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元 第3章 叶的光合作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0078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百色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元 第3章 叶的光合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西百色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元 第3章 叶的光合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西百色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元 第3章 叶的光合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西百色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元 第3章 叶的光合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西百色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元 第3章 叶的光合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百色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元 第3章 叶的光合作用.docx

《广西百色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元 第3章 叶的光合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百色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元 第3章 叶的光合作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百色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元 第3章 叶的光合作用.docx

广西百色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训练第三单元第3章叶的光合作用

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

考点一 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例1】(2020兰州中考)如图所示是叶片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是二氧化碳,C是氧气,则该图表示光合作用

B.若A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则该图表示呼吸作用

C.图中A和C为气体,它们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出

D.图中物质B是由导管运输的,其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

【变式训练】

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出错误的一项是()

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图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通过叶脉的导管和筛管运输

C.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考点二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例2】下列增产措施中,没有应用到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B.合理施肥

C.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合理密植

【变式训练】

2.冬季利用温室种植蔬菜时,不利于提高产量的措施是()

A.合理施肥B.调控昼夜温差

C.增大种植密度D.补充人工光照

3.要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②提高氧气浓度 ③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④形成高温环境 ⑤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实验突破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例1】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操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  。

步骤②的目的是  。

(2)将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与不遮光部分进行  ,实验变量为  ,实验现象是遮光部分  。

(3)叶片脱色漂洗后再向叶片上滴加  ,为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  。

实验突破 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

【例2】某同学在进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的探究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密闭装置(提示:

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  ,为确保只有  个变量,在装置中各溶液的用量、选取植物枝条的大小和生长状态等方面,都应尽量保持相同。

(2)本实验的预期结果是:

乙组植物枝条的生长状况比甲组好。

现将装置都放在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的地方,分别观察和记录两组装置中枝条的生长状况,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

此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实验突破 制作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

【例3】(2020青岛中考)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片由①②④⑤组成

B.②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③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D.⑤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例4】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的几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 ④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⑤将刀片夹缝中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D.①②③⑤④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2020延边中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和场所分别是()

A.保卫细胞、气孔B.叶、叶绿体

C.叶脉、气孔D.叶、线粒体

2.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

A.二氧化碳和水B.二氧化碳和氧气

C.水和有机物D.氧气和无机盐

3.(2020昆明中考)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的措施是()

A.农田松土B.合理密植

C.带土移栽D.人工授粉

4.(2020鞍山中考)“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A.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

B.降低天竺葵的蒸腾作用

C.使植物对光照更敏感

D.为制造淀粉储备原料

5.(2019百色模拟)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大自然的生活,森林中的空气特别清新湿润,主要是植物进行了()

A.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B.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6.(2020遂宁中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贮存能量到有机物

B.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释放有机物中的能量

C.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白天仅由光合作用供能,夜晚仅由呼吸作用供能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7.将某生长旺盛的植株放进透明密闭的容器内,满足植株所需要的所有自然条件。

然后测定夏季一昼夜内容器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则图中哪一个点有机物积累的量最多()

A.a点B.b点C.c点D.d点

二、非选择题

8.(2018百色中考)如图为植物体某些生理过程的概念图。

图中①②⑤代表物质或能量,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

①     ②  

③     ④  

⑤  

9.(2020德州中考)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两项生命活动,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体现了生物体对立统一的关系。

如图是某种植物的外形示意图,请据图及箭头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图中物质B是  ,物质C是  。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图中物质A是  ,物质B是  。

物质A和物质B进出植物叶片的通道是  。

(3)通过比较,从本质上可以得出结论: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  ,二者协同运转,保证了植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10.(2020聊城中考)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天竺葵为实验材料,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实验步骤如下:

(说明: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a.将两支叶片大小、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枝条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将暗处理后的两支天竺葵枝条进行如下处理(如图一),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从甲、乙两个装置中各剪取一片大小相同的叶片,并标记为甲、乙;

c.脱色、漂洗、滴加碘液;

d.观察实验现象。

图一

    

       图二      图三

(1)将天竺葵枝条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是  。

(2)图一乙装置的培养皿里应该放等量的  ;本实验的变量是  。

(3)图二脱色处理后叶片的颜色变为  。

(4)图三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甲叶片  ,乙叶片  。

(5)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11.(2020南充中考)我市某村通过种桑养蚕脱贫致富,既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到该村实习所做的有关实验(如图甲,实验桑树已经过暗处理)和数据分析(如图乙),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

  

   甲              乙

(1)图甲中用黑纸片遮住桑叶一部分的目的是  。

(2)将图甲中叶片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经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结果显示A处变蓝,B处不变蓝,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图乙是根据桑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的测定值所绘制的曲线,图中MN段光合作用的强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若降低环境温度,则图乙中的M点会  。

A.下移  B.上移  C.不变

(5)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  。

答案

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

考点一 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例1】(2020兰州中考)如图所示是叶片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若A是二氧化碳,C是氧气,则该图表示光合作用

