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广东省普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7231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广东省普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选广东省普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选广东省普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选广东省普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选广东省普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广东省普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

《精选广东省普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广东省普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广东省普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1历史知识点总结.docx

精选广东省普宁市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1历史知识点总结

普宁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文科综合·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在答题卷对应位置涂黑;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据记载,周初分封诸侯时,周天子要派人员协助诸侯运送族人及一些器物,同时要派人员协助营建封国的都城。

此做法是为了()

A.提高诸侯的政治地位B.彰显周王的“天子”地位

C.加强对诸侯的政治监督D.解决各诸侯建国的困难

2.、春秋时期,有人强调“日困而还,月盈而匡”。

这一说法体现了()

A.人定胜天的唯物思想B.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

C.阴阳消长的辩证思想D.天人感应的儒家思想

3、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工律》规定:

“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袤亦必等。

”该措施()

A.阻碍了经济发展B.促进手工产品规范统一

C.动摇了农本观念D.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4、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牌等,均无权参加。

材料表明唐代科举()

A.重视门阀士族的利益B.具有严格的参与标准

C.有利于官吏素质提高D.社会基础得到了扩大

5、据记载,唐代自开元、天宝(唐玄宗的年号)以后,出现了“太平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征文射策,禄位”的现象。

材料现象说明()

A.科举考试扩大了平民参政机会B.国家重视各官员的门第出身

C.文人注重以科举提高社会地位D.唐代选官已打破了世袭政治

6.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

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

7.有学者发现:

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

据此可以推知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C.生产方式未发生质的变化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8.清初,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租约期满再行返还。

这从侧面说明

A.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佃农风险意识增强

C.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D.清初土地兼并严重

9.据历史记载:

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

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

15之多。

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

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A.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B.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C.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D.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

10.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

“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

这表明作者

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

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

11.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审涉外并兼理中国案件。

法院由上海知县担任主审,一名外国领事担任副审列席审判,审判程序一如西方。

这一现象

A.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殖民地性质B.标志领事裁判权开始丧失

C.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D.终结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12.1870年到1880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20000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2000千关两增长到了近5000千关两。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B.传统经济模式的进一步解体

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13.著名买办郑观应认为面对通商以来外国的侵略,“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唐廷枢脱离怡和洋行加入轮船招商局后,想方设法“去损伤这些外国公司”。

这反映了

A.买办是西方侵略中国的工具B.民族意识被引入经济发展之中

C.洋务运动强调学习资本主义D.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14.下表为20世纪初华商所创办的轮船公司的运输能力简表。

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1911年

1921年

船只

装载量

船只

装载量

109只

147087吨

2332只

489100吨

A.轮船招商局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轮船公司

B.国内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运输能力的发展

C.一战使西方放弃对中国的侵略,促进航运业发展

D.轮船公司盲目扩大规模使运力增加

15.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鄂豫皖赣闽等地大力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

A.受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B.企图抵制中共农村革命的影响

C.试图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D.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农村

16.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

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

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

这反映出

A.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B.国民党践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C.中国采取对苏“一边倒”外交D.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17.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共中央的一次农业工作会议指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但是,为了克服很多农民的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能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并为国家工业品销售开辟一个广阔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

”为此,中国政府

A.进行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B.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总方针

C.开始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D.在农村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18.下表是我国1953—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从表中数据的变化,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不包括

年份

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

52.8

29.6

17.6

1957

43.3

31.2

25.5

1960

21.8

26.1

52.1

1962

33.6

30.3

36.1

A.“一五”计划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B.“左倾”错误使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中央经济八字方针收到良好效果     D.国有企业改革使重工业持续发展

19.8月21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每个公社都将公路修通,修一条宽一点的洋灰路和柏油路,不种树,可以落飞机,就是飞机场。

将来每个省都搞一二百架飞机,每个乡平均两架,大省自己搞飞机工厂。

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B、“大跃进”风潮席卷全国

C、十年文革大办航空运输D、改革开放科技的成熟

20.1975年3月,中国艺术团拟赴美巡回演出,美国国务院要求中方取消艺术团预备曲目中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因为歌词里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美方难以接受。

中方坚持“宁可不去,也不能不唱”。

这一现象说明了

A.美国反对一个中国原则B.“文革”左倾错误影响中国外交

C.美国违背了《中美建交公报》D.美国对外政策坚持霸权主义

21.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

如:

1956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

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前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B.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C.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D.较封闭导致世界史研究落后

22.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无法实现社会普遍正义。

“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在柏拉图眼里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意味着,

雅典民主

A.容易导致政治动乱B.充分保护了平民的民主权益

C.政治决策过于随意D.忽视了参政者的品德和能力

23.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有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

这说明罗马法

A.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B.注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的特点

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24.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

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B.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C.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D.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25.当各州对西部土地争夺难决的时候,应各州要求,1780年10月邦联国会决定,凡可能割让或转让予合众国的土地,“其日后的处理应符合于合众国的公共利益”。

纽约等州因此放弃其西部土地权,使之成为国家的“公共土地储备”。

从中得到的借鉴是

A.邦联制有利于强化中央控制力   B.联邦制能够维系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C.中央扩权有利于缓解各州纠纷   D.向西扩张领土可提升国家的凝聚力

26.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

由此可知

A.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B.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27.巴黎公社的机关报《公报》在1871年3月20日的社论中说:

“巴黎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动,已经了解到:

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权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了解到:

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必须立即履行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

”据此可知

A.巴黎公社的使命是挽救民族危亡B.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C.巴黎公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政权D.巴黎公社政权具有权力集中的特点

28.“一方面由于特别狭窄、畸形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使得拉美国家的国民经济压在某单一农作物的世界市场行情的变动上。

另一方面,由于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国内工业部门,又使其国内居民生活中必需的全部工业产品,完全要依靠从发达国家进口。

”(千枝松:

《工业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这段资料不能说明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入

B.拉美沦为西方的廉价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C.拉美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附庸

D.拉美经济转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29.19世纪后30年,西方某国钢铁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近140个,而工人总数却增加了近两万人,产量增加了近3000万吨,投资额增长了近五倍。

这主要说明当时该国钢铁企业

A.规模迅速扩大B.出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C.内部竞争激烈D.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30.图示柱状图显示了苏联经济增长率与世界的比较,其中两次出现负增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破坏 B.经济体制改革的负效应

C.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D.苏联经济模式固化影响

31.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

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

A.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B.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

C.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D.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

32.钱乘旦先生对世界史的定义有两种:

一是“世界的历史(historyoftheworld)”,这是一种“整体史”或“全球史”;二是各国历史的相加(historyofallcountries),事实上是一种组合起来的国别史。

下面属于第二种定义的是

A.用多元价值观研究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B.物种——疾病的传播与交流

C.《双城记》把世界分成“光明之城”和“黑暗之城”

D.近代前期以白银为媒介的世界市场的孕育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全部为必做题,第33、34、35、36题共4个小题。

33、(12分)家族、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其发展变化反映了时代变迁。

阅读材料。

材料一立族长,立族正、族副,劾查良莠,宣圣谕,敦族义,创祠宇,置祭田,守坟墓,重谱牒,立宗会,叙伦理,正闺门,端蒙养。

——据明万历四十年《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注:

圣谕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即“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材料二叶善镕负责这版族谱(1906年版)的编写。

他详细叙述了自己留学日本十年的经历,以及对自己产生的影响,“琴自奏也,耜自耕杼,目织工自成器也,极之纤细……呈新社会庄严璀璨之现象。

”“何以故?

”他反问道,“此皆为国家主义的民族,而非家族主义的民族也。

”……而在1867年版的《叶氏族谱》倭仁序对传统家族制充满赞誉,认为它是中国社会秩序的基础。

——周锡瑞《叶一一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1)概括材料一中“族约”内容的主要特点?

这些“族约”在当时有何作用?

(6分)

(2)材料二中《叶氏族谱》前后两个版本序言中的家族观念有何变化?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6分)

 

3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唐中叶开始,陆上丝绸之路的日益衰落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蒸蒸日上,也是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由陆地转向海洋的转折时期。

特别是唐在广州设市舶使后,标志着海外丝绸贸易性质的转变。

《旧唐书·王锷传》:

“榷其利,所得与两税相埒(liè等同)。

”公元987年,宋太宗就“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真珠、龙脑。

每纲赍空名诏书三道,于所至各处赐之。

”公元1137年,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146年宋高宗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依循旧法,以招徕远人”。

——摘编自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二 由于宋明之间中国白银需求增长一直快于供给增长,明代白银购买力相当于宋元时期的两倍。

而美、欧正处于“价格革命”时期,导致中国商品以白银为计量单位所表示的相对价格极为低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价格优势。

有些外国学者估计美洲白银总产量的1/3—1/2都流入了中国。

——《剑桥中国明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的对外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14分)

35.(12分)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

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

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年份

项目

年份

1760年以前

1761~1796年

1797~1820年

发布圈地法令

208项

1482项

1727项

圈占农民土地

310000英亩

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

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蓄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

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

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

粮食13.2%,土豆7.5%,牛肉5%。

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

(6分)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与英国相比,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有何显著特点?

(6分)

36.(12分)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

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

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

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普宁市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文科综合·历史

一、每小题1.5分,共48分

1—--5BCBBC6-—10CCADD11—15CABBB

16—20DADBD21—25BDBBC26—30DADBB

31—32DC  

33.

(1)特点:

宣扬教化,维护等级制度;强调伦理道德,体现儒家思想;重视宗族关系管理。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作用:

约束族人言行,调节家庭关系,凝聚宗族力量,稳定社会秩序。

(2分)

(2)变化:

前者强调传统家族制度,后者强调民族主义(或者国家主义)。

(2分)

原因:

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学东渐,西方的民族、国家观念得到传播;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叶至镕本人留学日本的经历对其产生影响。

(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4.

(1)变化:

海上贸易收入大增,地位超过陆上贸易。

(2分)

原因:

唐宋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设立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使、市舶司);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受阻;造船技术和远航技术(指南针的应用)提高。

(4分,一点1分)

(2)特点: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贸易顺差。

(2分)

成因:

以白银为计量单位的中国商品价格低廉;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丝绸、瓷器等大量出口;明朝商品经济发达,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6分,一点2分)

35.

(1)有利因素: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圈地法令的颁布;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大农场的推动等);工业革命的进行。

(6分)

(2)特点:

建立集体农庄,发展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提供资金原料等)。

(6分)

36.(12分)观点: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2分)

论证: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

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

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评分标准:

①紧扣论证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从多角度进行论证。

答出三点即可,每个要点3分,共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