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电气部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9489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电气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电气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电气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电气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电气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电气部分.docx

《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电气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电气部分.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电气部分.docx

如何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电气部分

电气消防设计

1、本工程为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楼,建筑层数为地上二层,建筑面积为1456平方米,建筑总高为9.0米.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形式,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

本工程一层为病房、治疗室、护士站、住院办理等,二层为病房、库房、污洗等。

本工程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本工程为二级综合医院的传染楼,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量为25L/S。

院区内门诊楼(已建建筑)一层设置消防控制室,故本次新建单体与已建门诊楼建筑合用原有的消防控制室。

2、规程规范: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50034-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2-2013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2018

3.消防电源

本工程消防电源为二级负荷,消防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且在末端互投,二级负荷的两路电源由原有配电室内2路独立的10KV电源所带的两台不同的变压器引接;

消防配电线路,暗敷时,应穿金属管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由防火保护的金属管或由防火保护的封闭式金属线槽;当采用绝缘和护套为不延燃材料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井内。

宜与其它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当敷设在同一井沟内时,宜分别布置在井沟的两侧。

4.应急照明系统

本工程采用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系统,系统由应急照明控制器、集中电源、分配电装置、消防应急标志灯具和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等组成。

应急照明控制器主机设在原门诊楼消控室内(本次应急照明控制器为新增设备),各层应急照明配电箱由消防电源专用应急照明回路提供,各层应急照明配电箱内设置应急照明分配电装置和集中电源,分配电装置内设有切换装置,当主电源失电时,经分配电装置内的切换装置切换后由各层集中电源装置供给灯具电源.本集中控制型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系统,要求保证系统所有设备灯具受到监控,以使火灾发生时能够确保提供快速可靠的照明。

应急照明系统要求:

1.所有末端灯具光源均采用高亮度带地址编码的专用灯具,根据《建规》中的规定,照度要求及灯具选型原则如下:

a)选用节能光源的灯具,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光源色温不低于2700K.

b)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5.0Lx,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10.0Lx。

c)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排烟机房等采用自带蓄电池荧光灯,蓄电池应急时间不小于180min,且备用照明在作业面的最低照度不应低于正常照度值。

d)系统应急启动后,集中电源蓄电池电源供电时的持续工作时间不应小于90min。

蓄电池组达到使用寿命周期后标称的剩余容量应保证放电时间不下雨90min。

2.本工程所采用应急疏散照明和标志灯具具有独立地址编码,能实时监测灯具的状态,接收和执行主机的控制指令,并能向主机上报各种故障信息和灯具状态。

系统实时监测供电(通讯)网络各回路及灯具的开路、短路及连接状态、灯具内不带蓄电池、光源故障及电池的充电情况,并判定是否充满;定时检测蓄电池应急时间、应急灯具的应急转换功能。

3.所有产品均须通过国家权威部门认证,应急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13495《消防安全标志》和GB17945《消防应急灯具》的有关规定。

4.集中电源或应急照明配电箱与灯具的通信中断时,非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应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

5.火灾确认后,应急照明控制器应能按预设逻辑手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应急启动,应急启动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由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灾报警输出信号作为系统自动应急启动的触发信号。

b.应急照明控制器接收到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火灾报警输出信号后,应控制系统所有的非持续型照明灯的光源应急点亮,持续型灯具的光源由节电点亮模式转入应急点亮模式。

c.A型集中电源应保持主电源输出,待接收到其主电源断电信号后,自动转入蓄电池电源输出;A型应急照明配电箱应保持主电源输出,待接收到其主电源断电信号后,自动切断主电源输出。

d.应能手动操作应急照明控制器控制系统的应急启动.

