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汉语中类同副词亦的衰落与也的兴起正式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71335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6.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汉语中类同副词亦的衰落与也的兴起正式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近代汉语中类同副词亦的衰落与也的兴起正式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近代汉语中类同副词亦的衰落与也的兴起正式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近代汉语中类同副词亦的衰落与也的兴起正式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近代汉语中类同副词亦的衰落与也的兴起正式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近代汉语中类同副词亦的衰落与也的兴起正式版.docx

《近代汉语中类同副词亦的衰落与也的兴起正式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汉语中类同副词亦的衰落与也的兴起正式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近代汉语中类同副词亦的衰落与也的兴起正式版.docx

近代汉语中类同副词亦的衰落与也的兴起正式版

近代汉语中类同副词“亦”的衰落与“也”的兴起

    关键字:

近代,汉语,类同,副词,衰落,兴起

      

    表示类同意义的副词“也”是六朝时期产生的。

(注:

关于副词“

也”的来源,裴学海在《古书虚字集释》(中华书局,1954)“亦”字

条下说:

“今语谓‘亦’曰‘也’,‘也’与‘亦’一声之转也。

”(

171页)此后日本学者太田辰夫(1958)、香坂顺一(1987 )和蒋绍愚

师(1989)都曾提到过“也”的来源问题(分别见《中国语历史文法》

中译本268页、《水浒词汇研究(虚词部分)》中译本267—268页、 《

古汉语词汇纲要》267—268页),但都没有得出明确结论。

我们认为裴

学海的意见值得重视,“也”与“亦”当有语源关系。

副词“也”的早

期用例如:

“不能片时藏匣里,暂出园中也自随。

”(北周·庾信《镜

赋》))在此之前,汉语中表示类同意义的副词只有“亦”;在此之后

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亦”仍很常用,大约到元明时期,“亦”才逐渐

被“也”所淘汰。

这就是说,在很长的一段历史中,“亦”、“也”是

并用的,而这段历史也就是“也”兴“亦”衰的历史。

    本文试图通过对唐代至明代数种有代表性的语料的调查,(注:

文调查的主要语料如下:

寒山拾得诗、杜甫诗,据《全唐诗》(中华书

局,1960);王梵志诗,据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中华书局,1983)

;《游仙窟》,据刘坚、蒋绍愚主编《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唐五代

卷)》(商务印书馆,1990 ); 《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简称《变文》,引例下标卷数、页码;《朱子语类》(中华书

局,1994),简称《语类》,引例下标卷数、页码;《元曲选》(中华

书局,1958);《金瓶梅词话》(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简称《金》

,引例下标回数、页码。

)分析副词“亦”、“也”表示类同的几种主

要类型,探讨“也”兴“亦”衰的原因,描述“也”兴“亦”衰的过程。

    副词“亦”、“也”的基本作用是表示类同(马真,1982)。

所谓

类同,是指句子中的不同的项具有同类的性质。

类同的项可以是前后相

连的句子中的不同的主语,也可以是不同的谓语,宾语,还可以是不同

的相关的条件或前提等等。

类同的项至少是两项。

类同的两项或多项中,

有一项可以隐含不出现,但带“亦”或“也”的句子一定预设着明现的

项(句子中出现“亦”、“也”的一项)与那个隐含的项具有类同关系。

隐含的项有时是在上文中已出现过的,有的是并没出现过,但可以明确

补出来,还有的是一种假设的类同项,不一定能明确地补出来。

不同项

之间的类同关系,是从某种角度来说的。

如不同主语的类同或不同宾语

的类同是针对相同的谓语来说的,不同谓语的类同是针对相同的主语来

说的,不同条件或前提的类同是针对相同的结果来说的,等等。

    下面我们先分别描写不同类型的“亦”字句和“也”字句,然后分

析“也”兴“亦”衰的原因及其过程。

            一  “亦”字句

   1.0根据“亦”、“也”所表示的类同项的不同, 可以把“亦”字

句和“也”字句分成不同的类型。

   1.1A型:

