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源热泵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30121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源热泵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源热泵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源热泵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源热泵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源热泵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源热泵行业分析报告.docx

《地源热泵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源热泵行业分析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源热泵行业分析报告.docx

地源热泵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地源热泵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4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趋势5

1、全球地热直接利用市场快速发展5

2、我国地热直接利用方兴未艾6

3、我国地源热泵应用即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9

4、行业发展由低净值的设备制造向高净值业务发展10

5、业务由区域性向全国性发展10

二、行业规模与空间11

三、行业监管情况及主要产业政策13

1、行业监管体系13

2、行业相关政策14

四、行业风险特征16

1、政策风险16

2、资金风险17

3、技术发展风险17

4、市场监管不足及行业标准体系滞后的风险17

五、行业竞争情况18

1、丰盛新能源19

2、瑞宝利科技20

3、挪宝新能源20

六、行业壁垒21

1、资质壁垒21

2、人才壁垒22

3、行业品牌壁垒22

4、行业经验壁垒23

七、行业上下游情况23

八、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24

1、有利因素24

(1)政策支持24

(2)全球地热直接利用市场快速发展25

(3)能源、环保问题凸显刺激行业发展25

(4)行业发展存在巨大潜在需求26

2、不利因素26

(1)行业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高26

(2)缺少统一的节能评价标准体系27

(3)行业基础相对薄弱27

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浅层地能(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环保能源利用系统。

该系统利用了地下土壤或水体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转移其中的热量或者冷量到所需要的地方,冬季把热量从地下土壤中转移到建筑物内,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转移到建筑物内,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系统,实现节能减排的功能。

整个系统主要由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

根据地热能交换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可以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三种。

地源热泵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主要包括:

(1)清洁环保,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主要利用地球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可有效减少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利用减少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利用,可大大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并避免由于使用锅炉和冷却塔而引发的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

(2)高效节能,消耗少量电能,地源热泵即可从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浅层地热中提取4-6倍于自身所消耗电能的能量,相比常规冷热源系统,能量利用效率整体可提高30%左右;(3)运行稳定,热泵机组吸热或放热主要依赖浅层地热情况,受外界气候影响小,其运行工况比其他空调设备更稳定,,可避免常规空调当外界气温过高或过低运行时不稳定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欧洲与美国开始进行地源热泵的研究,但相比当时价格较低的传统能源不具备竞争力,因而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将人们注意力转移到节能、环保,随之地源热泵研究进入高潮。

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开始了地源热泵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根据世界地热大会统计,全球地热直接利用中地源热泵占比为70%以上,而我国该比例仅为38%左右,未来地源热泵将在地热直接利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行业发展趋势

1、全球地热直接利用市场快速发展

近年世界地热直接利用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尤其是1995年以后,增长趋势较为明显。

1995年,世界地热直接利用装机容量为8664MW,根据世界地热大会统计数据,2010年这一数值快速上升至50583MW(约为为同期地热发电的5倍),年均复合增速为12.48%。

从设备能力排名来看,美国地热直接利用设备能力全球第一,中国位列第二。

从构成方式来看,地源热泵占直接利用的比例达到70%,为主要地热直接利用方式。

地热直接利用以其节能、环保等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组织的热能特别报道(IPCCSRREN)预测,至2020年、2030年、2050年全球地热直接利用设备能力将分别达到143600MW、407800MW、800000MW,分别为2010年的3倍、8倍、16倍,成长空间巨大。

2、我国地热直接利用方兴未艾

近年来,我国地热直接利用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民用采暖和空调、洗浴、医疗、农业温室和灌溉、水产养殖等各个方面,既节约了能源,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2010年世界地热大会数据,2010年中国地热能直接利用的设备能力达到8898MWt,居世界第二,年产生热能20931.8GWh,居世界第一。

从构成来看,以地源热泵技术开发浅层地热能占直接利用的比例最大,为38.5%,但相比全球70%比率还有巨大差距,随着行业的发展该比例将得到大幅提高;其次为医疗洗浴与娱乐健身,占比为31.7%。

目前我国地源热泵设备能力为3000MWt,随着地热直接利用规模的扩大以及地源热泵在地热直接利用中占比的增加,预计到2020年、2030年、2050年设备能力将达到10000MWt、20000MWt、50000MWt,分别为现状的3.33倍、6.67倍、16.67倍。

根据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地源热泵工程应用面积将达到5亿平方米,而我国目前建筑面积为500亿平方米,地源热泵将以其低能耗于资源丰富地区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3、我国地源热泵应用即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