5.电气火灾监控报警系统

电气火灾监控主机设置在原门诊楼消防控制室。

本工程按基本型单回路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配置,配置原则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

本工程设一级保护,均设在各进线配电箱(柜)内。

具体设置见电气火灾监控报警系统图及各配电箱系统图。

漏电值设定为500mA,系统采用BUSRVVP-2X1.5总线制配线,电气火灾监控器设在配电箱(柜)板面上,互感器箱(柜)内安装。

6.防火门监控系统

因原门诊楼无防火门监控系统,本楼无消控室,故本次防火门监控器为新增设备,依然设置于原门诊楼消控室内,消控室防火门监控器引通信总线及电源线至本楼各个防火门的监控模块。

疏散通道上的各防火门的开启、与关闭及故障状态信号反馈至防火门监控器并上传防火门状态信息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本工程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均为双开常闭防火门,防火门监控器至防火门门磁开关采用ZR-RVSP-2x2.5SC20-CC.WC并联连接可靠通信距离1000m,防火门控制器直接引出的总线可以管理64台防火门门磁开关。

消防联动控制器通过防火门监控系统主机应具有打开疏散通道上防火门监控系统控制门的功能。

7.消防电源监控系统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原门诊楼没有,本楼无消控室,故将新增消防设备电源监控主机设置于原门诊楼一层消防控制室内,由消防控制室主机沿室外引线至本楼监控设备。

当消防设备电源发生过压、欠压、缺相、过流、中断供电等故障时,消防设备电源监控器进行声光报警.记录,并实时显示被.监测的、电源的电压、电流值及故障点的位置。

消防设备电源监控器内设置备用电源,可储存十万条以上故障报警信息,可管理512个传感器。

现场传感器采用不影响被检测电源回路的放射式采集电压和电流信号及开关信号。

传感器自带总线短路隔离器,传感器由配电箱成套厂家采用标准35mm导轨安装于配电箱内。

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本工程采用集中控制报警系统,已建门诊楼设置消防控制室,本次新建单体与已建建筑合用原有的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能显示所有火灾报警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并能控制重要的消防设备。

(2).消防控制室:

1)消防控制室的报警控制设备由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消防应急广播控制器、防火门监控主机、电气火灾监控主机、消防电源监控器和电源设备等组成。

2)消防控制室可接收感烟探测器的火灾报警信号及手动报警按钮、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的动作信号。

3)各台消防栓泵经控制室联动柜控制启停;各台消防泵的运行情况(起.停.故障)在控制室均有显示。

4)消防控制室应有相应的竣工图纸、各分系统控制逻辑关系说明、设备使用说明书、系统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值班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值班记录等文件资料。

消防控制室的显示与控制、信息记录、信息传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控制室通用技术要求》GB25506的有关规定。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本工程采用集中报警控制系统。

2)探测器:

走廊、办公室、病房、公共场所等设置感烟探测器。

3)编码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每回路地址编码总数应留15%~20%的余量。

4)安装探测器与灯具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2m;与送风口边的水平净距应大于1.5m;与多孔送风顶棚孔口或条形送风口的水平净距应大于0.5m;与墙或其它遮挡物的距离应大于0.5m。

5)在适当位置设手动报警按钮及消防对讲电话插孔。

手动报警按钮及对讲电话插孔底距地1.5m。

6)在公共位置设置火灾声光报警显示装置,安装高度为距地2.5m。

7)在每层出口处设置楼层显示器。

8)消火栓箱内自带消火栓报警按钮。

9)选用智能型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和联动控制装置,回路采用总线制连接方式(允许有T接支路)。

任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所连接的火灾探测器、于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设备总数和地址总数,均不应超过3200点,其中每一总线回路连接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200点,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10%的余量;任一台消防联动控制器地址总数或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所控制的各类模块总数不应超过1600点,每联动总线回路连接设备的总数不宜超过100点,且应留有不少于额定容量的10%的余量。

系统总线上应设置总线隔离器,每只总结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模块等消防设备的总数不应超过32点;总线穿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设置总线短路隔离器。

10)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能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向各相关的受控设备发出联动控制信号,并接受相关设备的联动反馈信号。

各受控设备接口的特性参数应与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的联动控制信号相匹配。

需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的消防设备,其联动触发应采用两个独立的报警触发装置报警信号的“与”逻辑组合。

4.控制要求:

