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7385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7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知识

目标

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能力

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媒体

尺子、小剪刀、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境设置,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师: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桌面上都摆着崭新的数学课本,你知道你的这本数学课本有多长吗?

(让学生分成两组测量,可以用学生准备的东西比一比,量一量。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在刚才的实际测量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6颗回形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1根铅笔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

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数学课本的长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师生交流中得出结论:

虽然都是测量数学课本的长,但是每个人所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量出的长度也不同。

师:

要想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长应该怎么办?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经常用到什么工具?

(尺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尺子。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直尺放大图,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

赤字上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分别对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是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也就是几厘米。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

厘米。

(板书课题:

认识厘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厘米。

(1)在直尺上找。

师:

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

请你在直尺上找一找,并把它表示出来。

师生共同交流得出:

首先在直尺上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

除了刚才找出的这段是1厘米,你还能找到哪段是1厘米吗?

学生思考后交流得出:

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2、从刻度2到刻度3……都是1厘米。

师:

我们刚才在直尺上找1厘米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在生活中找1厘米。

师:

我们刚才在直尺上找到了1厘米,下面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3)用手比。

师:

小朋友们,你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

拿出你的手指在直尺上量一量,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再用两个手指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看着两指之间的距离,把它记在脑子里。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

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启发学生发现从刻度0到刻度3、从刻度4到刻度7……都是3厘米,让学生比划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大约的长度)

师:

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

(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

(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

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3、用厘米量。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①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张纸条(这是书上放大的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

(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②小组汇报:

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

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①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

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②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③量一量拃一拃:

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一的1-3。

1、第1题,看一看,填一填,让学生说一说这支铅笔的长度为什么是8厘米。

2、第2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的纸条,并把它剪下来。

3、第3题,让学生用尺子分别量一量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墨水的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会了什么本领?

(学生交流后强调:

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初步学会了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0刻度对准所量物体的左端,看有段对准尺子上的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五、布置作业。

1、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尺子量。

可后或回家后选择你最想量或最感兴趣的物体测一测、量一量,并把它记录下来。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认识米和用米量

知识

目标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直到1米=100厘米

能力

目标

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情感

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并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媒体

米尺、软尺、绳子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学生自己的那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

2、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边和短边各是多少厘米,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的结果。

3、让学生自己估计一下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再让学生用尺量一量,并把结果告诉大家。

4、让一名小朋友用厘米尺量黑板的长,另一名小朋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

发现了什么?

说明:

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做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

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

认识米和用米量。

二、探究实践,体验活动。

1、认识米。

(1)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

①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就是前面讲的米尺。

它的长度是1米。

让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米尺,和自己的学生尺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进行验证)

②刚才我们认识了米尺,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1米长的绳子,把它拉直,仔细看一看,再闭眼想一想,1米有多长?

(可以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等方法来记住1米的长度)

③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交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物体)

④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2)认识米与厘米的进率。

师:

刚才大家认识了米,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师:

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

(100厘米)

小结:

1米也也就是100厘米。

(板书:

1米=100厘米)

2、用米量。

(1)出示卷尺。

介绍:

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

它可以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较长的距离。

(2)让两个小朋友合作到展示台上量出每条绳子的长度。

小结:

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端开始,一般用米尺或卷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一直量到物体的另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这样才能量准确。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练习一的第4题。

同桌互相帮助,测量自己的身高是几米几厘米,老师巡视,并帮助测量有困难的学生。

2、课后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测量教师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宽,讲台的长、宽,并把它记录下来。

四、课堂小结。

师: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会了什么?

(在共同交流中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去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还知道了1米=100厘米)

五、布置作业。

1、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量。

课后或回家后选择你最想量或最感兴趣的物体测一测、量一量,并把它记录下来。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认识线段

知识

目标

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认识线段的特征,并体验画线段的方法以及估算的方法。

能力

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的长、能用刻度尺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情感

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媒体

尺子,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吸管、铅笔、绳子。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创设情境,直观感知。

出示一幅图,上面有很多路有直的弯的。

师:

走哪条路比较近?

为什么?

