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孤独的孩子背后都有言而无信的父母.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1207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每个孤独的孩子背后都有言而无信的父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每个孤独的孩子背后都有言而无信的父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每个孤独的孩子背后都有言而无信的父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每个孤独的孩子背后都有言而无信的父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每个孤独的孩子背后都有言而无信的父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每个孤独的孩子背后都有言而无信的父母.docx

《每个孤独的孩子背后都有言而无信的父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每个孤独的孩子背后都有言而无信的父母.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每个孤独的孩子背后都有言而无信的父母.docx

每个孤独的孩子背后都有言而无信的父母

每个孤独的孩子背后,都有言而无信的父母

  前天和姐姐一起逛超市,聊起八月的出行计划,姐姐说三口人一起去上海,机票都买好了。

  一边的瑶瑶听见了,跑过来拉住姐姐的裙摆“妈妈妈妈,那我们还去不去看水洞呀?

我都考到前三名啦,你答应我啦对不对?

  姐姐似乎不以为意,摸摸瑶瑶的小脸说“等爸爸妈妈下次休假的,肯定带瑶瑶去,乖。

  一言既出,我眼见着瑶瑶的眼眶红了,豆大的泪珠噼里啪啦地往下掉,一边哭一边小声咕哝着“妈妈大坏蛋,又骗我又骗我。

  我哄着宝宝,这次先听妈妈的话,过几天小姨带你去。

  可孩子还是哭了好久。

  回到家,5岁的瑶瑶话中的那个“又”字,使我陷入深思,在家庭中,很多父母都在理直气壮地失信于孩子。

 

1

变相的“欺骗式育儿”

  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似乎都是以主观意志为标准的家长,一方面要求孩子亲贤才远网络,学习好得分高;一方面又要孩子品学兼优,德智美劳,书呆子坚决不能要。

  在让孩子一路走高、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家长不遗余力,用尽奇招,最终发现了“奖励式育儿”的好办法。

“只要你考好了,妈妈就奖励你...”

“想要零花钱先做家务,拖一次地5块钱。

“只要你数学考到95分以上,妈妈就给你买新衣服。

  家长的这些承诺是一种激励,孩子会专注地、努力地去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以求得自己愿望的满足。

  但这些奖励也会变成压顶巨石,碾压孩子小小的内心世界,会在什么时候呢?

——孩子千辛万苦达成了约定,而父母却不履行承诺的时候。

  压垮孩子的内心世界,骗他一次就够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调查中发现,中小学生最不满意父母的12种行为中,“说话不算数”占43.6%,高居第一位。

  社会学家林·扎克曾说:

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该把激励变欺骗,更不能辜负孩子的这份信任,因为在他们心里我们是英雄,更是学习的榜样。

 

2

家庭中的诚信教育,一念阴阳

  教育博士陈美玲曾说“不要对孩子撒谎,比如说答应孩子明天带他去公园踢球,怎么累都要去的。

  反之,不守信的家长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阴影呢?

  她如是说:

“要不小孩子会觉得,你是撒谎,要是小孩子他不相信人的话,他一生都是很孤独的了。

  很多家长都以为孩子小,好糊弄,殊不知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会深深影响孩子的成长。

  父母失信于孩子,伤害是非常大的,比如:

  家长会慢慢失去孩子的信任;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你说话不算数,孩子很可能也觉得承诺无足轻重,变得不守信、轻责任;

  孩子不再敞开心扉与父母沟通,与父母产生隔阂,封闭自我。

  诚信树人,失信毁人,仅在父母一念之间。

 

3

不要轻易许诺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引起热议:

  孩子真的达到了目标,父亲却开始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轻易许下了这个承诺?

  有一条高赞回答,如是说:

  看到这里,不禁要问这位父亲:

你到底希不希望孩子进步呢?

  如果你希望,那就履行承诺。

  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是与生俱来的,也许你认为只是无意间的玩笑或搪塞,但他们都会深深记得。

  前段时间播出的《少年派》,有一个片段让我感触很深。

  林妙妙考试及格,爸爸答应奖励她1000元,但是女儿好不容易考过了及格线。

老妈只给了100元,还说下次继续进步就涨到200。

面对女儿的质疑,妈妈理直气壮地说“你如果不小心考上清华北大,我还不得倾家荡产啊?

