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第五标段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873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4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整理项目第五标段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土地整理项目第五标段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土地整理项目第五标段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土地整理项目第五标段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土地整理项目第五标段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整理项目第五标段施工方案.docx

《土地整理项目第五标段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理项目第五标段施工方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整理项目第五标段施工方案.docx

土地整理项目第五标段施工方案

土地整理项目第五标段施工方案

 

山东省高青县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

土地整理项目

 

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第五标段)

 

(一)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和原则

(二)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三)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四)重点、难点工程应采取措施

(五)施工总布置

(六)施工进度计划

(七)工期保证措施

(八)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

(九)工程主要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十)工程劳动力、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

(十一)冬雨季施工准备及措施

(十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十三)文明施工和环保及水土保持措施

(十四)附表(1至6)

 

(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说明

1、依据山东省高青县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招标文件。

2、有关本工程的国家及水利部行业的施工规范、规程、验收及技术标准。

3、标前现场施工调查资料。

4、我单位的施工管理能力及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经验。

二、编制原则

1、单位工程合格率100%。

2、遵循招标文件各项条款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标准,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3、根据工期要求,抓住关键线路,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搞好工序衔接,达到均衡生产,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工期。

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队专业化、机械化的施工优势,借鉴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坚持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合同段的建设。

5、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做到机械化作业、流水作业和标准

作业,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6、在满足业主各种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实现进度、质量、安全的预期目标,郑重承诺的。

三、编制依据

1、《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2、《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3、《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4、《山东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5、《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T4-1999);

6、《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

7、《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T246-1999);

8、《土地开发整理标准》。

(二)工程概况及施工条件

一、工程概况

1、位置和范围

本项目位于高青县黑里寨镇和花沟镇境内。

黑里寨镇位于高青县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田镇约25公里。

全镇东西最大横距1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1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

辖6个管区,100个行政村,101个自然村,41066人耕地5530公顷,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

花沟镇位于县城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田镇9公里。

全镇南北最大纵距15.4公里,东西最大纵距17.6公里,面积145平方公里。

花沟镇辖108个行政村,94个自然村,55550人,耕地8892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

2、气候

项目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区,多受西风带西风气流影响,气候变化常自西向东进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能资源丰富,无霜期长,有利于种植越冬作物和夏播作物。

夏季多雨,冬春干旱,晚秋又旱,降水不均匀,旱涝灾害常有发生。

1985年起气温呈现缓慢上升趋势,风力变化不大,干旱、冰雹、雨涝自然灾害增多。

年均日照数为2534.2小时。

年最长日照数为1986年的2810.1小时,年最短日照数为2003年的1969.5小时。

年平均日照数位57%。

年均总云量为4.5成,7月最高为5.9成;11月最低为3.4成。

冬季多为晴到多云,夏季则阴天最多。

阴天多出现于白天,晴天多出现于夜间。

年平均晴天(日平均总云量小于2成)112.9天,12月晴天最多时18天,7月最少时为1天;全县年均阴天(日平均总云量大于8成)84.4天,以7月阴天最多,12月份最少。

年均气温13.1℃.最高年份为1998年的14.4℃,最低年份为1984年、1985年的11.9℃。

3、地形

项目位于黄河、小清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西部北角地面高程15.37米,东南角地面高程12.20米,平均高差3.17米

项目区属河流冲积平原,由于黄河多次改道、决口,致使泥沙沉积,反复冲切,相互迭压,逐渐微斜平地地貌类型。

项目区内道路、沟渠纵横交错,地面被路、沟分割成许多规则和不规则的田块。

4、土壤

项目区成土母质是第四纪黄河冲积物,由于黄河泛滥和决口所携带的泥沙在水流的分选作用下沉积而成,多为松散的砂质沉积,土壤类型为典型潮土和盐化潮土等。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平均为0.89%,普遍缺氮,严重缺磷,钾素比较丰富,阳离子代换量低,氮、磷比失调,物理性状较差,耕层容重1.30克/立方厘米,总孔隙度为50.9%,通透性差,水肥气热不够协调。

5、植被

项目区植被类型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型,气候条件适合温带落叶阔叶植物的生长和栽培,毛白杨、刺槐、旱柳等阔叶树种占优势。

因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地质、盐化程度及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境内植被类型以农业作物为主,有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在含盐量较高地区、沼泽地带及水中游小片原生或此生性质类型植被。

6、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项目区年均降水量为555.2毫米,最大年降水量为1990年的836.8毫米,最小年降水量为1989年的277.9毫米。

黄河位于项目区北,小清河位于项目区南,支脉河、北支新河贯穿县境腹地,备置新河是支脉河的支流。

因受黄河冲积的影响,向东独流入海。

黄河水源丰富;小清河渐变成排污河道。

支脉河、北支新河是该县的主要排涝河道,境内长79.50公里。

项目区地表水来源为自然降水,受季节性缺水影响较大。

地表水量年内分布不均,流量小、水位低、水量不稳定,常年断流,污水逐年增多,水质变差;另一方面,水利工程配套不足,且年久失修,调节有限,难以保证农业灌溉的需要。

项目区地下水主要埋藏于地表面以下各种土砂石层中,许多区域为咸水,单井流量一般小于30立方米/小时,不太适合人畜饮用,也不宜大面积发展井灌。

7、水资源

项目区内可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有:

地表水,地下水。

小黑河自东向西横穿项目区中部,小荆河位于项目区南部,自东向西,紧靠南部边界,由于项目区紧靠河道,虽无拦蓄工程,正常灌溉年份,采用移动式提水机具,可以从河道中提出一定的水量进行灌溉,满足农作物需水要求,小黑河在提供地表水的同时还为项目区补充大量的地下水量。

