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9436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住宅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层住宅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层住宅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层住宅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层住宅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层住宅设计说明.docx

《高层住宅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住宅设计说明.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层住宅设计说明.docx

高层住宅设计说明

第一章建筑

(一)项目概况

1、背景分析:

仁怀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游,大娄山脉西段北侧,背靠历史名城遵义,属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典型的山地地带,是黔北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的连接点,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斗过的地方,是驰名中外的国酒茅台酒的故乡,2004年7月,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酒都”。

区位与环境分析:

本项目位于仁怀市城区的南部,市政府的东面,距市政府500米左右,处于仁怀市繁华地段,临近仁怀市主要干道——国酒南路,交通便利。

基地东北向毗邻仁怀市重点打造的楠竹林公园,环境优美。

现状分析:

本项目用地呈三角形形状,南宽北尖,西南边和东边紧邻城市道路,且已经修好,市政设施完善。

西北侧为居住小区,西南侧道路对面为仁怀人民武装部,东面道路对面是坐山体,山脚下设有一个加油站,本方案设计会考虑足够的退让距离。

本项目所处用地高差较大,南高北低,高差在十米左右,目前市政道路标高和南侧场地标高平齐,北侧用地呈低洼的坑坑。

基地原用地现状南侧有部分居民区,已拆迁,北侧低洼地带为农田,而东侧的自然山体植被完好,是一道美丽的自然风景线,适宜居住。

 

(二)规划内容

1、设计依据:

·建设单位提供的底薪图与用地规划红线图;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及仁怀市地方规定。

2、设计构思:

根据对现状条件的分析可知:

优越的城市地理区位,舒适的都市休闲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人文环境是本项目的区位优势,因此本方案充分发挥这个优势,以内敛空间和中心景观组团的概念作为思想主轴,贯始至终,精心营造一个与周边环境融合的物质空间,努力造成一个气韵贯通的高尚社区和精神家园。

3、规划原则:

⑴塑立“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使其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居住生理需求,而且也要充分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精神需求,成为颇具活力和印象深刻的高尚社区。

⑵“艺术地再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营造良好的小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创造宜人居住的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能够充分融合,和谐统一。

⑶“空间释放,资源共享”。

力争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争取共有空间,核心景观的有限释放。

所以建筑形式以高层为主,力求“低密度,大楼距”。

⑷户型设计上考虑本地的气候条件和生活习惯,注重朝向,明厨、明卫、大厅中室、动静分区,力求提供现代生活创意。

4、规划布局

“合院围合式布局”

本案根据用地现状的情况出发,布置大底盘市商业,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限度的实现土地的最大价值化,把小区环境提升到屋顶层。

整个小区既具有完整的结构体系,又具独特的庭园风格。

建筑视线空旷,最好的视野尽全部的面向楠竹林公园,人们入住其中,自置其间,其乐融融。

商业屋顶的利用与造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娱乐的平台,激发小区的无限活力。

在处理手法上讲究随空间序列的展开而产生步移景异的效果,虚实对比,庭园理水。

漫步于中心景观轴中,整个小区如多个层次的国画在你的面前依次展开:

入口广场以雕塑、塔楼和硬地为主,将城市暄哗隔绝开来,接着以灌木和叠水为过渡,中心景观核以以绿树和花架廊为主。

“大围合”

本工程均为接近100米的高层住宅楼,采用了“大围合”设计理念,所有居住楼围绕着组团中心形成环状围合的大花园,其错位的平面布局尽可能让各户都有良好的景观视觉通廊;在靠近楠竹林一侧,布置大面宽的高层大户型住宅楼,与公园相互和谐呼应。

其建筑高低错落的布置增强了小区的可识别性和人为的自然情趣,创造丰富多彩的空间与天际轮廓线。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7、交通组织:

(1)入口

本案将小区入口设计位于次要道路上,把主要街道的沿街展示面展示给城市,既减小了小区车辆对主要城市道路的影响又把最好的商业价值展现给城市。

地下室入口结合城市次干道道路设计,以减小地下车库的车辆对城市干道的直接压力。

本案在城市主干道岔路口让出一个大广场,设计为步行商业主入口。

结合沿街店面立面造型,配以塔楼、雕塑,提升了小区形象,更加的大气,具有标志性。

8.单体设计

住宅单体全部为高层,适当的进深以保证节约用地,提高绿地率,力图创造综合效益,建设高档次、上品味的住宅小区。

户型有多种户型以供市场选择。

全部户型均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尽可能的做到明厨、明厅、明卫。

并利用变压式排气管改善暗厕和厨房的通风条件,户型设计强调厅与卧室的动静分区,互不干扰,客厅的设计充分考虑家俱布置与用餐空间有合理的空间关系。

立面设计上采用简欧建筑风格,强调建筑物的高耸、挺拔,给人以拔地而起、傲然屹立的非凡气势,体现出工业革命的技术革新所带来的不断克服地心引力而达到新的高度,表达出不断超越的人文精神和力量。

