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五台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0910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安区五台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长安区五台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长安区五台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长安区五台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长安区五台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安区五台乡.docx

《长安区五台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安区五台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安区五台乡.docx

长安区五台乡

五台乡

五台乡位于秦岭北麓西安市长安区南部,距市中心25Km。

西接子午街办,东邻太乙街办,南连商落市柞水县营盘镇,北靠王曲镇。

海拔高度500-2800m。

地形多变,地貌复杂,多以山地为主。

境内土质情况较松散,雨季山区及沿山部分地带极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 历史沿革

∙2乡镇优势

∙3自然资源

∙4旅游资源

∙5社会经济

∙1 历史沿革

∙2乡镇优势

o2.1

(1)地表水

o2.2

(2)水库

o2.3(3)南水北调  

o2.4(4)水质  

∙3自然资源

∙4旅游资源

∙5社会经济

o5.1五台乡1、人口条件

∙6基础设施

∙7产业发展

五台乡- 历史沿革

五台乡《陕西通志》、《长安县志》等诸多史料记载,南五台古称太乙山,为“终南山秀之区”,我国佛教圣地之一。

山上有文殊、清凉、灵应、观音、舍身五个小峰。

因其位于陕西耀县五台山(药王山)以南。

故名南五台,五台乡因此而得名。

据1986年8月独松阁水池发掘的4枚石斧可知,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于南五台一带居住。

传说隋炀帝之母在圣寿寺修行,唐王李世民曾在胜宝泉避难,蒋介石在五台避暑观光,释迦牟尼的牙骨埋藏于圣寿寺隋塔之下……

1932年11月5日,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四个师两万余人从湖北安徽边界西进陕西,遭受国民党三个师及陕军一部的围困。

部队突出重围,经长安引镇、王曲、子午、户县、周至,步步逼近西安。

红军与国民党军在五台乡的西甘村、东甘村之间的沟进行激战,消灭大量国民党军。

1949年5月20日,贺龙率第一野战军解放西安。

2002年6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安县,设立西安市长安区。

同年,长安区撤乡并镇,将原五台乡、石砭峪乡合并为一个乡,采用五台乡作为合并后的乡名,乡政府驻地留村。

五台乡-乡镇优势

五台乡

 五台乡大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气温13.3℃,无霜期224天,最大冻土深度20cm,年平均降雪日为12天,全年日照时间2230h。

年平均降雨量650㎜,易出现暴雨天气,防汛形势较严重。

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雨涝、干热风和低温冻害等。

 

(1)地表水

“八水绕长安”之一的滈河,发源于长安区五台乡石砭峪山区,全长46Km,流域面积292Km2。

与潏河在香积寺汇合后向西,在户县秦渡镇附近注入沣河。

石砭峪河系滈河的支流,流域近乎整个石砭峪山区,水量丰富,是石砭峪水库的主要水源。

(2)水库

石砭峪水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五台乡境内,所在河流为石砭峪河,控制流域面积130Km2,多年平均流量3.1m3/秒,设计洪水流量420m3/秒,总库容0.26亿m3,设计灌溉面积19.7万亩,装机容量0.3万KW。

主坝坝型为沥青混凝土斜墙堆石坝,最大坝高82.5m,坝顶长度285m,坝基岩石为片麻花岗岩,坝体工程量208万m3。

主要泄洪方式为隧洞,大坝特点是定向爆破筑坝。

(3)南水北调  

引乾济石调水工程是我省南水北调规划所推荐的近期实施的调水工程之一。

它是利用西康公路秦岭隧洞施工的有利条件修建输水隧洞,将柞水县乾佑河的水调入五台乡石砭峪水库,经过石砭峪水库统一调度调节后向西安市城区供水,增加城市生活和工业供水水量,并补充城区和下游河道生态环境用水。

该工程是在老林河、太峪河、龙潭河上分别修筑低坝(共3座)引水,由引水渠道引至隧洞前汇流池,经调节后入隧洞。

引水线路全长21.85Km,其中18.05Km为穿山隧洞,采取自流输水,引水洞最大输水流量为8m3/s。

为了保持下游河段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流量小于0.2m3/s时不引水,在汛期尽可能多引,设计年调水量4697万m3。

(4)水质  

地下水储量丰富,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和河流。

浅层水矿化度高,水质一般,但不影响饮用和食品加工,深层水质好,符合饮用水标准,可用于食品生产。

同时,符合农业灌溉要求,能满足较大工业用水。

五台乡-自然资源

五台乡

(1)土地资源  

全乡国土面积162.9Km2,辖17个村,82个村民小组。

耕地面积8655亩,林地面积170000亩,人均有林14亩,森林覆盖率达75%。

(2)矿产资源  

境内秦岭山区大片的火成岩、变质岩以及渭河地巨厚的新生代沉积层,为各种金属、非金属及能源资源的集聚奠定了基础。

已发现各类矿产20余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10余种。

优势矿产主要有建材类非金属等。

主要有非金属矿:

大理石、长石、白云岩、水泥灰岩、建筑砂砾、脉石英、砂线石等。

(3)生物资源  

境内主要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现有木本植物100种,草木植物300种,树种资源有28科、48属、103种,其中自然起源的40种,人工起源的60种,草本植物有野生种籽植物60科、194属、301种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秦岭冷杉。

境内有脊素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野生动物136种,其中哺乳纲动物30种,鸟类动物75种,爬行纲动物10种,两栖纲动物4种,鱼纲17种。

另外有节肢动物门、气管亚门、昆虫纲动物共555种。

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黑鹳、金钱豹、扭角羚、红腹角雉,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林麝、鬣羚、金猫、青羊等。

还有太白血雉、大鲵等珍稀保护动物。

五台乡-旅游资源

五台乡

境内的自然、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被文人墨客所赞颂。

①境内的南五台山是终南山中段的一座主峰,海拔1688米。

因山上有观音、文殊、清凉、灵应、舍身五个台(五个山峰),同耀县五台山南北相向,故而得名。

南五台是终南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的特级景区,自古有“西部庐山”之称,又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

这里群山起伏,叠嶂连云,岭通佳气,峰绕瑞烟,自古为佛教名山与皇家避暑之地。

其内森林景观优美,植物种类多达1000多种。

春观玉兰,夏时避暑,秋赏红叶,冬季滑雪,四季景色各异,是西安近郊不可多得的天然动植物园。

这里有圣寿寺隋塔、西林寺北魏石窟、弥陀寺五百罗汉堂、五佛殿唐槐古柏、连理枝、九三天门松、风洞、湘子洞、黑虎石、雷石、剑石等六十余处景点。

登上主峰,南望诸峰叠嶂,北瞰渭水长流,江山如画,关中形胜尽收眼底,是休闲度假、观光娱乐、会议写作、旅游开发的理想之地。

②位于境内东部新农村的康峪沟,风景秀丽,景色宜人,属于五台乡新农村的集体土地。

目前,康峪生态花园正在积极与新农村协商,准备发展旅游度假项目。

③1988年5月9日由国务院批准在位于陕西省柞水、宁陕、长安区五台乡交界处的牛背梁地区建立牛背梁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总面积16418公顷,其中森林面积14000公顷,属北亚热带湿润区,主要保护濒危珍稀动物扭角羚及其栖息山地混合生态系统,类型为科学保护区和自然资源保护区。

内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羚牛、红腹角雉、血雉、金丝猴、狗熊、朱鹮、黑鹳、豹、林麝,二级保护动物小熊猫、金猫、青羊、大鲵等。

主要植被类型有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保护区内罕见的高山草甸,参天古木,是待开发的旅游项目。

④位于南五台山脚下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总投资6.0733亿元人民币、占地571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是西安市长安区“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项目。

博物院规划有展厅,展廊,库馆中心,会议中心,关中民居(20院明、清老宅院原样搬迁至院中,20院仿建院落)剧场书院,文化名人院,食园食府,文庙,武庙,钟楼,鼓楼,县衙,茶楼,温泉浴场,戏水中心,农家小院,各种民间工艺作坊,七星阁,青云阁,古典别墅,祭坛广场,湖面及百余棵百年以上古树为骨架的古典园林小品花坞草榭。

从建筑到园林全部为明、清风格。

按功能划分为民俗文物展馆区,游览区,名人活动区,休闲度假区,会议中心,别墅区等功能区。

已经征集收藏的各类展品达万余件,其中石碑、栓马石5000余件;名人字画3000余幅;木雕及其它藏品2000余件,还有砖雕、玉雕、木雕及铁铸类、纺织品类、陶瓷类等丰富藏品。

⑤地处最南部罗汉坪村的云栖山庄,是一座具有五星级标准,集吃、住、游、玩为一体的休闲胜地。

山庄附近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消夏避暑的理想去处。

山庄内养殖的高山冷水鱼更是别具特色,这里养殖的虹鳟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清香可口,广大游客对此赞不绝口。

除此之外,这几年兴起的农家乐项目,在乡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正在迅速的发展起来。

目前已初具规模,为山区群众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五台乡-社会经济

五台乡1、人口条件

到2006年底,五台乡总人口数为3058户12424人,其中农业人口11948人,非农业人口476人,民族成分以汉族为主。

镇区(包括留村)人口总数3589人。

城镇化水平为3%,其中留村人口在三千人以上,青岔村是最小的村,人口只有151人。

2006年末全乡总户数,人口密度为77人/Km2。

农村劳动力8800人,其中女性4470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7500人,接受农业技术培训700人,非农业技术培训200人,劳务输出2400人。

2、生产情况 

全乡有耕地面积8655亩,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豆类、薯类等。

绿色特色产业方面主要有核桃、板栗、经济林果等。

2006年全乡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600亩,粮食总产量559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50公斤;经济作物播种面积480亩,总产量48000公斤。

2006年全乡生猪存栏400头,出栏900头,大牲畜存栏790头,出栏320头,家禽存栏960只,出栏22650只。

3、经济收入 

2006年全乡完成工农生产总值11401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

4、社会事业条件    

(1)教育

全乡有中学1所,小学5所,教育教学设施较为完善,共有在职教师15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23人,在校学生1600人,其中女生750人。

