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7146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叶嘉莹在其迦陵论诗丛稿中谈论古诗十九首有多重意蕴,她把造成古诗十九首的多义性归结为三个原因:

一是不知作者,你便无从比附,这使它的意思反而丰富起来;二是没有明白的人称的指称,使它有了多义性;三是汉语文法的模棱性,主语、谓语、宾语或者过去式、现在式说的不是很清楚。

这就是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一一诗无达诂。

“诗无达诂”意思就是说:

诗经的意义是不可能具有通达而完备的解说的。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通常被理解为一首情诗,那么“涉江采芙蓉”的主人公到底是离乡的游子还是思夫的女子?

由诗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来看,每当妻子想念丈夫时,她就想象着远方的丈夫,此刻也带着无限的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

这种表现手法又叫作“示现格”。

所以张啸龙在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中表示:

“实际上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情思。

”还有一种观点是把这首诗理解为两个场景:

正当女主人公苦苦思念丈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的忧愁,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这样的“对写法”,造成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并且,用之来解读涉江采芙蓉,更能还原诗作的原汁原味,表情达意效果更为含蓄哀婉,同时也使男女抒情主人公之争的问题不复存在。

“诗无达诂”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普遍存在的。

所以我们可以思考,“同心而离居”一定是写男女之间的爱情吗?

离骚中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并用男女之爱喻君臣之情,涉江采芙蓉会不会也是诉君臣之思呢?

“涉江采芙蓉”的这位贤臣,以兰泽的“芳草”喻自己高尚的品德,他要把采撷的“芙蓉”赠送给“远道”的明君,回头凝望着“旧乡”,长路漫漫,“我”已被贬,成为逐臣,“我”所怀念的朝廷和君主渐行渐远,所思在远道。

虽有“同心”但已“离居”,长叹一声:

只能“忧伤以终老”了。

这样解释,涉江采芙蓉就由思妇之辞变为逐臣之词了。

古诗十九首作为民间文学创作,内容多写“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死生新故之感”,那么,主人公除了“弃妻”“逐臣”,也可以是朋友间的离别诗,“涉江采芙蓉”是为了赠给“在远道”的知己,高山流水的友谊使得他们同心同德,无奈相去遥远,想到便忧伤难排。

钟嵘在诗品中把古诗十九首列为上品,并评价其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这从涉江采芙蓉中便现端倪。

仅从何者“涉江采芙蓉”入手,便可可分析出多种意蕴,这也体现了文学作品的赏析采用“诗无达诂”的方法,才能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本的意蕴。

(选自曹雨以涉江釆芙蓉为例浅谈诗无达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叶嘉莹认为古诗十九首的多义性与作者、人称、汉语文法三者关系密切。

B“诗无达诂”意思就是说:

古诗词的意义是无法也不必进行具体细微解说的。

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只能解读为妻子想象远方的丈夫回望故乡思念自己。

D古诗十九首被钟嵘列为诗品上品,因为对它的解读体现了“诗无达诂”的原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段从古诗十九首引出了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中重要命题诗无达诂。

B文章解释了“诗无达诂”的意思之后接着以涉江采芙蓉为例做了具体分析。

C文章对涉江采芙蓉作了多种解读,指出“诗无达诂”有助于全面深刻理解文本。

D全文按照先总后分的论证思路,先提出“诗无达诂”的鉴赏原则,后从多角度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诗十九首之所以能够有多重意蕴,是因为诗无达诂的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

B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运用“示现”手法抒发了对妻儿的思念。

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从“对写法”角度解读,不是虚写却产生了虚写效果。

D涉江采芙蓉可理解为思妇辞、逐臣辞、赠友诗,说明诗歌解读不可僵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梨花风起正清明丁立梅祖母走后,祖父对家门口的两棵梨树,特别地上心起来。

有事没事,他爱绕着它们转,给它们松土、剪枝、施肥、捉虫子,对着它们喃喃说话。

这两棵梨树,一棵结苹果梨,又甜又脆,水分极多。

一棵结木梨,口感梢逊一些,得等长熟了才能吃。

我们总是等不得熟,就偷偷摘下来吃,吃得满嘴都是渣渣,不喜,全扔了。

被祖母用笤帚追着打。

败家子啊,糟蹋啊,响雷要打头的啊!