 

第二章结构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二、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为0.30kPa,地面粗糙度为B类。

2、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

三、结构选型:

1、本工程为31层住宅楼,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类别为丙类。

2、根据建筑物高度,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楼屋面板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

3、地基基础:

拟采用桩基础,待地质报告提供后另定。

四、电算程序:

选用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

 

第三章给水排水

一、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9、《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10、甲方提供的其他资料。

二、设计范围

1、本小区室内外给排水系统、雨水系统;

2、本小区室内外消火栓及自动喷淋、水喷雾灭火等消防给水系统(详见消防专篇)。

 

三、给水

1、用水标准及用水量表:

地块用水量计算表:

序号

用水部门

数量

用水标准

最高日用水量m3/d

平均时用水量m3/h

最大时用水量m3/h

用水时间

时变化系数

1

住宅

1855人

250L人.d

4637

193.25

483.13

24

2.5

2

商业

11012m2

5L/m2.d

55.06

4.59

6.1

12

1.5

3

绿化浇洒

4350m2

2L/m2.d

8.7

4.35

2.56

4

1

5

未预见水量

10%

125.04

6.06

13.57

6

合计

4825.8

208.25

505.36

其中地块的绿化浇洒用水采用雨水回收利用,合计水量中未包括。

2、水源及给水系统:

(1)、地块生活、消防用水均以市政自来水为水源。

均从市政给水管接进水管在小区内形成环状管网,供应小区各地块生活及消防用水。

小区按一户一表设计,住宅、消防、各类公建及商业均从市政引入管单独接管,设独立计量水表。

(2)、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节约能源,市政水压能满足供水的部分楼层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不能满足供水的住宅用水采用变频设备供水。

(3)、住宅用水与商业用水分别设表计量,采用一户一表制。

四、排水

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排水方式。

1、污水:

小区的主要污水源为生活污水,最大日污水量按生活给水量的90%计取。

室内生活污水采用污废水合流排出,其中厨房和卫生间的排水立管分开设置,生活污水在小区内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集中排至城市污水处理厂。

2、雨水:

屋面雨水有组织的排至雨水收集系统。

小区雨水设计重现期取1年,综合径流系数Φ取0.70。

3、地下室废水采用机械提升排放。

第四章强电

1、负荷等级、容量及供电系统

本工程消防负荷、客梯、水泵、安防等重要负荷等级为一级,其余住宅商店等负荷为三级负荷,拟采用高压10kV电源供电。

各地块高压系统采用两路高压10kV城市电源至小区各地块住宅及商业开闭所。

柴油发电机房,内设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一台,供水泵房、电梯及小区消防用电。

低压系统为单母线分段,必要时手动联络。

无功补偿采用低压侧集中补偿方式,功率因数补偿至0.9以上。

2、照明:

室内照明以节能灯为主,室外照明采用LED灯照明,应急照明详消防专篇。

防雷接地系统:

本工程按二类/三类防雷建筑设计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按D级设置,屋面层及屋面设备房四周敷设人工避雷带作为接闪器。

高出屋面的金属构件应与避雷带焊通,再把整个建筑物的梁板、柱、基础等主要结构钢筋焊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笼式避雷网,利用砼基础桩基和底板钢筋作为接地装置。

防雷击电磁脉冲:

将建筑物的钢筋、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共用接地系统,并在各弱电机房及配线间均设置等电位连接板,将机房内的所有导电金属物就近作等电位连接。

低压配电系统从各建筑物总配电屏开始采用TN-S,TN-C-S系统,并设置二级电涌保护装置。

在引入或引出的信息线路要求设置相应的电涌保护器(由弱电承包商在各系统深化设计时配置)。

变电所高压母线及变压器低压侧设置有避雷器,以防过电压和雷电流冲击,低压侧设置电涌保护器。

变配电的工作接地、保安接地与弱电系统接地及防雷接地共用一个接地体,其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0欧姆。

