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0188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2011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

语文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答题位置上答题,写在其他地方无效。

答题方式详见答题

纸上的说明。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

试题卷

一(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肥硕(shuò)剽悍(biāo)心无旁骛(wù)

B.黄晕(yùn)伛偻(yǔ)销声匿迹(nì)

C.怂恿(sǒng)苋菜(xiàn)踉踉跄跄(cāng)

D.砭骨(biān)荫庇(yīn)尽态极妍(y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诀别晦暗气充斗牛苦心孤诣

B.烦躁藉贯变幻多姿相形见绌

C.馈赠饶恕骇人听闻穷困缭倒

D.赃款凌驾无与伦比诚惶诚恐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舞台上台湾女艺术家的演奏动听,观众在这经典乐曲里如痴如醉。

②22-在进行旅游开发论证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到一千年以前。

③只有拥有了广博的阅历、丰富的语汇,我们创作作品才有可能。

A.优雅追溯一气呵成B.优雅追述

一鼓作气

C.幽雅追述一气呵成D.幽雅追溯一鼓作气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月初,微风还带着寒意。

西湖边的垂柳却迎风招展,满枝嫩叶、翩翩起舞,仿佛在迎候来自各方的早春游人。

B.“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在轰轰闹闹的现代生活中,厌烦了城市嚣音后,人们自然格外向往富春江那千金难买的宁静。

C.红船从嘉兴南湖出发已经航行了九十年。

其问,有时“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有时“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但始终坚定不移,顺乎潮流。

D.我们吟诵着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怎能不激起心中的豪迈之情?

将自己火红的青春投入到伟大的社会改革之中呢?

语文试卷·第1页(共6页)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

莲”比作“君子”,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

在污浊的世间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B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感时花溅泪,。

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②,。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③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

④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范仲淹《岳阳楼记》)

7.阅读下面的材料,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

(3分)

西晋文学家左思受张衡《两京赋》的启发,决定撰写《三都赋》。

陆机听了不禁嘲笑左思不自量力,说即使费力写成,也一定毫无价值。

①,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搜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反复修改。

整整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左思用行动证明:

②。

8.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3分)

①千年运河,使杭州成为拥有“运河水乡处处河,东西南北步步桥”的独特水乡风韵。

②近年来,随着运河综合保护措施的全面推进,拱宸桥西岸的大量历史遗迹得到保存。

③凭借众多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的传媒、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有了快速发展。

9.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3个字。

(3分)

传世画作《蒙娜丽莎》的原型一直是个谜,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她是佛罗伦萨一位丝绸富商的妻子。

经考证,佛罗伦萨市中心的一家修道院遗址是其原型的安息之地。

意大利考古学家目前宣布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的骸骨。

考古学家将借助透地雷达搜寻人类骸骨,然后通过科学方法测定骨头年代,筛选出与《蒙娜丽莎》原型去世时年龄相符的骸骨。

考古学家还将提取骸骨的DNA,将之与其子女们骸骨中提取的DNA进行对比。

这样,将找到的足够多的头盖骨碎块通过电脑整合出《蒙娜丽莎》原型的面部图像,就能复原那让世人着迷的神秘微笑。

10.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

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

(3分)

生活是一面镜子。

你冲它哭,它便冲着你哭;你冲它笑,它便冲着你笑。

这恰如:

悲观的人,把挫折视为烂泥潭,一点点陷入人生的困境;,,。

 

语文试卷·第2页(共6页)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8题。

(一)

一棵小桃树

早晨起来,雨下得大了,一直下了一整天。

我临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

纤纤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在黄水里打着旋儿。

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

好多年前的秋天,我们还是孩子。

奶奶从集市回来,带给我们一人一颗桃子,她说:

“都吃下去吧,这是一颗‘仙桃’;含着桃核儿做一个梦,谁梦见桃花开了,就会幸福一生呢。

”我们全都含了桃核爬上床去。

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就爬起来,将桃核儿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里蓄着我的梦。

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奶奶打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个嫩绿儿,便叫道:

“这是什么呀?

”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

它竞从土里长出来了!