Z[,1]W,Z[,2]亦W型。

这是最常见的“亦”字句。

Z 代表

主语,W代表谓语(下同)。

A型通常是由主语不同而谓语相同的分句构

成的复句,其语义特征是,就谓语所表示的某种动作行为或性质状况来

说,Z[,1]和Z[,2]具有类同关系。

如:

(注:

由于“亦”和“也”都有

较高使用频率的时期是晚唐五代到宋代,所以,为了便于对比,下面分

析“亦”字句和“也”字句的各种类型时,都选用《变文》和《语类》

中的例子。

    

(1)第一隔中无,……第二隔中亦无。

(《变文》,六,732)

    

(2)天左旋,日月亦左旋。

(《语类》,二,14)

    这种类型中,“亦”一般只表示两项类同,如上举例中的“第一隔

中”和“第二隔中”,“天”和“日月”。

“亦”一般是只用在两项中

的后一项,“亦”所强调的是后一项与前一项类同,而不是相反。

像下

面这样的例子,虽然“亦”用在复句两个分句的前一个分句中,但就类

同关系来说,“亦”所在的分句表示的是后一项,是该项与另一项类同:

    (3)西天亦有此色,不唯中国有之。

(《变文》,五,575)

    此例中“亦”所表示的是“西天”与“中国”类同,而不是“中国

”与“西天”类同。

    在实际语言中,类同的两项往往有一项隐含不出现,即不出现“Z

[,1]W”,只出现“Z[,2]亦W”,但“亦”同样是表示“Z[,2]”与“Z

[,1]”具有类同关系。

如:

    (4)目连虽是圣人,亦得魂惊胆落。

(《变文》,六,724)

    例(4 )中“亦”表示“目连”在“魂惊胆落”这一点上与常人类

同。

   1.2B型:

ZW[,1],Z亦W[,2]型。

B型表示对Z来说,W[,1]和W[,2]具

有类同关系。

B型通常由两个并列的分句构成,“亦”用在后一分句

,该分句的主语(Z )一般是不出现的。

如:

    (5)观家奴婢,往往潜看,不见庖厨,亦无餐饮之处。

 (《变文

》,二,219)

    (6)从此看《孟子》,觉得意思极通快,亦因悟作文之法。

 (《

语类》,一○五,2630)

   B型的W[,1]、W[,2]有时都是一个述宾结构,W[,1]为VO[,1],W[,2

]为VO[,2],这时“亦”所表示的类同,实是两个宾语的类同,即就V来

说,O[,1]和O[,2]具有类同关系。

如:

    (7)某乙本无父母,亦无宗枝,旦(但)缘家贫,游行浪荡。

 (

《变文》,二,160)

    (8)“百姓日用而不知”,便是不知所谓发生, 亦不知所谓收敛

,醉生梦死而已。

(《语类》,一一六,2796)

    “亦”还可以表示两个处置对象的类同。

如:

    (9)只为子路性勇,怕他把不知者亦说是知,故为他说如此。

 (

同上,二四,588)

    也有类同的两项都用“亦”的。

如:

    (10)子胥答曰:

“余亦不是仵茄之子,亦不是避难逃人,……(

《变文》,一,10)

    (11)漆雕开较静,曾点较明爽,亦未见得他无下学工夫,亦未见

得他合杀是如何。

(同上,一一七,2826)

   1.3C型:

Z[,1]W[,1],Z[,2]亦W[,2]型。

C 型由主语和谓语都不相

同的分句构成,但各分句的谓语(W[,1]和W[,2])一定具有某种相同的

性质,C型中“亦”所要表示的是就W[,1]和W[,2] 所具有的某种相同的

性质而言,Z[,1]和Z[,2]具有类同关系。

如:

    (12)燕子既称坠翮,雀儿今亦跛跨,两家损处,彼此相亚。

(《

变文》,三,252)

    “坠翮”和“跛跨”都是指受到损伤,“亦”表示就受到损伤这一

点来说,“燕子”(Z[,1])和“雀儿”(Z[,2])具有类同关系。

再如

    (13)君作秋胡不相识,妾亦无心学采桑。

(《变文》,一,11)

    (14)唐一行《大衍历》最详备。

五代王朴《司天考》亦简严。

《语类》,二,25)

