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93681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际贸易理论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际贸易理论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际贸易理论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际贸易理论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试题及答案.docx

《国际贸易理论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理论试题及答案.docx

国际贸易理论试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

1、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D)指标。

A贸易顺差B对外贸易额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D对外贸易量

2、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D)来表示对外贸易。

A国外贸易B外国贸易C商业贸易D海外贸易

3、一国在其境内设有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时,其关境(B)A大于国境B小于国境C等于国境D与国境无关

4、一国关境与其国境相比(D)

A关境可以小于国境B关境可以大于国境C关境可以等于国境D以上都对

5、以货物通过关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标准称为(D)A有形贸易B无形贸易C总贸易D专门贸易

6、转口贸易又称(A)

A间接贸易B进口贸易C出口贸易D对外贸易

7、贸易顺差是指(A)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C.国际收支为正D.国际收支为负

8、某国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200亿美元,同年该国出口贸易为240亿美元,

进口贸易额为200亿美元,这—年该国贸易依存度为(C)。

A.出口贸易依存度力16.6%B.进口贸易依存度为20%C.对外贸易依存度为36.6%D.对外贸易依存度为16.6%

第一章国际贸易概述

10、当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B)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失衡D贸易平衡

11、在世界贸易中,(A)国家是世界贸易的主体,是各国主要市场。

A发达资本主义B发展中C不发达资本主义D转型

12、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B)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B世界出口总额C世界进出口总额D世界进口差额

13、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个进口商品,即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比率是(B)

A贸易依存度B贸易条件C贸易结构D贸易比率

14、具体商品的进出口属于(A)

A有形贸易B无形贸易C进出口贸易D商品贸易

15、当货物运输的过程中经过第三国的国境,对第三国来说这种贸易是(C)

A进口贸易B出口贸易C过境贸易D转口贸易

二、多项选择题

1、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可称之为(BCE)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赤字D.出超E.入超

2、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AB)A.一国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B.一国的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C.各国的制成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D.各国的制成品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E.各国的进出口总量占世界进出口总量的比重

3、按货物移动方向不同,国际贸易可分为(BCD):

A.直接贸易B.进口贸易C.出口贸易D.过境贸易E.转口贸易

4、某国在1992年贸易规模为:

出口380亿美元,进口312亿美元,这一年该国贸易状况为(ABE)。

A.顺差68亿美元B.净出口68亿美元C.入超68亿美元D.净进68亿美元E.贸易总额692亿美元

5、按贸易是否有第三国参加,国际贸易可分为(ADE)

A.直接贸易B.进口贸易C.出口贸易D.间接贸易E.转口贸易

6、下列属于无形贸易是(BCDE)

A服装贸易B技术服务C劳务输出D运输E保险

7、按参加国的情况国际贸易可分为(CD)

A单方贸易B多方贸易C双边贸易D多边贸易E单边贸易

8、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指标包括(ABC)

A外贸总依存度B出口依存度C进口依存度D进口比例E出口比例

9、关于贸易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有(ABC)

A又称交换比价B又称贸易比价C其值大于100贸易条件转好D其值小于100贸易条件转好E其值等于100贸易条件转好

10、补偿贸易的方式有(ABC)

A返销B互购C部分补偿D以货换货E协作生产

三、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

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2、对外贸易量:

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是指该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

3、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一国在一定时期里(如一年)各类商品在进出口贸易额

中所占的比重,叫做该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4、易货贸易:

是指两国之间不使用货币而是以货物作为偿付工具的商品交换活动,即以货换货。

四、简答题

1、简述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

答: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国际贸易是从整个世界

范围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的;而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的。

答:

总贸易与专门贸易对进出口的统计标准不同。

总贸易是以货物经过国境作为

统计进出口的标准;而专门贸易是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

3、简述转口贸易与间接贸易的差异。

答:

由于某些原因,商品的生产国与消费国不能直接进行交易,而只能通过第三

国商人转手来间接地进行买卖。

对于生产国和消费国来说进行的是间接贸易,而对第三国来说进行的是转口贸易。

4、简述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区别。

答:

过境贸易中第三国不直接参与商品的交易过程,只对过境的商品收取少量的

手续费和印花税;而转口贸易是由转口商人来完成的交易,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5、贸易差额与一国经济发展有何关系。

答:

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主要部分,贸易差额对一国

的国际收支有着重大的影响。

长期的贸易不平衡对一国国家经济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6、简述当代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

答:

1、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很快2、国际贸易集团化

3、自由贸易是世界贸易发展的主流

4、科学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5、“绿色环保”日益受到重视

7、对外贸易依存度指标说明什么问题?