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1、认识线段。

师:

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直尺、直的弯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

师:

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师:

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自由发言)

小结:

像这样直直的线,我们就叫它线段。

每条线段都有两个端点。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的并在线段的两端点两个点,表示线段的端点。

板书课题:

认识线段。

2、找线段。

师:

我们身边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为什么?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并说一说、评一评。

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学生区分哪些是线段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二、自主探究,量画线段。

1、量线段。

师:

线段可以量度吗?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上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测量操作,并引导学生评价他的测量方法。

小结量法:

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师出示两条同样长的线段(位置摆放不同),让学生估计这两条线的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学生自由发言后,让学生通过用尺子测量验证。

2、画线段。

(1)任意画一条线段。

师:

刚才我们学会了怎么量线段,那你们会画线段吗?

(2)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师:

现在请小朋友们按照老师的要求来画一条线段,你们会吗?

让学生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让几个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并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

强调:

不管用哪种方法画线段,一定要注意按住直尺,在话线段的过程中,要保证尺子不移动,并用笔尖紧贴着直尺把线画直。

(3)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画好后,让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所画线段是不是5厘米。

三、巩固练习。

1、下图有3个点,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并量出线段的长度。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四、课堂小结。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交流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线段,线段的特征,还有如何量一条线段的长度,及画线段。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练习一

知识

目标

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它们之间的进率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限整厘米)。

能力

目标

进一步认识线段,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方法(限整厘米)

情感

目标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媒体

各种尺子:

学生尺,卷尺,米尺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复习。

1、说一说。

师:

小朋友们,我们在这个单元中认识了厘米和米,那你知道1厘米和1米分别是多长吗?

师生共同进行交流。

2、找一找。

同桌之间合作,按老师的要求,分别在直尺上找1厘米、3厘米、8厘米的长度,然后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

3、量一量。

(1)你的手掌宽大约是几厘米?

(2)你的一拃(张开的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距离)长大约是几厘米?

(3)你的身高大约是几米几厘米?

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老师适时进行知道帮助。

并将测量的数据分别填入下表。

手掌宽

一拃长

身高

()厘米

()厘米

()米()厘米

4、画一画。

(1)画一条长2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6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8厘米少4厘米的线段。

学生独立画好后,同桌之间进行对比,检查。

二、指导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习一5-10。

1、第5题。

2、第6题。

老师先引导学生先进行分别估计,然后再进行实际测量并把估计数和测量结果填入课本有关空格中,把填写结果进行对比,看看自己估计能力如何。

3、第7题。

让小朋友先进行判断,然后说明为什么。

从而真正掌握线段的特征:

直的,有两个端点,并可以测量它的长度。

4、第8题。

要求先估计三角形、长方形每条边的长,再实际测量。

本题中三角形斜边的测量比较困难,老师要多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把尺子移到三角形斜边的位置进行测量。

5、第9题。

这是厘米和米的简单加减法计算。

也是第一次出现带单位计算。

计算第1题时,让学生联系实际的例子进行计算,如14厘米的纸条剪去8厘米,还剩几厘米。

再类推到第2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简单交流汇报。

6、第10题。

老师可以先出示题目,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让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小结:

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

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

另外,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差,实际上是一样长。

三、实践活动。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合作小组进行测量。

1、试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

2、测量跳远的距离。

指导学生:

要先确定两个点,一个是跳的起点,另一个是跳完后脚后跟所在的点(终点)。

量的时候,尺子要从起点拉到终点,尺子要放平放直,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

四、课堂小结。

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又学会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知识

目标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能力

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

目标

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教学难点

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级去参观?

(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说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

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

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

(小组讨论)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

(1)班和二

(2)班可以合乘一辆车;二(3)班和二(4)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列出算式:

36+30=和35+34=

小结:

这两个算式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板书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教学例1:

36+30=

先引导学生进行口算,验证二

(1)班和二

(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

学生汇报:

(1)用口算30+30=60,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师:

那么36+30还可以怎么算?

你会用竖式进行计算吗?

