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
《全国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
全国高中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涵义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广义的教育: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狭义的教育:
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与《孟子·尽心上》。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三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三者关系: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这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社会属性)
1、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有四个特点:
a,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b,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C,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d,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永恒性: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历史性: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等各不相同。
相对独立性:
三个方面a,继承性。
b,教育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起源(四种:
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其中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是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等)
2,发展历程:
(四个阶段)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现代教育20世纪以后
A,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
1,没有阶级性,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3,没有文字和书本,口耳相传;4,教育目的一致,权利平等;5,“生活教育”,没有从生产劳动和“原始礼仪”中分离出来,在生产活动中进行。
6,具有一定目的性,没有严密的计划性。
B,古代社会的教育:
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中国、西方)
中国:
在夏朝,出现了学校教育,夏商周出现“庠
3,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20世纪以后的教育
特点: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的现代化
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将国际交流。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于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涵义: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增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
2,有助于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有助于了解教育历史,传承思想遗产。
4,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二、教育学的发展
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
1,特点:
(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3)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者道德论述之中。
2,萌芽时期中国的教育思想
(1)《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2)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3)墨翟:
教育思想:
“兼爱”“非攻”。
获得知识途径:
“亲知”、“闻知”、“说知”。
3,萌芽时期西方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2)柏拉图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教育思想代表作《理想国》。
(3)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重儿童心理发展,教育观主要体现在《政治学》一书中。
(4)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将学习过程概括为“练习—理论—练习”三阶段。
(二)创立阶段(17世纪以后,教育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特点(对象、概念、方法、结果、组织)
(1)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2)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念;
(3)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出现了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产生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创立阶段的教育思想
(1)英国的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来。
(2)捷克的夸美纽斯1632年《大教学论》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他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他的主要观点:
A,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B,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C,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D,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E,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3)法国卢梭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代表作《爱弥儿》。
(4)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5)裴斯泰洛齐主要思想:
A,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B,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C,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D,西方教育史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他的子女》,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
”
(6)洛克,提出“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7)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
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主要观点:
第一,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第二,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第三,提出“四阶段教学”的理论。
第四,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第五,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8)美国教育家杜威,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作。
主要观点:
第一,新三中心论:
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第二,“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第三,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第四,学校即社会,
第五,提出五步教学法:
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9)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
(三)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1)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她是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2)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3)马卡连柯著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他在流浪儿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核心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4)中国的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编写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1)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2)美国的布鲁纳著有《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教学法。
(3)瓦根舍因著有《范例教学原理》,创立范例教学理论。
(4)瑞士皮亚杰的《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强调活动的动作教学方法,认为教学目的是发展学生智力。
(5)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中,系统论述了它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6)布鲁姆著有《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的功能
(一)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作用的对象分)
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社会功能只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包括人口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等,是教育的派生功能。
(二)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作用的性质分)
(三)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分)
显性功能是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吻合的结果,主要标志是计划性。
隐形功能是指伴随着显性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但潜在的隐形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就转变成显性功能。
二、教育与人口关系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
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入学者现有水平、年长一代影响新一代)
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
4,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
(二)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
1,教育是使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手段之一
2,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三、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性质
2,政治经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4,政治经济制度影响部分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和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五、教育与文化的互相关系
(一)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1,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2,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三)学校文化
1,概念: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者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2,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分为:
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核心)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一)什么是人的发展
包括两个方面:
生理的发展(也称身体的发展)、心理的发展(认知和意向)
认知的发展是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意向的发展是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
(二)青春期的发展变化(青春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
1,中学生身体形态的发育(骨骼的发育最快,第二性征的出现)
2,中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心肺系统等)
3,性器官日趋成熟
(三)人的发展规律
1,个体发展的顺序性(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
2,个体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平衡、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4,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上帝关上一扇门,必定打开另一扇窗)
5,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对教学的启示:
顺序性要求遵循有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阶段性要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能“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间衔接和过度。
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互补性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个体差异性要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是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二、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一)影响人发展因素的理论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的自身的内在需要。
孟子的“性善论”、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霍尔的“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高尔顿的“优生学”
2,外铄论(环境决定论)荀子的“性恶论”,洛克的“白板说”、华生的“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二)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③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④,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
⑤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2,环境
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③人在接受环境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4,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了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五节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广义上:
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国家为实现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的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狭义上: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
两者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也是一种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
特点如下:
(1)教育主体确定,
(2)教育对象的相对稳定(3)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4)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5)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的学校。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
三种典型学制:
(一)双轨制
19世纪欧洲把学校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轨道:
一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自上而下的,从大学到中学,具有较强的学术性;一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从小学到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
英国是典型的双轨制代表。
(二)单轨制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
特点是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
有利于普及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三)分支制
是20世纪上半叶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
既有上下级学校的相互衔接,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立体式的学制。
(上通下达,左右畅通),但课时多、课程复杂,教学计划、大纲和教科书必须统一而使教学不灵活。
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趋势: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大,年限延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
1,1902年,我国正式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只颁布未实行。
2,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推行了“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主要继承了日本的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该学制明显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3,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成学校。
4,1922年,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这是我国现代学制史上第一次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
5,1928年,国民党在基本继承“壬戌学制”的基础上,就学制进行修改,一直沿用到解放初期。
(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1,1951年颁布的新学制,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2,1958年的学制改革,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出学制改革“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3,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学制改革的核心是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的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主要内容包括:
(1)加强基础教育,有步骤的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4)对学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
4,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两全面”、“两重点”的改革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重点学科),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面”、“两重点”。
(2)调整教育结构(3)改革办学体制
(4)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
5,1999年颁布《教育法》,对我国基本基本教育制度作出规定:
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6,1999年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主与内容:
(1)明确教育工作的“两基”、“两重”
(2)调整教育结构(3)构建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
(4)分组管理(5)多种力量办学(6)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7)加大教育投入
7,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
通过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置,来提高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
主要内容:
(1)教育优先发展,
(2)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3)改革招生选拔和考试评价制度(4)改革办学体制
8,2004年颁布的《2003年-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主要内容:
(1)继续推进“三教统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农科教”的结合
(2)努力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2010年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打好基础。
9,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对学制的规定,明确提出我国义务教育学制主要有“六三制”(小学六年、中学三年)、“五四制”两种,其中有少数地区实行“五三制”。
(三)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但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制学制。
2010年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这是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计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刚要指出: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战略目标:
“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在学制方面《纲要》按照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明确发展任务:
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二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
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六是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七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四、义务教育制度
(一)义务教育制度的概念
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其实质是国家依据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二)义务教育的特点
1,强制性,又称义务性。
一是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教育,二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
2,普及性,又称统一性。
原则上覆盖所有儿童、少年,也包括盲聋哑残弱智的儿童和少年。
3,免费性,又称公益性。
(三)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
1986年通过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中国确立义务教育制度。
2006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的体制”等一系列制度。
德国于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按历史发展分为古代学制和现代学制。
按学校层次分为:
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按类型结构分为: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
按形式我国分为:
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和业余制学校。
第六节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