五、论述题

1、论述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要点: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国际贸易是从整个世

界范围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的;而对外贸易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的。

2、如何正确看待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与分散?

要点:

一国与某个或某几个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比较高,则对

外贸易地理方向比较集中;反之,则比较分散。

说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集中与分散的优劣。

4、谈谈当今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概况及特点。

要点:

1、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3、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在不断地调整

六、计算题:

1、如果以2003年为基期(即2003年出口单位价格为100),2004年和2005年中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5和107.8,同期出口额分别为5933.2亿美元和7620亿美元,请通过计算贸易量来判断中国2004年相对于2005年出口的实际规模的变动幅度。

2004年的贸易额中国2004100以2003年为基期的出口价格指数=5933.2÷105某100=5650.l67(亿美元)

2005年的贸易额中国2005100以2003年为基期的出口价格指数=7620÷107.8某100=7068.65(亿美元)

2005比2004出口实际规模变动幅度=7068.655650.67100%5650.67=25.09%答:

中国2005年相对2004年出口的实际规模增加了25.09%。

2、以2002年为基准年,某国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为100,到2006年该国出口价格上涨了9%,进口价格下降了6%,其贸易条件如何变化?

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某100=[(19%)/(1-6%)]某100=116

答:

贸易条件转好。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分工形成的阶段是在(D)世纪时期。

A.11-12B.14-15C.16-18D.18-19

2、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是(D)。

第二章、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3、各国的(A)决定着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A.生产力水平B.市场规模C.自然条件D.社会制度

4、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国际分工主要是在(D)之间进行的。

A.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C.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宗主国与殖民地

5、以自由竞争为特征的世界市场是(B)

A.封闭市场B.自由市场C.垄断市场D.北美市场

6、几个发达国家进行专业化协作,联合生产,这是(A)国际分工A.水平型B.垂直型C.混合型D.交叉型

7、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是一种(A)

A.垂直型分工B水平型分工C混合型分工D三大产业分工

8、绝对利益论和相对利益论都是一种主张(A)的传统理论。

A.自由贸易B.保护贸易C.国家干预D.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相结合

9、绝对利益论提出的国际分工基础是各国间(B)的差异。

A.比较成本B.绝对成本C.要素禀赋D.要素组合比例

10、在相对利益论中,国与国之间进行分工的基础是各国(A)的差异。

A.产品比较优势B.产品垄断优势C.产品密集程度D.产品保护程

11、赫克歇尔——俄林提出()学说。

A.绝对成本B.比较成本C.动态比较成本D.要素禀赋

12、根据比较利益论假定A、B两国生产某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C)

A.B国同时生产某、Y产品,A国不生产B.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某产品

C.A国生产某产品,B国生产Y产品D.A国同时生产某、Y产品,B国不生产

13、里昂惕夫反论说明了什么之间存在的矛盾(C)。

A.绝对利益论,相对利益论B.相对利益论,要素禀赋论

C.实践的验证结果,要素禀赋论理论结D.实践的验证结果,相对利益论理论结论

14、在当代的国际分工格局中(C)A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占主要地位B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工占主要地位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占主要地位D发展中国家内部的分工占主要地位

15、国际市场价格由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总是围绕着:

(D)A国内价值上下波动B国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C个别价值上下波动D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二、多选题:

1、按照参加国际分工的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国际分工可分为:

(ABD)A垂直型分工B水平型分工C国际三次产业分工D混合型分工E技术分工

2、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国际商品结构与各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ABCD)