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了身子的。

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儿的,黄黄儿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委琐。

但我却十分

地高兴:

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

也就在这年里,我到城里上学去了。

学习呀,奋斗呀,一毕业就走上社会,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

但是,我慢慢发现我的幼稚,我的天真了,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我渐渐地大了,脾性儿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这时候,真是祸不单行,奶奶也去世了。

我连夜从城里回到老家去,看着满屋的混乱,想着奶奶往日的容颜,不觉眼泪流了下来,对着灵堂哭了一场。

天黑的时候,在窗下坐着,一抬头,却看见我的小桃树了:

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

弟弟说:

那桃树被猪拱折过一次,要不早就开了花了。

大家曾嫌它长的不是地方,又不好看,想砍掉它,奶奶却不同意,常常护着给它浇水。

看着桃树,想起没能再见一面的奶奶,我深深懊丧对不起我的奶奶,对不起我的小桃树了。

如今,它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但一夜之间,花竞全开了呢。

可开得太白了、太淡了,那瓣片儿单薄得似纸做的,没有肉的感觉,没有粉的感觉,像是患了重病的少女,苍白白的脸儿,又偏苦涩涩地笑着。

我每每看着它,却发现从未有一只蜜蜂去恋过它,一只蝴蝶去飞过它。

可怜的小桃树儿!

雨还在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片片付给风了,雨了!

我心里喊着我奶奶。

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眼睁睁地羽毛剥脱。

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儿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我心里稍稍有了些安慰。

啊,小桃树啊!

我该怎么感激你,你到底还有一朵花呢,明日一早,你会开吗?

你开得是灼灼的吗?

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儿,对吗?

语文试卷·第3页(共6页)

11.第1段中说:

“哦,我可怜的小桃树儿!

”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几方面?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4分)

①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

②但它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13.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

(4分)

14.作者对人生有着怎样的深切感悟?

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2分)

(二)

兰花的智慧

从热带雨林到寒带针叶林,从潮湿的海滩到干燥的高山草句,到处都能发现兰花的踪影。

兰花的种子十分细小,很多比人的头发丝还细。

种子的外种皮内部还具有许多充满空气的腔室,进一步减轻了重量。

凭借轻巧的身子,种子一出果荚就可以

随风飘荡到离母株很远的地方。

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致密的细胞,可以防止水分快速渗透。

这样,种子还可以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走”到更远的地方。

兰花为了生存,使出浑身解数,真可谓“诡计多端”。

兰花种子虽然练就

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

它们太细小,以

至于没有空间来容纳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

于是它们跟真茵拉上了关系,在种子萌发时依靠消化真菌的茵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

兰花大多生长在岩壁、树干以及贫瘠的土壤上,这样便可以减少与其他植物竞争,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

绝大多数兰花是典型的虫媒花,它们的花粉被打包成块状,不给传粉者取食的机会。

花粉块同粘盘、花粉块柄一起组成了兰科植物的雄性生殖结构,这种结构会整个地粘在传粉者身上,通过它们传递到下一朵的柱头,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因被取食而产生的浪费。

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

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

有的兰花将自己装扮得像有花蜜的花朵一样,如果蜜蜂不辨真假,钻进花中找蜜吃,就只能乖乖地为兰花无偿传粉了;有的兰花还会发出长距离传播的香甜气味,如此色香俱全,蜜蜂和蝴蝶自然会主动上门来充当“信使”;有的兰花将自己伪装成雌性昆虫,当雄性昆虫试图与这些“雌虫”交配时,传粉工作就开始了。

高超的“骗术”,使兰花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却不给传粉者任何好处。

还有些兰花,没有昆虫传粉照样可以开花结果繁殖后代。

如大根槽舌兰,它的花粉块柄会向内弯曲360°,并最终将顶端的花粉精确地送入柱头腔中完成受精。

缘毛鸟足兰子房中的胚珠可以直接发育成种子。

这些兰花可以在缺少传粉者的条件下顺利繁殖,并且还可以把那些吸引昆虫的“费用”节省下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种子生产中去,可谓一举两得。

还可以列举更多的例子来证明兰花的智慧。

与此同时,人们是否也应从兰花能够在大千世界悠然自得的长久生存中得到些许启迪呢?

语文试卷·第4页(共6页)

15.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分)

①兰花种子虽然练就了上乘轻功,却没有获得足够的内功。

②兰花家族里有三分之一的成员更是不折不扣的“铁公鸡”。

16.根据第2段文字,简要写出兰花种子能够广泛传播的两个原因。

(4分)

17.“兰花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根据第4段至第7段文意,分点简要回答。

(6分)

18.从兰花的生存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

(一)

村陌有犬为人所弃者。

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

其叔父怒日:

“何用此为?