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2)卫生

全乡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服务所12个,共有医务人员48人,医疗设施较差。

(3)通讯

全乡建成接收50套节目的有线电视用户60户,农村建成接收广播电视节目45套,电视覆盖率达98%。

全乡固定电话用户1860户,移动电话用户2070户,通讯覆盖率达68%。

五台乡-基础设施

五台乡

1、基本农田水利现状

全乡8655亩耕地中,高稳产农田仅有2600亩,农业生产率低下。

虽有水利设施,大部分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大部分农田望天吃饭,天干受旱,下雨成涝,农业基础薄弱。

2、道路交通现状  

区位交通优势显著,五台乡距西安市25Km,蓝田县38Km,柞水县35Km。

可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形成西安市南部农产品集散中心,做大做强旅游业。

全乡现有公路530Km,其中村组公路8Km,受益村民小组36个,尚未通公路村民小组46个。

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地质灾害等原因,个别道路无法保证畅通。

①西安~柞水高速公路工程:

阿荣旗至北海西部开发干线公路在陕西境内的一段,是我省“米”字型公路主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西安、商洛和安康,是穿越秦岭沟通关中经济区与陕南经济区的又一条便捷通道,公路全长65公里(含秦岭终南山隧道里程21.2Km),线路起于西安绕城高速公路南段雁塔互通式立交,向南经杜陵、杜曲镇、太乙宫、青岔、营盘,止于柞水县北九里湾。

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平原微丘区计算行车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山岭重丘区计算行车速度80Km/h,路基宽高24.5m。

桥涵设计荷载采用汽车—超20、挂车—120,全线建设特大桥5座,特长隧道1座,设雁塔、韦曲、太乙宫、宫盘4处互通式立交。

总投资19.25亿元。

该工程由西安绕城高速公路生态林带建设管理局承建。

2003年开工,2007年建成通车。

②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工程:

阿荣旗至北海西部开发干线公路在陕西境内的控制性工程。

设计采用双洞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建设标准,设计行车速度80Km/h,单洞净宽10.92米,全长21.2Km(含两端引线3.08Km),总投资25.9亿元。

该工程由省交通厅承建。

2002年开工建设,2007年建成通车,被誉为“中国第一长隧”,隧道建成后,将使西安至柞水的公路里程缩短60Km,行车时间缩短2.5小时。

③西康(西安~安康线)铁路:

境内的西康铁路秦岭隧道,长18.45Km,是目前亚洲第一长隧,在世界著名隧道中长度名列第三。

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创造的多项全国第一,使之成为饮誉中外的著名工程之一。

④107省道关中公路环线一级公路:

省、市重点工程,全长约480Km,以西安为中心、近似长方形的不对称环状公路。

环线直接通过8个县(区)城、64个乡镇,环线内外紧邻37个县区。

位于西安境内的共有197.98Km,其中马召至太乙宫80Km已通车。

此次竣工的西安北线,起自西安与咸阳交界的三义村,经阎良区北城区、新兴乡、武屯乡、临潼区相桥镇,止于西安与渭南交界的田市镇,全长26.62Km。

西安北线的竣工使关中公路西安境内通车里程达到106.62Km。

据了解,西安北线全线按双向四车道设计,路宽28米,设计行车速度每小时80Km,项目总造价2.6亿元。

预计明年年底,107省道关中公路环线西安段将全部建成通车。

老107省道横穿五台乡境内而过。

3、人畜饮水现状

全乡共有12个村有人畜饮水工程,个别村组人口居住分散,人畜饮水困难。

目前现全乡急需解决人畜饮水困难350户1560人。

4、农村能源现状

目前全乡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沼气池的推广普及率不到2%,尚未使用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

五台乡-产业发展

五台乡

1、粮畜基础产业发展现状  

粮畜产业作为基础产业,目前全乡的粮畜产业受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气候因素等客观原因和科技措施推广不力、产品附加值低等主观原因的影响,生产率低下,只能基本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

2、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乡已基本形成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产业为主导,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产业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

截止2006年底,全乡已发展了小麦8216亩、经济林果600亩,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3、林业发展现状  

全乡有森林面积170000亩,森林覆盖率达75%,但大部分属天然林,由于受宏观政策制约,经济效益不能较好发挥。

近年来采取大绿工程、日元贷款、退耕还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等植树造林措施,加大秦岭北麓植被的恢复力度,极大的优化了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

大绿工程:

2003年11月15日,西安市长安区“大绿工程”现场动员会在五台乡滈河河畔举行,区委、区政府及各大班子、各区直部门、各乡镇领导、西安陆军学院官兵、中小学生等1000余人参加了植树活动,共植树造林1300亩。

天然林保护工程: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使林业建设实现了从采伐利用为主到保护培育为主的历史性转变,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和标志。

截止2006年底,该乡的天然林保护工程总投资10万元,造林面积6587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800亩,封山育林95000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