项目区范围内较为丰富的水资源条件,对促进区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施工条件

1、交通条件

工程所在地对外公路交通便利,乡镇公路交错纵横,田间路条条相连,四通八达,对外交通十分便利。

2、施工供电

施工用电主要利用当地网电。

由我单位和当地电力部门联系接至施工和生活各用电点。

为保证施工连续进行,50Kw柴油发电机组2台备用。

3、施工供水

在项目经理部、施工区供水池所需的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地方,打井引用地下水,用水泵抽取地下水,布置供水管网,满足项目部和施工区的施工和生活用水。

4、施工通信

在项目经理部安装1部固定电话及传真,解决施工现场与外部通信联系。

项目经理部与各施工区之间的通讯用手机解决。

5、临时房屋和公用设施

项目经理部、仓库、机械修配厂、木材加工厂、钢筋加工厂、砼拌和站、预制构件加工厂等按照业主要求布置在本标段田间道路附近,生活区可租用附近村庄民房。

(三)主要工程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一、铺工测量放线

1、工程测量是一项复杂细致、牵涉面较广的工作。

土方开挖回填、砌石、灌浆、房建、机电与金属结构设备安装等都离不开测量定线。

因此测量定线的精度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标准和精度。

必须十分认真细心,稍有疏忽将可能造成工程不可弥补的损失和错误。

对由监理工程师用文字正式提供给项目部的中心坐标点和水准标点。

项目部工程科必须进行复核,经复核无误后再据此进行测量定线工作。

2、高程控制:

当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永久水准标点不在工地时,要由永久标点引测到工地。

引测高程要经过闭合,精度要符合规范标准。

工地使用时可根据不同部位要求的水准精度进行测量。

根据施工需要,本工程在大坝两岸各设两个固定水准点。

这些水准点要用砼埋设牢固、引测精确并定期复核、妥善保护。

3、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监理工程师给出的平面控制点定出大坝轴线及其控制坐标。

并在施工场地以外适当位置用砼埋设轴线固定控制桩,作为整个工程的基准线,并以此布设工程建筑物、灌浆孔、观测点等各位置的平面控制网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4、距离使用钢尺测量。

工地用一盘通过计量监督局校核检定且在有效期内的准确钢尺作为主尺,其它钢尺都要依此核对,改正误差并做好记录。

特别是设备安装时所用长度量具要经过计量校核,以免影响安装精度。

二、土石方工程

1、工作内容

本工程土石方工程包括:

排水沟的清淤新挖、PVC管道沟槽的开挖、提水点基础的开挖等监理人员指定的其他土石方工程。

2、机械设备选型

根据开挖区地形地质及施工强度情况,土方开挖挖装设备宜选择运转灵活、挖装效率高、斗容量适中即容量为1.0M3以内的液压挖掘机(反铲),运输设备选择载重吨位8T左右的自卸汽车,开挖土层较薄地段选用74KW推土机辅助集料。

3、土方挖运施工

(1)开挖施工顺序

土方开挖首先对施工沿线进行测量放样,将各桩号位置和控制点在地面准确定位并做好点位桩。

分别从各个作业面同时开挖。

施工顺序为:

布设施工控制网――施工前地形测量和放样――分坡段人工配合机械清理――机械推、挖、装运至设计高程以上20cm――人工开挖设计坡面以上20cm厚保护层机械配合出渣――修整――平台成型后的地形测量。

(2)开挖出渣施工方法

一般情况下,开挖采用自上而下的立面开采方式,根据对现场原始地形的测量及设计坡度,计算开挖层及开挖量,视开挖层厚及开挖量的大小,在适当的部位建立工作台,并修通出渣道路。

粗挖部分采用1m3左右的反铲挖土配装8T自卸汽车运输出渣,渣料运至指定的料场。

料场采用74KW的推土机平整,且弃渣料的堆高控制在1.0-2.0之间。

保护层开挖或机械挖不到的部位,因开挖断面较小,均采用人工开挖,集料后用挖掘机装料,配8T自卸车运至弃料场。

(3)开挖出渣进度计划、强度及设备配置

根据招标文件资料及本工程安排,在正常生产情况下,配置1M3反铲2台、8T自卸汽车8辆、推土机2台,能够同时满足开挖及出渣施工强度要求。

(4)技术要求

a、开挖过程中,测量人员随时对作业面进行检测,并设置控制标高,保证开挖最终清基轮廓,严禁欠挖,避免超挖。

b、开挖过程中设置好临时纵横向排水沟,作好坡面施工区的排水工作,确保坡面不被雨水冲刷及浸泡。

c、对已完成的清基面及时清理并报监理进行查验,若监理确认有不良地质段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则根据监理要求进行处理。

d、施工基面经监理验收合格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以免对基面产生扰动。

e、加强施工机械维修保养,认真作好冬季防冻工作,确保设备完好,保证施工进度要求的使用率。

4、土方填筑施工

坝基防渗墙完成经验收合格后,进行坝坡、坝顶土方翻压回填压实施工。

(1)填筑施工顺序

施工测量放样----清除表层杂物—原土压实----填筑土料—分层铺平、撒水、碾压—修坡成型。

(2)填筑、压实施工方法

a、对所需填筑基面或接触面的杂物、垃圾进行清除,以确保填土固结。

b、填筑前,选取典型坡面进行现场生产性试验,以便取得最终的施工参数,对铺料方式、铺料层厚、碾压机具类型及重量、碾压遍数、行进速度、填料最优含水量、压实后的干容重及渗透系数等提出试验结果。

包括检查压实各层之间的结合状况以及本层的结构状况。

如发现疏松层,结合不良等情况,则分析原因,提出改善措施。

c、根据现场生产性试验,并报监理批准后的最终施工参数,填筑从底层开始,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