   C型也可以在两个分句中都用“亦”,如:

    (15)吴王出城送子胥:

“……朕亦无忧于国,卿亦不负幽魂。

(《变文》,一,19)

    例中“无忧于国”和“不负幽魂”都是表示实现某种心愿和目标,

就这一点来说,“朕”与“卿”具有类同关系。

   1.4D型:

S,Z亦W型。

D型主要表示条件或前提类同。

S 代表一个句

子,这个句子一般表示某种条件或前提。

“亦”所表示的类同关系是,

就“Z(亦)W”来说,S 所表示的条件或前提与另外一种与之相对的条

件或前提具有类同关系。

如:

    (16)纵令无面见天王,亦合留名在使(史)记。

(《变文》,一,

90)

    “无面见天王”是一种假设的条件,就“(我)合留名在史记”这

一点来说,这种条件与没有明白说出的另一相对的条件——有脸面见天

王具有类同关系。

再如:

    (17)饶君铁石为心,亦得亡魂胆战处:

……(《变文》,六,7

31)

    (18)所谓君子过于厚与爱者,虽然是过,然亦是从那仁中来,…

…(《语类》,二六,658)

   D型“亦”字句中, “亦”往往和一些虚词搭配构成某种固定格式

如上举例中的“纵令……亦……”、“饶……亦……”、“虽然……

(然)亦……”(详下文)。

   1.5和“亦”字句有关的固定格式。

不仅D型“亦”字句中“亦”能

和某些虚词搭配构成固定格式,别的类型“亦”字句中,“亦”也常和

一些虚词搭配使用。

最常见的固定格式是“虽(虽然)……亦……”,

如上举例(18)。

再如:

    (19)若文势未断者,虽多授数行,亦无妨。

(《语类》,  七,

126)

    这种格式就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来看,一般是让步转折关系,就类

同关系来看,“亦”所表示的是前提类同,属D型。

也有属于A型的,如

例(4)。

再如:

    (20)见得世间无处不是道理,虽至微至小处亦有道理。

(《语类》

,一○二,2596)

    近代汉语中还常见到“便……亦……”格式,这种格式一般表示假

设关系,就类同关系来看,“亦”表示的是条件类同,属D型。

如:

    (21)第二之人,……便入地狱,亦不得见王面。

(《变文》,六

,725)

    “便入地狱”是一种假设的条件,“亦”所表示的是,就“不得见

王面”这一点来说,这种条件与另外没有明白说出来的条件“不入地狱

”具有类同关系。

再如:

    (22)今如此人,便为州为县,亦只理会自己。

(《语类》,二七

,696)

    再有“纵……亦……”、“万一……亦……”和上举例(17)“饶

……亦……”等格式中,“亦”也是表示条件或前提类同。

如:

    (23)纵有韩白复生,亦何由辨之?

(《语类》,一一○,2710)

    (24)万一即死,则亦不至昏味过了一生。

(同上,二六,660 )

    “若……亦……”格式也有属B型的,如:

    (25)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语类》,一,1)

    “不特(不惟、非惟、非但)……亦……”格式一般由两个分句构

成,分句与分句之间构成递进关系。

这种递进关系当然不是由“亦”表

示的,“亦”只是表示类同关系。

这种格式中“亦”表示的类同关系有

两种,一种是A型,即“亦”表示主语类同。

如:

    (26)长善救失,不特教者当如此,人自为学亦当如此。

(《语类

》,八,146)

    一种是B型,即“亦”表示谓语类同。

如:

    (27)岂容为臣不忠,出言亏信,非但殃身招祸,亦乃辱及先宗。

(《变文》,四,368)

    (28)非惟取笑于傍人,兼亦自添于惭悚。

(同上,五,604)

    (29)不特不见其长处,亦不见其短处。

 (《语类》, 一○四,

2616)

    (30)此不惟可以观人,亦当以此自考。

(同上,二四,571)

    在《语类》中我们还见到了“和(连)……亦……”格式,“和(

连)”之后是一个名词性成分,“亦”表示该名词性成分与别的没有明

白说出来的东西具有类同关系,属A型“亦”字句。

如:

    (31)次第乱了,和此一句亦晓不得。

(《语类》,一九,432)

    (32)盖天只是气,非独是高。

只今人在地上,便只见如此高。

之,他连那地下亦是天。

(同上,一八,395)

   C型“亦”字句也有固定结构形式,如“既……亦……”:

    (33)问:

“古者取火,四时不同。

不知所取之木既别,则火亦异

否?