祖母跺着小脚骂。

我打小就熟悉这两棵梨树。

它们生长在那里,从来不曾挪过窝。

那年,我家老房子要推掉重建,父亲想挖掉它们,祖母没让,说要给我们留口吃的。

结果,两棵梨树还是两棵梨树,只是越长越高、越长越粗了。

中学毕业时,我约同学去我家玩,是这么叮嘱他们的,我家就是门口长着两棵梨树的那一家啊。

两棵梨树俨然成了我家的象征。

我家穷,但两棵梨树,很为我们赚回一些自尊。

不消说果实成熟时,逗引得村里孩子没日没夜地围着它们转。

单单是清明前后,它们一头一身的洁白,如瑶池仙子落凡尘,就足够吸人眼球。

我们玩耍,掐菜花,掐桃花,掐蚕豆花,掐荠菜花,却从来不掐梨花。

梨花白得太圣洁了,真正是“雪作肌肤玉作容”的,连小孩也懂得敬畏。

只是语气里,却有着霸道,我家还有梨花的。

我家的!

多骄傲。

祖母会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

那是要烧给婆老太的。

她一边叠纸钱,一边仰头看向梨树,嘴里念叨,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婆老太可有得吃了。

婆老太是在我五岁那年过世的。

过世前,她要吃梨,父亲跑遍了整条老街,也没找到梨。

后来,我家屋前就多出两棵梨树来,是祖母用一只银镯换回栽下的。

每年,梨子成熟时,祖母都挑树上最好的梨,给婆老太供上。

我们再馋,也不去动婆老太的梨。

我有个头疼脑热的,祖母会拿三根筷子放水碗里,嘴里念念有词。

等筷子在水碗里终于站起来,祖母会很开心地说,没事了,是你婆老太疼你,摸了你一下。

然后,就给婆老太叠些纸钱烧去。

说来也怪,隔日,我准又活蹦乱跳了。

那时,对另一个世界,我是深信不疑的。

觉得婆老太就在那个世界活着,缝补浆洗,一如生前。

有空了,她会跑来看看我,摸摸我的头。

这么想着,并不害怕。

特别是梨花风起,清明上坟,更是当作欢喜事来做的。

坟在菜花地里,被一波一波的菜花托着。

天空明朗,风送花香。

我们兄妹几个,应付式地在坟前磕两个头,就跑开去了,嬉戏打闹着,扎了风筝,在田埂道上放。

那风筝,也不过是块破塑料纸罢了,被纳鞋绳牵着,飘飘摇摇上了天。

我们仰头望去,那破塑料纸,竟也美得如大鸟。

祖母走后,换成祖父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

祖父手脚不利索了,他慢慢叠着,一边仰头望向梨树,说,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奶奶肯定会欢喜的。

语气酷似祖母生前。

我怔一怔,坐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手背。

我清楚地知道,有种消失,我无能为力。

祖父突然又说,你奶奶托梦给我,她在那边打纸牌,输了,缺钱呢。

我听得惊异,因为夜里我也做了同样的梦,梦见祖母笑嘻嘻地说,我每天都打纸牌玩呀。

我信,亲人之间,定有种神秘通道相连着,只是我们惘然无知。

祖母走后三年,祖父也跟着去了。

他们在梨花风起时,合葬到一起。

他们躺在故土的怀抱中,再不分离。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语言优美,构思精巧,意蕴丰富。

两棵梨树,凝结了一家四代人的情感。

B祖母走后,祖父有事没事就绕着两棵梨树转,并对它们喃喃自语,表现了祖父的孤独。

C文章对祖母的描写最为生动,画线句子从动作、语言、情态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

D文章最后,写“梨花风起”时祖父与祖母合葬在一起,这样的结尾,虽有些悲情却是文章诗意的绾结。

5“梨花风起正清明”出自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

文章以此为题有何作用?

(5分)6文中的梨树寄托了哪些情感?

请结合文章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在数字化阅读已经很发达的今天,纸质图书仍受到一半多读者的青睐,这说明传统的纸质图书仍然具有生命力。

“回归纸质图书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美国、英国、法国目前都出现了类似的趋势,这些国家电子书的销售放缓,而纸质图书的销售稳步增长,中国也同样如此。

数字化阅读虽然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但只适合快速的碎片化的浅阅读,传统的纸质阅读更适于系统的体系化的深阅读。

读者对深阅读的需求不会消失,因此纸质图书就不会消失。

(摘编自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材料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主要情况。

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

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

2012年至今,大众喜好图书种类的选择基本稳定,“文学”“历史”“日常生活”“心理”和“经济/管理”占据前五位。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4月19日12版)材料三:

运营知名网络文学平台的阅文集团此前发布研究报告称,超七成移动端数字阅读用户为26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90后”用户占比为42%。

该报告认为,选择此类阅读模式,“年轻人拼的就是速度”。

一些网友坦言,日常选择“碎片化”阅读也是出于无奈,这与工作过于繁忙、生活节奏过快有关,平常只能在上下班的地铁、公交车上刷刷微博、扫一眼微信公众号,阅读“碎片化”很难避免。

但也有网友并不排斥这种“碎片化”。

网友“满垛十七”留言认为,“我反思自己天天刷微博、刷公众号,然而有一天回头看摘抄本,猛然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观点和好文章,都是我在碎片化阅读里收集来的。