我国热泵系统作为商业化应用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滞后,回顾过去,我国地源热泵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行业起步期(1997-2000年),1997年11月原国家科委与美国能源部在北京签署了《地热能源生产与合作的协议书》,中美两国开始了在地热能源领域的合作,是行业起步的标志性事件。

第二个阶段为推广阶段(2000-2005年),国家鼓励的节能环保技术被列入多项推广计划,国家从资金、政策、税收、贷款、补贴等多方位给予了政策扶持,到2005年底,我国地源热泵应用面积已达1280万平方米。

第三个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2006-至今),《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民用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相继颁布,各省市也出台相关政策,相关技术逐步成熟,设备安装能力位列世界第二,地源热泵进入了爆发式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2年,我国地源热泵工程应用面积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4%。

4、行业发展由低净值的设备制造向高净值业务发展

未来行业发展将告别以设备制造商为主导的模式,逐渐跨度到以能源管理等高净值业务为主要驱动的模式。

5、业务由区域性向全国性发展

随着高净值业务依赖技术服务的发展,成功的模式将更加容易进行复制,便于将前期地域性的业务向全国其他地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扩散,行业将衍生一批大公司。

二、行业规模与空间

2012年地源热泵主机销售规模实现32.8亿元,10年复合增长率为29.36%,随着应用面积的扩展,主机销售规模将同时得到大幅带动。

另一方面,从2012年各地区地源热泵占中央空调销售市场占有率对比情况来看,西北地区占比较高为13.5%,而华中地区则为7.7%,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地源热泵供热制冷面积达到5亿平方米,而截至2012年,我国浅层地热能建筑供热制冷面积为2.4亿平方米,因此2013-2015年新增地源热泵应用面积应为2.6亿平方米。

按照平均每平方米250元投资计算,2013-2015年我国地源热泵系统新增投资额在650亿左右。

长期来看,我国到2020、2030、2050年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利用目标为10000MW、20000MW、50000MW,按照每兆瓦浅层地热能对应供热面8平方米计算,到2020、2030、2050年我国地源热泵应用面积将分别达到8亿平方米、16亿平方米、40亿平方米。

我们假设2015年供应面积达到5亿平方米,则2015-2020年、2020-2030年、2030-2050年新增供应面积分别为3亿平方米、8亿平方米、24亿平方米。

我们假设2015-2020年、2020-2030年、2030-2050年地源热泵系统平均每平方米投资分别为250元、200元、120元,相应新增投资额分别为750亿元、1600亿元、2880亿元。

三、行业监管情况及主要产业政策

1、行业监管体系

我国地源热泵行业采用政府宏观指导和调控、企业自主经营、行业协会积极参与服务的政策和管理体系。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我国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建筑行业的主管部门。

行业受到国土资源部、国家能源局及下属各地方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或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的相关政策影响,其主要职责是承担保护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责任;推进国土资源科技进步,组织制定、实施国土资源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和计划,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和信息资料的公共服务。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地源热泵专业委员会是规模较大的行业协会,其挂靠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由全国范围内从事热泵技术研究、设计、系统集成、生产制造、施工安装、房地产等单位以及热心建筑节能事业的人士自愿组成的行业团体。

2、行业相关政策

国务院、发改委、财政部等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积极鼓励支持相关地热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地源热泵作为地热利用的主攻方向。

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和优先发展的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

四、行业风险特征

1、政策风险

从国外地热能源利用的发展进程以及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地源热泵行业对于政策依赖度非常之高,政府扶持是行业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如果地方政府因为某些特殊政治利益考虑,支持力度不够的话,对业务的开展将造成极大的影响。

2、资金风险

行业目前主要盈利模式除了短期工程承接是由发包方投资外,其他业务模式均由公司自身进行前期投资,对于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一旦融资渠道受限,对于公司现金流将造成很大的压力。

3、技术发展风险

国内地源热泵技术的标准规范、宣传材料、系统图集等方面有所欠缺,同时在科研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还需待解决。

地源热泵行业的技术人员相对快速发展成熟的市场来说还很欠缺,水平也参差不齐,因人为因素造成了一些地源热泵项目不节能,甚至运行不起来。

缺乏地源热泵技术的培训研发投入不够,岩土热物性及其传热机制的研究尚处初级阶段,各地区的水文地质勘察资料还很不全面。

市场准入机制尚不健全,在进行多个乃至成规模推广地源热泵技术时,缺乏整体规划的概念,没有对地下热平衡问题考虑充分,造成工程供热制冷效果不理想。

4、市场监管不足及行业标准体系滞后的风险

地源热泵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国家尚未对该行业的资质发布统一标准,目前执行的标准主要是《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及《水源热泵机组》等几个国家标准。