”(《语类》,一,10)

            二“也”字句

    类同副词“也”产生于六朝,但直到唐代,使用频率还很低,且多

为A型句。

从晚唐五代开始,副词“也”的使用才多起来, 并具有了“

亦”的各种用法。

就晚唐五代的《变文》(注:

《变文》中所收各篇的

时代并不完全一致,有些可能是中唐乃至初唐的材料,本文对此未作细

致的甄别。

)和宋代的《语类》来看,上面我们分析的“亦”字句的四

种类型,“也”字句已全部具备。

下面分类举例说明。

   2.1A型:

Z[,1]W,Z[,2]也W型。

    (34)相公前世作一个商人,他家白庄也是一个商人。

(《变文》

,二,191)

    (35)自谦者,外面如此,中心也是如此,表里一般。

(《语类》

,一六,331)

    (36)做一方便事,也是仁;不杀一虫,也是仁;“三月不违”,

也是仁。

(同上,六,116)

   A型“也”字句与A型“亦”字句完全相同,只是在《语类》中我们

能见到更多的相类同的各项都用“也”的例子,如上举例(36)。

再如

    (37)如此,则自家在中央,上面也占许多地步,下面也占许多地

步,便均平正方。

(《语类》,一六,363)

   2.2B型:

ZW[,1],Z也W[,2]型。

    (38)凡圣之僧尼二种,咸持花果,也捧珍珠。

(《变文》,五,

544)

    (39)何期事主合如然,也解存身也偷号。

(同上,一,41)

    和B型“亦”字句一样,B型“也”字句也能表示宾语的类同。

如:

    (40)不是忧念诸女身,汝等自然已长成;也不忧其国境事,天宫

快乐更何忧。

(《变文》,四,350)

    (41)圣人也不说道可,也不说道不可,但看义如何耳。

(《语类

》,二六,664)

    (42)且如今从学,也有诚心来的,也有为利来的。

又如今人读书

,也有诚心去读的,也有为利读的。

(同上,二四,574)

   B型“也”字句也可以表示处置对象的类同。

如:

    (43)若闻见已多而不能阙疑殆,则胡乱把不是底也将来做是了。

(《语类》,二四,590)

   2.3C型:

Z[,1]W[,1],Z[,2]也W[,2]型。

    (44)阿耶驱来作见证,阿娘也交作保知。

(《变文》,一,118)

    (45)(道安):

“上来言语,总是共汝作剧,汝也莫生颇我之心

,吾也不见汝过。

……”(同上,二,187)

    (46)人之于义理,若见得后,又有涵养底工夫,日日在这里面,

便意思自好,理义也容易得见,……(《语类》,九,150)

   2.4D型:

S,Z也W型

    (47)直堕黄金北斗齐,心中也是无厌足。

(《变文》,五,663 )

    (48)任伊铁作心肝,见了也须粉碎。

(同上,620)

    (49)不曾用工底,与贼同眠同食也不知。

 (《语类》, 一五,

301)

    (50)忠,只是实心,直是真实不伪。

到应接物事,也只是推这个

心去。

(同上,一六,358)

   D型“也”字句,有一种“V也V……”句式, 这是“亦”字句所没

有的。

如:

    (51)某老矣,无气力得说。

看也看不得,行也行不尽了,说也说

不办了,……(《语类》,一○四,2622)

   2.5和“也”字句有关的固定格式。

比起“亦”字句来, 和“也”

字句有关的固定格式更多一些,在近代汉语中,这些固定格式相对于“

亦”字句使用得也更频繁一些。

上面讲的四种类型的“也”字句,“也

”都可以和一些别的词语搭配构成固定格式。

   A型“也”字句固定格式有:

“兼……也……”、 “连……也……

”、“和……也……”、“非独……也……”、“虽……也……”、“

便……也……”、“一……也……”等等。

如:

    (52)忽若尧王敕知,兼我也遭带累。

(《变文》,二,131)

    (53)只他连这个也无,所以无进处。

(《语类》,一一五,2775)

    (54)和《通典》也须看,就中却又议论更革处。

(同上,一一三

,2739)

    (55)今有恣为不忠不孝,冒廉耻,犯条贯,非独他自身不把作差

异事,有司也不把作差异事,到得乡曲邻里也不把作差异事。

(同上,

一三,245)

    (56)周时岂特后稷各立庙,虽nǎn@①王也自是一庙。

(同上

,一○七,2663)

    (57)便颜子也只是使人心听命于道心,不被人心胜了道心。

(同

上,一二○,2885)

    (58)如人两足相先后行,便会渐渐行得到。

若一边软了,便一步

也进不得。

(同上,一四,281)

   B型“也”字句固定格式有:

“既……也……”、 “还是……也…

…”、“纵……也……”等等。

如:

    (59)既强圣人心里事,也兼皇后乐哓哓。

(《变文》,六,792)

    (60)大钧播物,还是一去便休,也还有去而复来之理?

(《语类

》,一,8)

    (61)虽作宰相地位,也是恁地。

纵不肯明求,也须暗地结托。

同上,二二,509)

   C型“也”字句固定格式有“若……也……”等。

如:

    (62)大王若无意发遣,妾也不敢再言。

(《变文》,六,791)

   D型“也”字句固定格式最为丰富,有“直饶……也……”、 “虽

……也……”、“纵令……也……”、“纵使……也……”、“纵……

也……”、“任……也……”、“便……也……”、“万一……也……

”等等。

如:

    (63)直饶满国是生涯,心中〔也是无厌足〕。

(《变文》,五,

663)

    (64)弟子虽听一年,并不会他《涅盘经》中之义,终也不能说得

姓名。

(同上,二,170)

    (65)单于重祭山川,再求日月,百计寻方,千般求术,纵令春尽

,命也何存。

(同上,一,103)

    (66)若轻扬浅露,如何探讨得道理?

纵使探讨得,说得去,也承

载不住。

(《语类》,八,140)

    (67)须是物格、知至,方能循循不已,而入于圣贤之域,纵有敏

钝迟速之不同,头势也都自向那边去了。

(同上,一五,298)

    (68)一定,则不可移易,任是千动万动,也动摇他不得。

(同上

,一四,277)

    (69)虽是刀锯在前,鼎镬在后,也不怕他。

(同上,一八,423)

    (70)便教尽大地只有自家一人,也只是自欺,如此者多矣。

(同

上)

    (71)平日已是闻道,那日万一有照管不到,也无奈何。

(《语类

》,二六,662)

    从以上举例来看,同一种“也”字句固定格式,“也”字所表示的

类同项不一定相同,这与那些和“也”搭配的词语本身的功能、性质、

在句子中的位置以及肯定句与否定句、句子强调的重点等因素有关。

个问题比较复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也”、“亦”的异同与兴衰

   3.1从上面两节的分析可以看出, “也”与“亦”在语义上几乎没

有什么差别,二者表示的类同项也完全相同。

那么,“也”与“亦”是

否毫无不同之处呢?

我们认为二者没有本质的不同,但在用法上有一点

细微的差别。

正因为此,这两个副词才会在近代汉语中相互竞争,最后

有一个被淘汰。

    “也”与“亦”的差别有两点。

一是“亦”可以修饰判断句中的体

词性谓语,“也”不能。

如:

    (72)(虹霓)既能啜水,亦必有肠肚。

只cái@②散,便无了。

如雷部神物,亦此类。

(《语类》,三,36)

    (73)如三代已前贤人都是如此。

及至孔子,方不然。

然虽不为帝

王,也闲他不得,也做出许多事来,以教天下后世,是亦天命也。

(同

上,一四,259)