”(摘自新华网“全民阅读”巳趋数字化碎片化)材料四: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昨天发布的2017上海市民阅读状况显示,调查报告显示,手机是数字阅读的首选工具,数字阅读几乎全民参与。

自2013年至今,在“手机”“网络在线阅读”“iPad/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四大数字阅读常用工具中,“手机”在今年八个选项中占比高达50%,不断拉开与其他数字阅读载体的差距。

数字阅读的付费意愿上升,“只看免费的”比例逐年下降。

业内人士分析称,这表明数字阅读以其检索便捷、定位准确满足了读者需要,改变着阅读习惯;如果阅读物的题材类型符合口味,内容质量上乘,形式丰富多样,更新速度快,价格合理,性价比高,独家首发,广告少而阅读体验好等,阅读者接受付费数字阅读会是一个必然趋势。

有专家提醒,数字阅读的缺陷仍有待改进。

“容易导致视觉疲劳”连续六年排在数字阅读的缺陷榜第一位。

(摘自文汇报2017年8月4曰)7下列对材料二及图表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2008年到2016年,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逐年上升,说明利用电子设备阅读的人越来越多。

B从2013年起,数字化阅读的比率超过一半,已经超越图书阅读率,成为最重要的阅读方式。

C同2015年相比,我国国民阅读率、人均图书阅读量均有增加、但是喜好阅读图书的种类变化不大。

D相对于传统的图书阅读形式,2016年同2015年相比,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长更加迅速。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有些国家电子书销售放缓,纸质图书的销售稳步增长,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人更喜欢读纸质书。

B人们选择“碎片化”阅读有时是出于无奈,工作过于繁忙、生活节奏过快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

C纸质书适合系统的体系化的深阅读,喜欢纸质书的都是年龄大的人,喜欢数字化阅读的多是年轻人。

D从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自2013年至今,手机阅读在数字阅读中所占比率最大。

E数字阅读的付费意愿上升,主要原因是数字化阅读满足了读者需要,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9数字化阅读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二、古诗文阅读0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题。

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

妇曰: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

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岁十月之望望: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B履巉岩,披蒙茸披:

披着C攀栖鹘之危巢危:

危险D道士顾笑,予亦惊寤顾:

回头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B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C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段写登赤壁前的状况,以洗练的笔墨描写了秋夜月景,点明游赤壁的缘起。

B第二段“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描绘了高山吐月、江潮渐退的柔婉奇秀景象。

C第三四段分别写攀峭壁登危岩和放舟自流于江上和半夜见闻感受与归家夜梦。

D本文和前赤壁赋表现出的消沉和虚无思想,体现了作者思想的局限。

13把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3分)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3分)(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辋川别业王维不到东山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优娄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注】别业:

别墅。

东山:

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

优娄:

释迦牟尼的弟子,此处指佛教僧人。

倒屣:

急于出迎,把鞋倒穿。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志王粲传: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

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邕曰:

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后因以形容热情迎接。

衡门:

横木为门。

指简陋的房屋。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写作者未到辋川将近一年,回来时正好赶上春耕的农忙季节,自然点出节令。

B颔联以夸张手法突出的红绿二色,表现了辋川春意之浓,体现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C颈联写和尚讲学论经,驼背的老人也是乡里的贤者,意在表现辋川的人杰地灵。

D尾联借用蔡邕热情迎接青年王粲的典故表现诗人受到乡人热情迎接时的激动心情。

E这首诗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相结合,意境优美,抒情自然。

15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现生死观的两句是:

“,。

(2)赤壁赋中描写在江面上饮酒诵诗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0分)17下列成语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今天去拜访朋友,吃了个闭门羹,真让人毫厘不爽,郁闷至极。

起床晚了,他急不暇择地抓起桌上的冷馒头,背上书包边吃边急匆匆地往公交站台跑去。

“这么多年就这样混混沌沌地过来了,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活着,他一个人嘀咕着。

韵达快递继中通快递之后涨价,面对这种快递业集体涨价的现状,消费者能否安之若素呢?

对于学习既要专心又要持之以恒,不可二三其德,三天打鱼,两天随网。

去西藏旅游,就陆上交通线路而言,是没有终南捷径的,只能坐青藏线火车。

ABC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马丁路德金说,我们不能不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

B一只灰胸脯的麻雀神气十足地站在窗外樱桃树的枝丫上,时时用狡猾的小眼睛偷看保尔。

C弯弯的稀疏的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家主要是歌颂青春和美好的感情如何受到封建家族统治的迫害,以及年青一代的叛逆和反抗。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您这样的大作家能够光临寒门,我们一家人真是不胜荣幸啊!