我们可以先借助好朋友小棒来摆一摆。

(1)以小组为单位摆小棒,探索36+30的计算方法。

学生在摆小棒过程中,老师进行巡视指导。

汇报时,让个别小组到实物投影仪上进行摆放,重点让学生理解在摆放过程中,整十根与整十根合并。

(2)对照小棒摆法知道写竖式的方法。

让学生结合小棒摆法列竖式。

学生试着计算后,让个别学生板演。

小结:

先写36,在36的下行写30,要注意在十位上写的3要与上一行十位上的3对齐,也就是十位对十位,个位对个位。

(3)计算。

让学生看着刚才写出的竖式,想应该如何进行计算。

引导学生回忆小棒的摆放过程,要把36根小棒和30根小棒合并起来,应该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也就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把整十根小棒合起来,也就是在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板书出示:

十个

36

+30

66

竖式计算后,再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4)做一做。

出示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要注意帮助列竖式计算有困难的个别学生,适时进行辅导,然后请个别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教学例2:

35+34=

(1)先引导学生进行口算,验证二(3)班和二(4)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

学生口算后进行汇报展示。

(2)师:

那你们会列竖式进行计算35+34吗?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进行计算。

汇报展示时,先让个别学生板演,然后说说竖式计算过程。

板书出示:

十个

35

+34

69

最后再次强调在列竖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数位对齐,并从个位加起。

(3)做一做。

出示课本第10页的“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

独立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

小结: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二

(1)班和二

(2)班的同学能乘坐一辆车,二(3)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能合乘一辆车,在解决这些问题中,我们用到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数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二的1-2。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老师要注意巡视,帮助个别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2、改错。

453257

+23+23+41

571516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在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X|k|b|1.c|o|m

教学后记: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知识

目标

使学生掌握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能力

目标

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情感

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媒体

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情境导入。

师:

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在“参观博物馆”时学了哪些知识吗?

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不进位加)要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参观博物馆”画面)

回答后板书:

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参观博物馆”画面,直接提出问题:

(1)班和二(3)班的同学能合乘一辆车吗?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36+35=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36+35=

(1)先引导学生进行估算,然后让学生拼摆小棒。

学生小组内摆小棒,并请个别小组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老师适时跟进,进行必要的帮助和辅导。

先摆3捆小棒,旁边摆6根小棒,然后在下面3捆和5根小棒,分别对齐,要求出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应该怎么办?

先加哪一部分?

师:

现在整捆的小棒共有几捆?

(7捆)怎么得来的?

(再次让学生体验到因为满十根捆成1捆的过程)

师:

现在单根小棒还有几根?

(1根)为什么?

那现在所有的小棒有几捆几根?

(7捆1根)

小结:

在摆小棒的过程中遇到满十根小棒就可以把这十根捆成一捆。

(2)列竖式计算。

师:

通过刚才的摆小棒,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刚才摆的过程列竖式算一算,该怎么算?

学生回答,列出竖式:

36www.xkb1.com

+35

组织学生讨论:

从哪一位开始算?

个位6加5得11怎么办?

如何向十位进1,个位上怎么写?

讨论后进行集体反馈。

(老师重点指导学生“进1”时“1”的写法,并强调在计算十位上的数相加时,别忘了进位上的“1”)

板书竖式计算过程

36

+315

71

师:

根据上面的计算,二

(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3)比较总结。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比较:

例3和上节课的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回答后,引导归纳总结如下:

相同点:

①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②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③都可以从个位加起。

不同点:

例3出现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板书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2、学生尝试练习,出示课本中相应“做一做”。

学生计算完,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结合具体题目的计算,说一说:

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师:

能不能从十位加起?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习二的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集体订正。

老师要注意巡视,帮助个别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2、把错误改正过来。

363717

+55+42+65

818983

3、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2页的“思考题”。

老师结合实例说明题意,让学生自己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然后进行集体反馈。

如还可以写出:

27+72=99、36+63=99、45+54=99等。

四、课堂小结。

X|k|b|1.c|o|m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在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重点强调:

在笔算加法时要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五、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

知识

目标

通过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力

目标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

目标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媒体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复习导入。

师:

上两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你认为在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本节课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

并板书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1、口算。

看谁算得正确。

34+21=20+38=42+20=33+25=

40+30=21+50=16+8=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