.所以这里说“整数与分数统称有理数〞,而不应该说“整数与分数是有理数〞.在本章中的分数是指不包括整数的分数.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除π之处)都是有理数.

在自然数中,零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引入负数后,我们知道零是正、负数的界限,表示“基准〞的数,是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有理数还可以分为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即:

有理数

Ⅳ.课时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负数的概念,知道负数的引入是现实生活的需要.自此数就由原来的正整数、零、正分数扩大到有理数.

(2)学习负数以后,我们就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Ⅴ.课后作业

(一)看课本P30~34、P35的“负数小史〞.

(二)课本P35习题2.11~7

(三)1.预习内容:

课本P36§2.2数轴

2.预习提纲:

(1)数轴的概念、三要素.

(2)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

(3)什么样的数为互为相反数.

(4)在数轴上如何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Ⅵ.活动与探究

海边的一段堤岸高出海平面12米,附近的一建筑物高出海平面50米,海里一潜水艇在海平面下30米处,现以海边堤岸高度为基准,将其记为0米.那么附近建筑物及潜水艇的高度各应如何表示?

过程: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由于基准的选法不同,表示的结果也不同.如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那么堤岸的高度为+12米,建筑物的高度为+50米,潜水艇的高度为-30米.(称绝对高度,也叫海拔高度);假设堤岸高度为基准,那么建筑物高出堤岸38米,潜水艇低于堤岸42米.用正、负数表示:

建筑物的高度为+38米,潜水艇的高度为-42米.(称为相对高度)

结果:

以堤岸高度为基准,(即堤岸的高度为0米).那么附近建筑物的高度为+38米,潜水艇的高度为-42米.

板书设计

2.1数怎么不够用了

一、概念

正数:

比0大的数.

负数:

在正数前面加上“-〞号的数.

零: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正、负数的应用

例题

课堂练习

三、数的分类

四、课时小结

五、课后作业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总体说明

〔1〕本节的主要内容包含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以加深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2〕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与探索,发现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在此根底上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的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解决过程

环节1:

学生举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实例;

回忆概念“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并据此性质从图16.1.1中找出平行四边形。

环节2:

【探究】

学生操作探索:

如图16.1.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如图16.1.2,用剪刀把

ABCD从方格纸上剪下,再在一张纸上沿

ABCD的边沿,画出一个四边形,记为EFGH。

ABCD中连接AC、BD,它们的交点记为O。

用一枚图钉在O点穿过,将

ABCD绕点O旋转180度。

观察旋转后的180度和纸上所画的

EFGH是否重合。

根据观察结果,运用上一章所学的知识,你能探索出

ABCD中存在哪些相等的边与相等的角?

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观察和探索的结果,再试用文字总结,得“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注意:

平行四边形中对边是指无公共点的边,对角是指不相邻的角,邻边是指有公共端点的边,邻角是指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而三角形对边是指一个角的对边,对角是指一条边的对角.〔教学时要结合图形,让学生认识清楚〕】【〔相邻的角指四边形中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注意和七年级学的邻角相区别.教学时结合图形使学生分辨清楚.〕】

环节3:

理解和稳固:

例1如图16.1.4,在

ABCD中,∠A=40度,

求其他各个内角的度数。

例2如图16.1.5,在

ABCD中,AB=8,周长为24,求其余三条边的长

环节4、〔随堂练习〕

1.填空:

〔1〕在

ABCD中,∠A=

,那么∠B=度,∠C=度,∠D=度.

〔2〕

ABCD中,∠A—∠B=240°,那么∠A=,∠B=,∠C=,∠D=.

〔3〕如果

ABCD的周长为28cm,且AB:

BC=2∶5,那么AB=cm,BC=cm,CD=cm,CD=cm.

〔4〕在

ABCD中,如果EF∥AD,GH∥CD,EF与GH相交与点O,那么图中的平行四边形一共有.

第2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

难点:

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二解决过程

环节1

1.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具有一般四边形的性质〔内角和是

〕.

②角: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边: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环节2【探究】:

在像上节课有图16.1.3那样的旋转过程中,让学生探究OA与OC、OB与OD的关系

〔1〕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注意:

教学时要讲明线段互相平分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如图,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假设AC与BD互相平分,那么有OA=OC,OB=OD.

环节3:

理解和稳固:

例3如图16.1.6,在

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与点O,△AOB的周长为15,AB=6,那么对角线AC与BD的和是多少?

环节4、〔随堂练习〕

1、如图,

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AC=8,OB=6,那么OA=,OC=OD=BD=

2、在

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BD=24,且AC=3BD,那么OA=OB=

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周长等于48,

1一边长12,求各边的长

2AB=2BC,求各边的长

3对角线AC、BD交于点O,△AOD与△AOB的周长的差是10,求各边的长

第3课时:

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

一、重点:

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

难点:

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平行线间距离处处相等性质的应用

二、解决过程

环节1:

学生回忆: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环节2:

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

例1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比它的邻角大42度,求四个内角的度数。

例2如图,在

ABCD中,AE垂直于CD,E是垂足。

如果∠B=42°,那么∠D与∠DAE分别等于多少度?

 

例3如右上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两条对角线的和为36厘米,CD的长为5厘米,求三角形OCD的周长。

环节3:

学生实践操作:

在方格纸上画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在其中一条直线上任取假设干点,过这些点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用刻度尺量出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的长度。

学生探索:

你发现什么结论?

在其中一条直线上再取一点,验证一下。

教师给出概念“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学生试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环节4:

学生稳固:

例4如图,如果直线m∥n,那么△ABC的面积和△DBC的面积是相等的。

你能说出理由吗?

你还能在两条平行线m、n之间画出其他与△ABC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第4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综合练习

一、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综合应用

难点:

开展学生进一步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决过程

环节1:

学生回忆:

平行四边形性质。

题组一:

〔复习〕

1、在

ABCD中,假设∠A+∠C=130,那么∠A=    ,∠B=    。

2、在

ABCD中,假设周长为40厘米,两邻边AB与AD之比为:

3:

2,

那么CD=    AD=    。

3、ABCD中,∠A:

∠B:

∠C:

∠D的值可能是〔〕。

A1:

2:

3:

4 B1:

2:

2:

1 

C1:

2:

1:

2 D2:

2:

1:

1

环节2:

例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10cm,AD=8cm,AC⊥BC,求BC、CD、AC、OA的长以及

ABCD的面积.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得BC、CD的长,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C的长.再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求得OA的长,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高为此底上的高〕,可求得

ABCD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小学学过,再次强调“底〞是对应着高说的,平行四边形中,任一边都可以作为“底〞,“底〞确定后,高也就随之确定了.〕

解略.

环节3:

题组二〔稳固〕

1、在

ABCD中,AB=10,AB与CD之间的距离为6,那么S

ABCD=

2、平行四边形一边长为10,那么它的对角线长度可以为〔〕。

A.8和12B.20和30C.6和8D.4和6

3、平行四边形被一条对角线分得的两个三角形〔〕。

A、关于该对角线成轴对称

B、关于该对角线的中心成中心对称

C、既关于该对角线成轴对称,又关于该对角线的中点成中心对称

D、既不关于该对角线成轴对称,又不关于该对角线的中点成中心对称

环节4:

思考与探究〔提高〕

1、如图,假设P点是

ABCD内的一点,连接AP、BP、CP、DP,假设△APB的面积是40平方厘米,△BPC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CPD的面积是15平方平方,请问根据题目所给条件能求出△PAD的面积吗?

如能,请求出△PAD的面积;如不能,请说明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