 

第五章弱电

一、电话通讯系统

1、每户住宅按2个电话终端计,另加商业、公用等,小区电话终期容量约为15000门。

每户住宅均设宽带网络数据终端。

设备用房面积约25平方米上述设备用房均预留有宽带网接入设备位置,进线引自市电信网。

二、有线电视系统

电视和多功能业务分前端机房位置同通讯机房,机房面积约15平方米。

三、宽带及访客对讲系统

小区各住宅单体建筑均设有访客对讲系统,预留宽带网络接入及管线系统。

四、小区智能系统说明

本工程除设置有电话,有线电视,消防报警,宽带及访客对讲系统外,为提升本小区品质,更好地满足业主对于生活及工作的要求,本工程甲方今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及完善以下智能化系统:

1、安全防范系统:

周界防越报警系统(小区周界安装红外对射探头,对发生非法翻越的区域进行实时报警,在辖区电子地图上显示报警方位以供保安人员快速反应),电子巡更管理系统(通过设置电子巡更点,加强保安的巡查力度,避免了常规巡逻存在的死角和巡逻人员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实现人防与技防的结合),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辖区周界、大门口、主干道、重要场所、通道及入口处、电梯轿厢内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摄像机,达到宏观监控与微观监控、可疑事项监控的要求,使保安人员及时掌握辖区内整体动态),访客可视对讲系统(通过此系统住户可在家里监视应答对应梯口呼叫,从而有效阻止外来人员自由进入住宅楼,并可与分控中心联络或报告险情或要求帮助等),住宅联网报警系统(在住宅内设置紧急报警按钮,煤气泄漏报警,门磁及窗磁等探头,当发生警情时,通过户内报警主机将警情传输到小区安防监控中心报警管理主机上,管理中心或分中心计算机图像显示器上立即自动弹出报警住户位置和事故类别,以及相关的报警住户家庭资料包括联系电话,以使保安管理人员及时处置)。

2、电梯管理系统:

拟在小区安防中心设置电梯管理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为防止小区的电梯因某种故障,乘客被关在轿厢内得不到及时处理,在小区安防监控中心及各个电梯轿厢设置电梯报警及通信系统,以便较好地处理此类事故。

3、小区背景音乐广播系统:

由小区安防监控中心集中管理控制。

在小区内各主要通道旁、室外景观及其它室外公共活动场所布置音箱,进行分区或全体广播,满足平时播放音乐,火灾或其他紧急事件发生时切换为火灾报警广播或紧急广播的功能。

小区公共广播应能播放CD、MP3、VCD/DVD和调频立体声节目,有话筒可以插播通知,并采用节目定时播放器能定时自动播放音乐。

第六章暖通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5.当地气象资料;

6.业主要求及建筑专业提资图。

二、设计参数(参照盘县):

室外设计参数: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5.5℃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6.5℃

冬季供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0.6℃

冬季供暖室外平均风速1.3m/s

室内设计参数:

冬季住宅室内设计温度18-20℃

冬季住宅室内相对湿度≥30%。

三、设计内容:

本工程含高层住宅、商业、社区服务、地下室功能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地下室停车库及设备用房的通风与排烟设计;

2、各套住宅的厨房及卫生间通风设计;

3、各高层住宅的防排烟设计;

4、高层住宅及商业,幼儿园的空调设计;

四、通风系统设计:

1、地下室停车库按防火分区设置机械通风(排烟)合用系统,平时排风量按6次/h换气计,进风量按排风量的80%计,不足部分由坡道入口自然进风。

2、地下室设备用房单独设置机械通风系统。

3、地面各栋住宅楼内各套住宅靠外墙的卫生间设通风器直接排出室外;无外墙的卫生间设置变压式排气竖井,由通风器将废气排至竖井集中至高层屋面排放;厨房通风均考虑设变压式竖井集中至高层屋面排放。

通风器由用户自理。

五、空调系统设计:

1.住宅均考虑设置家用分体空调,本专业仅考虑配合其余各专业预留室外机安放的位置及空调用电量。

2.商业用房拟设置风冷单元式中央空调系统,室外主机位置由建筑专业结合建筑立面统一考虑。

上述空调设备均由用户自理。

六、采暖系统设计:

1、本小区共共设2个换热站,热源由城市热网供应,经换热机组进行热交换后由小区管网送至各楼用户。

2、商铺及住宅均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热源为60-50℃热水。

3、地下室入口处设热空气幕。

4、集中供暖,分户热计量,每户热计量装置设置于公共采暖管井内。

 

第七章消防

一、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1995。

二、建筑消防

本工程住宅部分为27~31层,按一类高规执行,局小区周边为城市道路,结合小区内部设置的4米宽环形消防车道,使建筑四周形成环形消防车道。

高层住宅多为两个长边直接落地,均可作为消防登高面,且登高面范围内都有建筑的安全出入口。

登高面与建筑之间处均不种植妨碍登高的高大乔木植物,局部种植低矮的灌木丛。

消防车道转弯半径不小于12米,建筑周边道路均可与小区外规划路和小区内消防车道连接。

消防控制室设于商业一层,面积40m2,有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本工程住宅有单元式和塔式,楼梯均通至屋面,有利于消防疏散。

单元式住宅电梯厅为合用前室,采用自然采光通风,防烟楼梯采用机械送风,通至屋面,屋面连通;塔式住宅楼梯和前室均采用自然采光通风,楼梯通至屋面;所有单元式和塔式住宅每个梯位均设置一台消防电梯,合用前室面积不小于6m2。

本工程地下室面积为27660.5m2,停车496辆,为一类停车库,车库部分设7个防火分区,其中机动车库防火分区面积小于4000㎡,其余配套设备用房自成独立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面积小于1000㎡。

地下室设柴油发电机作自备应急电源。

三、消防给排水

(一)、消防给水

1、消防用水量

地块的消防系统住宅和商业各自单独考虑。

地块消防系统均按小区消防用水量最大的建筑考虑。

室外消防用水量均为1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均为20L/S,火灾延续时间均按2小时计;喷淋用水量均为35L/S,火灾延续时间均按1小时计;地下室柴油发电机房均设有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喷雾强度均为20L/min.m2,,持续时间均为0.5小时,一次灭火同时开启消防系统总用水量均为378m3。

2、消防水源、消防储水池及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地块的消防用水水源均为市政自来水。

均从市政给水引入管上接DN200给水管沿各地块成环状布置,并引入地下室消防专用储水池,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上均设置若干座地上式室外消火栓。

地块地下室均设有378m3的消防专用储水池,供各自地块室内外消防用水。

在小区各地块最高楼楼屋面均设有一座20m3的消防专用储水箱,内存18m3的有效消防储水。

3、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地块的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均为独立的环状给水管网。

室内消火栓均按能满足两股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一部位的要求来布置。

地块地下室消防泵房内均设有两台室内消火栓专用消防泵(一用一备)。

地块屋面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均能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低于0.07MPa的要求,系统不另设稳压设施,并按不分区的系统设计。

当消火栓出口压力大于0.5MPa时,均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

区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上均设有若干套水泵接合器以增强室内消防供水能力。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地块地下室车库均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II级设计,设计喷水强度为8L/min.m2;作用面积160m2,喷头动作温度均为68℃。

地块自动喷淋系统均为临时高压给水系统,在小区各地块地下室消防泵房内均设有两台喷淋泵(一用一备),初期消防用水由最高楼屋面专用消防水箱供给。

喷淋系统均采用湿式系统,报警阀前、后均设信号阀,每套报警装置最不利点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

每层或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水流指示器,水流指示器前设信号阀。

地块喷淋系统上均设有若干套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辅助灭火。

5、水喷雾灭火系统

地块发电机房内均设有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喷雾强度为20L/min.m2,作用面积约40m2,持续时间为0.5小时。

系统采用雨淋报警阀组装置,由感温、感烟两种探头同时报警启动。

雨淋报警阀前设过滤器和信号阀。

水喷雾系统与喷淋系统共用水泵。

6、气体灭火

地块变配电房均设有七氟丙烷无管网灭火系统。

7、其它

地块的地下室车库、设备房、变配电室、发电机房、商店、住宅楼梯间、屋面电梯机房等处均设有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四、消防电气

消防用电设备的电源按一级负荷设计,除从外电网引入10KV电源外,地下室设630KVA1#发电机房60m2,630KVA2#发电机房60m2,各发电机房内发电机设有自动启动装置,并能在30S内供电,供水泵房、电梯及小区消防用电。