”将欲更弃之。

元对日:

“有生之数,莫不重其性命。

若天生天杀,自然之理。

今为人所弃而死,非其道也。

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

”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

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

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已。

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

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二)

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鬻①于屠肆。

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

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

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日:

“其父堕河,何预于汝?

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

汝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病医药,死棺敛。

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汝罪大矣!

就死汝分,牟牟②者何为?

”盖其父尝堕深水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出也。

董初不知此事,闻之大惭,自批其颊曰:

“我乃非人!

”急引归。

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注]①鬻(yù):

卖。

②牟牟:

通“哞哞”,牛叫声。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张元怪之(责备)

B.速延医治之(邀请)

C.遗一牛,老且跛(留下)

D.引之使出(牵,拉)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今为人所弃而死不足为外人道也

B.若见而不收养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将鬻于屠肆欲有求于我也

D.以杖击牛曰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②岁需祭扫,为董氏子孙无穷累。

语文试卷·第5页(共6页)

22.人与动物亦可心灵相通。

请结合两文内容,简要分析其思想意义。

(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

(2)两小题。

(5分)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四(4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40分)

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毅然接受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经受风雨的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

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

请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011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

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B2.D3.A4.B5.C

6.①恨别鸟惊心家书抵万金②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于④浮光跃金静影成璧

(3分,各1分。

该小题有差错不给分)

7.示例:

①左思毫不气馁②成功来自于认准目标,持之以恒(3分,第一处1分,第二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

8.①在

“风韵”后加“的胜地”,或删去“成为”。

②将“措施”改为“工程”,或将“推进”改为“落实”。

③删去“众多的”,或删去“丰富的”。

(3分,各1分)

9.意大利考古学家将挖掘《蒙娜丽莎》原型骸骨,复原其神秘微笑。

(3分,三个要点各1分)

10.示例:

乐观的人,将失败当作垫脚石,一步步登临理想的高峰。

(3分。

要求符合语境,句式基本相同,比喻恰当;有欠缺酌扣)

二(30分).

11.写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样子很委琐,花儿单薄等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被人鄙视,孤独寂寞来表现它的可怜;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等的摧残来表现它的可怜

(6分,各2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2.①将人世比作大书,自己对人世的认识比作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表现了社会的错综复杂,自己的幼稚天真。

②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光,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

(4分,各2分。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3.一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

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

二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

(4分,各2分。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4.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2分。

意思基本符合即

可,有欠缺酌扣)

15.①胚乳或子叶这类储藏营养的结构②在享受传粉服务的同时却不给传粉者任何好处

(2分,各1分。

意思符合即可)

16.种子轻巧,能随风飘荡到很远的地方;种子的外围包裹了一层可以防止水分渗透的细胞,因此可借助水流、动物皮毛等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4分,各2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7.依靠消化真菌的菌丝为自身生长提供营养;避开其他植物的生长环境,为自身发展争得更大的空间;引诱昆虫来无偿为自己传播花粉;能自我开花结果繁殖后代。

(6分,写出一点得2分,写出三点得满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8.自觉地适应自然环境;通过自身努力来获取生存的条件。

(2分。

写出一点即可,要求符合文意)

三(20分)

19.A(3分)20。

BD(4分,各2分)

21.①叔父被他的话感动,就同意(收养)了。

②(这坟墓)每年都要祭扫,给董家子孙带来无穷的麻烦。

(4分,各2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第一篇写张元和其叔父收养弃犬,当叔父被蛇咬时,犬奔家告知,使叔父获救;第二篇写董某得知老牛曾救过其溺水之父,因而善待老牛。

两文无论是写人还是写动物,都表现其注重情义、知恩图报的思想。

(4分,分析2分,结论2分。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3.

(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

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3分,三个要点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四(40分)

24.分五等评分。

一等(35—40分):

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

二等(29—34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等(22—28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

四等(16

—21分):

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

五等(15分以下):

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字,不成篇。

说明:

①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分。

②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分;书写潦草、字迹难辨者,酌扣1—3分。

③错别字3个扣1分(重错的不计)。

④300字以上600字以下者,降等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