国家缺乏统一的地源热泵产品制造标准,存在大量小规模地源热泵机组生产厂,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在施工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应用规范,造成施工质量的不稳定,从而制约我国地源热泵行业的发展。

五、行业竞争情况

地源热泵供应商分为热泵生产厂家和系统集成商两类企业,公司为地源热泵系统集成商。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际高建业、恒有源科技及三众能源等地源热泵企业,但排名靠前的前两者也仅占据2%左右的市场份额,相关从业企业尚未取得市场垄断地位或突出竞争优势,仍处于各自跑马圈地状态。

主要参与者包括以下2种主要类型,4种细分类型:

行业主要公司基本情况如下:

1、丰盛新能源

公司于1999年开始投入水、地源热泵技术的研发及工程应用,现立足30多个省市,建筑节能工程面积1000万平方米,区域规划面积520平方公里。

公司已在北京、上海、武汉、无锡、安徽等地建立了区域中心,并在成都、重庆、西安、太原、广州、海南、浙江、河南、山东等地建立分支机构,全面开展区域性业务。

公司起步较早,1999年丰盛新能源第一个在国内实现了地源热泵系统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是国内最早从事建筑全生命周期节能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2年地源热泵系统集成十强企业排名第二,综合实力强。

业务包括工程施工、咨询设计、能源管理及区域能源规划,覆盖整个节能链条。

业务布局面广,覆盖包括湖北等30多个省市。

2、瑞宝利科技

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主营业务覆盖系统设计与集成、技术咨询与节能评估、合同能源管理与服务、供热站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专利产品研发与制造。

公司现已完成50多个污水源热泵系统项目(国家级示范项目8个),累计建筑面积500余万平方米。

专注污水源热泵,同时发展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系统集成;技术先进,公司的“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成套技术”包含了10项自主研发所得的国家专利,并被国家科技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世界首创,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分布式热力运营“沈抚新城”项目一二期获得成功,已成为国内大规模开发应用污水热能项目的典范。

3、挪宝新能源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在地源热泵清洁能源领域集研发、咨询、设计、生产、销售、安装及能源服务的大型外商独资企业,已形成包括上海、江西、南京、南通、欧洲多地区7家成员企业在内的综合性方案解决商。

公司综合实力强,为2013年地源热泵系统集成十强企业第一名,并且具外资背景,便于利用国外资金及其他相关资源。

公司现重点发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在向用户提供资金、咨询、设计、设备、施工、维护等一系列专业服务方面具备先进经验。

六、行业壁垒

1、资质壁垒

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87号),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

取得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以下简称专业承包企业),可以承接施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工程和建设单位依法发包的专业工程。

专业承包企业可以对所承接的专业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劳务作业依法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

专业承包序列一级资质(不含铁路、交通、水利、信息产业、民航方面的专业承包序列一级资质)、专业承包序列二级资质(不含民航、铁路方面的专业承包序列二级资质)由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实施;专业承包序列三级资质由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实施。

建筑业企业在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

建筑安装行业的主管部门对新申请从企业的注册资本、净资产、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的建筑工程业绩等资质条件作出了具体的要求,未能按照规定满足要求的企业无法获得从业相关资质。

不同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承包工程范围不同:

拥有较高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在同级别工程竞标时比低级别企业更具优势。

2、人才壁垒

地源热泵系统的性能与使用效果直接受到前期设计、施工工艺和后期运营的影响,而在设计、安装、设备质量、节能系统调节、设备材料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均需要较高的技术含量,以提高供暖(制冷)系统的效率,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由于整个工程实施需要有多业务领域的人才,而将各类技术集结在一起是保证业务顺利完成的关键。

机电安装工程企业的技术水平及人才团队直接决定了实施工程的水平,影响建设工程目标的实现。

而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成熟的团队决定了工程项目不单体现在基础质量上的运行效率,更有利于整个系统的后续维护及能源监控。

因此,专有技术和相关人才资源的积累也是限制其他企业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之一。

3、行业品牌壁垒

由于地源热泵系统集成的项目规模一般较大,建筑单位在选择相应服务的时候对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单位会有较严格的筛选,对企业在行业内整体形象有所评价。

同时,随着地源热泵的应用不断的深入(2006-2012年,我国地源热泵工程应用面积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4%),建筑单位对相关业务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

如何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灵活的服务定制能力能赢得行业内客户的信任,是在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树立公司在行业内良好的品牌形象的关键,同时,也限制了其他企业获得更多市场占有率。

4、行业经验壁垒

地源热泵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建筑、工业加工、民用采暖和空调、洗浴、医疗、农业温室和灌溉、水产养殖等各个方面。