在小区低压配电系统设置对消防负荷的供电回路外,还另设有一应急母线段对消防负荷提供另外一路的低压供电回路。

所有消防设备均采用双电源供电,在现场实现末端自动切换。

在重要场所(包括人员密集)设置应急照明系统。

平时由普通电源供电,停电时转由蓄电池供电,断电情况下瞬间点亮,电池供电时间大于60分钟。

火灾时仍需保证供电的重要消防设备,配电回路采用阻燃电缆或导线。

所有消防设备供电线路采用穿钢管或防火金属线槽保护,当穿钢管明敷时,采用涂防火涂料保护措施。

超35层住宅消防干线用MT电缆

五.消防弱电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

1、本工程按一级保护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采用智能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地下层车库、设备用房、门厅、各层前室.配电间及电梯机房等均设置感烟或感温探测器。

按消防规范要求各层设有手动报警器,警铃,地下层设应急广播。

超过35层住宅户内设火灾报警探头

2、消控室内设置消防联动控制柜,在消控室内可自动或手动启动消防泵、喷淋泵、防排烟风机、从联动控制柜到各台消防水泵及风机,采用多线直接控制方式。

当确认火灾后,联动柜能切除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并接通报警装置及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

发出着火层信号并向电梯机房发出迫降信号,使全部电梯停于首层,同时开启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关闭相关防火门。

所有消防设备动作后,均反馈信号到消控中心。

消控中心设于商业一层,面积约为60平方米。

消防专用电话:

1、消控室内设置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

在各层手动报警器上都带有对讲电话插孔。

在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变配电室、排烟机房、空调机房、消防电梯机房、消防电梯轿厢等处设有固定的专用电话分机。

消控室内设置直通市内消防报警电话。

六、消防防排烟

1、地下室停车库按防火分区设置与机械通风(排烟)合用系统,排烟量按6次/h换气计,补风量按不小于排烟量的50%计。

2、排烟风机选用消防高温排烟机,保证在280℃时连续工作30min。

并在其入口处均设有排烟防火阀,当烟气温度达到280℃时,排烟防火阀自动关闭,并能联动排烟机停止工作。

3.地面各栋高层建筑靠外墙的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或合用前室均采用自然排烟,其中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不小于2m2;前室每层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2m2;合用前室每层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3m2;无法进行自然排烟的楼梯间及前室设置机械防排烟系统。

超过100米高层建筑,对于前室及防烟楼梯间均按规范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4、所有穿越通风机房和防火分区的风管上均设有防火阀。

5、所有通风管及空调风管均采用不燃钢板材料制作。

 

第九章节能设计

(1)外墙颜色:

外墙主要采用米黄色装饰材料,可以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节能效率。

(2)建筑平面:

平面布局及门窗位置合理,有利于取得良好自然通风,对降低居住建筑能耗有利。

(3)太阳能利用:

局部屋顶、阳台装置太阳能。

(4)居住建筑外窗采用断热铝合金双层中空玻璃门窗,门窗气密性不低于国家标准。

(5)建筑外墙外墙采用200厚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外墙传热系数<1.5w/(m2.k);屋面屋顶采用挤塑泡沫板隔热层,屋顶传热系数<1.0w/(m2.k);外窗采用塑钢窗,传热系数<4.7w/(m2.k)。

(6)为尽量减少二次加压供水的范围以节约能源,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供水压力。

市政水压不能供给的住宅,采用变频设备供水。

(7)所有选用的卫生设备应保证产品质量,严禁使用淘汰产品,各种便器冲洗水箱采用节水型水箱及配件;各种卫生器具的水嘴均选用水密性优良的陶瓷阀芯水嘴。

 

第十章环保设计

(1)厨房及暗卫采用专用排烟、排气道,均上至屋顶,废气高空排放。

(2)地下柴油发电机房设直通屋顶的排烟道,使柴油机油烟高空排放。

(3)建筑设备尽量选用低噪低振产品,减少对小区的居住环境影响。

(4)每层楼梯间设置垃圾收集空间,整个小区设置一个垃圾收集间,统一收集、统一外运。

(5)地块室外排水均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方式,雨、污水管网各自独立设置。

污水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均在小区内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6)为减少泵房内水泵震动所产生的噪音污染,小区各地块水泵均选用低噪轻震的立式水泵机组;同时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固体传音,水泵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器,水泵进出水管道上设柔性橡胶接头,管道吊架采用弹性吊架。

(7)在生活给水系统配水管网的设计中,严格遵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2条“水质和防水质污染”的各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