  女儿生气道“你们大人就是说话不算话。

”后来干脆自暴自弃“我下回再也不考好了。

  父母完全可以事先不承诺那么大的数额,但还是衷于“空许约”,不过是这条路好走,孩子更听话。

  但“哄骗”终究不能长久,不管哪一种深爱,都是要用真心去换的。

 

4

以身作则,有诺必践

  应采儿作客综艺《童言有计》,分享了自己教育儿子Jasper的一个心得。

  她说“无论自己贪玩睡得多晚,答应儿子第二天7点钟去哪里玩,死都要爬起来!

  “虽然你后悔极了,昨天晚上为什么要答应,但你得做到,这就是妈妈嘛。

  童话大王郑渊洁曾言“家庭教育不是管理,是示范和引导。

  说好了的事决不能反悔,家长在孩子面前失了诚信,还何谈威信呢?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我们要把他们当做独立的个体平等看待。

大人常说“人无信不立”、“诚信为本”,因此我们也以此为准则要求孩子。

  若父母想培养出真君子,非“以身作则”不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董卿也说过“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只要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

  而不是教孩子一套,父母另做一套。

  父母重一言之信,长此以往,方能使孩子不令而信。

 

5

如果没有履行承诺,

要及时向孩子解释说明

  同是给孩子考试进步的奖励,师姐教会我了很多。

师姐的女儿上小学二年级,其他科都很好但就是语文作文不会写,字数总是不够。

  她和女儿沟通,女儿同意后师姐报了作文班。

  她们的约定是只要宝贝努力听老师的话,每天都写一点,只要写出一篇600字的文章,爸爸妈妈就带她去野餐。

  女儿特别努力,随堂笔记记得一字不差,自己还会主动找书看,找素材记在小本本上。

  有一天师姐正在出差,老公发微信,是女儿自己拍的作文图片,满满当当的700两篇多,还超额完成了。

  无奈师姐一周后才能回家,女儿又不愿只和爸爸两个人去。

  师姐满含歉意地向女儿解释了原因,没想到女儿没有不理解和哭闹,反倒很开心“没关系妈妈你先忙,回来我们一起玩呀!

  师姐跟我讲这件事时还笑说,还不是自己从来没有骗过女儿,要不这小人精能没脾气吗?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罗达·邓尼说:

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

  一句道歉没那么难,教育孩子是灵魂交流的过程,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感受得到。

  要知道孩子要的不仅是一份奖励,更多的是爸爸妈妈对自己努力付出的肯定和尊重。

  孩子就像钻石一样,你给予他什么样的光,他就反给你什么样的彩。

  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何不放下“父母身段”与孩子心贴心、肩并肩地走人世一遭,与他们共同成长。

 

6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曾给孩子讲过一个故事:

  当代著名画家李苦禅,为人诚信爽直,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

有一次,一位朋友请他画画,他因事没有按时完成。

后来老友病故,当他接到讣告的时候满面羞赧,立马提笔作画,画名“百莲图”,并郑重地题上朋友的名字,盖上印章。

  他将这幅画拿到园中烧掉,以此吊唁。

而后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以后要有朋友要画,可务必要及时催我,不可失信于人啊!

  《荀子·不苟》有言: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君子想要修身养心,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诚”,至诚无伪,去对待人和事。

  孩子不是父母的续篇,但父母的言行举止、品德性格都会一点一滴地渗入孩子的灵魂,成为孩子一生的名片与信条。

  中国人民大学伍倩老师曾说:

孩子天生愿意依恋父母、信任父母,假如孩子不和家长敞开心扉,一定是失望太多次,终于绝望了。

等孩子长大了,家长们再想找他们沟通,孩子们的反应一定会让家长受伤。

而那些感受,孩子们都曾一一亲历。

  唯愿每位父母都能言而有信,行而有果。

  匆匆一生,给予孩子的永远都是金子般光辉的人生底色!

洛书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二维码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阅读

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取消发送

我知道了

朋友会在“发现-看一看”看到你“在看”的内容

确定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发送

已发送

朋友将在看一看看到

确定

写下你的想法...

取消

发布到看一看

确定

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