消防控制设备厂家编制控制程序要结合其它专业图纸,参照以下控制要求,并按国家有关规范、规定进行。

1).电话系统:

烟感或手动按钮动作时,向控制室返回火灾信号,并由控制室借助电话系统向有关部门(部位)发出报警,联络、指挥灭火,同时切断有关非消防电源。

2).非消防配电箱:

非消防配电箱内设有分励脱扣器.火灾发生时,向消防控制室返回火灾信号,并由消防中心通过手动或自动实现对非消防配电箱的控制。

发生火灾时,起火部位的非消防电源被切断。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本工程设置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湿式报警阀组设于一层报警阀间。

a、联动控制方式,由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的动作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喷淋消防泵,联动控制不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

b、手动控制方式:

应将喷淋消防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直接手动控制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停止。

c、水流指示器、信号阀、压力开关、喷淋消防泵的启动和停止的动作信号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4).消火栓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联动控制方式,应由消火栓系统出水干管上设置的低压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设置的流量开关或报警阀压力开关等信号作为触发信号,直接控制启动消火栓泵,联动控制不应受消防联动控制器处于自动或手动状态影响。

当设置消火栓按钮时,消火栓按钮的动作信号应作为报警信号及启动消火栓泵的联动触发信号,由消防联功控制器联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手动控制方式,应将消火栓泵控制箱(柜)的启动、停止按钮用专用线路直接连接至设置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并应直接手动控制消火栓泵的启动、停止.消火栓泵的动作信号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5).电梯的联动控制设计

a、电梯运行状态信息和停于首层或转换层的反馈信号,传送给消防控制室显示,轿厢内设置与消防控制室通话的专用电话。

b、火灾确认后,应在消防控制室自动切除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火灾发生后,应根据火情强制所有电梯依次停于首层或电梯转换层。

并切断客梯电源。

6).火灾警报和消防应急广播系统的联动控制设计

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火灾声光警报器,并在确认火灾后启动建筑内的所有火灾声光警报器。

b、消防应急广播与背景音乐通用系统,系统的联动控制信号由消防联动控制器发出,确认火灾后同时向全楼进行广播。

c、消防应急广播的单次语音播放时间为10s~30s,与火灾声光报警器声警报分时交替循环播放,采用1次火灾声警报器播放、1次消防应急广播播放交替的工作方式循环播放。

d、消防应急广播与背景音乐广播合用,有强制切入消防广播的功能。

7).排烟系统的联动控制:

排烟系统:

由同一防烟分区内的两只独立的火灾探测器的报警信号,作为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的开启,同时停止该防烟分区的空气调节系统。

由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的动作信号,作为排烟风机启动的联动触发信号,并应由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

在消防控制室内的消防联动控制器的手动控制盘可直接控制排烟风机的启动、停止。

排烟口、排烟窗或排烟阀开启和关阔的动作信号,排烟风机启动和停止及电动防火阀关闭的动作信号,均应反馈至消防联动控制器。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采用共用接地方式,专用接地干线采用BV-25mm2穿PVC32管引至总等电位联结箱,消防控制室内新增设备采用BV-4mm2引至原有消控室内局部等电位联结端子箱。

消防电子设备凡采用交流供电时,设备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应进行保护接地,接地线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相连接。

6、线路选型及敷设:

(1)、消防用电设备采用耐火型电线或电缆穿管暗敷设。

(2)、火灾自动报警信号二总线采:

NH-RVS-2×1.5mm2;电源二总线采用NH-BV-2×2.5mm2导线(电气竖井内采用4mm2);消防广播二总线采用NH-BV-2×1.5mm2导线;火灾通讯线采用NH-RVVP-2×1.0mm2导线;非总线联动控制硬拉线采用耐火型BV线或控制电缆所有管线均穿金属管敷设在不燃烧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无法暗敷处或穿金属线槽敷设的线路均应凃防火涂料保护。

7、消防模块:

配电箱(柜)外集中设置消防模块,采用金属箱放置,箱体尺寸根据模块数量确定;其他地方未集中设置的模块附近应有尺寸不小于100mmX100mm的标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