A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上升B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工业制成品增长

C中间性机械产品的比重提高D服务贸易迅速发展E货物贸易比重上升

3、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这种条件包括(BCDE)A人口分布B地理地质条件C气候D自然资源状况E国土面积

4、要素禀赋论认为,在国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相同的条件下,形成各国间比较

成本差异的原因有(AC)。

A.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B.各国规模经济程度差异

C.各国要素组合比例不同D.各国贸易政策不同E产品价格

5、若德国和英国在同一劳动时间内分别生产8码毛呢,15码麻布和10码毛呢,20码麻布,那么,基于比较利益原则的分工格局为(BC)。

A.英国生产并出口毛呢B.英国生产并出口麻布C.德国生产并出口毛呢D.德国生产并出口麻布E.两种产品都由德国生产并出口

6、对于“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BCE)A.决对成本说B.技术差距说C.要素价格均等化说

D.劳动熟练说E.人力资本说

7.世界市场中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贸易市场包括(ABCDE)A.商品交易所B拍卖C博览会D展览会E集市

8、国际市场价格根据商品交易中的竞争状况,有世界“封闭市场”价格和世界

“自由市场”价格之分,在“封闭市场”价格中又可分为(ABCD)A调拨价格B垄断价格C区域性贸易集团内的价格D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E国际价格

9、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有(ABC)

A社会生产力B自然条件C政治、文化因素D人口因素E地理因素

10、穆勒的相互需求论的观点包括(ABDE)

A国际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国际价值B国际价值是国际商品交换的比例C需求决定于国际供给D供给决定于国际需求E一国的商品需求是另一国的供给

三、名词解释:

1、世界市场:

是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科技的场所,是由世界范围内

2、国际分工:

是指超越了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

3、绝对成本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国商品之间存在绝对成本差异。

4、垄断价格是指在世界市场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跨国公司,利用其经济力量和市场控制力量所决定的价格

四、简答题

1、国际分工分成哪几个阶段?

答:

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提高的必然产物。

国际分工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与深化四个阶段

2、简述世界市场的含义及其分类构成。

3、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

1、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2、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有一定的影响;

3、政治、文化等因素也会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4、国际分工的性质受国际生产关系的制约。

4、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答:

因为一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高,技术水平也就高,而技术水平决定了一国在分工中的位置。

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就处于领先的位置。

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不受或少受外国的竞争。

3、超贸易保护政策

是一种侵略性的保护贸易政策,是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以巩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4、新贸易保护主义

是指政府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在商品的范围上不断扩大、限制手段上更加歧视和

隐蔽、贸易制度的管理上法律化。

四、简述题

1、简述自由贸易政策的主张答:

1、降低关税

2、尽力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2、简述保护贸易政策的政策主张1、实施保护关税政策

2、保护政策以发展工业生产力为目的3、对不同的工业实施不同程度的保护

3、从重商主义和李斯特的保护贸易主张中可以发现哪些共同点?

1、限制进口2、保护关税政策

3、发展本国工业的政策

4、凯恩斯主义贸易保护主张的出发点与李斯特的出发点是否相同?

不同。

凯恩斯主义贸易保护是对垄断工业的保护,而李斯特的贸易保护是对幼稚

工业的保护。

5、简述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征

1、保护的目的、对象、手段、利益不同2、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3、组成货币集团,瓜分世界市场4、掩饰发达国家危机和失业的真正原因

6、简述中国改革前后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

1、改革前国家实行对外贸易管制,改革后对外贸易开放

2、改革前实行高度保护的贸易政策,改革后逐步实行自由化

3、改革前强调自力更生的基本指导思想,改革后加强对外贸易及交流

7、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

1、非关税壁垒措施的歧视性增长2、非关税壁垒的利用范围日益扩大3、加强了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

五、论述题

1、评价比较李斯特的保护贸易与凯恩斯主义贸易保护

要点:

凯恩斯主义贸易保护是对垄断工业的保护,而李斯特的贸易保护是对幼稚工业的保护。

2、论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隐蔽性和歧视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要点:

1、它削弱了国际多边贸易体系,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2、限制了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成本高,南北差距扩大。

3、不利于国际贸易秩序的稳定。

3、论中国外贸政策的新变化要点:

1、改革前国家实行对外贸易管制,改革后对外贸易开放2、改革前实行高度保护的贸易政策,改革后逐步实行自由化

3、改革前强调自力更生的基本指导思想,改革后加强对外贸易及交流

4、谈谈推进贸易自由化要点:

1、关税大幅度削减

2、关税壁垒的降低或撤销

一、单选题

1、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的关税称为(C)A差价关税B特惠关税C财政关税D保护关税

2、规定期限内,对配额以内的商品征收最惠国税,超过配额征收普通税甚至罚款,这种非关税措施叫做(D)

A、全球关税配额B、国别关税配额C、关税配额D、非优惠关税配额

3、与复式税则相比,单式税则(D)

A.又称多栏税则B.只适用于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C.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D.不利于实行差别待遇

4、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B)

A.在商品价格上涨时保护作用更强B.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C.能够体现公平税负原则D.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5、税率最高的关税是(C)

A.普遍优惠税B.特惠税C.普通税D.最惠国税

6、从价税=商品(D)某从价税率。

A.重量B.质量C.数量D.总值

7、进口附加税通常是一种(A)措施。

第四章关税与非关税措施

A.特定的临时性措施B.普遍采用的措施C.经常性措施D.被禁止的措施

8、A国规定2005年从B国进口打火机数量不得超过100万只,这种贸易限制措施属于(C)

A、“自动”出口配额B、关税配额C、国别配额D、全球配额

9、以下哪种关税不属于进口附加税(B)A反倾销税B差价税C反补贴税D报复关税

10、属于间接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C)

A.进口配额制B.进口许可证制C.进口最低限价D“自动”出口限制

11、《洛美协定》规定欧盟对参加协定的发展中国家所提供的进口关税是(D)

A.普惠税B.差价税C.最惠国税D.特惠税

12、最惠国税是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协定,其待遇给予的方式是(B)A单向的B双向的C多方的D非互惠的

13、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B)

A.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B.普通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C.非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D.普遍的、歧视的和非互惠的

14、关税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是一种间接税。

、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征收的关税是(D)

A、特惠税B、反倾销税C、反补贴税D、差价税

15、关税对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其作用日益下降的是(A)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保护国内生产C调整贸易格局D调节经济结构

二、多选题

1、关税的特点有(ABCD)A.强制性B.间接性C.无偿性D.固定性E.直接性

2、进口附加税的征收目的主要有(ABCD)

A.应付国际收支危机B.维持进出口平衡C.防止外国商品低价倾销D.对他国实行歧视或报复E.增加财政收入

3、关税按照征税的目的可以分为(CD)

A进口关税B出口关税C财政关税D保护关税E过境税

4.国际贸易的进口配额制主要有:

(CD)

A进口许可证B国家进口垄断C绝对配额D关税配额E出口配额

5、直接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主要有(ABE)

A.进口配额制B.进口许可证制C.进口最低限价D.进口押金制E.“自动”出口限制

6、普惠制的原产地规定中,有关货物实质性变化的标准主要有(CD)A.竞争需要标准B.直接运输规则C.加工标准D.增值标准E.成份标准

7、一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根据以下事实(ABD)。

A.进口产品低于其正常价格B.对进口国同类产业造成损害C.进口产品是否接受政府补贴D.对进口国消费者造成损害E.进口产品是否低于进口国同类产品价格

8、普惠制的原产地规定中的毕业规定包括(AC〕

A.部分毕业B.附加条件C全部毕业D.非歧视原则E.非互惠原则

9、海关税则包括海关课征税的规章及关税税率表,其关税税率表主要包括(ABE)

A税率B税号C税种D税目E货物分类目录

10、通关手续是办理进出口手续的过程包括的环节有(ABCE)A申报B查验C征税D提货E放行

C.超额退还间接税D.给予厂商现金补贴

8、出口补贴问题是贸易谈判的长期话题,在乌拉圭回合任何产品禁止使用出口补贴,(B)除外。

A工业品B农产品C半制成品D制成品9、关于掠夺性倾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以倾销方式在国外时常抛售“剩余货物”