B.若A是氧气,C是二氧化碳,则该图表示呼吸作用

C.图中A和C为气体,它们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出

D.图中物质B是由导管运输的,其向上运输的动力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

【变式训练】

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出错误的一项是(D)

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①②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

B.甲图③④所代表的物质分别通过叶脉的导管和筛管运输

C.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

考点二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例2】下列增产措施中,没有应用到光合作用原理的是(B)

A.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B.合理施肥

C.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合理密植

【变式训练】

2.冬季利用温室种植蔬菜时,不利于提高产量的措施是(C)

A.合理施肥B.调控昼夜温差

C.增大种植密度D.补充人工光照

3.要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C)

①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②提高氧气浓度 ③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④形成高温环境 ⑤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

 

实验突破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例1】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操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 ②⑦③⑥⑤④① 。

步骤②的目的是 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

(2)将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与不遮光部分进行 对照 ,实验变量为 光 ,实验现象是遮光部分 不变蓝 。

(3)叶片脱色漂洗后再向叶片上滴加 碘液 ,为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 淀粉 。

实验突破 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

【例2】某同学在进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的探究实验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组密闭装置(提示:

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 二氧化碳 ,为确保只有 1 个变量,在装置中各溶液的用量、选取植物枝条的大小和生长状态等方面,都应尽量保持相同。

(2)本实验的预期结果是:

乙组植物枝条的生长状况比甲组好。

现将装置都放在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的地方,分别观察和记录两组装置中枝条的生长状况,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

此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实验突破 制作临时切片,观察叶片的结构

【例3】(2020青岛中考)如图为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叶片由①②④⑤组成

B.②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C.③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

D.⑤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例4】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的几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B)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 ④用毛笔蘸出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⑤将刀片夹缝中切下的薄片放入水中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

C.①③②④⑤D.①②③⑤④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2020延边中考)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和场所分别是(B)

A.保卫细胞、气孔B.叶、叶绿体

C.叶脉、气孔D.叶、线粒体

2.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A)

A.二氧化碳和水B.二氧化碳和氧气

C.水和有机物D.氧气和无机盐

3.(2020昆明中考)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光照提高产量的措施是(B)

A.农田松土B.合理密植

C.带土移栽D.人工授粉

4.(2020鞍山中考)“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A)

A.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

B.降低天竺葵的蒸腾作用

C.使植物对光照更敏感

D.为制造淀粉储备原料

5.(2019百色模拟)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向往大自然的生活,森林中的空气特别清新湿润,主要是植物进行了(A)

A.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B.吸收作用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6.(2020遂宁中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产生氧气,贮存能量到有机物

B.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释放有机物中的能量

C.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白天仅由光合作用供能,夜晚仅由呼吸作用供能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

7.将某生长旺盛的植株放进透明密闭的容器内,满足植株所需要的所有自然条件。

然后测定夏季一昼夜内容器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则图中哪一个点有机物积累的量最多(C)

A.a点B.b点C.c点D.d点

二、非选择题

8.(2018百色中考)如图为植物体某些生理过程的概念图。

图中①②⑤代表物质或能量,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

① 光能      ② 二氧化碳、水 

③ 光合作用    ④ 呼吸作用 

⑤ 有机物、氧气 

9.(2020德州中考)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两项生命活动,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体现了生物体对立统一的关系。

如图是某种植物的外形示意图,请据图及箭头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图中物质B是 氧气 ,物质C是 水 。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图中物质A是 氧气 ,物质B是 二氧化碳 。

物质A和物质B进出植物叶片的通道是 气孔 。

(3)通过比较,从本质上可以得出结论: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 物质基础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 能量 ,二者协同运转,保证了植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10.(2020聊城中考)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天竺葵为实验材料,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实验步骤如下:

(说明: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

a.将两支叶片大小、数量、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枝条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将暗处理后的两支天竺葵枝条进行如下处理(如图一),移到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从甲、乙两个装置中各剪取一片大小相同的叶片,并标记为甲、乙;

c.脱色、漂洗、滴加碘液;

d.观察实验现象。

图一

    

       图二      图三

(1)将天竺葵枝条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是 使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

(2)图一乙装置的培养皿里应该放等量的 清水 ;本实验的变量是 二氧化碳 。

(3)图二脱色处理后叶片的颜色变为 黄白色 。

(4)图三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甲叶片 不变蓝 ,乙叶片 变蓝 。

(5)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

11.(2020南充中考)我市某村通过种桑养蚕脱贫致富,既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到该村实习所做的有关实验(如图甲,实验桑树已经过暗处理)和数据分析(如图乙),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

  

   甲              乙

(1)图甲中用黑纸片遮住桑叶一部分的目的是 形成对照实验 。

(2)将图甲中叶片光照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经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结果显示A处变蓝,B处不变蓝,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3)图乙是根据桑叶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吸收相对量的测定值所绘制的曲线,图中MN段光合作用的强度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4)若降低环境温度,则图乙中的M点会 B 。

A.下移  B.上移  C.不变

(5)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为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