B前日看到你家的艰难处境,俯念你我相交之情,特赠薄礼,望笑纳。

C昨日买到一本古典诗词辑录,觉得你会喜欢,借花献佛,还请收下哦!

D十多年不见,久违了啊,老同学你在海外多年,现在真的是今非昔比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6分)鲁班发明了锯子,可是你知道为什么锯子能锯木头吗?

,头越尖的东西越容易刺到别的物体里去。

压强就是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产生的压强就越小;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随着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也得到极大改善。

与此同时,市民的文明素质随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也有了必然的提升。

良好的市民素质不仅能折射出城市的形象之美,而且能成就城市的环境之美。

要取得创建文明城市的成功,不需要政府发号施令和加大投入,只需要提高市民素质就可以了。

因为只要市民素质提升了,创建文明城市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1)市民的文明素质不一定伴随着城市发展而必然的提升。

(2)(3)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在我幼时,我母亲就像攥老鼠一样控制着我,每天的发型、衣服,甚至放学到家的时间她都严格控制,对此我感到十分厌烦。

我曾发誓有朝一日能够独立生活后,立马只身抱着猫离开这个家,再也不回来。

然而许多年后,我依然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且离不开她。

不得不说,这真是件奇妙的事。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感受?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A(B项,曲解文意,从原文来看,古诗词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进行具体深入全面的解读;C项,根据文章,这两句诗具有多重理解,而不是固定的;D项,强加因果,且于文无据。

)2D(“先总后分”错误,全文是按照“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样”的纵式结构展开的。

)3A(强加因果,古诗十九首有多重意蕴与诗无达诂的文学鉴赏没有直接关系。

4B(“表现了祖父的孤独”不正确,主要是表现了祖父对祖母的怀念。

)5点明了清明的节候特征,使文章充满了诗意美。

浓缩了文章的主要事件。

是贯穿全文的物化线索。

含蓄地表现了怀念亲人这一主题。

(借物寄情,表现了丰富的意蕴。

(每点1分,答出四点给5分)6梨树寄托了祖父对祖母的深切怀念;梨树寄托了祖母对“我”的疼爱;梨树曾记载着祖母对婆老太孝顺的故事,和祖母对婆老太的深切怀念;“梨花风起”曾给“我”家带来自尊,也给“我”童年留下美好的记忆,因此蕴含着“我”对童年的怀念,梨树寄托了“我”对祖母、祖父的深切怀念。

梨树和满树梨花是绵绵不断的亲情和爱的象征。

(6分,每点1分)7D(从图表来看,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增长最快的是2012至2013年。

)8BD(A项,“大多数人更喜欢读纸质书”说法不对,文中没有具体的数字对比,看不出来。

C项,“喜欢纸质书的都是年龄大的人”于文无据且表述绝对化。

E项,强加因果,“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不是付费意愿上升的原因。

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9优点:

快捷方便,检索便捷、定位准确,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节省时间;(2分)缺点:

不宜进行深入阅读,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2分)10D(A项,农历每月十五称“望”。

B项,披:

分开,拨开。

C项,危:

高。

)11B(这句话以四字短句为主,句式整齐。

可据此断句)12D(“消沉和虚无思想”不准确。

本文借写游赤壁之乐曲折地宣泄自己贬谪生活的郁闷,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和旷达开朗的胸怀;前赤壁赋虽有低沉消极情绪流露,但却随即被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索消弥化解,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13

(1)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

(“曾几何”“识”各1分,句意1分)

(2)我们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反”“听”各1分,句意1分)(3)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胡说。

(“固、一、齐、彭殇”各1分)文言文参考译文: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

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喜欢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

接着,我不禁叹口气,说:

“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

”一位客人说:

“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鱗,样子很像松江的鲈鱼。

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

”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

妻子说:

“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来预备你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才过了多久啊,以前的风景竟认不出来了。

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岩石,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

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

我忽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

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

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哪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

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两只翅膀像两个车轮,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一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

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

“赤壁的游览快乐吗?

”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

“噢!

哎呀!

我知道你的底细了。

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

”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

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14CE(C项,颈联所写内容是列举来迎接诗人的僧俗高贤,意在表现乡人的热情以及诗人和他们关系的亲近;E项,“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欠妥,应为“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

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15诗作描绘了春草碧绿欲滴,那翠色几乎可以用来染丝;花儿红艳艳的,那色彩如火如霞,几欲燃烧。

这草绿花红,色彩明丽的辋川春景描写中流露了诗人对美丽的田园风光浓浓的喜爱之情。

(3分)旧时的相识都是高僧乡贤,他们闻听诗人到来,连鞋子也倒拉着,披上衣服就出来迎接,欢声笑语一片,多么温馨的画面,多么淳朴的乡情。

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在这样的叙述和描写中得到了自然的表达。

3分)16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