由于工程项目的个性化差异较大,涉及领域较广,不同应用领域的总体设计、项目细节、解决方案等也会有所不同,拥有越多项目经验的企业能覆盖较大部分的业务层面。

因此,具备更多行业内项目运作经验的企业能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也是限制其他企业进入的一方面限制。

七、行业上下游情况

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地源热泵主机组、空调循环泵、壁挂炉、分集水器、水泵、PE-RT盘管、阀门及其他辅材配件。

上游供应主要集中在地源热泵主机与管道材料,地源热泵主机方面,其销售额由2002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32.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3.11%,并且地源热泵行业中绝大多数为主机生产商,主机供应充足;管材方面,根据中商产业研究报告,2014年我国无缝钢管产量为3137.02万吨,与上一年相比增长5.9%,管材供应同样比较充足。

由于地源热泵系统所需原材料为市场较普遍产品,供应量较为充分。

随着我国节能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供暖制冷技术,地源热泵被广泛应用于办公楼、住宅、学校、宾馆、酒店、商场、医院及工厂企业,并且即可应用于新建建筑也可实现原有公共建筑的技术改造。

我国城乡既有建筑总面积约400亿平方米,其中城镇约为160亿平方米,在城镇中居住建筑面积约为105亿平方米,其中能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仅占5%,其余95%是未来需要陆续进行节能改造的高能耗建筑。

同时,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新增房屋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新增的房屋面积将近300亿平方米,新增城镇民用建筑面积约100~150亿平方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采暖线也将逐步南移,采暖面积会逐步增大,新建建筑将有70亿平方米以上需要供暖。

在广泛的供暖需求中,地源热泵行业将以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等优势体现巨大的竞争力。

八、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支持

地源热泵技术自由美国引进以来,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各地方政府将其作为国家鼓励推广的节能环保技术列入多项推广计划,诸如鼓励新建或改造的办公楼、工业厂房、医院、宾馆、学校等公共建筑以及居民住宅楼和农村建设住宅采用热泵系统,鼓励燃煤、燃油锅炉改用热泵系统。

(2)全球地热直接利用市场快速发展

近年世界地热直接利用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尤其是1995年以后,增长趋势较为明显。

1995年,世界地热直接利用装机容量为8664MW,根据世界地热大会统计数据,2010年这一数值快速上升至50583MW(约为为同期地热发电的5倍),年均复合增速为12.48%。

从设备能力排名来看,美国地热直接利用设备能力全球第一,中国位列第二。

从构成方式来看,地源热泵占直接利用的比例达到70%,为主要地热直接利用方式。

(3)能源、环保问题凸显刺激行业发展

我国能源相对短缺,且能源利用率相对较低。

据统计,我国总的能源利用率约为30%,仅相当于发达国家50年代水平。

2009年与2010年,我国分别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与第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呈逐步上升态势。

要使能源消耗的增长率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就必须重视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开发利用。

据住建部测算,目前我国建筑单位能耗为发达国家的2-4倍,建筑总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6.7%,而其中又以中央空调系统能耗为最大,约占建筑能耗的60%。

与传统空调技术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可节能30-50%,可降低运行费用30-70%,环保且不排放任何废弃物,节能与环保优势明显。

随着能源与环保问题的凸显,将有效刺激我国地源热泵行业的发展。

(4)行业发展存在巨大潜在需求

我国城乡既有建筑总面积约400亿平方米,其中城镇约为160亿平方米,在城镇中居住建筑面积约为105亿平方米,其中能达到建筑节能标准的仅占5%,其余95%是未来需要陆续进行节能改造的高能耗建筑。

同时,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新增房屋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新增的房屋面积将近300亿平方米,新增城镇民用建筑面积约100~150亿平方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采暖线也将逐步南移,采暖面积会逐步增大,新建建筑将有70亿平方米以上需要供暖。

在广泛的供暖需求中,地源热泵行业将以经济高效、绿色环保等优势体现巨大的竞争力。

2、不利因素

(1)行业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地源热泵具有低碳环保、运行费用低等优势,但传统离心机空调系统制冷和锅炉供暖使用历史时间较长,且我国的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建设属于示范引导期,尚未发展到普及阶段,因此,市场对地源热泵系统认知度亟待提高。

(2)缺少统一的节能评价标准体系

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建筑节能评价体系,节能产品投运后节能效果验证困难,导致客户对节能投入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率存疑,实施节能项目动力不足。

(3)行业基础相对薄弱

我国地源热泵系统起步晚、技术积累少、市场认知度不高,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仍然较大,整体基础薄弱,影响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及市场开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