B.长期以低于国内市场上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出售商品C.通过倾销排挤竞争者后再提高价格D.对进口国损害相对较小

10、出口企业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抛售商品,打击竞争对手以占领市场的行为,称为(D)

A出口配额B出口国家垄断C出口行政组织措施D商品倾销

二、多选题

1、在出口信贷中,按照借贷关系可划分为(DE)

A长期信贷B短期信贷C中期信贷D卖方信贷E买方信贷

2、买方信贷的是向(BC)提供贷款。

A出口商B进口商C进口方银行D出口方银行E商业银行

3、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的担保项目主要包括(AB)

A政治风险B经济风险C商业风险D市场风险E经营风险

4、间接补贴是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等措施,主要包括(ABCD)

A减免或退还有关的国内税B暂时免税进口C退还进口关税D免出口税E免运费

5、按倾销的具体目的将商品倾销可分为(ABC)

A持续性倾销B掠夺性倾销C偶然性倾销D暂时性倾销E永久性倾销

6、外汇倾销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受到多因素的制约,出现下列情况作用被抵消的是(ABC)

A国内价格上涨B进口国同等程度贬值货币C进口国征报复性关税

D调整生产结构E减少进口7、DA经济特区的基本形式有(ABCDE)

自由边境区贸易型经济特区EB工业型经济特区过境区C保税区8、A单边出口管制出口管制的形式主要有B多边出口管制(AB)

C

D共同出口管制E国别出口管制自动出口管制9、

A属于对外贸易管理的经济杠杆调控措施的是货币政策B价格C税收D信贷E(BCDE汇率)10、A进出口配额管理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行政措施有B进出口价格管理(ACEC)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D进出口生产管理E对外贸易经营权管理三1、、出口信贷名词解释题

是指出口国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加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外国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

是出口国政府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银行向国外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

,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

3、外汇倾销

就是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来扩大出口。

4、多边出口管制

四、简述题

1、简述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的异同。

相同:

都是为了鼓励出口而提高信贷,放贷者都是出口方银行。

不同:

贷款对象不同,买方信贷对象是进口国的商人和银行,其风险较小;卖方

信贷的对象是出口商,风险较大。

2、为什么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可以起到促进出口的作用。

当外国债务人由于政治或经济原因拒绝付款时,国家担保机构即按照承保的数额给予补偿,降低了出口商的风险。

这是出口国政府为鼓励出口而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

3、简述政府在促进出口中的作用。

1、设立机构研制出口战略2、建立商业情报网

3、组织国际贸易中心和贸易展览会4、组织贸易代表团互访

5、组织出口商的评优评奖活动

4、商品倾销有哪几种?

判断商品倾销的条件是什么?

答:

倾销可分为:

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持续性倾销。

条件:

(1)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冲击,以使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

(2)进口国同类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3)是否威胁进口国新兴工业的建立。

5、外汇倾销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1)、货币贬值迟早会引起国内价格的上涨,当国内价格上涨的程度赶上或超过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时,外汇倾销的条件也就不存在了

(2)如果其他国家也实行同幅度的货币贬值或采取提高关税等其他报复性的措施,外汇倾销的作用也将被抵消;

6、各国的经济特区有何共同点?

1、目的相同

2、投资环境开放

3、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

4、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5、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7、出口限制的具体措施一般有哪些?

1、国家专营2、征收出口税

3、实行出口许可证制4、实行出口配额制5、出口禁运

五、论述题

2、鼓励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贸易,3、繁荣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经济,

4、增加本国的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

要点:

利:

可以维护本国或国家集团的政治利益与安全,限制某些短期和重要物资的外流,保护本国文化艺术遗产。

弊:

助长了国内垄断集团,限制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2)存在损害国内产业的事实(3)倾销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4论述一国货币贬值对进出口的作用。

要点:

这种手段也能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