    二是“也”与别的词语搭配构成的固定格式比“亦”要更多一些,

如有“一……也……”,但没有“一……亦……”。

又如“也”有“V

也V……”格式(如上举例51),“亦”没有。

另外, 有些固定格式中

,“也”的使用频率远远比“亦”高,如“和/连……也/亦……”,

就我们对近代汉语语料的调查来看,是宋代产生的(参看冯春田,1991

)。

在《语类》中,这一固定格式共出现约30次,用“亦”只有4 次,

余皆用“也”。

    以上两点差别说明一个问题,即“亦”更适应汉语中原有的语法体

系,而“也”则对新兴的语法现象更为适应。

六朝以后,汉语中的判断

句,一般不再由体词性成分直接充当谓语,所以“也”产生后,一般情

况下是不能修饰判断句中的体词性谓语的。

而“亦”上古汉语中就能修

饰体词性谓语,近代汉语中它还保存着这种用法。

“连NVP ”是唐代产

生的新兴句式,“和NVP”是晚唐五代产生的新兴句式(冯春田,1991)

,宋代开始在这种句式的VP之前加入一个副词,这时,“也”比“亦”

表现出了更强的与新兴句式的适应性和协调性,所以在这种句式中,“

也”的频率要比“亦”高。

在近代汉语中,“亦”、“也”通过一段时

间的相互竞争,最终“亦”被“也”淘汰,其原因就在于“也”更能适

应新的汉语语法系统。

   3.2“也”、“亦”的兴衰经历了一段相互竞争的过程。

唐代, “

亦”还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也”用得很少,且多用于A型句。

 如《

游仙窟》,“亦”有19例,未见用“也”;《寒山拾得诗》用“亦”16

例,“也”只有6例,其中A型句4例,B型句1例,D型句1例; 杜甫诗用

“亦”190例,“也”只有11例, (注:

其中《遣意二首》之二“邻人

有美酒,稚子也能赊”一句,“也”一本作“夜”。

)A型句9例,D 型

句2例;王梵志诗用“亦”58例,只有1例“也”(D型)。

到晚唐五代,

“也”的使用开始多起来,并且有了“亦”的各种用法,但使用频率还

没有“亦”高。

《变文》中,“亦”使用了325次,“也”只有131次。

其中,二词都是以用于A型最多。

 二词在《变文》中的使用情况统计如

下表:

类    型 A型 B型 C型 D型  合计

      亦 191  55  26  53  325

频率

      也  57  20  9   55  131

    从右上表可以看出,“也”的总的使用频率虽没有“亦”高,但D

型用法却超过了“亦”。

    宋代,我们抽查了《语类》1~30卷和101~120卷, 二词的使用情

况如右下表:

类    型 A型 B型 C型 D型  合计

      亦 2065236 43  507 2581

频率

      也 1218151 17  525 1911

    《变文》中,“亦”的使用频率是“也”的2.5倍, 《语类》中,

则只有1.5倍,可见到宋代,“也”的使用频率有了明显的上升。

    此后在《宣和遗事》(注:

据刘坚、蒋绍愚主编《近代汉语语法资

料汇编(元代明代卷)》节录部分。

)、《元曲选》(注:

《元曲选》

中的作品,多经明人修改,尤其是其中的宾白。

参看梅祖麟《从语言史

看几本元杂剧宾白的写作时期》(《语言学论丛》13辑,1984年)。

《元曲选》中的“也”使用频率极高,且不少见于曲词中,所以我们认

为,其中“也”和“亦”的使用,可以看作元代实际语言的反映。

又,

《元曲选》中“亦”、“也”的数据统计,参考了华中理工大学李崇兴

先生和邓希敏女士编制的《元曲选》语料库。

)和《金》中,“亦”的

使用频率已急剧下降,“也”的使用频率则急剧上升。

《宣和遗事》用

“也”10例,“亦”只有5例;在《元曲选》100本中,“亦”只有66例

,而“也”我们只抽查了1~3本,用作类同副词的就有131例(1~3 本

中“亦”仅1例);在《金》的前50回中(文言书信、诗词、 唱词不计

),类同副词“也”多达1592例,而“亦”不足50例。

特别是我们还注

意到,在《元曲选》和《金》中,“亦”出现的句子往往带有明显的文

言色彩,而在和一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